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了凡心療愈

    與傳統意義上的內向靦腆不同,社交恐懼症一般是由於原生家庭導致的心理障礙,又叫社交焦慮障礙。常發病於青少年或成人早期,男女機率均等。患者主要表現為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的過分擔心,緊張和害怕。患者常在公眾場合進食或說話,聚會,開會怕自己做出一些難堪的行為而使自己感到尷尬,窘迫等;在公眾場合與人接觸怕自己臉紅(赤臉恐怖)、怕於他人目光對視,或怕別人審視自己而發現自己的不安窘相和內心秘密等。為此,患者表現出明顯的害怕、緊張,進一步影響其社會表現,形成惡性迴圈。而且這種體驗沒有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有所減少。

    社交焦慮障礙的人一般都會把自己的意識投射在別人身上,也就是說沒有了自我,他們的視角是從對方的眼裡看待自己的一舉一動,社交恐懼症跟強迫症一樣同時伴有神經症的症狀,這跟與傳統意義上的內向靦腆不同

    與內向靦腆具體的區別如下

    1. 內向是大多跟遺傳有關的,而社交焦慮更多是後天環境引起的。很大程度上是原生家庭導致,在本人的診療過程中母親一方比較強勢的家庭容易導致社交障礙。或者你的父母從小教育你不要向他人尋求幫助,不然其他人會看不起你,會讓你從小缺乏社交技能的鍛鍊。又或者你小的時候不喜歡被大家關注,於是一直迴避被大家關注的場合。

    2. 社交焦慮的人會覺得自己缺乏社交的能力,這是在心底潛意識層面給自己貼的標籤,自己在社交場合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往往就是從對方眼裡尋求認同,只有得到對方的肯定那樣就會感到安全,否則就會焦慮不安。

    而內向的人恰恰相反,對於自己的社交技能其實是挺自信的。當需要社交的時候,可以隨時啟動自己的“社交模式”,而在社交中損耗的能量,可以透過第二天一個人美美地讀上一本書,或者和最好的朋友吃個飯來重新補足。

    3. 對於一個內向的人來說,一個人待著就覺得很舒服。但是對於一個有社交焦慮的人來說,一個人獨處其實往往只是為了減少焦慮。很多時候,社交焦慮的人內心很想社交,只是因為擔心自己會出醜而拒絕社交活動。

    如果你是個內向的人,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會覺得神清氣爽,有種充電的感覺。而如果你有社交焦慮,你的內心其實可能非常想要參與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但是因為擔心別人不想讓你參加,而最終迴避社交場合。

    社交焦慮的人往往是由恐懼情緒主導的。社交焦慮的人獨處可能感覺還不錯,但是更多的是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而不是快樂的感覺。你可能會告訴你自己,我才不在乎去不去那個聚會呢,然而在內心深處,避而不見其他人讓你覺得很孤獨或者不安全。可是迴避焦慮的動機又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你為了避免自己尷尬或者看起來很蠢,這會讓你心身處於極度的衝突中!

    4. 社交焦慮的人會過分在乎其他人的看法。

    叔本華說: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從別人那裡獲得認同感,這是人際交往的核心所在,這就是“小我”的“他證”屬性,我們不斷從外界他人那裡尋求認同感,而事實證明這是非常困難的,這種投射就好比自己透過別人在照鏡子,而別人很多時候是歪曲我們形象的哈哈鏡,而我們不斷的去努力修正別人頭腦裡自己的形象,所以社交焦慮症患者覺得自己沒辦法達到別人的標準,甚至會變得過分取悅他人。

    比如在公司裡,社交焦慮的你可能會因為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而努力討好每一個人。因為社交焦慮的人對負面資訊特別敏感,所以別人的一點點負面反應,甚至是中性反應,都會被看作是對自己的不滿和鄙視。別人對你的主動討好沒有積極的迴應,你就會覺得別人不喜歡你;別人對你的主動幫助委婉提出謝絕,你就會覺得別人看不起你,最終會導致你的人格障礙。

    如何才能自我療愈社交恐懼症生理治療

    在臨床上一般採用苯二氮卓藥物和普萘洛爾等藥物可以緩解恐懼帶來的軀體焦慮反應,降低植物神經反應,同時輔助谷維素調節植物神經紊亂症狀,當然中醫調理也可以的,中醫把恐懼症謂之:“恐證”。中醫認為恐懼症多因七情所傷,損及肝腎心膽所致。恐懼症以虛證居多,乃精血不足之症,非陽氣有餘之候,主要病變部位在肝、腎、心、膽,主要在於梳理肝氣!

    第一步:照鏡子

    在社交中,我們力圖透過鏡子照到一個完美的自己,這就是意識的反射作用,我們期待鏡子給你一個滿意的回答,其實一開始我們就已經知道了答案,只是我們不肯去承認這個答案。

    而事實上,別人會對任何你所擁有的東西有深刻的印象,他們從來不會對你有深刻的印象。這種事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別人所認出的並不是你,而是你的外套,所以你一直在裝飾你的外套,一直在打扮你自己。《傳習錄》之《黃直錄》裡提到有的人舉止顯得很矜持,先生說:人如果太過矜持就會一味在容貌上用功,而不會照看自己的內心。為人處事不可有心,有心則不自然,不自然則憂,這心就是“小我”之心,也是我們注重自己在別人頭腦中形象的使然。我們就會一直在意別人的看法跟評價,生怕自己哪裡做的不對,我們在心儀的人面前會將自己裝扮盡善盡美,我們會刻意的討好別人,但總覺自己不夠完美不夠漂亮不夠有錢不夠幽默,事到臨頭卻還是會感到侷促不安感到手足無措甚至面紅耳赤,事後會後悔內疚慚愧自卑甚至抑鬱,這些都會降低我們的創造力在最尖銳的狀態下它會演變成一股結束生命的自責和怒氣。

    第二步:接納自己

    當我們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從鏡子裡得到自己預期的答案,修正自己扭曲的形象的時候,我們會瞬間變得憤怒怨恨仇視嫉妒,可笑的是對方甚至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生氣的原因,因為他們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你害怕別人,別人害怕你,你的整個生活亂成一團,放下這種胡思亂想,放下這種惡性迴圈,不要在意別人。你的生活就足夠了,不要顧慮別人。我告訴你,如果你無牽無掛地生活,你的存在就會開花,別人也會分享你的存在。你樂意分享,你也樂意給予,但首先你必須停止顧念其它人,以及他們對於你的想法。

    第四步:對眼神

    這一步其實是檢驗自我療愈成功與否的標準,在電視劇《大明宮詞》裡有這樣的場景,張易之“軟禁”武則天在洛陽時,武則天跟張易之說小時候父親常跟他們兄弟玩一個遊戲,盯著對方的眼睛,其他兄弟都是輸的。而武則天總是能贏父親。要做到這點其實很不容易的!這也是檢驗療愈效果的標準!

    當你這樣去做的時候,有一份優雅會發生在你身上,無論你做的任何事,都顯示出一種清澈、純粹、自發性和優雅。最後你會發現生命是一個遊戲。一但你瞭解它是個遊戲,只不過過程比較漫長,一個深深的玩樂心情就會自然出現。勝利不是重點,重點是全然地、快樂地、跳舞地玩樂,同時將這份快樂感染到你周遭的人,所謂的利益金錢成功在觀照者眼裡只不過是完整生命後的額外禮物,你也就超越了人情世故,你就能活出自我。

  • 2 # 安然46979220

    我也有社交恐懼症,但是如果現在有人知道,會驚掉下巴。

    去讀人,讀所有你能接觸的人,哪怕是QQ聊天,你不是不懂怎麼說,處理不好,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人家下一句要說什麼,如果你知道他的目的,就不會害怕。另外就是學習,學習很重要,不是書本上的知識,是生活中的知識,很重要。如果看書,請看一些哲理方面的書籍。

    不過還有一點是。跟你的社會經驗不足有很大關係,不要害怕,走出來,面對所有的問題,即使處理不好,也會從這個問題上學會,同樣few都會不會犯幾次錯誤就行。為啥說每一次的失敗都是成功後的經驗,也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經驗誰都搶不走,所以你才會這麼恐懼,當有一天你的寶貴經驗多了,也會很有成就感的。

  • 3 # 心岸姐姐幫你成長

    從小就有緊張,嚴重缺乏自信心,這個情況要慢慢好轉

    1、你對自己的要求不要過高了:

    你就是緊張的你,緊張就是你的特徵,你要接納你自己,這就是你,就這樣,這種感覺建立起來。

    緊張的時候不要否定你自己,理解了自己,心態上這樣去努力。

    你可能很不習慣,因為你從小適應了嫌棄自己,而恰恰是因為這個原因讓你緊張的。

    如果你只在乎症狀,而不在乎原因是在哪裡,那就很難解決問題。

    所以要放低對自己的要求,不能和別人比較,就按你的水平進行社交。

    2、重點放在個人學習,發展上

    社交不是你的重點,人生的重點是學習,工作,發展自我,實現自我

    你別想著社交的事,實際去做點什麼,適合你的很多,像很多作家,很多名人,社交都不好,人家就做好專業的,技術的,喜歡的,一樣可以成功。

    像歌星朴樹就很內向,不擅長社交。

    我也見過很多作家,只喜歡寫,不喜歡講,見人也緊張。

    比如陳景潤,連基本生活都不懂,社交更是不瞭解,人家一樣成功啊。

    重點放生活上,發展上,不能天天想著社交煩惱,你放開這個事,你真有哪個方面的才華,自然會提升自信心。

    什麼都沒有,只想著表現好,表現好,一切都是空的,這是很難實現自信的。

    3、你沒有那麼多觀眾

    每個人都很忙,真沒人關心你緊張的事,你緊張了也沒人笑話你

    你就是不緊張,也沒人崇拜你

    都是普通人,誰也不那麼在乎你的表現

    大家都是關注自己多

    每天一肚子心事,都想著自己,沒人笑話你

    你想通這些吧

    是想通了這些,也就不在乎人家看法。

    4、你的潛意識在看不起自己,因此投射出去,覺得人人都看不起你。

    你的早年經歷讓你沒建立起來自信,看不起自己,是因為早年影響的,比如母親,父親,他們沒關注你,理解你,看到你,認可你,你實際一直在努力想讓他們關注你,你投射到全社會,走哪裡都好像要得到人家的喜歡。

    多相信你自己,長大了,理清楚這些我說的心理,隨著年齡,隨著閱歷,也隨著個人發展,就能好轉起來。

    你加油啊

  • 4 # 無限個無限

    緊張是必須的

    每次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我就會顫抖,並顫抖著說完簡短的介紹。

    好了以上就是緊張的以,看見了自己出醜的樣子感到羞愧,但少和我說這叫社交恐懼症。

    打死你我也不相信,你那叫社交恐懼症!

    好了下面教你如何正確假裝有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

    每次和別人打交道我總是找各種理由不見,哪怕是取快遞這種屁大點的事兒。哪怕是買個菜,買瓶水都不敢出門。基本與外界完全隔離,當然除了家人。

    好了,你看是不是又多了一個宅在家裡好吃懶做的理由。

    學會了以上方法,記得買個體重秤!還有做好被家人強行帶去醫院的準備!

  • 5 # 知我心理學

    “社交恐懼症”(現被稱為“社交焦慮障礙”),是一個臨床意義上的精神科“診斷”。我們需要到醫院或專業機構才能做出這樣的判斷。

    一般來說,被確診為社交焦慮障礙需要符合以下標準(切勿自行診斷,如有需要請到醫院或相關機構尋求專業幫助):

    對社交情境有顯著或強烈的焦慮。比如和他人互動時,會擔心別人對自己有負面評價或是冒犯到他人。而且這種焦慮不合常理,例如下週要演講,這周就焦慮得無法入睡。主動迴避讓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或是帶著強烈的焦慮去忍受。這種迴避可能只是輕微的(比如避開和人的視線接觸),也有可能很嚴重(比如缺考曠課)。至少持續6個月,並且真的導致了對工作、社交、生活等方面的顯著損害,比如你為了逃避社交焦慮,而不得不放棄一個你夢想了很久的職業;或者因為過度焦慮,而無法進行考試等等。

    像題主的情況,從小就受社交焦慮的困擾,遇到一些場合處理不好心情就會很糟,久而久之,人就不再僅僅是恐懼某個社交的場合,而是漸漸開始恐懼這種焦慮本身。

    比如,最開始你是害怕進行公眾演講,臺下的人群會讓你緊張、噁心反胃,你站在臺上大腦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說什麼,最後你不得不悻悻下場。之後每次演講,你都會想起之前糟糕的經歷,你害怕在人前出醜,於是在演講之前你就開始緊張,這時你已經不再是害怕臺下的人群,而是害怕“自己又一次被焦慮襲擊”,這進一步讓你發揮失常。於是,你陷入了社交焦慮逐步加深的惡性迴圈。

    那麼,要怎麼才能從社交焦慮的惡性迴圈中出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你要知道,其實我們未必想自己所想的那樣需要社交。如果你從小開始就存在社交焦慮的問題,那麼你可以為自己規劃一個“不那麼需要社交”的人生,比如選擇較少與人打交道的職業(比如技術工作)。

    其次,發掘有沒有適合自己的社交型別。比如,一個自認為不喜歡社交的人可能只是討厭陌生人群,但他卻喜歡和兩三個熟悉的朋友聊天;又或者,一個人只是反感與人客套地泛泛而談,喜歡與人進行深入話題的探討。

    即便如此,我們仍舊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引發焦慮的社交場合,比如參加一場商務聚會等等。在這種時候,要怎麼做來改善社交焦慮呢?

    1. 在社交過程中,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他人身上,減少對自己的過度關注

    許多人之所以感到社交焦慮,是因為他們過多地關注自身,腦裡充斥著“我是不是看起來很緊張?”“我是不是不該這樣說?”等等的想法。而事實上,他人並沒有我們想象地那麼關注我們。

    2. 審視自己社交焦慮的觸發點

    你需要靜下心來想想,什麼樣的場景會讓你感到焦慮?焦慮時你在想些什麼?

    社交焦慮有時來自於對結果的過度負面預期。比如,你害怕社交的原因是,擔心與他人發生衝突,害怕這種衝突會影響對方對你的評價。那麼,你可以回想一些過去的積極體驗,是不是一旦和人發生衝突你們的關係就會惡化呢?有時候,合理地解決衝突,反倒能夠讓兩人互相諒解,提高兩人的親密感。

    3. 提前為社交做好準備

    當遇到不得不出席會引發焦慮的社交場合時,你可以儘量提前瞭解場合的主題,或是參與人員的組成。這能幫助你提前準備好一些合適的話題,比如今日的熱點、相關領域的新文等等。

    並且,提前想好你的社交目的。如果你打算和一些人深入交流,那麼你需要比較透徹地瞭解相關內容;如果你只是打算進行幾段閒聊,那麼泛泛地準備一些資訊即可。

    Reference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 6 # 思想粗糧

    在疾病判斷方面,有很多人,總是喜歡以現象去推斷,這很沒有道理,就如同感冒可以引起發燒,HIV也可以引發低燒,所以第一步是摒棄猜疑,如果你定位自己生了病,這種先入為主的觀點會降低你的自愈能力。

    以我的認知,這是由自卑引發的情緒反應,實際上,每個人或多或少在社交過程中出現恐懼感,但你完全可以透過鍛鍊改善。

    1、先從你所擅長的事情切入,開始小範圍的嘗試。比如你打球好,就可以先試著從球場上結交朋友;

    2、不要逃避,突破自己的瓶頸。越是害怕什麼越是要面對什麼,但目標不宜設定的過大,而是用一個個小目標讓自己不斷進步,比如現在家庭會議中練習發言,再到正式會議中發言;

    3、善於發現,相信自己。每個人不可能一無是處,總有散光的,總有優點,對自己能做到的、可以做好的事保持信心

    舉個例子:周杰倫剛出道時,其實他很自閉甚至有點憂鬱、害羞,以至於講話也講不順溜,在他早期的演唱會和採訪中我們就能發現這點。但現在你能感到周杰倫幽默、自信甚至有大男子主義的霸氣,為何他有如此大的轉變?杰倫一直對自己的音樂有信心,一直堅持做好音樂,不逃避,歷經痛苦,剩下的就交給時間。

    感謝關注~

  • 7 # 九零後不放棄

    我建議你去專門的心理諮詢機構去看一下 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我在高二的時候換上了社交恐懼症 去找了心理醫生並且通過了很久的努力 今年大一開學已經可以確定他好了大半 這個過程非常痛苦 所以還是感同身受 如果你想要了解的話建議找心理醫生溝通一下 當然如果我能幫上忙我也願意溝通一下

  • 8 # VAE玖月

    讀點書,學習新的技能,最好能有一個擅長的技能,從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然後逐漸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嘗試去認識不同的人,擴充自己的朋友圈。其實,大部分時候人都是透過自己逐漸強大起來的。社交恐懼症看起來是一種心理方面的問題,但是對比於抑鬱症而言,完全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慢慢解決,因人而異,不要過於擔心啦,方法總比問題多,關鍵在於你自己對於世俗的看法,加油(ง •̀_•́)ง

  • 9 # 青音約

    任何人在公眾場合都會緊張,在人多的時候講話也會緊張,這是正常現象,透過你的描述我不認為你是心理疾病,僅僅是正常的社交問題而已。

    首先你需要擺正心態,誰在公開場合說話表演都會緊張,結果不好的話心情也不好,因為你被很多人評價瞭然後可能褒貶不一嘛,這都是正常的。比如英國著名國王喬治六世,就是口吃,奧斯卡最佳電影《國王的演講》就是根據他的真事進行改編。所以你要擺正心態,不要把自己的問題嚴重化獨特化。面對這種情況,其實當你知道緊張是正常現象的時候,你的緊張本身就會少很多了。

    有個著名的演說家,每次上臺都很緊張,有一次上臺階的時候直接摔到了,鬨堂大笑。他想,反正之後不會比這更糟了,他的心理包袱一下子就放下了,那場演說發揮的特別好。透過這件事對於你有兩個提醒,一是緊張是正常的,二就是不要對結果有過多不當期待。比如一定要吸引全場目光啊或者一定要流利啊,很多事就是盡人事就可以了,之後越期待結果就會越患得患失,這種患得患失會增加你的緊張,讓你發揮失常。比如你是個挺有幽默感的人,遇到個喜歡的女孩反而想表現自己,而開的玩笑又尷尬又生硬,這就是因為你太想留下好印象了,太用力了,其實自然而然就是最好的了。話說回來,當你準備的足夠好,盡人事了,結果不會差的,放平心態就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一個辦公室女生分手,辦公室另一個女生對我有暗示,怎麼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