為何易發兄弟反目為仇?
春秋戰國這段時期,是華人的價值體系、道德觀念得以成型的一個重要基底期。而吳越爭霸又是其中最為波瀾壯闊、驚心動魄,且極具樣本意義的一段歷史。其間,道德的堅守與唾棄,人性的扭曲與掙扎,承諾與背叛的博弈,忠孝與仁義的抉擇,匯成了萬千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激起了無數心海狂瀾,情絲亂縷。
所以,我用心理學的手術刀來解剖這段歷史,也就有了這套“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這一幕幕已經過去的歷史,彷佛是一個個活色生香的心理學實驗。在這些不可覆盤的“實驗”中,楚平王、費無忌、太子建、伍子胥、闔閭、要離、孫武、楚昭王、勾踐、夫差、伯嚭、 孔子、子貢、范蠡、文種、西施等諸色人等在獨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們用生命經歷的心靈抉擇與命運煎熬,值得我們感同身受,更值得我們引以為鏡。
導讀:
歷史心理小說第一人陳禹安說,“所謂歷史,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心理實驗室,一開啟門,看到的卻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在“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中,他把那些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盡致。《鞭楚》記錄的是在春秋末期,楚吳越三個南蠻國家數十年間錯綜複雜、驚心動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國在楚平王當政的時候,重用佞臣費無忌。費無忌為了一己之私,先是攛弄楚平王詐奪為兒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國美女孟嬴,後來又離間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關係,終於導致太子建被廢,亡命天涯。為了斬草除根,費無忌進一步鼓動楚平王殺害無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長子伍尚顧惜父子之情,主動陪父親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卻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擺佈,懷著對故國故土的深仇大恨,歷經千難萬險,逃亡至楚國的敵國——吳國。為了藉助吳國的力量為自己復仇,伍子胥殫精竭慮,幫助吳國的公子光刺殺吳王僚,成為吳國之王(即吳王闔閭)。此後,伍子胥又幫助闔閭築建都城,延攬賢才,強兵富國,終於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後,率領吳兵,勢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復仇的念頭不但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動力,也推動他衝破了所有世俗規則的束縛。他以楚國舊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毀了楚國曆代國君的宗廟,還將已經死去的楚平王掘墳鞭屍,暢快淋漓地報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為“鞭楚”。
但是,楚吳兩國之間的仇恨卻並沒有因為伍子胥的復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這一次復仇,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之間的仇恨。吳國的另一個鄰國越國,藉著吳楚交兵的機會,對吳國的後方發起了攻擊。吳王闔閭退兵回國休整後,為了報復越國,又親率大軍對越國發起了攻擊。但是,闔閭過於託大,陰溝翻船,不慎被越國擊敗。英雄一世的闔閭本人也為這一次失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吳越兩國由此結下了無法開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繼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殺父之仇。在為父守喪三年後,他親自出徵,對越國發起了報復性的攻擊。這一次,實力弱小的越國不再擁有前一次的幸運,被強悍無敵的吳國打回原形。越國精銳大部被殲。越王勾踐深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無可倖免,他只能傾盡最後所剩的五千死士,與吳兵拼個玉石俱焚。但越國大夫文種利用吳國內部的矛盾,巧妙斡旋,爭取到吳國寵臣伯嚭的鼎力支援,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將越國趕盡殺絕的主張。機心暗藏的吳王夫差轉而要求越王勾踐偕同夫人到吳國為奴,為闔閭守墓,以期透過對勾踐的人身侮辱來達至為父復仇的目的,是為“辱越”。 越王勾踐在吳國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後,最終贏得吳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釋放回到越國。 然後上演了一部被後世人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勵志故事,這就是蒲松齡的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細細盤點整個中國歷史,兵敗被俘、屈身為奴的君主並非只有勾踐一個,但能夠堅忍不拔、忍辱負重、絕地反擊、以弱勝強、實現驚天大逆轉的,卻只有勾踐一人。勾踐完成的這一舉世無雙的豐功偉業,就叫做“吞吳”。人們把勾踐的成功稱為“吞吳”。這一個“吞”字非常傳神地表達了勾踐所取得的成功的僥倖與不可思議。當我們比喻人心不足時,往往用“蛇吞象”來表達。一條小蛇和一頭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吳”就等同於“蛇吞象”。因為長期以來,就實力而言,吳國不啻是一頭大象,而越國只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踐之所以能夠完成舉世罕見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分不開的。
這就是越王勾踐的勵志故事“吞吳”。讀春秋時代的故事,探究華人性格形成的歷史原因。
今天我們開始閱讀心理吳越三部曲之二《辱越》第13——15節,繼續讀這些激盪人心的春秋人物故事。申包胥之哭最終打動了秦哀公
秦哀公急步趕去見申包胥。可憐的申包胥早已氣若游絲。秦哀公見了,內心的觸動無以言表,忍不住流下了熱淚,一首《秦風》油然而出: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歌中的“袍”是指襯了棉絮的長袍,士兵白天穿做外衣,夜間則用為被子。“澤”是指貼身的內衣。“裳”是指下衣,士兵所穿之“裳”,則為戰裙。後來就用“袍澤之義”來指代軍人之間的情誼。 整首詩歌的意思是:“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戰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敵愾!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準備!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戰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鎧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線!”這首詩歌后來被題為《無衣》,收入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而秦哀公也因為這即興之作而青史留名。在秦國曆代奮發圖強的君主中,秦哀公的作為不算起眼,如果沒有這首《秦風·無衣》以及此後的出兵援楚,秦哀公的事蹟很可能就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中而不得聞之。 後世有學者因為這首詩歌裡用了“王”字而認定並非為秦哀公所做。他們的理由是:當時是春秋末期,“王”字本為東周君主的專稱,王之下的各路諸侯按“公侯伯子男”的爵序由王分封而定。秦哀公作為諸侯,是不能自己僭越稱王的。所以,《無衣》的作者不可能是秦哀公。
但這樣的看法未免太過迂腐。當時,周王朝的勢力大為衰落,對諸侯早已失去了節制能力。申包胥哭秦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505年,早於此兩百年前的公元前704年,楚國國君羋熊通就已自稱為楚武王,而周王朝給予楚的封爵不過是個子爵。早於此八十年前的公元前586年,吳國的君主壽夢也開始自稱為王。而此後不久,封爵也不過是“子”的越子允常,也僭越稱王。 有意思的是,吳楚越這幾個敢於率先稱王的都是被中原諸夏視為蠻夷之邦的國家。而同樣屬於蠻夷之邦的秦國雖然沒有自行稱王,但秦國國力強大,秦哀公未必心中沒有這樣的想法。既然如此,在歌以詠志的詩中偶爾放縱,自稱一下“王”也未嘗不可。 自視中原正統的齊、晉(後來分為趙、魏、韓)等國家君主稱王還要再晚上數百年。吳楚越這幾個被視為蠻夷的國家之所以敢於率先衝破傳統禮制的制約,和他們飽受外群體偏見所受到的激勵有關。而正統的中原國家受傳統禮制的約束更深,也就不容易跨越雷池。
秦哀公的這首歌一唱,申包胥頓時精神亢奮,緩了過來,連忙對著秦哀公跪拜稱謝。秦哀公急忙命人送上食物,先讓申包胥進食。隨後,秦哀公命令大將公子蒲和公子虎兩人率戰車五百乘,跟隨申包胥前去救楚。這個公子蒲正是當年護送孟嬴赴楚而被費無忌矇蔽的秦國大夫。從秦哀公所派的兵力來看,他確確實實是被申包胥的赤誠為國感動了。 乘是當時戰車的單位,而戰車是當時作戰的主要力量,一乘就是指一輛戰車,每輛戰車配備四匹馬,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五百乘的總兵力即為五萬人。 申包胥聽了,大喜過望,知道楚國這下肯定是有救了。而最令他得意的則是,他也終於能夠實現當年在伍子胥面前所說的“大話”了。也許在內心裡,他會對著遙遙相隔的伍子胥說:“子胥,你做到了,我也做到了。”
但申包胥還不能盡情放任內心的得意之情。儘管身體頗為虛弱,他卻絲毫不敢停留,立即對公子蒲說:“楚君在隨國日夜盼望救兵,就像大旱熱望大雨一般。我要先趕回去稟報寡君。元帥率兵可從商、谷向東,五日可至襄陽。我隨即率領楚國餘眾趕到襄陽和元帥會合。吳兵自恃得勝而驕,必然不作防備。而軍士在外,日久思歸,如果攻破其中一軍,自然全軍瓦解。” 公子蒲說:“我軍不知楚境地理,必須楚兵作為嚮導,請大夫不要誤了約期。” 這句話其實是多餘的,楚國存亡均繫於秦軍,申包胥比他還怕誤了約期,哪裡會怠慢呢。 申包胥辭別公子蒲,星夜不停,再度趕到隨國,來見楚昭王。
楚昭王突然間得了這麼一個天大的好訊息,不由喜笑顏開,鬱積已久的心情為之大快。在隨國的這段日子裡,楚昭王雖慢慢領悟到真正的為君治國之道,但時日遷延,吳兵依然在楚境內肆虐而自己並無退敵之策,楚昭王也慢慢地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陷阱。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
1967年用狗做研究時發現了習得性無助現象。他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因為被關在籠子裡無法逃走,只好在籠子裡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但電擊始終沒有停止。多次實驗後,只要蜂音器一響,狗就趴在地上,驚恐哀叫,也不再狂奔,因為它已經知道(習得),無論如何逃避對抗,都躲不開這難以忍受的電擊。後來,即便是實驗者在給予電擊前,把籠門開啟,狗也不再逃走。這條深陷習得性無助的狗,已經對一切絕望,再也恢復不了當初的奮抗掙扎了。這一項研究顯示,反覆對動物施以無可逃避的強烈電擊會造成無助和絕望的情緒。後來,塞利格曼1975 年將這一實驗擴延至人,結果也使人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塞利格曼找來一群大學生,把他們分為三組。一組學生被迫聽一種噪聲,無論他們用什麼辦法,也不能阻止噪聲。第二組學生同樣也聽這種噪聲,但他們可以透過各種努力來制止噪聲。第三組學生作為對照,聽不到任何噪聲。當被試在各自的小組進行一段實驗後,實驗者又讓他們進行另一種實驗。在這個新的實驗中,有一隻“手指穿梭箱”,當被試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聲,而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聲。實驗結果表明,原屬第二組和第三組的被試,可以透過嘗試不同的側面而使噪聲停止。但是,第一組不幸的“受害者”,則已經培養出了“逆來順受,不再抗爭”的習慣,他們的手指一直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聲不斷繼續,卻從不試著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側。
人世唯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備一些應對艱難時世的心理能量。如果在心理能量耗盡之前,人生路途已現光明,那麼,這個人就會以比較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反之,當一個人在苦苦奮鬥後,心理能量消耗殆盡,卻依然窮厄潦倒。那麼,這個人就會悲觀失望,失去了再度奮鬥的勇氣,默默地接受生活安排的一切,逆來順受,直至生命的終結。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深陷習得性無助的人。 不得不說,楚昭王是一個極其幸運的人。湛廬寶劍的預言(儘管是假的,但他本人是深信不疑的,而信則必靈)、孫叔敖的預言因著神秘的力量給了他遠超常人的心理能量,支撐著他在隨國依然能夠堅強面對生命中的大起大落。就在這些心理能量即將耗盡之時,申包胥又及時給他帶來了新的強心劑,讓他免於習得性無助之害。
為何易發兄弟反目為仇?
春秋戰國這段時期,是華人的價值體系、道德觀念得以成型的一個重要基底期。而吳越爭霸又是其中最為波瀾壯闊、驚心動魄,且極具樣本意義的一段歷史。其間,道德的堅守與唾棄,人性的扭曲與掙扎,承諾與背叛的博弈,忠孝與仁義的抉擇,匯成了萬千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激起了無數心海狂瀾,情絲亂縷。
所以,我用心理學的手術刀來解剖這段歷史,也就有了這套“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這一幕幕已經過去的歷史,彷佛是一個個活色生香的心理學實驗。在這些不可覆盤的“實驗”中,楚平王、費無忌、太子建、伍子胥、闔閭、要離、孫武、楚昭王、勾踐、夫差、伯嚭、 孔子、子貢、范蠡、文種、西施等諸色人等在獨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們用生命經歷的心靈抉擇與命運煎熬,值得我們感同身受,更值得我們引以為鏡。
導讀:
歷史心理小說第一人陳禹安說,“所謂歷史,其實是一間巨大的心理實驗室,一開啟門,看到的卻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在“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中,他把那些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盡致。《鞭楚》記錄的是在春秋末期,楚吳越三個南蠻國家數十年間錯綜複雜、驚心動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國在楚平王當政的時候,重用佞臣費無忌。費無忌為了一己之私,先是攛弄楚平王詐奪為兒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國美女孟嬴,後來又離間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關係,終於導致太子建被廢,亡命天涯。為了斬草除根,費無忌進一步鼓動楚平王殺害無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長子伍尚顧惜父子之情,主動陪父親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卻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擺佈,懷著對故國故土的深仇大恨,歷經千難萬險,逃亡至楚國的敵國——吳國。為了藉助吳國的力量為自己復仇,伍子胥殫精竭慮,幫助吳國的公子光刺殺吳王僚,成為吳國之王(即吳王闔閭)。此後,伍子胥又幫助闔閭築建都城,延攬賢才,強兵富國,終於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後,率領吳兵,勢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復仇的念頭不但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動力,也推動他衝破了所有世俗規則的束縛。他以楚國舊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毀了楚國曆代國君的宗廟,還將已經死去的楚平王掘墳鞭屍,暢快淋漓地報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為“鞭楚”。
但是,楚吳兩國之間的仇恨卻並沒有因為伍子胥的復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這一次復仇,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之間的仇恨。吳國的另一個鄰國越國,藉著吳楚交兵的機會,對吳國的後方發起了攻擊。吳王闔閭退兵回國休整後,為了報復越國,又親率大軍對越國發起了攻擊。但是,闔閭過於託大,陰溝翻船,不慎被越國擊敗。英雄一世的闔閭本人也為這一次失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吳越兩國由此結下了無法開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繼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殺父之仇。在為父守喪三年後,他親自出徵,對越國發起了報復性的攻擊。這一次,實力弱小的越國不再擁有前一次的幸運,被強悍無敵的吳國打回原形。越國精銳大部被殲。越王勾踐深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無可倖免,他只能傾盡最後所剩的五千死士,與吳兵拼個玉石俱焚。但越國大夫文種利用吳國內部的矛盾,巧妙斡旋,爭取到吳國寵臣伯嚭的鼎力支援,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將越國趕盡殺絕的主張。機心暗藏的吳王夫差轉而要求越王勾踐偕同夫人到吳國為奴,為闔閭守墓,以期透過對勾踐的人身侮辱來達至為父復仇的目的,是為“辱越”。 越王勾踐在吳國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後,最終贏得吳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釋放回到越國。 然後上演了一部被後世人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勵志故事,這就是蒲松齡的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細細盤點整個中國歷史,兵敗被俘、屈身為奴的君主並非只有勾踐一個,但能夠堅忍不拔、忍辱負重、絕地反擊、以弱勝強、實現驚天大逆轉的,卻只有勾踐一人。勾踐完成的這一舉世無雙的豐功偉業,就叫做“吞吳”。人們把勾踐的成功稱為“吞吳”。這一個“吞”字非常傳神地表達了勾踐所取得的成功的僥倖與不可思議。當我們比喻人心不足時,往往用“蛇吞象”來表達。一條小蛇和一頭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吳”就等同於“蛇吞象”。因為長期以來,就實力而言,吳國不啻是一頭大象,而越國只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踐之所以能夠完成舉世罕見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分不開的。
這就是越王勾踐的勵志故事“吞吳”。讀春秋時代的故事,探究華人性格形成的歷史原因。
今天我們開始閱讀心理吳越三部曲之二《辱越》第13——15節,繼續讀這些激盪人心的春秋人物故事。申包胥之哭最終打動了秦哀公
秦哀公急步趕去見申包胥。可憐的申包胥早已氣若游絲。秦哀公見了,內心的觸動無以言表,忍不住流下了熱淚,一首《秦風》油然而出: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歌中的“袍”是指襯了棉絮的長袍,士兵白天穿做外衣,夜間則用為被子。“澤”是指貼身的內衣。“裳”是指下衣,士兵所穿之“裳”,則為戰裙。後來就用“袍澤之義”來指代軍人之間的情誼。 整首詩歌的意思是:“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戰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敵愾!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內衣。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準備!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戰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鎧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線!”這首詩歌后來被題為《無衣》,收入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而秦哀公也因為這即興之作而青史留名。在秦國曆代奮發圖強的君主中,秦哀公的作為不算起眼,如果沒有這首《秦風·無衣》以及此後的出兵援楚,秦哀公的事蹟很可能就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中而不得聞之。 後世有學者因為這首詩歌裡用了“王”字而認定並非為秦哀公所做。他們的理由是:當時是春秋末期,“王”字本為東周君主的專稱,王之下的各路諸侯按“公侯伯子男”的爵序由王分封而定。秦哀公作為諸侯,是不能自己僭越稱王的。所以,《無衣》的作者不可能是秦哀公。
但這樣的看法未免太過迂腐。當時,周王朝的勢力大為衰落,對諸侯早已失去了節制能力。申包胥哭秦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505年,早於此兩百年前的公元前704年,楚國國君羋熊通就已自稱為楚武王,而周王朝給予楚的封爵不過是個子爵。早於此八十年前的公元前586年,吳國的君主壽夢也開始自稱為王。而此後不久,封爵也不過是“子”的越子允常,也僭越稱王。 有意思的是,吳楚越這幾個敢於率先稱王的都是被中原諸夏視為蠻夷之邦的國家。而同樣屬於蠻夷之邦的秦國雖然沒有自行稱王,但秦國國力強大,秦哀公未必心中沒有這樣的想法。既然如此,在歌以詠志的詩中偶爾放縱,自稱一下“王”也未嘗不可。 自視中原正統的齊、晉(後來分為趙、魏、韓)等國家君主稱王還要再晚上數百年。吳楚越這幾個被視為蠻夷的國家之所以敢於率先衝破傳統禮制的制約,和他們飽受外群體偏見所受到的激勵有關。而正統的中原國家受傳統禮制的約束更深,也就不容易跨越雷池。
秦哀公的這首歌一唱,申包胥頓時精神亢奮,緩了過來,連忙對著秦哀公跪拜稱謝。秦哀公急忙命人送上食物,先讓申包胥進食。隨後,秦哀公命令大將公子蒲和公子虎兩人率戰車五百乘,跟隨申包胥前去救楚。這個公子蒲正是當年護送孟嬴赴楚而被費無忌矇蔽的秦國大夫。從秦哀公所派的兵力來看,他確確實實是被申包胥的赤誠為國感動了。 乘是當時戰車的單位,而戰車是當時作戰的主要力量,一乘就是指一輛戰車,每輛戰車配備四匹馬,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五百乘的總兵力即為五萬人。 申包胥聽了,大喜過望,知道楚國這下肯定是有救了。而最令他得意的則是,他也終於能夠實現當年在伍子胥面前所說的“大話”了。也許在內心裡,他會對著遙遙相隔的伍子胥說:“子胥,你做到了,我也做到了。”
但申包胥還不能盡情放任內心的得意之情。儘管身體頗為虛弱,他卻絲毫不敢停留,立即對公子蒲說:“楚君在隨國日夜盼望救兵,就像大旱熱望大雨一般。我要先趕回去稟報寡君。元帥率兵可從商、谷向東,五日可至襄陽。我隨即率領楚國餘眾趕到襄陽和元帥會合。吳兵自恃得勝而驕,必然不作防備。而軍士在外,日久思歸,如果攻破其中一軍,自然全軍瓦解。” 公子蒲說:“我軍不知楚境地理,必須楚兵作為嚮導,請大夫不要誤了約期。” 這句話其實是多餘的,楚國存亡均繫於秦軍,申包胥比他還怕誤了約期,哪裡會怠慢呢。 申包胥辭別公子蒲,星夜不停,再度趕到隨國,來見楚昭王。
楚昭王突然間得了這麼一個天大的好訊息,不由喜笑顏開,鬱積已久的心情為之大快。在隨國的這段日子裡,楚昭王雖慢慢領悟到真正的為君治國之道,但時日遷延,吳兵依然在楚境內肆虐而自己並無退敵之策,楚昭王也慢慢地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陷阱。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
1967年用狗做研究時發現了習得性無助現象。他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因為被關在籠子裡無法逃走,只好在籠子裡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但電擊始終沒有停止。多次實驗後,只要蜂音器一響,狗就趴在地上,驚恐哀叫,也不再狂奔,因為它已經知道(習得),無論如何逃避對抗,都躲不開這難以忍受的電擊。後來,即便是實驗者在給予電擊前,把籠門開啟,狗也不再逃走。這條深陷習得性無助的狗,已經對一切絕望,再也恢復不了當初的奮抗掙扎了。這一項研究顯示,反覆對動物施以無可逃避的強烈電擊會造成無助和絕望的情緒。後來,塞利格曼1975 年將這一實驗擴延至人,結果也使人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塞利格曼找來一群大學生,把他們分為三組。一組學生被迫聽一種噪聲,無論他們用什麼辦法,也不能阻止噪聲。第二組學生同樣也聽這種噪聲,但他們可以透過各種努力來制止噪聲。第三組學生作為對照,聽不到任何噪聲。當被試在各自的小組進行一段實驗後,實驗者又讓他們進行另一種實驗。在這個新的實驗中,有一隻“手指穿梭箱”,當被試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聲,而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聲。實驗結果表明,原屬第二組和第三組的被試,可以透過嘗試不同的側面而使噪聲停止。但是,第一組不幸的“受害者”,則已經培養出了“逆來順受,不再抗爭”的習慣,他們的手指一直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聲不斷繼續,卻從不試著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側。
人世唯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備一些應對艱難時世的心理能量。如果在心理能量耗盡之前,人生路途已現光明,那麼,這個人就會以比較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反之,當一個人在苦苦奮鬥後,心理能量消耗殆盡,卻依然窮厄潦倒。那麼,這個人就會悲觀失望,失去了再度奮鬥的勇氣,默默地接受生活安排的一切,逆來順受,直至生命的終結。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深陷習得性無助的人。 不得不說,楚昭王是一個極其幸運的人。湛廬寶劍的預言(儘管是假的,但他本人是深信不疑的,而信則必靈)、孫叔敖的預言因著神秘的力量給了他遠超常人的心理能量,支撐著他在隨國依然能夠堅強面對生命中的大起大落。就在這些心理能量即將耗盡之時,申包胥又及時給他帶來了新的強心劑,讓他免於習得性無助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