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數字基礎
-
2 # 網際網路熱點分析
據悉,騰訊重金入股永輝超市旗下生鮮超市超級物種,目前交易已經close,預計在兩週內宣佈。
緋聞的主角之一騰訊則迴應稱,騰訊沒有披露資訊的需要,如果是被投資的公司,以公告為準。
根據今日永輝超市停牌之前的股價計算,目前永輝超市在A股市值超900億人民幣。根據訊息稱,騰訊此次買入的是永輝旗下的新零售試驗品“超級物種”。
超級物種股權結構中,永輝超市持股52%,今日資本持股12%。永輝超市採用“高階超市+生鮮餐飲+O2O”混合業態,與盒馬鮮生類似,已進入6個城市,開出17家店。
此前,京東曾投資永輝超市,2015年8月,京東以每股9元(約合1.45美元)的價格認購永輝超市新發行的普通股,交易總金額為43.1億元。
該交易完成後,京東持有永輝超市10%股權,並有權向永輝超市董事會提名兩名董事(包括一名獨立董事)。
只不過連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也表示,京東只是財務投資,可見雙方的合作並沒有開展的如外界預計的順利。
至少在超級物種的嘗試上,京東並沒有參與很多,而更多是永輝自己操盤。
根據媒體預測,此次騰訊入股超級物種意義,一是對標盒馬鮮生的佈局線下生鮮商超,二是打造底層技術改造樣本,實踐騰訊此前力推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就在剛傳出騰訊重金入股永輝超級物種的訊息的同一時間,阿里向高鑫零售股東發起了收購其他全部流通股的訊息。
11 月 20 日,阿里宣佈以224億港元(約合190億人民幣)獲得高鑫零售36.16%的股權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零售集團高鑫集團的二股東。
根據12月8日高鑫零售公告稱,淘寶中國以現金作出強制性無條件全面要約,以收購高鑫零售全部已發行股份,要約價為每股6.5港元。據測算,阿里巴巴還要繼續出資大約134億港元完成收購。
據統計,自去年10月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阿里圍繞新零售的股權投資金額已達到500億元,涉及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等十多個專案。
如果算上此前對銀泰和蘇寧的投資,4年內,阿里對線下零售的投資規模達到了750億元,相當於其最近6個季度的營業利潤之和。
盒馬鮮生、天貓小店等線下業態已經開始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淘咖啡、天貓無人店等無人型別的專案也開始進行試水。
阿里的戰略很明顯就是除了自己做還要透過資本快速獲得線下的場景。
同時,扶持盒馬鮮生作為一項創新型自營業務,使其成為阿里新零售的衝鋒專案。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阿里擁有的這些線下業態將會直接成為其支付入口、資料入口、流量入口,反觀如果騰訊還不入局除了可投資標的減少,入場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線上下入口上全面受制於人。
雖然,近日馬化騰和馬雲多次隔空對話,雙方對彼此非常客氣,但是在商業戰場上A和T的戰爭又將再次上演。
-
3 # Adolpha6
離開實體,線上也不過是無根之水,線上大行其道,只因產能過剩和消費者體驗要求提高,當人口紅利消失,整合線上線下結合,才能活的更久一些。也許這些都不是顛覆,也許AI才是未來……
-
4 # 龍飛0916
零售的主流始終是線下,只不過是被高房價高房租狠狠地裝撞了一下腰,又被電商狠狠撞了一下腰,自己又過度競爭,一時感覺前景迷茫。同時,全球均喊電商“狼來了”,實體店驚嚇反應有些過度。電商“狼”潮衝擊下,幾年蹉跎,有些實體店退出競爭,分市場蛋糕者少了,實體店效益回升了;消費者體驗到無論線上或線下商品就是商品,適合自己的就好;網店體驗到賺錢越來越難了,不得不冷靜思考;電商大佬負面訊息越來越多快到天花板。傳統的廣播、電視、報紙和新潮的線上廣告獲客效果越來越差,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不推廣沒流量,市場就會慢慢萎縮;推廣的投入收益比日趨惡化甚至倒掛。而實體店就在那裡,千百年來自然獲客收穫流量。名詞解釋:“獲流量的零售就是新零售”。
回覆列表
都將失敗而告終!真正的網際網路時代不是少數人網際網路!而是所有人與所有物實時互聯互通!天網!實時購買地球任一地點商品!實時欣賞地球任一美景!地球萬物都可以實時共享!這才是網際網路時代!不在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