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都市夜歸人132447616
-
2 # 歷史有知社
建文帝削藩失敗,其實跟其策略有關,建文初年,卓敬秘密上疏,稱“燕王才智超群,有雄才大略,跟太祖朱元璋很相像。其封地又地勢險要,兵馬精銳,是金朝與元朝建都的地方。不如把他改封到南昌地區,萬一情況有變,也比較容易控制。”建文帝最終卻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等到燕王朱棣即位,卓敬被抓捕下獄,朱棣責備他曾經向建文帝建議改封自己,離間皇家骨肉親情。卓敬厲聲回答說:“可惜了建文帝沒有采納我的建議。”朱棣很生氣,還是很憐惜他的才能,讓人以管仲、魏徵改奉新主的舊事勸導他。卓敬流著淚說:“身為人臣,只有以死相報。建文帝又沒有什麼過失,卻被篡奪帝位,我恨不能馬上死去,到地下拜見建文帝,又怎麼能做你的臣子呢?”朱棣還是不忍心殺他。
朱棣的謀士姚廣孝原本跟卓敬有仇,這時向朱棣進言說:“卓敬的建議如果被建文帝採納,皇上您又哪裡能有今天?”朱棣便殺了卓敬,並誅殺了卓敬的三族。
卓敬的徙藩建議比起齊泰、黃子澄的削藩政策來說要柔和的多,也便於各藩王接受,可以漸漸消除各藩王對中央的危害於無形之中,又不違背朱元璋“建藩”的祖制。而削藩政策一實施,便促發了各藩王與中央的激烈對抗,燕王朱棣便以違背祖製為由發起了“靖難之役”,最終竟出乎意料的篡奪了建文帝的皇位。
藩王造反最終上位的成功案列在中國歷史上也僅燕王朱棣一例,靖難之役打了近四年,在進取南京之前,燕軍雖然屢戰屢勝,但中央卻兵多地廣,攻不勝攻,燕軍所佔城池旋得旋失,並不能鞏固。能夠始終據守的城池,不過三府之地而已,並未能開啟局面。後採取避實擊虛、直取南京的策略。但南京是當時整個大明朝最堅固的城池,若不是花花公子李景隆與谷王朱橞開啟南京金川門,燕王朱棣未必就那麼容易攻取南京而最終取得天下。所以燕王朱棣的最終成功也極具僥倖性。
最終促使燕王朱棣痛下決心殺卓敬的原因還是姚廣孝那番話:“卓敬的建議如果被建文帝採納,皇上您又哪裡能有今天?”也就是意味著說建文帝如果採納了卓敬的建議對燕王朱棣徙藩的話,燕王朱棣還是會接受的。
而削藩政策就迫使各藩王與中央直接對決,而無商量餘地了,尤其是建文帝朱允炆採取的削藩策略先拿比較弱的、有不法事蹟的藩王下刀,就更是把其他藩王直接推向了燕王朱棣了。
在燕王朱棣的三位哥哥的先後離世後,朱棣就成為了家族族長了,並且是其兄弟中最有實力、最有威望的一個。各藩王由於利害關係就已經形成利益共同體了,一廢俱廢、一存俱存了。於是便以燕王朱棣為首結成藩王聯盟以建文帝朱允炆違背祖製為由發起了靖難之役,而最終在南京開啟金川門的兩位守將中的一位便是谷王朱橞,可以說建文帝既然採取了削藩政策卻又把防守南京金川門的任務交給了一個藩王也不能不說也是個失策之處。
而採取徙藩政策卻可以分化各藩王,孤立各藩王,逐個逐個地消除各藩王的威脅。更具諷刺的是卓敬的徙藩政策起先是針對燕王朱棣的,而建文帝沒有采用。最終在燕王朱棣篡位成功後卻被朱棣採用針對其他藩王了。先將被封在邊塞的有實力的藩王一個一個地改封到內地,然後在一個一個地解除各藩王的兵權。這才漸漸地消除了明朝各藩王對朝廷中央的威脅。
-
3 # 宋安之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錯於先易後難。失人心於使削藩成為廢藩。昏於用人不當。敗於提倡文官治國將武將勳貴推於朱棣一方。
明太祖朱元璋開國後有感於唐宋主弱臣強,還有北方北元的巨大威脅。所以大封諸子為王,尤其是邊疆上的幾位守邊塞王擁有當地軍政大權,以期拱衛皇權。
朱元璋在位的後期,雖然藩王尤其是塞王在邊疆抵禦北元時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藩王權勢越來越大開始威脅到皇權。當時的皇太孫朱允炆甚至直言:“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討論到藩王如果要造反誰又可以制衡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朱元璋規定:不許藩王同時朝覲,只能一個親王入京朝覲回到封國後,其他藩王才可以入京朝覲。還規定:藩王之子要入侍,其實含有人質之意。
朱允炆的削藩方式是霸道也是無腦的。當年七王之亂起因只是漢景帝削藩剝奪諸王的一些封地。而朱允炆繼位後僅僅幾個月時間就連削五王,還是相當徹底,廢為庶人。甚至逼得湘王朱柏自焚而死,這種削藩應該稱之為廢藩了,都不是剝奪藩王權力,而是要藩王的命了。這種情況下,朱棣不反也會有其他藩王反的。
朱允炆的用人手段也是笨拙無比,重用李景隆導致朱棣屢戰屢勝,一發不可收拾,換將盛庸後才抑制了朱棣的攻勢,李景隆回京後還讓其負責守城門,結果朱棣兵行險著突襲南京城下時,李景隆與谷王開金川門使朱棣完成了最後一步。
在這裡有一個誤區先說明一下,很多人認為朱元璋在洪武年間清洗功臣使朱允炆繼位後無人可用,其實並非如此。朱允炆時代雖然並沒有開國時期那般群星閃耀,但還是有不少將才的,如戰神徐達長子徐輝祖、太祖養子平安、開國老將郭英、盛庸、瞿能等。而且中央朝廷大軍對於燕王朱棣的軍隊擁有碾壓性的優勢。如果用人得當的話,燕王朱棣也不一定會逆襲成功。
朱允炆在位短短四年中,除了削藩與靖難之役。還有就是建文新政。雖然限於朱棣繼位後對於建文朝的資料抹除,但透過一些有限的資料可以看出,朱允炆理想中的世界並非如太祖那般重典治國,他想透過仁政治國,並且提高文官的地位,著重於發揮文官作用。他的想法是正常的,但與開國初期的局勢是格格不入的。
首先明太祖留下支撐皇權的格局就包括了藩王體系與武將勳貴。朱允炆的削藩過狠逼的藩王人人自危,甚至燕王朱棣起靖難之役反對。他提倡文官治國,文官地位水漲船高,那麼對應的武將勳貴利益就會受損,所以朱棣起靖難之役後取得了相當一部分武將勳貴尤其是北方邊境上的武將支援。
這也是朱棣逆襲成功的本質所在,像李景隆有可能就是朱棣的隱形支持者,身為明朝開國第三功臣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又怎麼會如此不堪一擊,卻在對戰朱棣時毫無章法屢戰屢敗。而且朱棣登基後,對他也是態度曖昧,封其為太子太師、賜功臣勳號、加柱國、增歲祿,列於群臣之首,儼然是靖難之役頭號功臣的待遇。後來如果不是李景隆遭到朱棣一奶同胞的弟弟周王還有成國公及其六部尚書中的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等人連番彈劾的話,估計會一直這樣享受榮華富貴的,朱棣無奈之下將其削爵圈禁。
朱允炆的削藩和提倡文官治國使當時新興帝國形成了兩派之分,藩王代表朱棣起兵造反獲得了部分武將勳貴的支援,革新派與守舊派開始了四年靖難之役,最終朱棣代表的守舊派逆襲成功,重新恢復了太祖時代的格局。
朱棣逆襲成功後,繼續了朱允炆沒有完成的削藩大計。只不過他採取了軟性削藩,用經濟特權換取了藩王軍事政治權力,使明朝藩王徹底定型,成為明之毒瘤,伴隨了這個朝代的興衰榮辱。
歷史總是這樣多樣性,靖難之役決定了當年明朝在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朱允炆壯士斷腕式的削藩不適合當時的局勢,遭到失敗。朱棣的軟性削藩雖然成功了卻成為明亡原因之一,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時代選擇了他們,然後留下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歷史。
-
4 # 清水空流
華夏封建時代有過兩次大規模削藩。一次是西漢漢景帝削藩,雖然引發七國之亂,但最終確是成功的。第二次大規模削藩就是建文帝削藩,最終卻已失敗告終。導致叔篡侄位,自己也生死不明。
可以的在當時建文帝的極大,從任何角度來看,朱棣造反根本無法成功,一副好牌讓建文帝打個稀碎。完全是建文帝的戰略失誤造成了朱棣的成功
建文帝的戰略失誤一共是三點,第一點就是用人失當。有人會說,建文帝削藩應該先難後易。不應該先易後難。也就是說應該先解決朱棣。這都是我們知道歷史的結果以後得出的結論。但實際上無論採取那種手段和方式都是有利有弊。但最關鍵的事用對人,但建文帝所用齊泰,黃子澄,方孝儒顯然不是治國安民,平定四方的賢才,不過是書生意氣而已。但如果建文帝讓徐家父子主導削藩,情況也許會有不同。在選擇平亂帥主將的時候。選擇的大草包李景隆。這又是一個巨大失誤。
建文帝的第二個戰略失誤就是行事操切,沒有做到分而治之,如果能夠打一個,拉一個。看一個。分化瓦解宗室。而由於措施過於強硬。讓宗室親王自焚。也完全可以依靠時間換取空間取得成功。
建文帝的第三戰略失誤就是瞻前顧後。政策搖擺不定。無法貫徹始終。既然朱棣已經造反,就應該昭告天下,建文帝明明有好幾次殲滅朱棣的機會,卻讓建文帝所言,部要讓我被上殺叔的罪名。就是為了這個虛名,讓建文帝喪失了最後的時機。
朱棣的成功很僥倖。完全可以說是建文帝的一手促成的,但必須要指出的是,就帝王功績而言,朱棣是完全一代英主。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
5 # 春先生的世界
我覺得有這麼幾點:一是朱元璋自作聰明,在皇太子病亡後,殺死很多功臣能將,朱棣一造反連個幫忙的都沒有。二是朱允炆也是太心急,剛坐幾年皇位,就聽了手下幾個大臣的餿主意來削藩,不僅要奪藩王的兵權,還要步步緊逼各個藩王,讓人不得不反。三是削藩的策略不對,朱允炆首先開刀的是最老實的藩王,把實力最強大的朱棣留在最後,導致進退兩難,最後皇位不保。
回覆列表
削藩,指的是中央對地方的藩王(或者異姓王),進行打壓,削減權力,取消名位,最終消除藩國的做法。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削藩有4個。
西漢劉邦削除異姓王(韓信彭越等)。
漢景帝削藩(七國之亂)
建文帝削藩(同宗朱姓王)
康熙削三藩(異姓王)
其中,只有建文帝徹底失敗,皇位不保。
主要原因如下:
1.客觀形勢上,建文帝一方的開國猛將,由於朱元璋的顧慮,有才能的文臣武將,幾乎全部被誅殺殆盡。軍隊戰鬥力很差。
2.燕王朱棣常年領兵在北平一帶抗擊蒙古,馬背上過日子,戰鬥力很強,有自己核心的戰鬥團隊。不同於一般的太平王爺。
3.建文帝用人失誤,啟用李景隆等根本不懂軍事的草包指揮打仗,喪失大量的有生力量。
4.建文帝錯誤的下達了“陣前不得傷害吾皇叔(朱棣),以免使朕揹負殺叔惡名”的奇葩詔書,幼稚至極。以至於朱棣無數次驚險中逃脫。試想,如果不是這個聖旨的阻礙,光是火器、弓箭都能射死朱棣多少回了。
5.建文帝威望不夠,沒有自己的核心武裝團隊。身邊的文臣,又是嘴炮。數次戰機被白白流失。面對朱棣的孤軍南下,建文帝的作為乏善可陳。
一句話,天子之位,有能者居之。
明成祖朱棣,奪取皇位,遷都北京,從歷史的角度,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