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文解字話象形
-
2 # 影樂記事
等你這個ip引子紅了,能拉到金主入資了,那麼他們會想法設法的把不能影視化的方面影視話....
或者可以這麼說,不能影視化的一些內容反而是種噱頭,更能吸引路人關注.
IP的最大前提是他有吸引人的資本
-
3 # 時代桌布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午後之死》中這樣描述,如果作家對想要寫的東西做到“心裡很有數”,寫作中就可以省略所知道的那些東西。
這就是文學寫作中著名的“冰山原則”。
“冰山原則”指的是,作者寫出來的,展現給讀者看的那部分,就像冰山一樣,只是停留在水面的八分之一,作家“心中有數”的宏偉的八分之七,則潛藏在冰山下。海明威認為,只要作家寫得夠真實,讀者會強烈感覺到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一樣。
這段話裡存在著一個前後因果的邏輯,即,只有做到“心中很有數”,筆下的東西才足夠真實,即,故事才能夠獲得成功。
這點和“IP創作”有些類似之處。美國成熟的IP創作中,有道極為關鍵的工序,即,對“角色”和“世界”的設定,是成型於故事之前,而不是誕生於故事之中。後續所有故事和劇情的設計,都會圍繞設定好的角色和世界來展開,即,對人物和世界“心中有數”,所以才能形成合理的故事和劇情表述。
這裡面,角色是什麼性格特徵,才會發生什麼故事。應該說,未來的角色經歷,包括人物與故事間能形成的邏輯關係,在最開始其實就已鋪陳完畢。同時,因為角色天然存在,故事中的劇情也不會特意再去全方位的交代人物背景。
所以,站在讀者這端來看,故事中展現出來的“角色形象”,他們所看到的部分,就像冰山一樣,往往只是整個人物設定中露出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該角色複雜的人生背景和世界背景,即,所謂的八分之七,則都藏在水面之下。
但讀者卻往往可以根據故事內容,大致知道角色和世界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本來面目和價值取向。這是“先有角色後有故事”這種創作邏輯決定的,海明威所謂的“心中很有數”後,“讀者會強烈感覺到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一樣”,多少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這也是為何,IP商業中形成的好萊塢故事,看上去雖然都非常簡單,但是,背後支撐故事的角色原型和世界背景的構成工作,卻需要龐大工序和作業作為基礎。而這種工序作業的工業化和體系化,則可以看作整個IP商業水面之下的八分之七,也是這座巨大冰山能夠進行宏大移動的最重要基礎。
這也是為什麼IP創作中,劇本和故事還未展開,角色和世界設定等前期工作,經常會佔到整個資源投入中的絕大部分。這部分宏偉的八分之七的繁複工作,一般也無法在成品中看到,從而常常容易被誤認為缺乏價值,或得不償失。
一般而言,“故事”本身距離讀者的確更近,容易看到商業機會,而前期的設定工作,看上去,似乎和讀者沒有太大關聯,巨大的支出也無法獲得快速回報。這也是為何,國內更熱衷於去講故事,而不注重前期設定工作的原因。
但是,如果缺乏這些前期設定,對後續的故事延展,包括劇情發展,往往是無法做到真正“心中有數”,一定程度上,容易導致人物特徵混亂,或者說,角色通常會缺乏連續性和生命力。國內的故事之所以經常缺乏合理的內在邏輯,甚至導致劇情“失真”,人物和世界背景的設定薄弱有非常大的關係。
海明威所謂的“心中很有數”,放在IP創作中,是把這些“心中有數”真實的落到了紙面上,並做到萬物鉅細,從而真正的做到心中“很”有數。
他的一個“很”字非常有趣,他用的是“很有數”,而不是簡單“有數”,一個“很”字,可以解釋IP商業中前期工作為什麼如此重要,正因為需要做到“很”有數,才會有故事落地時的遊刃有餘,也才會有消費過程中的商業最大化的可行性。
IP的前期作業,之所以需要萬物鉅細,是為了便未來創作中做到隨時呼叫,並使故事不易失真,嚴格來講,這些龐大複雜的前期工作,更像一道商業成功和故事可行性的保險。
具體看的話,這些“心中很有數”的內容,即,是對人物、世界、價值觀的設定和準備,從而捨棄在故事中去完成繁複和老套的人物、世界的塑造過程。
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故事的容量,讓故事有更大的空間進行更充分的劇情表述,而不是花費更多的劇情資源來塑造“角色”和“世界”。而劇情創作的空間越大,越有利於在大眾級市場形成商業化的故事消費。
消費者消費的雖然只是很簡單的故事,但是,對創作者而言,他們考慮得顯然更多,如果缺乏“真實角色”的支撐,故事本身的價值會很薄弱,同時也會拉低其生命力。從商業角度看,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的。因此,如果我們將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的“故事”看作冰山水面上的那部分,那麼更為宏大的八分之七,則是其能夠保持長久成功的重要基礎,沒有之一。
如果我們想創作一部屬於自己的IP,那在更新小說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刻意去避開不能影視化的東西嗎?還是需要在真正被髮展成IP劇的時候,將所有要注意的一起進行改編?
回覆列表
我對這方面不是很專業,我是研究國學和古文字的,但是從各個渠道也多少了解一點。看法比較粗淺,我認為ip電影注重的是題材,題材背後文化的挖掘,是成型題材的延續和擴充套件。因為題材本身已經有一定的人群和社會影響力,能夠展現出原創的思想文化內涵,能夠尊重原有人群對作品的認識和心裡感受我覺得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