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方明
-
2 # 花一豔
趙雲勇猛無比,為何諸葛亮不肯重用他?劉備生前四個字,一針見血! 說起蜀漢五虎上將,常被提到的就是關羽、趙雲、張飛、馬超、黃忠,這五人在當時個個都是人中龍鳳,放在任何時候都能成就一番事業,熟悉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劉備識人能力是極其強悍的,這點連諸葛亮也自嘆不如,為什麼諸葛亮雖喜歡卻很少在劉備前提起他,這是為何?
-
3 # 太公門文化觀天下
先說說趙雲是怎樣的人吧。在我的另一篇文章裡,對趙雲有所描述,先引借過來:
首先, 趙雲的武藝超群,渾身是膽。劉備第一次見到趙雲的時候驚歎道:呂布非常勇猛,但是卻不知道趙雲比呂布還厲害。長坂坡曹操重病圍困,讓殺了個七進七出,雖有阿斗羈絆,仍全身而退,關羽被困,不得不降曹(名義是投漢,不過掩耳盜鈴也)武功當不亞於關羽張飛。
其次,趙雲忠心耿耿,居功不傲。危難見真情,趙雲在劉備失落時追隨,南征北戰。又有兩次救少主劉禪之功,在論功封賞時,只是官拜“虎威將軍”,其地位遠不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甚至不如後進生魏延。作為部曲部下的魏延半途加入,卻也被封“鎮北將軍”之職,高了趙雲幾個等級。但是趙雲卻毫無微詞,依舊任勞任怨,忠心不改,氣節不依。
最後,趙雲指揮才能出眾,才能卓越堪稱帥才。劉備給趙雲獨立領兵機會不多,才能難以脫囊而出。但是在諸葛亮一出岐山時,兵敗如山倒,即使以諸葛亮之才,坐鎮指揮,各路人馬均有重大損失。唯有趙雲部,有序而退,確保人馬建制齊全,軍需器材齊備。故盛得諸葛亮讚譽。須知,十個勝仗難為,卻也難不過一次敗軍止損。多少明主帥將,一敗則塗地,遂一蹶而不振。
趙雲在劉備陣營為什麼未受重用呢?
趙雲集大勇大智大忠大才與一身,然而遺憾的是在人才匱乏的蜀漢未能備受重用,與劉備感覺用人導向有很大的關係。
趙雲性格率直,忠心耿耿;忠,但不愚忠;忠心耿耿,但有立國智謀。
關羽敗走麥城,命喪江東,劉備決意起兵血討江東,張飛更是全軍素裝,痛哭堂前。趙雲此時卻進諫盛怒之下的劉備:江東孫權,私仇也。曹操公仇也,不能因公廢私。趙雲的此番見解,足可與孔明、子敬相比肩。彰顯一個政治家的長遠見解。由此推知,若趙雲代關羽守荊州,定能左和江東,右戰曹操。待時局有變,用兵宛,洛,前出師表謀劃之大計實現,劉備定都中原,實屬可能。
遺憾的是,自劉備桃園三結義,開始天下創業,趙雲因性格特徵沒進入劉備的核心圈。除關張之外,魏延也收到劉備重用,比如將蜀國門戶交魏延鎮守,也是因為魏延是劉備的部曲將領,屬於劉備私人衛屬將領而受到重要。
劉備感覺趙雲個性孤立,雖有千般萬種才能,總覺不是心上人。歷代君王往往要求愚忠勝過才能,有人才之能但須配奴才之身,用其手腳而揚棄頭腦。
所以,劉備只是期意趙雲之才能而嫌棄其性格耿介,最後還是做“棄子”。需要說明的是,這並不似趙雲性格孤傲,與人不群所致。而是劉備格調和胸襟所致,也與其才起不足,恐難駕馭才德兼備之人有關。
休說趙雲,即使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諸葛孔明,也曾備受冷落。劉備西征蜀域,只是帶了龐統和法正。把風華正茂的諸葛亮,冷落荊州多年。
直到劉備託孤白帝城,一句“先生可代之”,不也透漏出劉備對圈外的諸葛亮的不信任嗎?不也是劉備未將趙雲和諸葛亮如關羽張飛和法正之流,納入核心圈而產生的不信任嗎?
三國時期,一般是說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劉備得人和。但是,蜀漢人才最為匱乏,所以有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之說。但是縱觀三國,蜀國投降的將領似乎是三國之中最多的—先有糜芳和傅士仁,以及荊州下屬各郡縣基本都叛蜀投吳,這也是導致關羽被捕身亡的原因之一,後有孟達降魏。這或許與劉備的用人思想有關吧!
回覆列表
趙雲,三國時期著名的儒將,他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先後多次幫助劉備轉危為安,可以算得上是劉備麾下的一枚大將。但是卻始終不得劉備重用。這究竟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