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23麥芽

    前些年,剛開始有心理學有心理醫生時,很多人覺得沒有必要,學心理專業會覺得他們沒什麼出息找不到工作,認為看心理醫生的人都是有神經病的,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心理有病。我不是學心理學的,不知道專業學心理學都學哪門課程,但是每個人都是有心理的,每個人每天都在運用自己的心理(運用自己的經歷經驗思考-判斷-行動),所以我覺得不存在外行人。只是他還不明白遇到事情的某些心理是和曾經的經歷有關的,一些慣有的思維模式影響著自己,而學習心理學課程不見得真的就懂心理,看學習到哪個層次,學好了像目前的身心靈,催眠治療,繪畫分析都是在運用心理學幫助別人瞭解自己的潛意識,是很受大家歡迎的,但是價格也很貴的,希望這些課程能夠普及到平民價,每個人都能夠透過一些課程瞭解自己,愛自己,愛身邊的人。

  • 2 # 心理師肖雪萍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來答一答。

    其他職業的人對心理諮詢師有很多誤解,我根據自己的經歷整理幾條如下:

    1、心理諮詢師還會生氣?還會有情緒?心理諮詢師也會離婚?你還是心理諮詢師呢,怎麼連這個都不懂。

    在很多人的想象裡,心理諮詢師應該時刻情緒平穩,內心有力,睿智得一塌糊塗,聰明得閃閃發光。他們應該什麼都懂,什麼都會,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我想說這是人們對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的理想化,似乎如果是心理諮詢師,就脫離了普通人的範疇。但事實上,心理諮詢師真的是普通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苦惱,也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還會生病,也要吃飯、上廁所、滾床單。

    2、你是心理諮詢師啊?你每天接觸很多情緒垃圾,會不會受不了?

    會問這樣的問題的人,其實是因為對自己的情緒不太熟悉,所以才會把不舒服的情緒想象成固體的不會消解的東西。事實上情緒是像水一樣流動著的,變化著的,所以不會變成垃圾。更何況,情緒其實是真實自我的使者,心理諮詢師的工作是經由來訪者的情緒來幫助來訪者,認識自己,理解自己,然後達到自我的成長。所以在心理諮詢師眼裡,情緒是非常棒的東西,要熱烈歡迎的東西。

    3、心理諮詢行業發展不成熟,心理諮詢師都挺窮的,吃不飽飯吧?或者是相反的問題:你們只要說50分鐘就收好幾百塊,是不是一個個都富有得很啊?

    真實的情況是,心理諮詢師沒有前者想的那麼窮,也沒有後者想得那麼富。心理諮詢師是一個終生學習的職業,確實每年都要花費幾萬元固定支出用來專業成長,而且目前中國的心理諮詢還屬於小眾消費,確實也沒有那麼多的“客源”。但是,一個專業穩定的心理諮詢師,達到中產的收入是沒有問題的。

  • 3 # 冥想學徒

    認為會心理學的人,看一眼陌生人就能知道他的性格!

    比如現在你面對的是弗洛伊德這樣大神級人物,假設他當時已經60歲,從20歲開始思考心理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實驗對1000多人、嘗試了數萬次,目前在世界一流雜誌發表了無數論文,天天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跟不同民族的心理學最頂尖的人打嘴炮、論證他的精神分析方法,為各種世界領袖級人物治療心理問題!目前他和妻子已經生活了30年!這時你有幸在一個舞會上偶爾遇到他了,無比認真的問他:“你瞭解你的妻子嗎?”我打賭在他只會說一句:get the monther fuck away from me!在他以後不多的晚年裡,想起你就想打飛的過去踹你兩腳!

    現在你剛和我介紹過你的名字,然後像根木頭一樣站在面前,問我:“我是什麼樣的性格”。我只能說,“首先我原諒你對我的不尊重,然後請你原諒我的無知,老子他媽學的不是算命!now get the monther fuck away from me!”

  • 4 # 娛夫捕娛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明確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許多領域,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

    心理學最大不同在於它的神秘性,它不像是其他的專業直接條條框框的給你介紹清楚,就比如我上面所說的定義,讓人云裡霧裡的,再有運用心理學的時候在其他人看來心理醫師就是動動嘴,以至於很多人都對心理學產生了很大的誤解。

    第一點:心理醫生都讀心術,你一定知道我在想什麼

    很多人覺得心理醫師是具有讀心術的,所以很多人很牴觸看心理醫生,畢竟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屬於自己的小心思小秘密,如果被心理醫生髮現了就很尷尬,所以很多人都牴觸心理醫生。但實際上,可以放輕鬆,心理醫生不具備讀心術,他不知道你想的是什麼。心理醫生更關注人們思考的規律,而不是個體思考的具體內容。

    第二點:認為心理醫生可以算命,你幫我算算前程唄

    誰也不會預知未來,心理醫生要是有這樣的能力大家早都去學心理醫生了,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己播的什麼樣的因,就會收到什麼樣子的果,你未來無限的可能性,你有無限可能的結局,你未來的軌跡完全在你手上。

    第三點:學心理學的是不是學著學著心裡就不健康了,你是不是也有病

    這絕對是謬誤,心理醫生學完心理學你覺得心理醫生有病,那學醫的醫生學完醫學之後難道都病了!

    第四點:對心理醫生生氣很詫異,你也會暴躁呀

    每一個正常的個體,都有情緒。沒有情緒的才是不正常的。不能心理醫生學完心理學都變成木頭人,那樣怎麼可能會明白會體會到你的心理問題,其實我倒是覺得心理醫生他們的情感其實會比一般人都細膩,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發現患者內心的焦灼。

    心理醫生不是神也不是神棍,大家對心理學還是瞭解的太泛泛。

  • 5 # 石家莊龍弟講房

    第一點:可以看透他人內心真實想法。

    在自學心理學之前,我情商低的可憐,為了讓自己更懂他人,就迫切的開始自學心理學,在開始讀心理學入門書籍《心理學與生活》時,我懂得了,心理學看透他人的依據是基於在心理學科做的大量實驗與收集後整理出的一套很接近於大部分人群的經歷得出了一套近乎完善的結果,從而預測或推理出觀察物件的經歷。

    第二點:可以透過需要或催眠對他人進行控制

    學習之前真的認為心理學可以透過一些方法進行對他人的完全掌控權,後來發現,所謂的掌控權在特殊的情景或者藥物的幫助下確實可以部分實現,但如果想要像心理犯罪電影那樣完全掌控是很慢達成的,不過使用心理催眠,可以讓許多意志力不堅定的女孩增加對你的好感,這是基於心理催眠的效果。

    第三點:學習心理學的人情商都很高,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喜怒哀樂

    情商,一部分看心態,一部分看閱歷,沒有說學習了心理學情商就一定高,學習心理學後就會把這些喜怒哀樂看做一種可以量化甚至調整的事物,比如你是學習社會經濟學,你就可以把社會經濟的運轉在內心模擬成真實存在的事物,比如你是學習奈米技術,單個奈米很小,但你可以把奈米組合分配自己控制,而學習心理學就是可以把情緒量化,分配,控制。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心理學家看起來都比較理智。

  • 6 # 銀川—鳴心理

    學習心理學的人覺得外行人對於心理學最大的誤解是:

    1.學習心理學的人都很怪異,自身有心理問題,甚至是個神經病。

    2.學習心理學的人思想深邃能掐會算;應該看穿對方的心中所思所想的是什麼;應該能讀懂對方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能預測對方的福兮禍兮。

    3.學習心理學的人就是用一些心靈雞湯的話或文章忽悠人的。

  • 7 # 暖心理

    你猜我心裡在想什麼?

    一些外行會覺得作為心理諮詢師可以輕易看穿別人,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甚至每一時刻的起心動念。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個普通人,也有很多朋友。一些朋友很喜歡跟我聊天,覺得我比較能理解他們,跟我聊天很舒服。而也有一些不太熟的朋友也會擔心,擔心我會一眼看穿他們,甚至帶著這種擔心提早的遠離我。

    其實,諮詢室裡的我和諮詢室外並不是同一個人。

    諮詢室裡,我是諮詢師的角色,我要把注意力全然放在來訪者身上,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即便在那一刻我內心裡有自己的苦惱,也要暫時擱置,以來訪者為中心,為TA提供一個安全,可以被理解的空間。(這種關注極其耗費精力,諮詢師所提供的一小時的空間背後凝聚了太多平時的累積和付出。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時候在外行看來諮詢師什麼都沒做,只是在那坐著,甚至沒說幾句話就要收費那麼高的原因。)

    諮詢室外,我可以是各種角色,我也有理解別人的一面,同時也可以很任性,甚至撒嬌,耍賴。諮詢室外,我也不過是多一些善解人意功能的普通人,但並不代表我要時時刻刻使用這個功能,我有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會遇到挫折,也有脆弱和掙扎。人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們不大可能時時刻刻注意力都在對方身上。

    就像大家在上班面對領導時候的狀態和在家裡面對親人時候一定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關係裡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我是心理諮詢師,我有自己的生活,我有朋友,也會有痛苦,並且,對於你在想什麼,也許我並不感興趣。

  • 8 # 鵜鶘心理

    最大的誤解或許是:外行人總把我們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或者學習過心理學的人,當作是“巫師”和“魔法師”!

    我自己做心理諮詢這一行也快十年了,遇見過無數好奇我這個職業的朋友和來訪者,他們總是會來一句“你猜猜,我現在心裡想什麼?”難道我是在聽力上有特異功能嗎?能夠聽見你腦子裡和心裡的聲音嗎?我們在沒有蒐集到來訪者(病患)足夠資訊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知道他們的心裡(腦袋裡)在想些什麼,我們也沒有本事去看見他們的“前世”和預測他們“未來”,我們並沒有“水晶球”,也不會算命卜卦。我們和醫生、還有其他的職業諮詢師一樣,我們在做診斷、做針對性治療(解決困惑)之前一定是先要做好了解和研究,而絕對不是看一眼或者問兩個問題,就能洞悉來訪者的隱痛的。而且,即使當我們已經做出診斷,並開始提供進一步的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服務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本事幫助來訪者“驅魔”、或消除記憶、或完成“時空穿越”……當代的我們確實也具備了很多種治療(諮詢服務)手段,如精神分析、認知行為、人本主義、家庭治療、敘事治療、藥物維持治療等,但也不是做一個儀式、一夜之間什麼的,就能幫助來訪者馬上康復的。我們當然也不是外科醫生,透過做手術就能切除他們的病瘤,他們的心理頑疾確實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緣和更多的治療服務方法……

    因此,學習過心理學的或者從事心理學相關職業的人,既不是一眼就能看到內心真相的“巫師”,也不是掌控一定驅魔能力的“魔法師”,心理學並不具備“魔幻”色彩,它就是一份專業技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6蓄勢待發, 榮耀會拿出什麼產品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