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悠閒閱讀
-
2 # 仙居經典水果13565729
溼氣是一種存在身體裡特殊體液,能止滯血液流動慢,使微迴圈不暢通。
百病之源起於溼。溼氣也可稱(水溼),而溼是從多方面引起:淋雨、衣不換,洗澡、不吹乾、(特別現代人天天夜夜洗、不吹乾入睡),愛吃冷飲、不禁口,潮溼環境長期工作、沒辦法,吹冷空調、愛享受等。
溼氣我把它分為三種二內外:輕、中、重,內溼於外溼。
一、輕度:表現不太明顯,
二、中度:表現明顯,(1)頭髮愛出油、易掉髮。(2)面部油亮、發黃、愛出痘。(3)眼瞼下沉、浮腫。(4)睡覺留口水、溼飽自流。(5)排便不易沖掉、粘稠。(6)小肚子大(像饅頭、皮肉厚、不結實)。(7)舌苔厚黃、(口味重、口臭)、兩邊有齒印。(8)陰部潮溼。等
三 、重度:全身浮腫,(就像發孝的饅頭)、按之有凹印、以眼瞼和小肚、小腿最為明顯。最嚴重的治過二個,全身浮腫、按之無印,小肚發腫(就像皮球、皮膚髮亮、緊)、久臥於床、身如加鉛、行步堅難、飯量少、食入不化、吃藥吊瓶、久不見效、見人看似病入膏肓,無藥可救,見人苦痛。此種人由於水溼時間久、成溼毒、由外向內結於體不運化。
溼:體慮易入,先外進皮表,易治,時間長而入內,久成溼毒,難療。
祖上療法:十四味草、煎於湯藥、放至盆裡、人坐於湯上、外圍竹蓆、上蓋布衣、吸湯藥味入肺、發皮表於汗出、時長半刻、至湯涼身能受、泡入湯中、久洗半刻、使湯滲入體內、溼從體排出。
日一次,四日一療程、嚴重時隔三月加一療程、溼全清。
湯薰期間、禁洗水澡、淋雨、冷食、冷飲及吹冷空調。切記、禁時短、健康長。
此古法、不吃、只薰、洗泡、時間短、見效快、能根除。由於祖方不外傳、請見涼。
體內溼氣多因喜食冷飲,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 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
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溼?1.頭髮愛出油 。
2.面部油亮 。
3.睡覺留口水 (溼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
6.耳內溼(耳禪溼)。
7.陰部潮溼。
食療方法清熱祛溼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用法】 溫熱服食。
【療效】清熱祛溼。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注意事項】 大便乾結者不宜用。
消暑健脾祛溼湯
【成份】
蜜棗、赤小豆、生薑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陳皮。
【功能】
清熱解暑、鞏固排洩及消化系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