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夢Meng
-
2 # 冷清先生
劉備自隆中對,請得諸葛亮出山,關羽、張飛自是不服,劉備言曰;“如魚得水。”
三國演義,曹軍南下攻博望,張飛說:“哥哥何不使水去”,水就是指諸葛亮。水有兩層意思,大哥不是說如魚得水嗎?那就讓諸葛亮去打吧。另外,水還有水平的意思,類似於今天講的“水貨”,張飛認為諸葛亮就是騙子,沒什麼本事,想讓諸葛亮出醜。
-
3 # 傳統悟人生
回道這個問題,先給大家一首詩。詩曰:
東漢末年天象異,桃園結義安社稷
稱兄道弟共扶危,瀝膽披肝同赴死。
自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後,那真是劉離不開關,關離不開張,張離不開劉。手足之情,天下無雙。
可是自從劉備三顧茅廬後,天天和諸葛亮粘在一起,常常唧唧呱呱說個不停。這可惹惱了張飛和關羽。你看這小白臉,成天把大哥迷的正事不幹,就知道說啊笑啊。
一天,關羽和張飛趁諸葛亮不在劉備面前,一起勸說大哥。張飛粗聲大氣地說:大哥,孔明那個小子,歲數不大,本領不高,才學不名,大哥對他有點……
關羽也說:兄長啊,自從諸葛亮來後,你把小弟兄忘的差不多了吧,那桃園……
劉備長嘆一氣:二位賢弟,莫要忌妒。我得孔明先生,如魚得水,請二位不必多言。我自有分寸。關張二人聽後,不再言語。倖倖而去。
他日,曹操令大將夏侯惇率十萬大軍向劉備殺奔而來。殺聲震天,沙塵滾滾。離劉備駐地新野幾百裡外都能感到那逼人的殺氣。
劉備不敢鬆懈,忙召大家商議共同對敵。
張飛那二桿子性格上來,大聲說:大哥,讓水去淹他們曹軍。比我們這些舞刀弄槍的強多了。
這中國自古以來武士輕文人,文士輕武將,恐怕就是張飛這斯留下的壞毛病。你說,這水不是諸葛亮,難道是我輩不成?
-
4 # 忒鑫志富
"哥哥何不使水去"此句來至《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中,寫道:忽報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萬,殺奔新野來了。張飛聞知,謂雲長曰:“可著孔明前去迎敵便了。”正說之間,玄德召二人入,謂曰:“夏侯惇引兵到來,如何迎敵?”張飛曰:“哥哥何不使水去?”玄德曰:“智賴孔明,勇須二弟,何可推調?”
那麼劉備、關羽、張飛自從“桃園三結義”後雖不是同宗同姓的親兄弟,卻勝是親兄弟,是什麼原因讓張飛在大敵到來不積極迎戰卻說出這樣意氣用事的話?那就要說起“三顧茅廬”之後的故事了:自從劉備得到諸葛孔明的支援後,每日以師禮待之。關、張二人不悅,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又未見他真實效驗!”玄德曰:“吾得孔明,猶之魚得水也,兩弟勿復多言。”關張見說,不言而退。
由此可見"哥哥何不使水去"中的“水”並不是表面之意,讓劉備用水去退大敵,乃是“如魚得水”中“水”之意,特指諸葛亮。
-
5 # 每日趣評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張飛說的這句話是出自《三國演義》第39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大背景是荊州劉表在曹軍到來之前已成驚弓之鳥,而劉備駐守新野,是曹軍進攻的第一站。劉備雖然有死守之心,奈何實力不濟。幸運的是他現在已經有了諸葛亮做了軍師。而張飛說這句話也是因為對諸葛亮這個28歲就當了自己頂頭上司的人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憤。
他在說這句話之前已經對關羽說過這樣的話:可著孔明前去迎敵便了。這時候劉備進賬,問他們兩個曹操的前鋒夏侯惇領兵前來,我們如何迎敵才好?劉備心急如焚,為什麼?因為雖然他雖然知道諸葛亮身負大才,但僅僅是聽別人說。到底行不行?他心裡也沒有底。況且這是劉備自從入住新野以來的首戰,俗話說得好: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如果首戰失敗,人就丟大了。不但自己名聲不保,落個不能識人,枉自用人的惡名,也連累諸葛亮這位自己屈尊三次去請名士的聲譽。因此他覺得還是自己操心比較好,首先用武,慣用關、張,這也是他這麼多年的套路。沒有想到張飛一上來就賭氣,說了這句:哥哥何不使水去。水當然指的是諸葛亮,因此劉備逢人便說:吾得先生,如魚得水。張飛是很不服氣的,也是感覺打仗就是靠勇猛,靠諸葛亮那一套,上嘴皮碰下嘴皮一通忽悠根本沒有用。
《三國演義》透過這樣對張飛的描寫,一來顯示張飛可愛的個性,能說這樣的話證明他和劉備兄弟間說話沒有忌諱,二來是為了襯托後來諸葛亮火燒新野初用兵的用兵如神。由原來眾人對諸葛亮的質疑到首次指揮即大破曹軍的神奇表現,諸葛亮用兵如神的形象就一下子建立起來了。由此可見,《三國演義》的潤筆人毛宗崗在寫這本書時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
6 # 王俊傑猛
當然是指水,這個水就是諸葛亮。
三國志中,劉備得了孔明,日夕相處,關羽張飛不高興,劉備說,我有孔明,就像魚兒得了水,你們不要再多說什麼了。
後來,曹操攻打劉備,夏侯惇是先鋒。孔明調兵遣將,張飛說,哥哥,你有了水,就讓水去打仗吧。
劉備說,運籌帷幄是孔明,衝鋒陷陣還是兩位弟弟。
回覆列表
謝邀!在《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裡寫道:卻說玄德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關、張二人不悅,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又未見他真實效驗!”玄德曰:“吾得孔明,猶之魚得水也,兩弟勿復多言。”關張見說,不言而退。從上面的對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關張對諸葛亮是很不服氣的。
等夏侯惇率十萬大軍來攻打新野,張飛聽說後對關羽說:“可著孔明前去迎敵便了”呵呵 這張飛分明是要看孔明笑話的。正說話間,劉備來了,說:“夏侯惇引兵十萬來犯,可如何迎敵?”張飛曰:“哥哥何不使水去?”。張飛意思很明確,你不是得孔明如魚得水嗎?那就用“水”去迎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