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好萊虎

    新晉爸爸媽媽們缺乏經驗,寶寶呢又不會講話,新爸媽們老擔心寶寶沒有吃飽。一聽見孩子哭就以為寶寶是餓了,寶寶吃多一點又擔心寶寶會撐壞了。下面就教給爸爸媽媽們一些小技巧,幫助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斷,主要看寶寶一次吃多少。一般小於1個月的寶寶60~90毫升/次,大幹1個月則90~150毫升/次。有的寶寶胃口很大,吃了還要吃,最好每次準備的奶量都超過寶寶實際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斷寶寶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滿足寶寶食慾。對於0~3個月的寶寶,每日總的奶量最好不要超過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則易造成肥胖。

    母乳餵養就比較難估計,主要從以下判斷。

    訊號一:媽媽乳房的自我感覺

    在哺乳前,媽媽的乳房有飽脹感,乳房表面靜脈顯露,用手按乳房很容易擠出乳汁。寶寶吃完母乳後,媽媽會感到乳房已排空,乳房鬆軟,輕微下垂。

    訊號二:寶寶吃奶的聲音

    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平均每吸吮2~3次可聽得到咕咚下嚥的聲音。

    訊號三:寶寶的滿足感

    如果媽媽母乳充足,寶寶吮吸10~30分鐘就會放開乳頭。吃飽後寶寶會有一種滿足感,有的寶寶會對著媽媽笑,或者不哭了,咿咿呀呀地發聲,自得其樂,當別人逗弄他時,他便咧著嘴樂。有的寶寶喂完奶後會馬上安靜入睡,並且2~3個小時不醒,醒後也會表現出精神愉快,這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訊號四:大小便次數

    寶寶的大小便次數和性狀也反映出寶寶的飢飽情況。寶寶出生後的頭兩天,應至少排尿1~2次,從出生後第3天開始,每24小時排尿達6~12次,排軟黃便 1~2次。這樣就說明寶寶基本上吃飽了,如果排尿或排便次數過少,就說明吃得不夠。如果寶寶吃奶粉大便乾燥,一天一次也屬正常。

    訊號五:寶寶體重的增長

    看寶寶的體重是否有規律的增加。中國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一般為2500~4000克,出生後的最初幾天,由於睡得多吃得少,且肺和面板蒸發大量的水分,大小便排洩也很多,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減輕200~250克,出生後7~10天會恢復到出生時體重。之後寶寶體重開始上升,最初3個月內,寶寶的體重增長得非常迅速,約每週增加200~300克,但有些嬰兒超過了這個數。之後的3個月,每週約增加100~200克;半年後,寶寶的體重平均每週增加 50~80克。寶寶的體重增加是最說明問題的,如果寶寶在剛出生的3個月內,每月體重增長少於500克,就說明媽媽奶量不夠或餵養不當,寶寶沒有吃飽

  • 2 # 痴夢58

    想要確定寶寶吃飽了沒,其實很簡單。你可以試試小寶寶“吸乳反射”強不強,也就是將你的手指放在小寶寶嘴巴周圍,看他有沒有要找東西吸的反應,若沒有,就表示已經吃飽了。 你可以觀察小寶寶的大小便狀況,如果小便顏色很黃且一天少於6次,大便一天少於3--4次,這都表示寶寶進食量不足。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3 # 萌萌噠女漢子121

    一般情況下寶寶吃飽了,就不愛張嘴了,精神不集中了,這時候就不要再勉強寶寶了。另外寶寶吃飽了不會總是一會兒就要吃,吃吃就睡了,不飽是不會睡覺的,主動搖頭拒絕乳頭或奶嘴這都是吃飽症狀。體重

    身高

    增加正常,大小便正常。

  • 4 # 身懷六甲烏托邦

    倘若寶寶沒吃飽,常表現為、哭鬧、煩躁、吸吮指頭異物等。渴望媽媽的擁抱,吃奶時比較專注、急促寶寶飢餓的表現有努嘴、用嘴或鼻子尋找乳頭、往媽媽懷裡鑽等。  媽媽可以用手指去觸碰寶寶的臉頰,以試探他是否餓了。如果寶寶張著嘴扭過頭來找你的手指,那就說明他是真的餓了、想要吃奶了

  • 5 # 壹居品牌家居連鎖

    看寶寶吃奶的速度,如果減慢了就是吃的差不多了,如果還是很快的話就是沒吃飽,寶寶還是會要奶吃的,寶寶是多一口不吃,少一口不行的

  • 6 # 佛系育兒先育己

    孩子是否吃飽根據他的排便量,精神狀態和睡眠等綜合來判斷。

    1、觀察乳房及嬰兒吃奶情況。如果乳房脹滿,用手按時,很容易將乳汁擠出,寶寶吃奶時有連續的咽奶聲,則表示奶量充足。

      2、觀察睡眠情況。正常的嬰兒吃飽後會有一種滿足感,能安靜入睡2~4個小時。

      3、體重測試。每一兩個月給嬰兒稱一次體重,必要時也可以每週一次。一般6個月以內的健康嬰兒,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左右,或每週不少於125克,只要在這個數字上下應該表示孩子吃得不錯。

      4、觀察大便。母乳餵養的嬰兒如大便呈金黃色,似軟膏狀,每天2~4次,表示吃飽了。

      5.觀察小便。一個僅用母乳餵養,不新增任何其他輔食的嬰兒,一天如有6次以上小便,而且尿呈無色或淡黃色,說明奶量充足。

  • 7 # 青雲語文學堂

    應從以下三種情形來判斷:  

    (1)觀察寶寶的情緒:

    倘若寶寶沒吃飽,常表現為、哭鬧、煩躁、吸吮指頭異物等。渴望媽媽的擁抱,吃奶時比較專注、急促。  

    (2)觀察大小便:

    吃母乳的嬰兒一般每天大便3—4次;吃牛奶的嬰兒,大便多在每天2次左右,金黃色,呈糊狀。若寶寶沒吃飽,大便次數就會減少。嬰兒小便一般每天6次以上,尿呈淡黃色或無色。如果寶寶僅僅吃母乳,沒有新增其他任何輔食,也沒有喂水或其他飲料,一天6次小便(尿布溼六次),說明進食的奶量是足夠的。如果寶寶還哭鬧,一定有其他原因。  

    (3)觀察寶寶體重增長情況:

    定期給嬰兒測量體重,觀察嬰兒體重增長情況來判斷奶量是否充足。一般應每月或兩個月給嬰兒稱體重一次,一個健康的嬰兒每月應增加體重500—1000克。若嬰兒體重增長不足可能是吃的奶量不夠或生病,應仔細尋找原因,必要時到醫院檢查。

  • 8 # 南山與梧桐

    生完寶寶五六天,奶水還很少,再加上寶寶出生後因為黃疸嚴重而被醫生勒令住院5天,靠吸奶器吸奶的我產奶更是不足。寶寶回家後,照顧我的媽媽常常說我奶水不夠,那段時間,純母乳餵養的我也被這個問題深深困惑——寶寶吃飽了嗎?後來靠著查資料和照顧寶寶的經驗,總結答案如下:

    1、小月齡寶寶尤其是兩個月內,按需哺乳。寶寶想吃就給,多吸允多產奶,同時產婦多喝水,攝入均衡營養。

    2、小月齡寶寶吃飽後,神態滿足,排除生病、發睏等原因,不大哭大鬧。

    3、飢餓狀態下的吸允是大口吞嚥,如果飽了,吸奶的力度和速度都會降低。但要排除奶睡這種情況,等寶寶三四個月時,就要特別注意不要養成奶睡習慣,例如餵奶時逗著寶寶,讓孩子保持清醒,儘量讓吃奶這個動作和睡眠分離開來。

    4、3個月內的寶寶母乳奶量大概是500~700毫升。如果你實在不放心,可以每隔一段時間用吸奶器吸出奶來計算奶量。

    5、每天尿6片尿片,尿的顏色是無色或淡黃色。

    6、以半個月來看,體重身高符合生長曲線就說明奶量沒有問題。

  • 9 # 珍紐倍羊奶粉

    1、奶粉餵養的寶寶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斷,主要看寶寶一次吃多少。一般小於1個月的寶寶60~90毫升/次,大幹1個月則90~150毫升/次。有的寶寶胃口很大,吃了還要吃,最好每次準備的奶量都超過寶寶實際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斷寶寶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滿足寶寶食慾。對於0~3個月的寶寶,每日總的奶量最好不要超過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則易造成肥胖。

    2、母乳餵養的寶寶

      母乳餵養就比較難估計,主要從以下判斷。

    1)乳房的自我感覺

      媽媽在哺乳前,乳房有飽脹感,表面靜脈顯露,用手按時,乳汁很容易擠出。哺乳後,媽媽會感覺到乳房鬆軟,輕微下垂。

    2)吃奶的聲音

      寶寶平均每吃2到3次奶,媽媽就可以聽到寶寶咕嚕的吞嚥聲音。這時候的吸吮是慢而有力的,有時候奶水會從寶寶口角溢位,這種狀態約4-5分鐘左右,寶寶就已經吃的大半飽了,隨後,吸吮力慢慢變小,再過上5-6分鐘,寶寶會含著奶頭入睡,這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如果寶寶吃了超過30分鐘還含著乳頭吸吮不放鬆,這就告訴媽媽自己還沒有吃飽。

      寶寶吃飽後,一般能夠安靜入睡2~3小時,有的醒了以後還能玩一小會兒。如果寶寶哭鬧不安,或睡一會就醒,就表示沒有吃飽,媽媽就要想辦法增加奶量。

    3、寶寶的滿足感

      寶寶吃飽後會有一種滿足感,一般能夠安靜入睡2~4小時。如果寶寶哭鬧不安,或沒睡到1~2小時就醒來,(大小便除外)常表示沒有吃飽,應適當增加奶量。如餵飽後他對你笑,或者不哭了,或睡著了,說明寶寶吃飽了。

    4、大小便次數

      寶寶的大小便次數和性狀可反應寶寶的飢飽情況。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呈金黃色,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呈淡黃色,比較乾燥。一般來講,只吃母乳的寶寶每天小便6次以上,就說明吃飽了。不過如果媽媽們給寶寶餵了水或飲料,小便6次以上這個方法就不適宜了。如果寶寶的大便呈綠色,糞質少,並含有大量黏液,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5、體重增長

      體重的衡量是飲食是否充足的可靠依據。體重增減是最有效的指標。足月新生兒頭1個月增加720~750克,第2個月增加600克。一般6個月以內的寶寶,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左右,就表示吃飽了。如果寶寶體重增加較多,說明奶水充足;如果體重每月增長少於500克,表示奶量不夠,寶寶沒有吃飽。

      如果寶寶沒有吃夠奶,寶寶的體重在出生後的5天裡會減少10%或更多。要知道新生寶寶的體重一下減少5%~9%是正常的。但從第5天開始,寶寶的體重至少應該每天增長約28克。

    另一種方法是在餵奶前後給寶寶各稱一次體重,其差額便是每次的餵奶量。出生3個月時每次餵奶量約為100~150克,6個月時為150~200克,達到這個數量表示寶寶吃飽了。

  • 10 # 孕媽學堂

    首先,很多媽媽們都因為寵愛,總是擔心寶寶吃不飽,穿不暖。也經常會遇到寶寶吃兩口,就不肯繼續吃奶的現象發生,所以經常搞不清楚寶寶是否吃飽了...

    其實,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有很多途徑,比如看大小便、睡眠、體重增長情況等都可以:寶寶吃飽了便便是金黃色、小便次數在6次以上且不發黃;吃飽後睡覺很安靜,即使不睡覺也充滿活力;寶寶如果吃飽了,3個月內幾乎每天長30克,3~4個月每天長約20克,不過出生第1周體重會有暫時性降低。

    當然,這些還不夠直觀,下面我總結了一些簡單的判斷方法,希望寶媽們可以受用喲!

    第一,吃奶速度慢下來,吸吮力度也減弱,而且顯得漫不經心,跟剛開始時的迫不及待完全不同。

    第二,把奶頭吐出來,如果累了會閉著眼休息,或睜著眼發呆,如果用乳頭逗弄他的嘴角,他也無動於衷。如果不累,就會玩耍媽媽的乳頭,用小舌頭將乳頭頂出來,然後再吸進去,再吐出來,還會伸出舌頭再舔一舔,但就是不再吸吮。

    第三,開始跟媽媽或周圍的人咿呀“說話”,頭轉向離開乳頭的方向,對乳頭不再關注。

    第四,如果媽媽想強行把乳頭塞給寶寶,寶寶會轉開頭躲過去,如果躲不過去會大哭表示抗議!!!!

  • 11 # 育學園

    這是一個20個月男寶寶的案例。家長反映,孩子現在每天喝3~4次奶,跟大人一樣吃三頓飯,我感覺他吃得很多了,可是家裡老人總覺得孩子吃得少,我想知道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吃飽了?

    醫生解答:

    孩子現在已經20個月了,正常來講,他們應該已經養成了自己的進食規律,而且家長也能透過日常的觀察對孩子的進食規律有一定的瞭解。

    這裡所說的“進食規律”,既包括孩子每天的進食時間,也包括他們的進食量。因此,判斷這個年齡段孩子是不是吃飽了,家長只需要觀察孩子是否規律進食,如果兩餐間隔時間差不多,一天的奶量和每餐的飯菜量也變化不大,而且孩子都是主動的進食行為,那麼這就說明寶寶每頓都能吃飽,家長不用過多幹預。

    另外,對於小月齡,還在吃母乳的寶寶,家長同樣會有這樣的擔憂。而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家長就要參考下面4個標準:

    每次哺乳時,寶寶通常能有效吸吮單側乳房15~20分鐘以上,有效吸吮是指寶寶在吸吮乳房時伴有吞嚥的聲音,吸吮乳房的同時並將乳汁吞嚥下去;

    哺乳結束後,寶寶表情滿足,沒有哭鬧;

    每天能排尿6次以上,且尿液基本是無色透明的。

    家長要知道,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他們有感知飢飽的能力,家長不用擔心餓到或撐到他們。另外,定期的健康體檢可以對小寶寶的體重增長進行監測,瞭解寶寶的進食和營養狀況。

  • 12 # Toc米米

    其實寶寶和大人一樣,對於飽和餓都有自己的衡量方式。

    第一點,主動放掉乳頭或者奶嘴,不管母乳還是人工餵養,母乳或者奶粉充足的情況下寶寶吃飽以後都會自己主動鬆開。

    第二點,對於吃的東西沒有興趣,一般寶寶吃飽以後對於眼前的食物興趣都不大,即使開口吃也只是像吃著玩一樣,不給吃也不鬧。這種狀態說明寶寶吃飽了。

    第三點,吃東西的時候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寶寶吃飽了的話,對於吃的注意力不是特別集中,寶寶可能一下就被周圍的聲音吸引過去,再給如果認真吃那就是沒吃飽,反覆給反覆被其他事情吸引走注意力,那就說明寶寶吃飽了喲~

    從長期看的話,寶寶體重身高都在穩定增長就說明寶寶都吃得飽飽地喲~

  • 13 # 呱呱她娘

    我的寶寶是吃母乳的,我們可以聽寶寶吃奶的聲音,我的大寶時吃母乳,那時我奶量充足,寶寶吸允兩三次就能嚥下一大口,那基本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二寶時,一直沒有奶,二寶咽的很少,有時還光吸不咽,這就是奶量不足的表現。我們還要觀察寶寶吃完奶後有沒有滿足感。如果吃飽了她就不哭了,還會笑,或者睡著了。如果吃奶後還哭,或者咬著奶頭不放,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睡不到兩個小時就醒都是沒吃飽的表現。

    其次就是大小便了,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黃色稠便;餵奶粉的寶寶其大便是淡黃色稠便,乾燥,3~4次。這些都可以說明寶寶們平時吃的很飽。如果吃不飽的時候,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綠稀便。

    然後就是看寶寶們的體重了。寶寶第1個月體重大概增加720~750克,第2個月大約增加600克。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正常,那就說明我們餵養得當。如果體重增加不明顯甚至減輕了,那就要找原因了,要麼餵養不當,要麼寶寶哪裡不舒服。

  • 14 # 大紅媽媽大本營

    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1、觀察寶寶對奶頭的興趣。如果沒有吃飽,看到媽媽奶頭或者奶嘴,寶寶會立刻把小嘴巴裹上去吸吮,反之,則沒有什麼急切的願望。

    2、觀察吃奶後的神態。如果寶寶吃飽了,通常會很安靜很滿足;如果沒吃飽,很快就會哭鬧甚至拔出奶頭或者奶嘴後,馬上就會表達不滿。

    3、觀察體重。吃不飽的孩子,往往體重與對應的月份不符。

    喂輔食的時間,要根據寶寶的消化吸收情況綜合判斷,並採取逐步增加輔食量和種類的方法,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排便情況,防止輔食增加過量或種類過多引起的消化問題。

  • 15 # 阿苗3009

    判斷孩子吃沒吃飽最好的方法就是:密切關注寶寶生長曲線的發展趨勢。

    再者也可以監測寶寶的體重,只要長的均勻就沒問題,小月齡的寶寶可以透過吃奶來判斷。

    1在母乳充足、有效吮吸的前提下,單側乳房吮吸15-25分鐘

    2寶寶吃完母乳後,不哭不鬧,精神好。

    3尿量正常,一天6次以上的小便

    其實不管是小月齡還是大月齡的寶寶都有飢餓感,她自己知道什麼時候吃飽,只要體重正常就沒有大問題。

  • 16 # 喂愛媽媽之家

    您提問中沒有描述到寶寶的餵養方式、月齡等,我暫且把這個寶寶當成是尚在哺乳期的,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會讓很多媽媽困擾攝入量的問題。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有必要去分辨寶寶有沒有吃飽呢?似乎在我們成人觀念中,小嬰兒就必須與我們成人一樣,每餐吃夠一定的量,才會是飽的,否則各種擔心(成人也未必每一餐都吃相同的量)。

    一、如果這個寶寶是母乳餵養,那麼,我認為是不需要刻意去觀察每一次喝奶後寶寶是否喝足喝夠的。但前提條件是:這個寶寶每天的尿量是充足的。如果一定要有參考,那麼24小時內的尿量不少於3-4片紙尿褲,每片7成滿或以上;這個寶寶的精神狀態良好,面板有彈性。這是寶寶攝入足夠的一個表現。試想,如果你每餐都吃不飽,一定會精神不佳,甚至生病;育兒方式實行的是親密育兒、餵養方式是按需餵養。按需餵養,是按寶寶的需求、媽媽的需求來對寶寶進行哺餵、養育。

    如果每一次哺乳完畢後,我們都需要去觀察、擔心寶寶有沒有吃飽,豈不是很累?哺乳可以很輕鬆,開始自然哺乳吧!

    二、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誤區按時鐘餵養。也就是看著時間表來對寶寶進行餵養。比如,如果寶寶沒有在你規定的2-3小時後才哭鬧著要吃,你就認為寶寶上一餐一定沒吃飽(diss了這個問題的其他回答,是非常不科學的);寶寶睡眠頻繁醒來。很多媽媽也會認為寶寶經常睡不久,是不是沒吃飽呀?頻繁醒來是寶寶大腦發育的表現,也是嬰幼兒時期睡眠的正常規律,不是寶寶出現任何與成人不同的表現都歸咎於吃不飽的,寶寶也是人,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把寶寶的吸吮需求、情感需求當作沒吃飽的訊號。如寶寶每次吃奶時間長、突然間吃奶頻繁,也就是次數多,好像永遠都吃不飽一樣。這些不全是因為飢餓需求。如果是小月齡寶寶,吸吮和情感需求大於飽腹需求。

    我們可以透過寶寶吃飽後滿足、放鬆的表情等去判斷寶寶吃夠了,也需要去了解一些錯誤的判斷方法。一句話,只要你實行的是按需哺乳,寶寶尿量、精神都好,我們就可以把精力多放一些在自己身上,多多關愛哺乳期的自己。

  • 17 # 張巧林說育兒

    寶寶是否吃飽如何判斷?

    1,寶媽可以透過餵奶判斷,寶媽餵奶的時候如果寶寶哭鬧,並且對奶出現抗拒,就證明寶寶已經吃飽,寶媽們就不要再繼續餵養了。

    2,餵養寶寶的時間基本上每次控制在15分鐘為最佳。初生寶寶應做到少食多餐。

    3、寶寶在喝奶時,有時會進入空氣夾在食道及胃部前後的奶水中,這個時候讓寶寶身體呈豎立狀態,將易於腹中空氣從口腔排出。打嗝可能是因為吸入了空氣。因此,寶媽可以將寶寶豎直抱起,或者可以給寶寶靠墊支撐後背使上半身趨向豎直狀態,拍嗝。

    寶寶成長過程當中需要很多的營養,但是我們做父母的也需要合理的給孩子餵養,如造成孩子過度餵養就會導致孩子的消化系統出現紊亂,寶寶年齡越小,相對於腸胃的消化系統也是越脆弱,吃得太多孩子就會出現吐奶的情況,吐奶就會影響孩子的吸收。

    我是保力兒童健康管理師張巧林,以前在三甲醫院臨床工作,做母嬰營養、兒童健康管理10來年,在此期間也出版了12本書。也是《營養專家教你輕鬆育兒》的作者,同時也服務了3萬多媽媽和孩子,讓她們獲得了健康。花了7年時間孕育出來的營養育兒經,凝聚了無數寶寶的經驗,也跟大家一樣,也是6歲孩子的媽媽,孩子在6年期間,用於醫療的費用,包括檢查,不超過500元。才讓我放下了擔憂和焦慮,也希望把自己如何用營養呵護、兒童健康管理、非藥物療法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讓大家都受益,做到科學輕鬆育兒,本來帶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應該是一件很快樂、幸福的事情。

  • 18 # 叮麻育兒

    如何判斷嬰兒是否吃飽了?

    一般奶粉餵養的話,媽媽每次泡奶習慣了,對寶寶的奶量比較瞭解,每次都會讓寶寶吃飽喝足,但是母乳餵養的話,只知道寶寶在懷裡吸吮,到底吃了多少,有沒有吃飽,很多媽媽都會特別擔心。

    如何判斷嬰兒是否吃飽了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滿足下述幾點就代表寶寶吃飽喝足可以很好的玩耍睡覺了。

    1.媽媽對乳房的感覺。母乳前,兩邊乳房都漲漲的,寶寶奶後,至少一邊乳房被吸空,感覺軟軟的,有些下垂。

    2.寶寶吃奶的聲音。寶寶母乳時,可以聽一下吸吮的聲音,一般2-3次吸吮就能聽到咕咚咕咚下嚥的聲音;注意如果只有吸吮沒有下嚥的話,可能是母乳不足或者寶寶在玩耍。

    3.寶寶母乳後的感覺。寶寶母乳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母乳後會會自己吐出乳頭,很開心很幸福,特別滿足,可能對媽媽笑,可能自己咿呀咿呀的玩耍,也可能直接睡著了,一口氣能睡2-3個小時;如果寶寶奶後還哭鬧的話,可能是沒有吃飽也可能是肚子不舒服。

    4.觀察寶寶大小便。寶寶月子期間,大小便會特別頻繁,大便2-6次,小便7-12次,甚至更多,如果大小便次數非常少,或者小便發黃,則很可能是寶寶沒有吃飽。

    5.觀察寶寶發育情況。寶寶出生後3個月內,每週體重增長180-200g;4-6個月,每週體重增長150-180g;6-9個月,每週體重增長90-120克;9-12個月,每週體重增長60-90克。一般情況下,寶寶在6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1歲時是出生時的3倍(具體還得看寶寶的個人發育情況)。

    簡單來說,寶寶只要吃了奶後大小便正常,小便不發黃,沒有哭鬧,睡眠穩定,體重增加正常,那就是吃飽喝足了,媽媽們不要過度擔心了,日常按需餵養就好。

  • 19 # J媽學堂

    如何判斷嬰兒是否吃飽了?

    判斷嬰兒是否吃飽,要分母乳餵養寶寶和奶瓶寶寶。我們分別來說下。

    母乳餵養寶寶

    1、餵奶後,你的乳房會感覺更柔軟

    2、您的寶寶似乎放鬆和滿意後,餵養。

    3、你的寶寶在恢復了出生後最初的體重後,體重還會繼續增加。

    4、寶寶在一天至少需要6片尿不溼。

    5、在第一個月,你的寶寶一天至少有三次大便,在4到6個月的時候,她可能會回到一天至少有一次排便。

    奶瓶寶寶

    奶瓶寶寶只需要按照時間和定量就可以。下面吃餵養的保準。

    1、新生嬰兒吃奶量

    一般每次30~60ml,每天6~8次。

    2、一個月嬰兒奶量

    一般每天喂6~7次奶,每次間隔3~4個小時,每次80~120ml左右。

    3、當嬰兒2~3個月,150~200ml,每天喂5~6次,每次應間隔4小時左右。

    4、5~6個月時,200左右。

    5,六個月開始新增輔食,每次吃奶量應該200~250ml,每隔4小時喂一次奶,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以輔食代替一餐奶。

    奶粉寶寶,按照說明書來餵養就可以了。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 20 # 郭郭親子

    寶寶吃沒吃飽,看寶寶的這幾個表現就知道了一:吮吸時長

    寶寶能有15分鐘左右的充分有效吮吸,那就能飽了。有效吮吸是指寶寶一直都有努力吸,都有吸到奶。媽媽聽得到寶寶吞奶的聲音。

    二:寶寶的精神狀態

    吃完奶後寶寶很滿足,安靜。心情很好。

    三:根據媽媽的乳房變化,吸完奶的乳房是軟綿綿的三:根據餵奶間隔時長

    1:月子裡寶寶間隔兩個小時就會餓得找奶吃,哭了。

    2:2到6個月的寶寶吃飽了會間隔三個小時

    四:根據寶寶的大小便次數和顏色

    1:正常情況下月子裡寶寶一天小便6-8次。尿的顏色不會很黃,味道也不重。大便3-5次左右。

    2:全母乳的寶寶,大便是金黃色的,如果拉的是綠色的大便,那有可能是飢餓性腹瀉。就是沒餵飽。

    五:根據寶寶的體重增長:

    1:一般足月新生兒第1個月體重增加約720~750克,

    2:第2個月增加約600克。

    2:6個月以內的寶寶,平均每月增加體重600克左右。

    3:如果寶寶體重增長好,長得白白胖胖,說明奶水充足

    4:如果體重每月增長少於500克,表示寶寶被餓著了

    特別注意,剛出生兩三天內的嬰兒體重是會下降的。這是正常的生理性體重減輕。

    小貼士:測量寶寶體重可以選個同樣的時間測量,比如每天洗澡完後,就裹著一條浴巾量。

    六:根據寶寶的睡眠時長:

    1:正常情況下月子裡寶寶吃飽了能睡兩三個小時,

    2:3個月以上的寶寶吃飽了能睡3個多小時

    媽媽們還有什麼方法能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葉紫檀怎麼看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