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星一號

    正是因為恆星與恆星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我們用普通的長度單位來度量距離時顯得非常不方便,而用光年(ly)來表示距離更為方便。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運動速度,將其乘上一年的時間,就是光年的大小,1光年約等於9.46萬億千米。這是一個巨大的長度單位,適用於度量恆星之間的遙遠距離。舉個例子,夜空中著名的織女星距離地球大約25光年,如果換算成千米,相當於236.5萬億千米,顯然比光年繁瑣許多。而宇宙的範圍遠遠大於此,使用光年作為長度單位更具優勢。此外,雖然光年是度量距離的單位,但它還包含著時間的資訊。例如,織女星與我們相距25光年,這意味著織女星發出的光在被我們觀測之前,已經在宇宙中傳播了25年的時間,我們現在看到的是25年前的織女星。

    雖然光年在天文學上廣泛使用,但天文學家其實更傾向於使用另一種長度單位——秒差距(pc)。這個長度單位比光年更早出現,來自早前測量恆星距離的方法——三角視差法。由於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恆星在夜空中的位置會發生輕微的變化,透過測量這種變化,就能測出恆星的距離,具體如下圖所示:

    透過觀測同一顆恆星在半年前後的位置變化,可以測出視差角(θ),再透過三角關係很容易算出恆星的距離。當半年視差角的一半等於1角秒(1度=3600角秒)之時,此時對應恆星的距離被定義為1秒差距。根據計算可知,1秒差距約等於3.26光年。因此,如果織女星的距離用秒差距來表示的話,則為7.68秒差距。除了秒差距之外,天文學中常用的更大長度單位還有千秒差距、百萬秒差距、十億秒差距,各級之間相差1000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找到融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