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斤黑皮

    第一步:解析詩句

    “東望望春春可憐”

    這一句講的是詩人向東望去,那春天的景色十分的迷人好看(注意:可憐並非表面意思可憐兮兮,而且可人可愛好看的意思,非常的擬人化)

    “更逢晴日柳含煙”

    這一句是指:詩人在覺得景色非常好看的同時,恰逢又趕上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然後詩人就感慨那楊柳條像薄煙一樣隨風飄動,非常的柔和美麗。

    第二步:畫面創作

    首先一定要把自己融入到詩句中,讓自己身臨其境感悟詩人當時的心情去所見所感當時的場景。

    其次如果我們以觀眾的視角看到的應該這樣一個動態畫面:

    詩人路過河邊便下馬歇息去河邊打水,當詩人喝水時,看到東邊那春天的景色,我們可以假設東邊是河畔,鬱鬱蔥蔥的,長著一排排的楊柳樹那柳條隨風飄揚著。在楊柳樹的下面還長著嫩綠的小草、盛開的野花,不時還有蝴蝶飛舞著。遠處的天空,藍天白雲,映襯在小河裡,與柳樹條的倒影形成呼應。畫面應該是非常的安詳和諧,若可以加一首音樂,我覺得非緩慢的古箏來伴奏。還可以加一些鳥兒的叫聲作為襯托!

    第三步:尋找詩句下的美景

    在我們理解了畫面,感悟了當時的情景時,我們立馬想到的當下場景應該是村莊、那種古鎮啊、古村落啊或者是你的家鄉等等。當然現在還有很多景點也擁有同等的美景,比如西湖:西湖畔的楊柳樹很多,而且有西湖有藍天,很容易出畫面。在大城市中基本上是找不到這樣的場景了。所以我們得先知道什麼景發生在什麼地,如果說想要表現繁榮那肯定是大城市了。

    第四部:如何構圖拍攝

    從詩人向東望去看到的那美麗的景色,我們就可以確定我們需要拍攝一張全景照,有天空、有綠樹、有楊柳,這是這句詩的關鍵,如果你能找到畫面中還有村莊冒著屢屢青煙、河裡還有倒影等等,那就真的是相當的完美了。

    所以,全景構圖,以柳樹為畫面主體,其他為襯托,烘托整個照片的意境。

    第五部:案例分享

    這張圖片可能不能完全詮釋這個詩句,但是已經可以解釋當時詩人的景了! 找到合適的景後,抓拍柳條被風吹起的狀態!這樣會更加的貼切詩人後半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迅手中的筆真的喚醒了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