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蕎麥
-
2 # 大學侃
美國心理學家 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型別。
愛情三角形理論雖然非常形象的揭示了複雜的愛情關係,但現實中的愛情往往牽涉到不止一個三角形,於是他又提出了多重三角形原理,包括現實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自己的三角形和對方的三角形;自己知覺到的三角形與對方知覺到的三角形。
就中國文化背景下運用愛情三角理論也需要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暗含的維度的差異和同一要素的不同維度歸屬。當然,這並不妨礙借用愛情三角理論進行生活中的一般思考。
激情、親密和承諾共同構成了愛情,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稱其為愛情,正如三點確立一個平面,缺少任何一個點,這個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 斯坦伯格之所以把具備三個基本要素的愛情稱為完美式愛情,是因為建立一段穩定、持續的愛情需要戀愛雙方耗盡畢生的精力去培育、呵護,那是一項貫穿人生的浩大工程。 然而,具備三個要素並不意味著愛情就成為現實,愛情需要更多的努力來調節這三者的關係。愛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難怪有人認為愛是一種能力,並非天生就有,需要不斷的鍛鍊和實踐才能培養出來。愛是一種能力,被愛也是一種能力,而且還需要成為一種藝術。在這個連愛情都需要能力才能支撐的時代,藝術地談一場真正的戀愛談何容易!
從這三個構成要素來看,要找到並享受真正的戀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許多人以為他們正在談戀愛,但他們不知道那並不是愛情,充其量只是還沒成熟的類愛情或者非愛情。
由於那麼多大齡青年面臨找物件的困難,單身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很大程度上是對理想愛情近乎頑固的執著。他們是愛情最後的信徒和守候者,為真愛不惜配上自己的黃金年代。
或許,在某些人看來,這是執迷不悟,但對他們而言,愛情絕對是苛刻的,而不是湊合的,更不是隨便的。
愛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沒有能力的勇氣,有心無力。雖然如此,芸芸眾生並不是等具備了這三要素以後才開始談戀愛。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在這三個要素裡面,除了激情之外,親密和承諾的實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轉化為現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激情,要維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們常常忽視了這一點。
或許,我們與愛情還有一段永遠無法克服的距離,愛情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不斷迫近的目標和不斷改變的體驗。這可能有點殘酷,但如果事實如此,我們是否還有勇氣去愛和被愛?
回覆列表
不是,我覺得應該是。時間,精力,金錢。
付出時間陪你,付出精力去了解你的喜好,付出金錢去給你買禮物,帶你去玩。
這才是愛情,女人也是。
但凡你的伴侶沒有付出其中一種,例如,只給你錢不給時間,男的可能只想把你娶回家帶老婆或者有個女朋友好辦事。
其餘的,你可以舉一反三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