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重口味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做法醫的。碰巧聽他講起過自己學醫時的經歷。

    這個朋友不敢看恐怖片,還很怕鬼,那些喪屍片更是看不了的,就這麼一個小膽的傢伙,居然當了法醫,我一開始真的是不信的。

    他剛剛入學的時候,從一開始就有些牴觸情緒的,一度跟老師提過換專業,這也是他最初選擇法醫專業的目的。但後來在老師的耐心勸導下,再加上轉專業太難了,後來就不得不硬著頭皮一路走了下來。

    他說起第一次上解剖課的場景,竟然完全沒有什麼恐怖的感覺,反而經驗豐富的老師課前的一席話,讓他非常的敬佩,他講到,一個人能在死後,勇敢得把自己的遺體捐獻出來,泡在福爾馬林裡,裸體不知要被多少人觀看、解剖、拍照……老師的一席話之後,再看到遺體,一點點恐懼的感覺都沒有了,心裡滿滿的崇敬,這個遺體捐贈者是高尚的,法醫這個專業是高尚的。

    崇敬之外還有好奇,甚至有點興奮了,因為你會發現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竟然如此的不瞭解,肌肉、血管、大腦、心臟……感覺就想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一般。

    非常讓自己意外的是,他竟然愛上了這個專業。

    還有,因為捐贈的遺體是非常的稀缺的,所以,上解剖課的時候,你根本就來不及覺得噁心或者害怕,因為機會很難得,老師講述的知識點和技巧等都是一遍待過。滿滿的都是知識點,錯過了下次機會就難找了。

    你說的寄生蟲啊、蟲卵啊這種,我問了下他,他說還好,自己對這種有種天然的抵抗力,在本科階段呢,這個課程很多都是圖片的,真正實體接觸的機會不是很多。

    讓他覺得最為噁心的還是在工作之後碰到各種腐爛遺體這種,是最最最讓他說不了的,但沒辦法,必須得迎著頭皮上。

    因為,對於很多冤死的死者來說,法醫是他們能夠冤情得雪的最後希望了!

    最後,他說,他挺感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的,要知道幹這行,家人的支援最為重要了。

    (轉述的緣故,如有不妥,請大家指出,希望題主滿意!)

  • 2 # Changmyung

    學人體解剖課的時候,用的都是用了好多年的屍體……

    哪裡還會有寄生蟲... 腸子乾乾淨淨的

    寄生蟲卵,哪那麼好發現呀…… 小小的小小的, 肉眼是看不見的,

  • 3 # 婦產科的陳大夫

    我們在醫學院學習的時候要學兩門解剖課,系統解剖和區域性解剖,系統解剖就讓我們看看,區域性解剖是上手。其實我對屍體啥的,並沒有那麼恐懼的情緒。我始終認為人死如燈滅。身體也不過是一副皮囊,只不過比其他家禽小動物啥的體積大一點,腐敗的時候更臭而已。這麼看來,我應該是個佛系醫生。

    第一次上系統解剖課的時候,我們課桌後面就是一口巨大的棺材,裡面放的就是屍體。。。以及不同屍體的區域性。知道這個真相的我,竟然出奇的平靜。可能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的關係。當然啦,也不是所有醫學生一開始都能坦然的面對屍體的。隔壁宿舍的一個妹子,上完解剖課就躲在宿舍哭了,與此同時,我和舍友竟然在食堂討論哪塊肉更好吃,哪塊肉更像屍體的肋骨?

    就沒有害怕的時候嗎?嗯,其實也是有的。因為在學脊椎骨這一章的時候,老師事先沒告訴我那些骨頭都是真的,以至於我考完試後才意識到這件事。意識到後突然激靈靈一陣孩怕!我摸完那些骨頭洗手了沒?洗手前吃零食了沒?然後這件事就成為了一個疙瘩,一直延續到我學習免疫學。免疫學的老師告訴我們“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好吧,既然這樣,那我就不客氣啦啦啦~~

    相對於系統解剖學,區域性解剖學的感慨就比較少了。最大的感慨莫過於身體上的難受了吧。區域性解剖學浸泡屍體用的是甲醛,比系統解剖學用的綠色環保無汙染的防腐劑(老師原話,我也不知道名字叫啥)味道要衝多了。我有個同學比較敏感,上完局解第一天晚上心率140,室上性心動過速被拉到醫院搶救了。除她以外還有好多個嚴重過敏呼吸困難的、肺炎、支氣管炎的。我原本以為自己皮糙肉厚能逃過一劫。可惜到後面還是沒逃過,只能在另外一個教室趴著休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床醫學該如何轉行,可以轉哪些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