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的N次方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問題,個人覺得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公司未來更多的是合作共贏吧。

    在20多年前網際網路公司剛剛興起的時候,和運營商其實還沒有太多的利益衝突,大家各做各的業務,井水不犯河水。運營商由於家大業大,當時是並不把這些網際網路公司放在眼裡的,當時網際網路還沒有發現太多的盈利模式。還有一個原因是網際網路可能更適合民間資本來做吧,畢竟網際網路剛興起的時候沒有什麼樣本,可以說野蠻都不為過。而各大運營商都是央企出身,並不適合早期的網際網路,原因大家都懂的。

    何況,運營商本身的業務就足夠讓自己賺的盆滿缽滿的,為啥要冒那麼大的風險去做網際網路呢。大家都知道,在早期很多人都看不懂網際網路,所以才導致了中國大多數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由國外的風險資本投資控股的。因此,在網際網路早期,運營商一邊不屑於做網際網路,一邊是看不懂網際網路,也不願意冒風險,畢竟自己有看家業務可以賺錢。

    可是這個情況在慢慢發生改變,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和繁榮,運營商越來越發現自己已經淪為網際網路公司的管道了。尤其是在10年前,移動網際網路爆發後,這一現象更為明顯,以微信為代表的手機聊天工具搶走了運營商的傳統業務——語音通話和簡訊。這兩塊運營商最賺錢的業務,終於也收到了網際網路公司的衝擊,而此時運營商才發現錯過了一個大機遇。即使是中國移動早於騰訊推出的手機聊天工具飛信,也不具備網際網路思維,終於無人問津。

    往事不堪回首,3大運營商一直忙於互相競爭,忙於守著自己傳統的金飯碗,而錯過了網際網路這場盛宴。再回首,想做網際網路發現自己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可謂是有心無力。而三大運營商由於相互競爭,過於內耗,浪費了很多資源,網上甚至傳出了合併的傳聞。隨後在2015年聯通和電信互換董事長。到5G 時代電信聯通合建一張網,可以看出運營商已經慢慢在減少內耗了。運營商也想拓展新業務,可是現實很骨感。

    最先有動作的是中國聯通,先是和騰訊合作推出大王卡,隨後是天王卡、地王卡等,這是最開始的事情。隨後是2015年聯通又混改引入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作為股東,可是幾年過去了,也沒什麼起色,聯通還是那個聯通,沒什麼太大的變化。電信和移動也一樣,至今在網際網路領域也沒有大的作為。

    至於未來,運營商想獨自做網際網路的可能性也不大,更多的是和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參股這種模式。

    畢竟自己不擅長的東西,與他人合作是最好的方式。

  • 2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CT業(通訊業)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就受到了來自網際網路行業(IT業)的各種侵襲,伴隨著這種侵襲與反侵襲,CT業開始和IT業互相交融,形成了新的ICT(資訊和通訊技術)行業。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巨頭互相依存,互相競爭,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各種各樣的競爭。

    IT業向CT業的侵襲導致了ICT業的誕生。

    傳統的CT業,是基於電話網路的,包括各種技術和各種業務其實都是如此。傳統的IT業,則是基於網際網路的,也可以說是基於計算機的,所以IT業在初期也被成為計算機業。

    IT業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壯大,開始了向傳統的CT業進軍。

    在ICT融合之中,可以說是IT業企業搶佔CT業地盤的過程,這裡包括IP打敗了ATM(ATM可不是提款機,這是非同步傳輸技術的縮寫)、包括VOIP搶佔傳統的電信運營商的業務、包括OTT業務搶佔傳統的運營商業務,等等。

    CT業也開始向IT業蔓延,比如傳統的CT業企業也開始生產數通裝置(比如路由器)。

    在ICT大融合的過程之中也出現了很多新的業務,比如雲計算、大資料等等。

    其實就是現在的5G網路,也引入了大量的IT技術,比如SDN/NFV等,現在已經很難分清IT和CT的界限了。

    運營商和網際網路企業先天就是有衝突的。

    網際網路企業,是基於網際網路的。但是現在的網際網路,做為基礎的骨幹網路和都會網路絡,是運營商建設和維護的,就是末端的接入網路,也是由運營商建設和維護的。

    在中國,三大運營商分別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現在還有一個新的中國廣電。

    網際網路企業,要向運營商繳納費用,這些支出是網際網路企業的成本,是運營商的利潤,這也就是先天的衝突。不過其實在國內,由於工信部一直在要求運營商"提速降費",可以說是在保護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和成長的。

    運營商賺的費用高,包括使用者和網際網路企業都需要支出更多的成本,網際網路企業就很難發展起來。而費用的下降,運營商的利益就會受到傷害,這個和蹺蹺板一樣。運營商最風光的時候,網際網路企業就弱小。現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風光無限,運營商也就變成了薄利多銷的行業,現在運營商已經不是什麼暴力行業了,員工的收入也遠不如從前。

    網際網路企業的很多業務也是和運營商有衝突的。

    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興起,尤其是騰訊的崛起,大大的傷害了運營商的利益,OTT語音業務對於運營商的傳統的語音業務的衝擊是致命的,微信語音出現之後,運營商的語音業務就陷入了負增長的泥塘,無法自拔,也導致了運營商電信業務的增長陷入了困境。而資料業務又因為提速降費的存在,增量不增收,可以說中國的運營商的業務發展已經遇到了嚴重的瓶頸。

    再比如說,各種網際網路企業的影片業務,也搶走了運營商的IPTV業務的市場份額。

    包括各種網際網路企業提供的企業服務,這些原本也是運營商的業務範圍,等等。

    網際網路企業和運營商也屬於互相依存。

    網際網路企業沒有網路,必須依然運營商,如果沒有運營商的服務,也就沒有了網路。

    網際網路企業提供內容,運營商的網路也需要有內容,尤其是資料業務,如果沒有網際網路企業的繁榮,運營商的資料業務也很難發展。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和運營商來說,也屬於互相依存,誰也不開誰,競爭和合作也一直是網際網路企業和運營商之間的主旋律,這裡邊其實也就是說誰更強勢,分蛋糕的時候誰吃的更多。

    未來,網際網路企業將會更進一步的加速對運營商的侵襲,運營商的命運前途暗淡。

    現在要進入5G時代了,5G時代是物聯網的時代,是雲的時代。5G網路的維護和運營,需要比較強的IT業的技術底蘊,而不僅僅是和2/3/4G一樣擺攤賣卡就可以了。

    5G,對於運營商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

    但是,現在來看,5G建設需要運營商支出巨大的建設和維護的成本。而且,由於運營商利潤的持續下滑,運營商員工的工資收入持續的增長停滯,大量的優秀運營商員工流失,現在的運營商已經沒有足夠的優秀員工去運營未來的5G網路了。而這種掌握了IT技術的人才,主要是集中在各個網際網路企業以及通訊裝置商那裡,這就是未來運營商前途不明的原因。而無論是內部培養,還是要去招聘,運營商其實也都很難解決這個問題。

    在未來的5G時代,運營商將會更多的依靠網際網路企業或者是裝置商去進行5G網路的運營,這也使得運營商在5G時代可能會進一步的滑入底層管道,失去更多的話語權。

    在未來的物聯網領域,運營商也會受到來自網際網路、通訊裝置商的強烈挑戰。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未來。物聯網是有平臺的,平臺對於物聯網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是使用者和應用的入口,現在網際網路企業和一些通訊業裝置商都在搭建自己的物聯網平臺。

    在這裡,也是未來運營商和裝置商、網際網路企業競爭的地方,誰掌握了物聯網平臺,誰就可以掌握使用者,可以掌握話語權。

    舉一個例子:未來大的物聯網平臺,可以從運營商哪裡批次的購買流量,在搭建自己的流量池,向末端使用者出售物聯網絡卡。誰的平臺越大,使用者越多,議價能力也就越強,而且控制住末端的使用者,還可以給使用者提供一攬子服務,甚至未來的使用者手機、語音業務等也會統一收取費用。

    總而言之,網際網路企業和運營商之間是相互依存,但是又有嚴重的競爭和衝突。在未來,運營商會受到來自網際網路企業以及通訊裝置商的擠壓,對於運營商來說,未來的命運很可能是最終徹底的淪為底層通道,網際網路企業在未來的話語權將會越來越重。

  • 3 # 糾結的烤包子

    通訊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基本成熟的執行模式了,人口的紅利的消失下一步爭奪的市場依然是物聯網!國家的企業最終都歸於國家,最大的利益就是領導人的業績!衝突何來有過!

  • 4 # 茗頌通訊

    網際網路巨頭們蠶食了運營商的語音通話、影片通話、自有增值業務、IPTV等業務的一部分利潤,但是帶來了巨量的流量需求,給運營商創造了高額的流量收入。他們從運營商手中拿走一些,卻又給了更多。

    微信蠶食了部分語音業務,但運營商的語音收入並沒有大幅降低

    因為現在的語音費用都是和流量捆綁成套餐銷售的,很少有純語音的套餐。在運營商內部的收入分成體系中,傳統語音業務的收入是按套餐費佔比計算的。只要套餐正常銷售,語音業務的收入也是穩定的。最多是收入結構發生了改變,這並不影響運營商整體的收入。影響最大的是套外語音通話的額外收入。微信對運營商語音業務的衝擊是有限的,並不致命。

    網際網路巨頭的發展給運營商帶來了高額的流量收入

    目前,三家運營商的移動網經營策略幾乎都是圍繞流量制定的。流量收入是拉動整體收入增長的關鍵點。使用者對流量需求的增長需要有足夠內容吸引,網際網路巨頭依靠影片、圖文、即時通訊等優質服務內容提高了使用者對流量的需求。從這方面將,是網際網路巨頭給了運營商流量收入增長的動力,是一種雙贏的關係。雖然這時的運營商不可避免的淪為流量管道的角色,但角色的轉變和收入的增長相比,還是收入比較重要一些。

    將來的運營商將徹底淪為基礎服務提供商

    3G時代高額的流量單價已經成為阻礙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絆腳石。4G時代的低價流量才是促進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基礎。作為國有企業的運營商,除了盈利目的外還要有社會責任擔當,“提速降費”的政策雖然對運營商不利,但對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運營商會根據產業佈局的需要,逐步改變角色,在整個網際網路產業鏈中扮演基礎能力提供商、服務提供商的角色,更好的服務整個網際網路產業。

    綜上,網際網路巨頭和運營商之間既存在競爭,又存在合作。至少在目前來看,雙方是共贏的,誰也離不開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現在放開養豬了,是不是可以在可耕地上蓋豬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