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越走越遠了Y

    報考理由:興趣(月亮);就業(六便士)。

    1,興趣:我對關於“人”的學科格外迷戀,我想領略人性的多種可能性。

    這是大部分學習心理學的同胞普遍抱有的想法。在我看來,這種想法無益無害,可以成為報考的附加理由。

    原因:心理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以生理學為父,哲學為母。用高中的話講是文理雙科混合雙打,但是給予人文的空間十分有限。

    學習心理學,大多數時間花費在學習心理學統計、實驗心理學、測量心理學等課程上。那些看似偏向人文的課程同樣需要依靠科學的手段立足,如:社會心理學需要依靠實驗結論來佐證最初的假設;人格心理學中人格測驗的編寫需要從維度的構念開始進行大樣本施測,資料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修改,透過信度效度的檢驗,最終推廣使用。

    而為外人熟知的弗洛伊德、榮格等人,只是課程學習的一小部分,課程內容不會比課外書籍探討更多。

    而在期末考試上,因為涉及方面廣泛卻不深入,導致部分學科內容繁複,看似無重點,卻好像又都是重點。記憶背誦往往佔據絕大多數時間,這是心理學專業學習極其分裂的一點。

    2,就業:學習心理學後,我將成為心理諮詢師,過上一小時賺取千元的優質生活。

    這位同學掌握的資訊顯然不夠充分。據我所知,心理學專業本科畢業能夠成為心理諮詢師的機率幾乎為零。

    在17年,心理諮詢師資格證被正式取消,這意味著心理諮詢師的評價標準將更加嚴格及規範化。而新規頒佈時間依舊是未知數。

    目前想要成為心理諮詢師,單單憑藉心理學專業學位,遠遠不夠。畢業後,如果不考研,需要自己尋找培訓機構,完成長期的培養計劃(各平臺給出計劃與報名費用均有差異),經過實操訓練,才能成為該平臺下的實習諮詢師,轉正需要透過考核。

    而在就業初期,需要自費尋找督導和個人體驗師,依靠諮詢費用往往入不敷出或勉強維持生計。而這是堅信自己成為心理諮詢師的理想情況,期間自我懷疑往往無法避免。

    所以,成為心理諮詢師是一項長跑運動,不只是報考心理學專業這麼簡單。

  • 2 # 多啦美ki

    謝邀 我們進去正題吧

    Emmmm 每件事的最初都是因為自己所感興趣和覺得自己比較傾向的呢

    有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一直都就讀著這個心理學也對這方面有極大的興趣與熱愛 以及在所學的時間內得到了對自己有一個很好的提升 所以就很樂於在該專業的學生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往後也想要在對口的行業裡更好的去實現自我價值的呢

    有的同學是在他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和他未來的發展希望不想對自己有所遺憾 而勇於去跨出這一步 從此走上自己喜歡的路 更好的走向未來

    加油啦 希望所有的決定和所做的事我們都不忘初心哦

    加油 世界很好 你也很值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重灌上陣三頭龍怎麼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