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安—豐鎬遺子
-
2 # 豌豆莢
孫渴望雖然出的力也不小,但是和吳三桂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畢竟吳三桂的投降導致清兵的入關,平定李自成的大順王朝,而孫渴望原來效忠的南明小朝廷,和清廷實力對比並沒有什麼優勢,由於朝廷嫡傳的合法性得不到大家的認可,結果內部矛盾不斷,被清廷利用,各個派別互相排擠,爭鬥,導致實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孫渴望的投誠只是加快了這個過程,所以效果不一樣。
-
3 # 天涯看點歷史號
明朝末年,清軍入關之後很多人做了漢奸,成了清軍的走狗與帶路黨,名氣最大的恐怕非吳三桂莫屬,他在山海關引清兵入關,開啟了潘多拉魔盒,後來又作為清軍的先鋒,四處征戰,最後攻入雲南、緬甸,將永曆皇帝從緬甸抓到昆明處死,可謂壞事做盡。
影視劇中的吳三桂形象
要論名氣,明末的漢奸恐怕無人能及吳三桂,但是另外一個漢奸帶路黨,雖然名氣上比吳三桂差很多,但是他對明朝(南明)所起到的破壞作用不可小覷,即使破壞力比不上吳三桂,但也可以說僅次於吳三桂,他就是原大西軍將領、國主、大明秦王、大清義王——孫可望。
影視劇中的孫可望
孫可望,是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的重要將領之一,他出身貧苦,參加義軍後被張獻忠收為義子,是張獻忠四大養子之首。他作戰勇敢,且善用計謀,應該算是有勇有謀。
1646年底,張獻忠在四川鳳凰山與清軍作戰中中箭,不久犧牲。大西軍失去了張獻忠這面旗幟一度陷入彷徨,但是好在有四大養子在,大西軍餘部並沒有潰散,之後四大養子相約稱王,奉為首的孫可望為盟主領導大西軍餘部。
張獻忠
1647年,孫可望帶領大西軍餘部經四川、貴州進入雲南,攻佔了雲南並以雲南作為大後方進行休養生息。在這段時間裡面,孫可望展示出了他治國的本領,將雲南一生經營得風生水起,生產得到恢復,百姓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雲南成了明末亂世的世外桃源。
大西軍餘部以雲南為根據地休養生息
孫可望與大西軍在雲南修養生息了三年多,其間與四處遷播的永曆朝廷進行了和談,決定聯手抗清。但是當時南明地盤很小,而且手上沒有可戰之兵,而孫可望則坐擁大西軍餘部數十萬大軍,所以永曆皇帝只是孫可望用來壓制李定國、劉文秀等其他張獻忠舊部的傀儡天子,而孫可望也獲得了秦王的封號,一時間秦王的權勢大過了永曆皇帝。
1652年,大西軍餘部在李定國的率領之下出滇抗清,李定國軍事才能十分突出,出滇之後先後在廣西桂林和湖南衡陽兩蹶名王(定南王孔有德和敬謹親王尼堪),一時間天下震動,李定國威名遠播,但是這引起了孫可望的不滿,孫可望害怕李定國再立奇功,將來地位會凌駕自己之上,於是從中掣肘,不給李定國後續支援,二人由此產生嫌隙。
李定國
之後,孫可望對於權力的慾望更加膨脹,南明永曆朝廷完全成了擺設,一切軍國大事均報由秦王孫可望裁決,永曆皇帝只是空有皇帝之名罷了。後來,孫可望在幕僚和下屬的慫恿之下,打算連永曆皇帝的虛名都收歸己有,孫可望想逼永曆皇帝禪位,自己登基稱帝。
沒想到南明朝廷還有忠臣,李定國出兵將永曆皇帝從駐地安龍接到昆明,逃離了孫可望的掌握(當時孫可望駐貴陽),一時間原大西軍兩位主要將領、南明後期最為倚重的秦晉二王就要拔刀相向了,最先動手的是孫可望。1657年8月,孫可望親率十餘萬大軍從貴陽想昆明進發,“討伐”晉王李定國,但是由於孫可望手下很多將領、官兵都不願自相殘殺,所以孫可望大軍與李定國軍一觸即潰,孫可望彈壓無效,只得隨大部隊潰逃回貴陽。
孫可望進軍與敗逃路線
潰逃之後的孫可望成了喪家之犬,原本自己實力範圍內的守城將軍們都不願意接納他,孫可望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
得知訊息的順治皇帝喜出望外,要知道之前孫可望是當時南明第一號實權人物,手握永曆朝廷實權,坐擁十數萬能戰善站的大西軍餘部,是清軍繼續南下的重要阻礙,如今卻主動來降,不由得讓人喜出望外。
清廷對孫可望的投降十分重視,為了給其他南明將士豎立一個榜樣,清廷封孫可望為義王(滿清一共只有五個漢人封王,孫可望是其一),而受到如此厚待的孫可望也決定為清廷賣命,雖然他手下已無十萬大軍,但是他在雲貴一帶經營十多年,對南明的軍事部署和實力瞭如指掌,於是他成了清軍南下的帶路黨。
最終,在這位優秀的帶路黨的幫助下,清軍順利南下,打破了原本在貴州、四川一帶僵持的局面,從此南明局勢再也不可挽回,永曆朝廷只是在李定國的支撐下苟延殘喘了三五年,最終永曆帝被俘殺,李定國病逝,南明王朝走到了自己的盡頭。
吳三桂為清軍帶路開了個頭,而孫可望則為清軍帶路結了個尾,兩個漢奸一頭一尾徹底埋葬了大明王朝。最終孫可望也不得善終,在南明逐漸式微之後,孫可望失去了利用價值,受到了滿清朝廷的打壓與猜忌,最終憂憤而死(一說打獵時被射死)。
-
4 # 歷史有知社
南明政局在永曆政權與大西軍合作後,曾出現了幾乎恢復江南半壁的大好局面,此時戮力抗清,尚有一線中興大明的希望,然而就在此時孫可望卻向南明永曆政權討封秦王,使得這最後一絲中興機會也成鏡中花、水中月。自漢以後,列朝列代正常情況下都不再封異姓為王,異姓封王只發生在王朝遭受到極危難的情況下,王朝自身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力,只能倚重異姓方能恢復。是以唐郭子儀、李光弼以對唐有再造之功被破例封為郡王,異姓封郡王還猶可臣,猶可控制。一旦被異姓逼封親王就不可臣了,意味著篡逆禪讓之事將行,如漢末曹氏封魏王,魏末司馬氏封晉王,唐末朱溫封梁王,孫可望討封秦王也意味著其終欲行篡逆之事。
首先,但凡一個王朝手中尚有一絲力量就絕不會封異姓為親王。其次,秦王是朱元璋始封給其二子朱樉的封號,諸藩最長,大明最重要的宗支之一,世襲罔替的親藩,按宗法制除非秦藩謀逆方可廢除,否則就該與大明王朝相始終的,討封秦王就意味著讓南明廢“秦藩”,這就破壞了大明的宗法制,南明提出封“孫”為冀王亦不能被“孫”接受,可見在其心中早已沒了大明。
孫可望討封秦王也意要在名分上壓制李定國等人,大西軍在張獻忠死後,是四將共事制度,雖奉孫可望為長但其卻無實力與威望以讓其他三將臣服,討封秦王就可以在名分上可以高出李定國、劉文秀 一等。可是南明為了抗衡孫可望不得不封李定國為晉王、劉文秀為蜀王以牽制孫可望,使其想透過名分壓制李定國的計劃得已落空。水漲船高,在死掉一將後,孫可望也僅佔大西軍的三分之一的份額。漢末曹氏、魏末司馬氏逼封親王,都有實力支撐,他們外可御強敵、內可控朝局。
而孫可望自身實力對外不足以單獨抗清,對內又無法彈壓其他三將,只因被奉為四將之長就飄飄然,欲行篡逆之事也就太不自量力了。對李定國、劉文秀來說,大家名分都一樣,地位相等,功勞也差不多,原本都是兄弟,只是奉你為長,尊你為兄而已,大家有事共同商議。卻不是奉你為父,聽你命令,別不識好歹、弄不清狀況。可是孫可望的實際一系列舉措在李定國等人的眼裡就是不識好歹了,所以最終導致了孫李內訌,使得南明軍隊這支最後的生力軍實力也大為削弱,孫可望在失敗後立馬投降了滿清,為滿清做嚮導、將南明的內部虛實盡告之於滿清,從而使得南明軍隊處處被動,導致最終失敗,也讓南明這最後一絲中興的希望也為之破滅。
原本身份相等、地位相當的兩人,一人縱使勢弱也很難從內心去屈從臣服於另一人,他寧可屈從於一個與自己素無瓜葛的人也不願屈從一個原本與自己長期共事、身份相當的人,這是一般人的正常心理。李定國、孫可望的情況就是如此,孫可望在四將中為長,實力也略強,所以就想自立取明而代之;李定國為獲得與孫可望對抗的名分擁護南明也就很自然。
晚清曾、左相鬥的情況也是如此,不完全是演戲給清廷看,在剿滅太平軍後,曾國藩手下幕僚很多人勸之更進一步,取清而代之,曾國藩不敢有所動。首先,曾國藩本身沒有軍事指揮才能,在軍事上完全依靠其弟曾國荃,將來取得天下,誰坐皇帝?面對皇位的誘惑,即便有一方誠心相讓,也很難就保善終,歷來為皇位父子相奪、兄弟相殘的事例枚不勝舉。其次,左宗棠、李鴻章都有自身的獨立力量,在滿清這頂帽子下,大家還好共事,一旦沒了滿清這頂帽子,很難說左宗棠、李鴻章就願意投效到曾國藩這頂帽子下,去供曾國藩驅使、為其火中取栗。清初三藩之亂未能成事更是如此,吳三桂是三藩中實力最強,理應為首,但是另兩藩又為了什麼呢?滿清不講信義想撤藩,難保吳三桂事成之後也不動同樣的念頭撤藩,何必為你吳三桂拼命呢?所以三藩之亂,只有吳三桂實力最強,想做皇帝,最賣力,另兩藩都沒怎麼出力,一看情勢不妙就立馬投降了。
在封賜爵位上,滿清看似比南明更為慷慨大方,其實不然,在滿清看來,吳三桂、耿、尚、孔等終究是異族外人,是其民族系統外的勢力,他們有獨立的軍隊,封其為王,不過是一時的羈縻利用的需要。金朝初年,甚有封張邦昌、劉豫為帝的事例,但是在其本民族內部系統,封王卻還不都是姓愛新覺羅的、都是完顏氏、都是其宗室嗎?也未聞封異姓為親王的。
孫可望討封秦王,不只造成大西軍內部的分裂內訌,對大西軍聯合其他抗清勢力也造成相當不利的影響,由於其討封秦王,南明又不得不封李定國為晉王予以牽制,但是其他南明勢力呢?又怎麼願甘心於其下?李定國後來幾次欲聯合臺灣鄭氏合兵抗清都未能成功,這固然有些外部原因,但不能說沒有一些主觀因素在,臺灣鄭氏對合兵舉動向來表現的都不是很積極,臺灣鄭氏對永曆政權本身就心存芥蒂,在“唐桂之爭”中不顧名分而出於私心擁護唐王為正統,在唐王敗亡後不得不奉永曆帝為正統。但在鄭氏看來大家都做同樣的事,憑什麼你爵位為親王,我為延平郡王,高我一等呢?如果孫可望不強討封秦王,南明的最終局勢必不至於糜爛到那種地步,其下場或不至於淪落到被滿清當成獵物射殺的那般悲催。孫可望在國家最危難的時機,不具備篡逆的實力就強討封秦王欲行篡逆之事,其行徑真是讓人覺得可悲、可恥、可笑!
回覆列表
明朝末年,四股勢力逐鹿天下,李自成大順政權建都西安,張獻忠大西政權建都成都。關外皇太極八旗雄兵虎視眈眈。李自成攻破北京,吳三桂投降滿清。滿清大舉在明軍中招募降將,給予高官,封明朝降將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四人為王爵。這些人回過首來,直接將李自成的大順朝和張獻忠的大西朝給滅了。
唯一能與清廷抗衡的只剩下窩裡斗的南明王朝,南明王朝窩裡鬥,給予滿清機會,短短兩年,南明幾個小朝廷滅亡,只剩下一個永曆皇帝。正在清朝準備一統江山的時候,弱不禁風的永曆王朝給滿清以痛擊,而永曆王朝的武裝力量就是張獻忠部下李定國和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領導的大西軍。
李自成死後,其餘部成立夔東十三家抗清,但是一直不溫不火。反而是張獻忠的餘部在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帶領下歸附南明,混的風生水起。南明政權及其軍隊實際上是以原大西軍為主,永曆皇帝只是作為用以號召遠近的一面抗清旗幟,領導權卻掌握在孫可望等原大西軍領導人手中。在張獻忠四大義子之中,因孫可望識字,又機靈,很受張獻忠器重,為張獻忠四個養子中之長子,自然成了最高領導人。
孫可望帶領大西軍北出貴州、四川,東進廣西、廣東、湖南,幾次挫敗不可一世的清軍,成為全國抗清的主力。清順治八年,李定國與孫可望率步騎八萬出粵、楚, 北攻沅州,下辰州;南克靖州、武岡、寶慶。又破桂林,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死;戰衡州,擊殺敬謹親王尼堪,幾乎近復湖南。一時天下震動,西南抗清戰局也被扭轉,清朝君臣聞警,上下震動,有放棄湘、粵、桂、贛、川、滇、黔七省與永曆皇帝議和的想法。孫可望在此時私心膨脹,在幕僚的建議下,欲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法,來壓服李定國、劉文秀等人,為謀封秦王,擊殺南明大學士三十人,導致內訌,孫可望從貴州引兵入雲南,攻打李定國,因部將倒戈不敵李定國,孫可望向清軍投降。反清大好形勢遭到破壞。
孫可望的發動叛亂失敗後兵敗降清,在清廷看來無異是天賜良機,決定利用南明的內訌,一舉蕩平西南。1657年12月,清朝特旨封孫可望為義王,在長沙舉行盛大加封典禮。孫可望到達北京,和碩簡親王、和碩安親王帶領公、侯高官出城迎接。次日,順治皇帝親自在太和殿接見孫可望。十天之內,皇帝賜宴多達三次,孫可望成了清廷上紅極一時的人物,孫可望豪言“願取三省上獻,以大一統之盛事”。
孫可望對於南明非常熟悉,給滿清制定了大量針對那麼的方針,並且帶去不少行軍地圖,清軍按照孫可望計劃三路進攻西南,透過孫可望現身說法,使得不少原來忠於孫可望的明軍在滿清三路大軍來進攻時期紛紛投降滿清,反過來成為打擊南明的力量之一。長期同清方相持的湘西、四川、廣西防線迅速瓦解,後方基地的貴州省也大部分被清軍佔領,西南戰局迅速惡化惡化,最終西南三省失手,南明永曆皇帝逃入緬甸,西南大勢已定。這裡面孫可望的功勞頗大。
西南基本平定,但清朝對孫可望的態度卻一下子冷淡起來。孫可望誠惶誠恐,被迫上疏請求辭去義王封爵和冊印,但以李定國為首的明軍殘部仍在邊境地區堅持鬥爭,清廷沒同意。後孫可望離奇死了。滿清官方的說法是病死,清初史家就說孫可望是“隨出獵被射死”。其子孫徵淇襲封義王。幾個月後孫徵淇病死,其弟徵淳承襲。
後永曆皇帝被吳三桂所殺,李定國病死,明朝徹底玩完。孫可望家族一下子沒了利用價值。孫徵淳病死,其弟孫徵灝請求襲封被拒絕,孫家徹底玩完。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