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心家園App
-
2 # 社會生活百科
看了您的這些經歷,發現自卑與抑鬱始終出現在您的言辭裡,不知道您是因為何種原因造成的這種強烈的自卑與抑鬱感?經濟問題?家庭問題?還是其他?
其實當你隨著閱歷的豐富與視野的開拓,你會發現人生短暫。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是需要自己去發現與爭取的!這個世界原本就不存在什麼所謂公平的事情,除了我們僅有的青春年華!
建議在您在最好的年華里,多去外面的世界走走,去嘗試多交朋友,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當你忙起來的時候,您就會忘記自己身邊的種種不愉快,也會發現生活中的一些樂趣所在!
當你明白自己身上缺乏某些東西的時候,你所要做的就是去努力爭取它。不知道您有沒看過一些名人訪談類的節目?但凡是成就越偉大的人,起點往往都是低到塵埃裡。當然拼爹除外啦!
所以!想對您說的是: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先去多經歷與付出吧!只有這樣您的人生才會覺得充實,才會發掘身上的一些優缺點!才會懂得身邊還有需要呵護的人,還有愛你的人!畢竟人生是一次單程的旅行,走過就沒有任何回程的機會了!一起共勉!加油^0^~!
社交恐懼症的基本特徵是一種對社交情景的顯著或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在社交情境中,個體害怕自己會被給予負面評價。個體擔心自己會被評價為焦慮、脆弱、不理智、或不討人喜歡,害怕自己會表現出焦慮症狀,比如臉紅、發抖、流汗、結巴或目光呆滯,這些被個體認為是別人的負面評價。
一些人會擔心冒犯他人或因此導致被他人拒絕,例如,害怕自己注視他人或表現出焦慮症狀。一些人害怕手抖,會避免在公共場合吃飯、做事。有人害怕自己流汗,所以避免與他人握手。等等。
社交恐懼症的個體通常會迴避令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或是帶著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這些情境。以上症狀至少持續6個月,如果只是偶爾在社交場合變得焦慮、害怕,不是社交恐懼症。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嚴重,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那麼希望你可以立刻尋求專業的幫助。認知行為療法(CBT)可以很好的幫到你。
這裡有幾個技巧看是否能幫到你。1.放鬆地做準備
很少有人認為擔心是自動的,但它確實是。對於即將到來的社交場景反覆的強烈的擔心會把事件和焦慮聯絡起來。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真的進入社交場合時,你就會感到焦慮。你已經在大腦中編好了程式。
你可以嘗試花一些時間(泡個熱水澡,坐在舒服的椅子裡,想象著看到自己放鬆而自信的狀態),來放鬆的考慮未來的一個聚會,這樣你就可以開始扭轉這種趨勢。反覆去做可以讓你的身體和大腦建立一個新的、更好的對於那些場景的自動連結。
2.關掉你的想象
你的想象力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如果你可以合理使用它,它可以產生巨大的幫助。但是如果你用它來嚇唬自己,就好像拿錘子去洗盤子。嘗試著去想象人們認為你是一個可以交往的人。
多年的公開演講經驗教給我要停止評估他人如何看待我。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使用“讀心”,那麼告訴自己:“我真的不知道哪些人現在在想什麼!”因為這才是事實。我們能夠影響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但是我們卻無法控制它。
3.做自己
社交恐懼治療的一部分就是教會患者保持足夠的放鬆,能夠去呈現自己的不完美。沒錯!那些保持放鬆的,並且隨時準備自己會出洋相的人往往會表現出更多的社交自信。比如:幽默是有風險的,因為它可能只會造成一片毫無反應的沉默。
社交恐懼的關鍵點是我們過分的去關注了他人的想法,試圖去自然的呈現出完美狀態,反而使得我們顯得生硬和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