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琉球中山國
-
2 # 史海悠遊閭春暉
這個問題可基於兩個假設來進行商榷,假設一,元朝遠征日本的大軍不但登陸成功,還在九州地區站穩腳跟,建立大本營,並由此大規模征伐本州,如此則日本大和天皇政府及鎌倉幕府難逃滅亡之災,可供選擇的不過玉碎或投降而已,然而在當時的情形下,這樣的假設基本不成立。
假設二,元軍僅僅是在九州的博多灣等地登陸成功,沒有受到颱風襲擊。從元朝兩次遠征日本的史實來看,兩次都已登陸,尤其是第一次由於日本鎌倉幕府不夠重視,九州地區各領主、豪族間缺乏聯絡配合,在接觸戰中由蒙、漢軍為主的元軍曾大佔便宜,僅僅因為主帥面對九州日軍強悍不退的死戰精神猶豫不決,沒有聽從高麗將軍金方慶繼續堅持作戰的建議,(時作為副帥的猛將劉復亨也已中箭受傷),才使得剛剛獲得的勝機轉瞬即逝。而在第二次征伐日本時,元朝方面雖投入兵力更多,但卻是以范文虎統帥的南宋降軍為主力,士氣不高。相反,日本方面透過第一次征戰後,對元朝軍力有了深刻的認識,幕府嚴令九州各領主捐棄前嫌、共攘外敵,在元軍可能登陸的地點均修築了防禦工事,在大宰府成立了以少貳、大友、島津等領主共同指揮的前敵大本營,幕府更調集了關西、關東諸軍作為預備隊,可以說已經做好了進行會戰的準備。第二次伐日的過程也驗證了這一點,元軍在付出極大努力後,雖在平戶鷹島海域登陸成功,但在進襲距離並不太遠的大宰府時,卻是遭到日軍連續伏擊、舉步維艱,雖血戰多日,依然無法接近大宰府,更由於小股日軍夜間的不斷偷襲,使得元軍上下晚間往往回船宿營,這才造成了多日後颱風來臨時的重大損失。所以說,僅就元朝第二次遠征日本的大軍來說,不管其登陸成功與否,都是沒有取得最終勝利的任何把握的。
歷史上忽必烈汗對於兩次伐日失敗是異常憤怒的,尤其是鎌倉幕府絲毫不顧及大汗的權威,居然兩次斬殺其派去招降的使者,這是蒙元開國以來少有的恥辱。因此,忽必烈當時一意孤行,號令東南諸省及王氏高麗政權,準備以更大的規模進行第三次遠征日本,奈何國內外形勢已變,先是南方諸省的民眾起義、對東南亞諸國的征伐,使得遠征延期;此後,海都等西北諸王和乃顏為首的東道諸王相繼叛亂,終於使得第三次伐日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無疾而終了。
-
3 # 博覽古今中外
公元1274年,進攻日本的遠征軍由北韓揚帆出海,駛往九州島,遠征軍共兩萬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麗人大約各佔一半,還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漢人。遠征軍的統帥為蒙古人忽敦,兩位副統帥為高麗人洪茶丘和漢人劉復亨。
公元 1281年,元帝國龐大的遠征軍由江浙和北韓兩地同時出發。此次出征的軍容十分壯觀,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軍隊約二十萬,其中蒙古人四萬五千,高麗人五萬多,漢人約十萬,其中漢人大半為新附軍(收編的南宋軍),遠征軍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戰的中堅。北方出海的艦隊於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達博多灣,在等待南方艦隊期間,蒙古人輕易攻佔了博多灣的幾個島嶼,島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殺,島上的建築物也被盡被毀壞焚燬。
元朝軍隊1274年和1281年兩次對日本東征,都因為海上突如其來的颱風,導致元朝的艦隊損失,使得東征告吹。日本人認為是神武天皇的鬼魂掀起的“神風”擊退了元軍。日本也逃脫了有可能被元王朝滅國的命運。
-
4 # 策牧銀河
這不好說!當時忽必烈第一次派遣10大軍攻打日本只是想教訓他們一下 但就在艦隊將要跨越日本海時 海上突起超級颱風 整個艦隊也葬身海底 日本人說 這是天照大神保佑日本人而颳起了一陣~神風!
這就是日本最強的空軍~神風敢死隊 名字的由來!
然而第二次大元再次發兵8萬 征討日本 卻是真的想滅掉這個島國 但還是在海上遭遇了大風 整個船隊 十去其三
-
5 # 自然風57778401306
元朝為拿下日本,進行過三次渡海東征,元朝有規模的艦隊,這看起來元朝當時的國力,是中國歷史上任何朝代無法比擬的,除了元朝,沒有哪個朝代敢去征服日本。三次東征雖然不成功,也算是給華人長了志氣。元朝如果征服日本,會廢除日本天皇,會派一個王室成員去統治日本,會大量移民,對日本實行殖民統治。就象對待漢人那樣,劃分等級,蒙古人享受貴族待遇,日本人會成為低等民族。
遺憾的是元朝渡海東征沒有成功,如果元朝統治了日本,就沒有倭寇侵略中國的歷史,沒有甲午戰爭,也沒有9.18事變,也沒有南京大屠殺。元朝的先人們看事遠。
回覆列表
肯定不會有了,元朝不是中原文化正統王朝,他不會管你什麼文明傳承的。
如果是漢家王朝打進日本,我估計日本可能有機會繼續保留天皇。漢人做事的風格是不會斬草除根,而且懂得所謂的不佔二屈人之兵。以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