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白白野

    這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上層之間鬥爭殘酷性體現,鬥爭結果常常是把對方進行肉體消滅。

    努爾哈赤曾經把同父同母弟弟濟爾哈赤和親兒子長子褚英害死。吳三桂歸順滿清和李自成交戰,導致吳三桂父親吳襄及三十多口人被李自成殺害。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投降滿清,由於鄭成功反抗滿清,導致其父鄭芝龍等多人被殺。

    封建社會家天下,謀反篡位屬於大逆不道之罪,實行連坐族滅,株連九族。

    一、康熙殺吳應熊原因:

    1、吳三桂造反是死罪,牽連吳應熊被殺。

    2、殺吳應熊對年紀己高的吳三桂造成心理打擊,有利於打敗吳三桂。

    3、殺吳應熊表明清廷堅決鎮壓吳三桂的決心。

    4、康熙是名君,但是殺人不手軟,也有侷限性,對於漢族、蒙古族等打壓很嚴重,可能也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康熙雖然說造反分子歸順既往不究,最終還是搞了秋後算帳。搞文字獄,害了不少人。對同族的鰲拜、索額圖等打擊也非常厲害,殺死吳應熊不足為怪了。

    吳三桂反叛清朝,吳應熊被殺不屬於意外,只是吳三桂造反之前,曾派密使到京,準備接回兒子。不料吳應熊不肯回昆明,並把康熙將提前削藩之策通告吳三桂,還讓使者將大兒子吳世璠秘密帶出京。吳應熊沒離開北京可能和妻子建寧公主感情好,不願意離開,更主要原因可能是吳應熊不敢走,他一走怕打草驚蛇,他兒子也逃不了。因為當年多爾袞為媒,將皇太極的女兒和碩公主下嫁吳應熊,封他為"和碩額駙",必須長留在北京,實際是作為人質,挾制吳三桂。吳應熊極有可能知道自己父親造反,自己會凶多吉少。北京離雲南路途遙遠,逃跑不容易。像朱棣兒子在南京作為人質,夜以繼曰快馬逃回北京,南京離北京距離相對較近。明建文帝仁慈而康熙是非常厲害的帝王。

    二、孝莊求情為什麼沒有效果:

    1、康熙是非常有主見的君王,他想辦的事情別人勸說很難生效。可能孝莊皇太后等許多大臣不想撤藩呢,擔心激反吳三桂等人,康熙還是堅持撒藩了。這樣來看,孝莊太后求情沒效果是可以理解的。

    2、孝莊是蒙古族,清初傑出女政治家,孝莊似乎不像西漢時期竇太后那樣抓權,那樣管治漢武帝,康熙似乎也沒有十分懼怕聽從孝莊的現象。

    3、史書、影視劇等述說孝莊求情了,但是是否求情以及求情什麼程度只有當事人最清楚,寫史書編影視作品之人都是局外人,不一定完全瞭解真相。

    從康熙多次安慰姑姑建寧公主情況來看,建寧公主一定很上火,因為她和吳應熊畢竟有了孩子,吳應熊和她年齡差不多,兩個人感情應該不錯。孝莊是建寧公主主婚人,但是跟吳三桂、吳應熊沒有什麼過深交往,不一定會真心管吳應熊之事。

    4、吳三桂既反,康熙堅決鎮壓,孝莊太后一定站在康熙這一方,支援康熙。

    康熙是孝莊太后親孫子,自己兒子順治帝死後,還有的傳說順治五臺山出家了,反正北京皇宮裡沒有順治帝了,孝莊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康熙身上,奶奶和孫子感情很深。孝莊臨終前曾對康熙說過:不希望開啟盛京瀋陽的自己丈夫皇太極墓,因為封閉多年了,願意埋在北京,捨不得離開順治和康熙。這話說的多感人。也有人說孝莊沒和皇太極同葬在瀋陽北陵是因為她和多爾袞有特殊關係,但是正史沒有這方面記載。歷史是存在為尊者諱的現象,孝莊和康熙隔輩親,同舟共濟也是事實。

    建寧公主(1641-1703) 皇太極第十四女,其母為皇太極庶妃察哈爾部蒙古奇壘氏。吳應熊(1636年至1674年5月,一說1675年)。順治十年(1653年)建寧公主13歲時嫁給平西王吳三桂之子18歲的吳應熊。

    建寧公主不是孝莊親生女兒,在親情方向孝莊應傾向康熙帝,孝莊有政治水平,從為清朝方面著想來說也不能去替吳三熊求情,所以,建寧公主為吳應熊事情求孝莊向康熙求情,孝莊就以大局為重勸說建寧公主,不能向康熙真心實意地求情和施壓,導致吳應熊被殺。

    5、大臣們主張殺吳應熊呼聲很高,何況吳三桂殺明永曆帝一些作法讓許多人氣憤,就像劉裕大量殺害司馬家族,女真金國殘酷對北宋徽欽二聖,結果導致劉裕後代和金國滅亡時皇室遭到悲慘命運一樣,吳應熊在眾人聲討中很難活下去。孝莊太后求情也不會保護吳興熊性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紅甜品“髒髒包”,糖友如何巧吃餐後血糖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