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注我的財經

    金融機構的利息高一點吧,但應該不會高好多,二樓的我贊同,估計金融機構的利息主要是短期的,比如銀行裡面的同行拆借,證券裡面的融資融券等等

  • 2 # 愛股軒友

    金融所代表的就是虛擬經濟,那麼首先先了解下虛擬經濟跟實體經濟的區別:

    一、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有3點不同:

    1、兩者的實質不同:

    (1)實體經濟的實質:指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是人透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

    (2)虛擬經濟的實質:虛擬經濟是相對實體經濟而言的,是經濟虛擬化(西方稱之為“金融深化”)的必然產物。

    2、兩者的範圍不同:

    (1)實體經濟的範圍: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也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訊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

    (2)虛擬經濟的範圍:虛擬經濟除了目前研究較為集中的金融業、房地產業,還包括體育經濟、博彩業、收藏業等,虛擬經濟發展過度將會帶來泡沫經濟。

    3、兩者的性質不同:

    (1)實體經濟的性質: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2)虛擬經濟的性質:資產價格系統是以資本化定價方式為基礎的一套特定的價格體系,這也就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發展過度將會帶來泡沫經濟。

    二、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並不是一個專用術語,至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的詞語,有時候這個詞語甚至被應用得很通俗化,簡單點看,大概只要是經過註冊的有生產服務活動的經濟組織都可以算作是實體經濟,這其中金融服務業則是例外,大概因為金融服務業屬於特定行業,而其服務活動也是有別於一般的服務業的。

    三、虛擬經濟:

    虛擬資本是在借貸資本和銀行信用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的,包括股票、債券等。虛擬資本可以作為商品買賣,可以作為資本增值,但本身並不具有價值;它代表的實際資本已經投入生產領域或消費過程,而其自身卻作為可以買賣的資產滯留在市場上。虛擬經濟就是從具有信用關係的虛擬資本衍生出來的,並隨著信用經濟的高度發展而發展。

    四、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的聯絡:

    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金融資產投資和交易的回報就沒有堅實的基礎,而目前國有經濟發展中普遍存在著產品結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等不合理、資本嚴重固化、缺乏流動性的問題。

    因此需要對行業佈局、地區結構以及國家所有制進行調整,努力推進現代企業制度,要使國有資本活起來,在流動中最佳化配置,充分發揮其對實體經濟的貢獻。

    應透過政策性扶持、鼓勵民間風險投資等多種方式,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程序,以技術商品化為特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促進實體經濟的穩步發展,為虛擬經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保證。

    首先我們從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冬天的上海到處都能看到烤紅薯烤玉米的小攤販以及早點攤,可以想到寒冷的天氣他們的不易。我們暫且不去探討他們的收入如何(當然有的收入遠遠高於白領階層),我們只從他們的每筆交易中可以看到,幾塊、十幾塊的一筆交易每天重複多次,每一筆利潤也僅僅是幾塊、十幾塊,且不加上他們本身的勞動成本。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在金融市場,可能一筆交易動輒成百上千,甚至於萬億計算,刨去成本利潤豐厚。當然有的人會說也可能會虧損,且做每一筆交易都是腦力勞動的報酬。這些我們都拋開不去深入研究,僅從表層去分析。

    我們可以看到相同的一筆交易,兩者產生的結果不同。其實這就是最簡單的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表現形式,如果從大的範圍來看,可以上升到一個企業、公司的層面,我們經常看到上市公司為了能夠保住上市的資格,不惜變賣固定資產;另外一個就是房地產市場,去年一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井噴式增長,而很多都是炒房者,為何這麼多炒房者熱衷於炒房呢?其中的利潤就是不言而喻的原因。一個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不如一套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產生的利潤多,難以令人想象。這是另外一個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體現形式。

    有上述的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虛擬經濟利潤豐厚,而實體經濟與之想必小巫見大巫。那麼我們應該發展虛擬經濟,實體經濟置之不理?當然不是。從國家層面我們可以看到有意在抑制虛擬經濟的過快發展,而在鼓勵實體經濟的發展。為何實體經濟發展如此之難?玻璃大王曹德旺一語道破,因為國內實體經濟發展的阻力或者說成本很高,利潤就被壓縮。實體經濟想發展,如果靠銀行借貸,利息成本在6%左右,而實際的總利潤在10%-12%,這是個估算值。比較準確的估值有個參考就是中國民間投資回報率大約在3%左右。

    而此前投資回報率卻在10%以上,回報率的降低可以更加說明一切。實體經濟年化回報率僅有3%,一年的辛苦,回報這麼低,虛擬經濟的年化回報率很高,因此沒有太多人想去搞實體經濟。不過這並不是發展虛擬經濟的藉口,我們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虛擬經濟的基礎是實體經濟,如果實體經濟發展落後,虛擬經濟發展超前,那後果就是嚴重的經濟泡沫的經濟危機。如果實體經濟發達但虛擬經濟落後,同樣會阻礙實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幾十年前,銀行轉賬業務很繁雜,到帳時間漫長,這對於急需資金的企業可能非常不便,而現在轉賬業務僅需手機可以自助完成,方便快捷。

    那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孰輕孰重?或者說誰是發展方向呢?我認為二者都重要,需要相互彼此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勢必會促進虛擬經濟進一步發展,而虛擬經濟的發展也會帶動實體經濟的進步。二者缺一不可,目前國內經濟發展的方向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實體經濟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勢必會解決,虛擬經濟的發展會有一定的傾向性。最終達到的效果是二者相輔相成,而不是二者此消彼長的狀況。

    所以自2016年開始至今,雖然中國經濟下滑壓力較大,但是國家趁這個機會調整產業結構,去產能並著手供給側改革這些措施均是對於實體經濟的深化改革,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可以見到不一樣的發展模式所帶來的成果。

  • 3 # 楊立供應鏈

    在信貸領域,大家經常提到銀行利息才4%-8%,而很多機構利息18%,這個實在太高了,這些機構簡直是從實體經濟在吸血,其實不然!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金融機構承擔了風險,所以18%不高。其實這只是很小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實體企業的收益往往忽略了時間,如果把時間摺合成年化,那麼收益往往都是幾倍幾倍的收益。我們來具體看看。

    以我熟悉的農牧行業為例,比如肉雞養殖,用下游企業做好保值的大合同來說,一隻雞的養殖成本大概3塊錢左右,主要是租金、取暖、人工等等,而保值的收益是0.5元左右,這個時候,回報率是16.7%,大家會說不好呀,但是我們看看養雞的時間才42天!加上回款週期,大概50天,沒錯,50天回報16.7%,那麼折算成利息呢?121%,沒錯1.2倍。

    再看看流通環節,我們熟悉的蛋雞收購商,他們一般一箱蛋的成本買回來是200元左右,一般鎖定淨利潤要5元一箱,算下來才2.5%的回報,但是,這2.5%的回報是3天實現的,如果折算成年化,將是304%的回報,也就是3倍!

    還有很多很多企業,一個生產銷售輪迴的收入可能就是百分之幾,甚至更低,但是,一旦考慮了時間,其實非常之高。

    因此,其實做信貸業務,只有微薄的收益,但是投入的本金很高,這是典型的賠率太低的投資,也是典型的賣出看漲期權的投資。

    甚至可以說,基本上是行業從業者吃肉,服務商喝湯,金融從業者聞香味。特別是信貸領域。

    因此,貸款業務一定要有足夠的對沖方案,一定要鎖定自己收益這部分微薄的頭寸。

  • 4 # 會跑步的海參

    首先你要區別所謂書面貸款利率與實際貸款利率,書面的基本不會超過24%,這個包括所有貸款機構不僅僅是銀行,實際利率基本也上靠譜在345,大型企業和有靠山的不知道。然後實體的利潤率這個東西要看行業,有些比較低的3%-5%,有的比較高超過50%,至於超過百分之百的除了菸酒茶這些行業外明面上我知道的有軟體,製藥。所以中國的問題是邊際收益問題,銀行和所有的企業一樣都要追求利息最大化的,企業也一樣,我不需要貸款,傻子銀行看上了追在屁股後面要貸款,因為安全啊,有資產有收入,企業把錢貸出來了就轉手放貸去,再多掙點,一旦遇到經濟不行,揹著高息的實際用錢企業放棄了,好企業也就完蛋了,銀行跟著就會收到大量的不良資產和隱形不良資產,然後低價處理一切能查封的東西再以低廉的價格賣掉,隱形的不良會盡量的抽貸照成看著不錯的企業經營停滯甚至事實的死亡,然後銀行貸款部門面對大量死亡的企業和僅存不多的有靠山企業要不盡量發展禁止貸款的房地產要不就儘量發展個人抵押貸款業務,所以房價和房地產市場能撐著要拜託銀行。其實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當年遇到世界經濟停滯釋放了房地產這個猛禽來刺激經濟,原有的講風險講控制的死腦筋們被一句,不換腦袋就換人,給調離開相關崗位時就註定了今天會出現玩了二十多年的房地產突然變得不讓玩了,問題是玩什麼?怎麼玩?我扶持了實體,貸款收不回來我連退休都得繼續去催收呀,可是有了房子就沒問題了!!!

  • 5 # 中西合璧國際接軌

    金融機構的利息是20年前,經濟快速增長,實體利潤較高時設定的!現在實體經濟利潤大降,但金融利息卻不降,說白了,就是國家幫著銀行賺錢,收割實體和百姓!並且該強制性、立法幫著銀行賺錢!同樣都是經營,銀行也是賺利息,為啥百姓欠了錢,就一輩子任何情況下,銀行弄的跟沒風險似的,這就是赤裸裸的壓榨!!!以後必被清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疾風傳最喜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