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走出時空

    第一問:辣椒會誘發胃腸道不適反應,然而也沒有科學表明辣椒可以直接導致直腸癌,但可能是其中誘因之一。

    第二問:肥胖也不是直腸癌的罪魁禍首,肥胖的人胃腸道吸收功能比一般人好,容易患各種癌症的人一般多為酸性體質,其實也就是說,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是保持鹼性體質。

  • 2 # 康愛線上

    不會的, 經過對嗜辣人群的調查隨訪, 發現嗜辣者發生結腸癌的機率低於不嗜辣者。 而辣椒、 姜、 胡椒等辛辣食物還可能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考慮其機制可能有:

    (1) 辣椒鹼能增加唾液分泌, 促進食慾、 改善消化。

    (2) 辛辣食物可刺激腸蠕動加快, 腸內容物排洩加速, 帶走腸道內積聚的致癌物質。

    (3) 辣椒鹼對蠟樣芽孢桿菌及枯草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結核桿菌有抑菌作用。

    (4) 辛辣食物導致的味覺刺激, 反射性的引起舒張壓上升,促進血液迴圈, 腸道血管灌注量增加。

    有研究顯示辣椒鹼能誘導人結直腸癌某些細胞株凋亡, 阻止腫瘤細胞增長, 對治療結直腸癌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但也有人提出辣椒鹼亦可能促進腸癌細胞轉移。 已患結直腸癌及結直腸癌手術後的患者, 應減少進食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易刺激腸道引起腹瀉等不適, 也不利於手術癒合。

    肥胖與體重指數過大均是罹患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有研究顯示超重: 超重, 特別是中心型肥胖, 肯定是患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 且多個研究顯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 高脂飲食、腹型肥胖均能增加患結腸腺瘤的機會, 而結腸腺瘤也較其他息肉更易癌變。 無論男女, 體重指數升高可增加結腸癌發生風險, 此現象在男性人群中更為突出; 而體重指數與直腸癌發病的關係, 只在男性人群顯現, 女性人群中則無明顯聯絡。

  • 3 # 暖胃大叔田豔濤主任

    促進結直腸癌發生的主要生活因素有高脂肪、高動物蛋白、低纖維素飲食,肥胖和缺少體力活動等。肉類食物在人們日常飲食中比重的增加與結直腸癌發病率的升高呈正相關。家族史、腸道腺瘤和慢性炎症等也顯著增加結直腸癌發病風險。

    關於肥胖與結直腸癌的關係,國內外學者進行過諸多研究。美國癌症協會曾經對多達900000位成年人進行過長達16年的隨訪觀察,發現肥胖者死於癌症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人群,尤其是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膽囊癌。而在日本,一項針對88927例中年人長達10年的佇列研究,發現在男性,癌症發生率、死亡率與體重指數呈U型曲線。Moore等學者透過對兩組大樣本人群的研究,第一組3764位30-54歲入組人群,發現157例發生結腸癌;另一組 3802位55-79歲入組者,發現149例發生結腸癌,Cox模型對不同因素進行統計,結果發現若BMI大於或等於30 kg/m2,30- 54歲的人群結腸癌危險性升高50%,55~79歲的人群升高2。4倍;同時還顯示,大腰圍者可使結腸癌危險性升高2倍,腰圍與遠端和近端結腸癌的發生呈線性關係(江波等,肥胖與結直腸癌關係的研究進展,2008年發表於中華胃腸外科雜誌)。有觀點認為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可能是肥胖導致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的中心環節。另外,IGF、性激素、脂肪因子、炎症標記物等也可能促進了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

    關於辣椒攝入與結直腸癌發病的關係,有動物實驗證實辣椒素對結直腸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抑制作用,但是目前還沒有足夠數量嚴謹的研究來證實兩者之間的聯絡。有一些觀點認為辣椒攝入對結直腸癌發生有抑制作用,尚需更多證據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日本語言學校面試時日語不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