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逆戰西訣
-
2 # 智慧之源
數學的嚴謹根源在於 其各類定義可以不受客觀限制而獨立進行,而物理做不到。但數學的定義又受到邏輯的約束,所以才存在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生存空間。所以不存在絕對嚴謹的數學,其獨立性是相對的,只是比物理更超脫罷了。
-
3 # 旁若無人P
物理有一部分來自對現實的觀測,是相對嚴謹的,而得出的結論並不嚴謹,而且具有強烈的片面性。
看你說數學嚴謹?數學更不嚴謹,點是無法解釋的,無限也無法解釋,這兩個對於數學至關重要的都無法解釋,數學又能如何嚴謹?
對於物理來說,我們看到某種現象,在透過我們認知的角度得出某種結論,只要是角度就必然以偏概全,物質怎麼可能嚴謹。
-
4 # 咪語小站
物理學的確是一個嚴謹的學科。物理理論的提示出證明有三個標誌:第一,符合邏輯;第二,有完整數學表達;第三,能經得起實踐檢驗。如果不符合以上標準,就是假說。比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從提出到觀測實證花了十幾年,才得到科學界廣泛承認。再比如說弦理論、暗物質和暗能量,提出至今已近三十年,因為找不到實際證據,仍停留在理論上,無法得到證明,儘管其數學表示式己非常完備。物理學就是這樣,一旦理論與觀測不符,就可以推倒重來,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物理學還是非常嚴謹的。
-
5 # 北部灣冰鮮
唯心是陰的話 唯物物理就是陽 當陽走到臨界點時必然返回來成為陰 陰陽相交時必然是人類新次元 只是每次革命都是痛苦的過程
物理正準備打算把規則填滿認知 當所有線條走完是才發覺是無規則 這不是嚴謹的問題 是必須存在的問題 過於物理探尋的就是神蹟吧
-
6 # 旁若無人P
你要看在哪個時代。
現在的體系,物理就這樣,肯定是嚴謹的。
以後,這時的物理一定算不上嚴謹,甚至很初級。
就好像牛頓的經典力學,本身屬於假說,但大家能理解這種假說。但後來人們發現很多問題並不能用經典力學去解釋,而其非常具有片面性。
而現在的物理學往往是某一種角度的物理學,如果人類繼續進步,找到另一種角度去理解,那麼物理學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會發現現在的物理學足夠片面。
而現在的物理學,你可以稱作認知物理學,物理學的限制在於我們的認知,認知擴大,物理學也有不同的發展。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就是認知的變化,實際現在都受到愛因斯坦認知的束縛。
-
7 # 鑫水熊
我相信是嚴謹的學科,不然這個學科會存在這麼久。存在就是硬道理,當哪天哪個能推翻物理學科了,我就同意他不是‘真’‘正’嚴謹了!
回覆列表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但絕不僅僅是實驗的科學。
以實驗為基礎是一個有點矛盾的說法,假如明天一覺醒來,所有實驗結果都不對了,光速可變了,對稱、能標這些現代語言都失效了,我們一夜間來到了牛頓理論足夠普適的宇宙中,你覺得有多少物理學家會拋棄物理?有多少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否定實驗直到被無數重複的結果扭轉觀念?
我一定要提醒一下各位,可證偽性雖然是一個很好的原則,但絕對不是至高無上、科學唯一的準則,因為正如理論是易謬的,單次實驗的結果也是易謬的。正如一萬次的實驗無法確保一個理論的正確,區區一次實驗也無法將其簡單的推翻。物理絕對不是對實驗結果的簡單重複,在物理常數後面填幾個有效數字那麼簡單。物理學追求的是一套系統,在這套系統下對物理現象(實驗)進行分析,歸納出一些模型(唯象)用來解釋結果,構架一套語言或者說邏輯來理解世界執行的方式(理論),並用進而預測新的實驗。這是如今的物理學和牛頓時代最大的不同,我們不光從實驗結果中得到了公式,甚至能從邏輯上理解公式中一些項出現的原因。以實驗為始,以理解為終(我沒有在說實驗不重要),同時也保有著自我革新的可能。
回到題主的問題,物理常數是測量得來的嗎?是,而且有很多實驗仍在更精確的測量以確保理論的準確,物理學的推論必須經過實驗檢驗嗎?經過檢驗的才能得到廣泛認可。但是這一切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從“邏輯”的角度去解釋、理解物理現象。如果你學的夠深,透過一些類似於數學公理化的假定和純粹的計算、推演,我們能夠在非常非常精確的程度上算出一些常數的值。你認為這樣公理化的假設是合你胃口的嗎,那那些假定出的公理又由誰來保證呢?
當然,僅僅限於邏輯的嚴謹性物理是不可能達到所有部分都有那麼嚴密的,被公理化的只有非常小的部分,但是嚴謹性(如數學一般的)不是物理研究的全部。這也是物理獨特的魅力之一。畢竟從根本上“宇宙是符合規律”的這一點不就夠不可證明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