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口腔醫生Seaky

    無論正常人還是高血壓的人,都是夏天血壓低,冬天血壓高,因為熱脹冷縮的原因.

    定期做血壓的檢查,遵守醫師指示接受治療,切勿隨便服藥或停藥。  .均衡飲食,每餐宜七分飽.飲食要三低二高.低動物脂肪,低糖,低鈉(鹽).高蛋白,高纖維素(蔬菜).充分的睡眠與休息、適當的運動。避免過度的疲勞及精神緊張,尤其不能過度生氣或過度興奮。控制體重,肥胖是高血壓最大的天敵.避免太熱、太冷的水洗澡或浸浴。理想血壓值收縮壓不超過130mmHg;舒張壓不超過85mmHg

      一、適量運動,最好是做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腳踏車和游泳等有氧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  二、避免菸酒,吸菸和大量飲酒同樣對身體危害較大,加重高血壓。  三、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多參加輕鬆愉快的業餘活動,身心舒暢可穩定血壓。  四、合理飲食,  1、多吃防治高血壓的食物,如黑木耳、香菇、芹菜、黃花菜、胡蘿蔔、馬蹄、蘋果、西瓜、檸檬等,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如牛、豬的五花肉、排骨肉、鯨魚、鯡魚、金槍魚等、香腸等。  2、宜多吃含優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魚、牛奶、瘦肉、雞蛋、豆類及豆製品等;  3、防止飲食過膩過飽,平時注意多喝水。  

  • 2 # 小球醫生

    冬季,對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是個“坎兒”。為什麼這麼說呢?身體受到寒冷的刺激,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多,使小動脈痙攣收縮,加之血管彈性下降,從而增加外周阻力,使得血壓升高。

    有研究表明,冬季人體的平均收縮壓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平均舒張壓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且氣溫每下降1℃,收縮壓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0.6毫米汞柱。同時,冬季的血壓波動也明顯大於夏季。

    高血壓患者冬季應該如何控制血壓?

    1、增加血壓監測

    在冬季,應增加血壓自測,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就醫或告知主管醫生,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和藥物種類。

    2、注意防寒保暖

    密切關注氣候變化,及時新增衣服,以避免寒冷刺激,預防感冒。如出門透析,遇上大風雨雪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如戴上帽子、圍巾、手套、口罩等。

    3、注意合理膳食

    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保證充足的能量攝入;蛋白質以優質蛋白為主,如瘦肉、雞、魚、乳類及豆製品等;每日500g新鮮蔬菜水、250g水果;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低鹽飲食;戒菸限酒;慎飲咖啡和濃茶。

    4、堅持適度運動

    合理運動有利於血壓控制和減少併發症。在冬季,高血壓患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血壓高低來掌握運動量,以自我感到舒適為度。適宜運動有戶外散步、太極拳、養生氣功等。

    5、提防情緒波動和過度疲勞

    提防情緒波動,謹防過度疲勞。極度憤怒或緊張都可能誘發心肌梗塞和腦卒中。因此,切忌狂喜、暴怒、憂鬱、悲傷、恐懼和受驚,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而因為疲勞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導致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6、堅持藥物治療

    謹遵醫囑,堅持規律用藥,保持血壓穩定,將血壓維持在140/90mmHg以下。年齡超過65歲者,可適當放寬,控制在150/100mmHg以下。不可隨意更換藥物,更不能因血壓降至正常就擅自停藥,以免出現血壓反跳而發生高血壓危象。

  • 3 # 隨筆XW

    這是正常血壓範圍

    收縮壓: 90~140mmHg

    舒張壓: 60~90mmHg

    如果超出這範圍,就要警惕是否患上高血壓

    為什麼高血壓患者平時血壓控制得不錯,一遇天氣變化,特別是突然降溫,血壓就往上竄,因為天氣炎熱的時候,腦血管及外周血管舒張,血壓在血管的擴張下一般不會升高。到了秋天特別是深秋以後氣溫的下降弧度比較大,腦血管及外周血管收縮,交感神經活躍,人體內的腎上腺素水平上升,體表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發,同時腎上腺素又可使心率加快,這就會導致血壓升高。

    有高血壓的患者

    一 要及時新增衣服,注意頭部和腳部的保暖

    二 當血壓控制不佳要及時找醫生調整藥量

    三 嚴格的控制飲食中鹽的攝入量

    四 控制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入量,多吃蔬菜,水果,海帶,紫菜及海產品

    五 適當鍛鍊,如太極,游泳,散步等有氧運動

    六 保持心情愉快,定期檢測血壓

    祝身體健康!!!

  • 4 # 李青大夫

    高血壓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血壓波動又是急性心梗發作的主要誘因。

    急性心梗、猝死、腦血栓、腦出血等多發生在冬季或氣溫驟降時,就是因為寒潮來襲,血壓會升高。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發現,高血壓患者遭遇零下低溫時,平均收縮壓/舒張壓會升高7/3mmHg。這是因為人體突然遇冷後會分泌腎上腺素以收縮表皮的血管減少散熱,腎上腺素不僅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而且還啟用另一個程式—RAAS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而後者又進一步導致血壓升高。

    所以,為了避免發生心腦血管悲劇,高血壓患者降溫時務必要管控好血壓。

    1、注意保暖:高血壓病人最忌忽熱忽冷,寒潮來襲時要及時增加衣被,早晚出門最好戴上帽子、口罩,以減少冷空氣的直接刺激。從溫暖的室內走到戶外,最好有個“溫度緩衝”,比如在大堂裡站一會再出門。中老年人晨練不要過早,最好在上午9~10點鐘Sunny明媚時再出門。

    2、監測血壓:進入冬季,高血壓患者要加強血壓監測,及時發現血壓變化。一般而言,上午10點和下午5點是一天之中血壓的兩個高峰,如果這兩個時間段測血壓沒有問題,說明血壓已基本達標。

    3、調整藥物:冬季血壓升高是高血壓的“自然規律”,所以進入冬季後要根據情況適當增加降壓藥的品種或劑量。一般來講,近些年新上市的沙坦類和氨氯地平類降壓藥都是長效藥,作用持久而平穩,應優先選擇。此外,這兩類藥一天口服一次即可,一般晨起空腹口服,沒必要隨身攜帶。

    4、規律飲食:寒冷地區的人們冬季大多進補,喜食肉類等高熱量飲食並常飲酒,對高血壓而言這些都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應科學規律的飲食,低鹽、低脂、限煙控酒。

    總之,高血壓的急性併發症一旦發生往往來勢兇猛,最好的治療就是平時平穩的控制血壓達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時田園雜興》古詩其三十一描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