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鉅野莫奈
-
2 # 體育圈全能王
確實,看球這麼多年爭議判罰也不少見,但是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幾乎每天比賽都會有人聲討裁判。
尤其是最近,NBA大牌被裁判驅逐的事件確實是層出不窮,庫裡、詹姆斯、杜蘭特、利文斯頓,還有濃眉哥跟裁判叫喚硬是被考辛斯給摁回去了,不過依然是被驅除出場,後來還加罰了25,000美元。這其中,利文斯頓被裁判驅逐的事件比較有意思,因為不僅勇士這位替補後衛被追加了禁賽處罰,當值的裁判考特尼-柯克蘭德也被停職一週。
有些人開始猜測,這是聯盟在打壓強隊。雖然之前NBA曝出過著名的裁判醜聞,但是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從“疑罪從無”的原則理解性的來看裁判的工作。
在NBA,裁判有專業的團隊管理,和NBA球員一樣,都是完全職業化的,也有裁判工會為裁判撐腰。不過,與龐大的球員團體相比較裁判群體就要小太多了,NBA每個賽季一千多場比賽,而聯盟總共才有70名左右的裁判,工作強度可想而知。不過即使工作強度大,NBA的裁判標準卻不會放鬆,每年只有兩到三個新裁判的准入名額。
聯盟要求常規賽裁判至少要有十年以上的吹罰經驗,季後賽裁判要求至少七年的常規賽吹罰經驗。至於總決賽的執法裁判,那必須是在聯盟已經吹罰了14到20年才行。
整體上來看,NBA的裁判水準還是很高的,地位也高,收入在美國來說也是很高了。執法年齡在十年以下的裁判年薪基本在10萬美元左右,10年到30年的年薪是15萬到20萬美元左右,工齡在30年以上至少能拿到30萬美元的年薪。而且,執法的舞臺越大,得到的酬勞也就越多,一場總決賽下來,每名裁判能得到近2.5萬美元的勞務費。
這裡還有小趣聞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2009年的時候,裁判工會曾與聯盟談崩,聯盟被迫啟用替補裁判來執法季前賽,好在後來雙方都做出了讓步,簽訂了一份新的勞資協議。
就從昨天的騎士隊客場作戰老鷹隊就可以看出,第三節韋德做出了一個堪稱教科書般的造犯規,裁判竟然沒有吹罰,還有一個爭球的跳球,明明是老鷹球員打出了界外,騎士球員都沒碰球,還差點把球判給了老鷹隊。這都是很明顯的偏哨,證明主場哨還是特別多的,裁判既然敢這樣做,最起碼聯盟是有提示或者預設的,亞當.肖華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NBA也是一個商業聯盟,如果偏哨可以讓主場獲得勝利,只有一直贏球才能吸引觀眾買門票看球,這樣才能掙錢,就像凱爾特人的一波16連勝一樣,很有劇情感,波士頓人會感覺這是我們的球隊,我們非常強大,來現場感受這種連勝的喜悅也就成為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