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魁哥說歷史
-
2 # 中行偃1
答:無一人棄逃,也叫戰敗!我就呵呵了……
趙雲的失敗是整個戰局的失敗,不是區域性戰場的失敗。趙雲不知道諸葛亮的前鋒馬謖、王平,增援魏延、高翔已經被張郃打得潰不成軍……主力部隊全軍崩潰,損失慘重。諸葛沒有或者沒有及時通知趙雲戰場的變化,趙雲依然是保持著進攻的勢態;曹真、郭淮率領的主力部隊約12萬大軍,在獲悉張郃完勝之後,突然自楣城向箕谷方向趙雲的佯攻部隊發起進攻,打了趙雲一個措手不及!
就戰鬥力來說,趙雲的部隊不是主力,戰鬥力不太強,這不意味著趙雲不是主力!趙雲戰鬥力不強!!!趙雲護著孤兒寡母、老弱病殘的3、4個人,一點問題都沒有,一支隊伍就不是3、4個人的事兒了,他要保證的是跟著他打仗的所有的人的生命安全!說實話,曹真、郭淮這12萬人?根本就不夠趙雲看的!!!如果趙雲不顧自己的部隊傷亡,對郭淮發起進攻,12萬人就能擋住趙雲嗎!不可能也做不到;諸葛的命令是箕谷方面軍撤退至陽平關,趙雲怎麼可能違令不撤而攻呢?敵人的打擊、上級的命令都使趙雲不得不把損失降到最低,完成撤退。有意思的是,12萬大軍面對一個人的趙雲,眼睜睜地看著箕谷方面軍從容淡定的撤出了戰鬥……
關羽????????我就不想提他了,太丟人,特別是與上面介紹的趙雲相比!因為我勸過其他網友,再不要拿趙雲比關羽了,這樣對關羽不好,我不能首先失言。
-
3 # 上善若水36526
關羽此人,性格孤傲,就連黃忠在他眼裡都不可為伍,那麼普通將領普通兵士就更加不入其法眼了。
關羽部下多數兵士屬於荊襄或蜀地百姓,沒有經歷過多少疆場廝殺的經驗,平時訓練得再好,也不如戰場上用鮮血得來的經驗寶貴!如果戰時處在上風,部下肯定隨其奮力廝殺,爭立戰功;然而,當戰事不利之時,就容易出現兵敗如山倒的情況。
關羽由於自身性格孤傲的原因,不可能和部下打成一片。當時荊州一戰不單單是戰敗,而是屬於敗逃,一個不合群的敗逃將軍,一個籠絡不了人心的敗逃將軍,部下兵士在救援無望的情況下,四散奔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趙雲,在“演義”裡一提常山趙子龍,無不稱讚的白馬銀槍常勝將軍!
趙雲戰敗的一次是在掩護諸葛亮大軍進攻時。趙雲是以少數兵力作為牽制,具體指揮作戰的是諸葛亮,是不是趙雲敗我不想說。但是這種敗仗不丟人啊,而且高大上!
再說說趙雲的兵。趙雲作為劉備部下專職護衛。兵士多數是公孫瓚舊部,身經百戰的老卒——“白馬義從”!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多豪壯的“白馬義從”口號啊!
以趙雲的低調為人,以部下“義之所至,生死相隨”的豪邁,這樣的部隊即使吃了敗仗,也不會狼狽不堪!更不會四散逃亡!最多就是相互守望撤退。
所以呢,關羽、趙雲的敗仗出現的情況就不可相提並論了!
-
4 # 一劃一重天1
敗了當然要跑,這和誰是主將沒有關係,書中只是為了表達武將的個人魅力才那麼寫。真正上戰場,敗了不跑那是傻子,當然,跑不掉的情況另當別論。在這一點上,有句古話可以證明“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留著有用之軀,養好了傷,打回來就是。在這時候說愚忠和義氣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人死了,就連希望都沒了,不跑幹嘛?至於趙雲,趙雲號稱常勝將軍,至死都無一敗績,說他“敗”,只是因為全域性的需要,讓他戰略性撤退而已,所以手下人當然不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讓他和他手下配合著演戲給對方看而已。
-
5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
一、關羽、趙雲手下將士家屬的處境不一樣。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先水淹七軍,活捉魏帥于禁、斬殺龐德,後前線遭魏帥、老朋友、曹操另一五子良將徐晃衝入關公塵砦,全線進攻,荊州遭呂蒙偷襲,將士們已無家可歸。加之呂蒙發動心理戰,厚待荊州北伐軍將士家屬,讓他們寫信或帶信讓夫、子放下武器。簡言之,關羽軍的家屬已淪為東吳人質,如投降正好和家中親人團聚,劉備、關羽鞭長莫及,拿他們毫無辦法。而趙雲軍的家屬都在益州、漢中,他們成了蜀漢的人質,一旦潰散或投降,孔明會執行嚴苛軍紀,家族可能也會受到牽連,他們不敢降;即便孔明對軍人家屬法外開恩,前方將士和家屬蜀、魏兩隔,人生也失去許多快樂,他們的家在蜀漢啊,背井離鄉誰願意?簡言之:下半生會生活在痛苦之中。
二、趙雲和關羽手下將士的處境不一樣。
趙雲失利,是在馬謖失街亭之後,蜀漢北伐軍被魏軍抄了後路,本次戰役,孔明出祁山北伐雖敗,但大軍仍在,大帥孔明在安排有序撤退,慌亂中各部有輜重人員損失,趙雲、鄧芝斷後,處境更為危險些。但他們有諸葛亮發明的連弩防禦,況且長板坡一仗威震曹營的主將趙雲做人體盾牌,主帥孔明也不會坐視不管,趙軍所部還遠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三、關羽、趙雲的統將方式決定了手下將士的取捨。
關羽與魏延一樣狂傲,沒有原則性,手下將領敢怒不敢言,打勝仗時人人皆大歡喜,敵軍將士的腦袋不是腦袋,而是白花花的銀子,一旦失利後果就很嚴重。手下糜芳、傅士仁已是將領了,一旦犯錯,關二爺照樣打屁股,糜竺、糜芳兄弟變賣家產,充當劉備軍費,妹妹嫁給劉備,兄弟倆跟定劉備,關羽真不拿自己當外人!馬超繼承父親馬騰基業,也曾是一路諸侯,武藝超群,曹操也視他為勁敵,後在劉備收益州時,帶數千騎兵來投,直接絕了劉璋的望,這等牛人,賣大棗出生的關羽全然不顧和自己有兄弟之情的主子五湖四海的國策,不願和他同列,二爺頭上只有天花板!這等輕慢手下,必嘗惡果。糜芳、士仁投吳,關羽徹底歇菜。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誰不把手下當兄弟,誰願意為你去送命?況且一潰散,可能與荊州家人團聚,何樂而不為?
趙雲愛兵如子,受到獎賞都會與士兵分享。趙雲品質的高潔可從以下兩事中得到印證:一是劉備拿下益州,終於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大賞文武百官金銀豪宅、良田美姬,趙雲苦諫未果;劉備為奪回荊州根據地,為替情同兄弟的關羽報仇,舉全國之力揮師向吳,趙雲又竭力勸阻。趙雲因此,到劉備死時才是個雜牌將軍。趙雲的身先士卒、愛兵如子,必將激勵手下同仇敵愾,殺回蜀漢!
-
6 # 難忘歷史的改變
關羽軍令如山倒,對士兵過於嚴格。所以士兵珍著戰敗的時候各自逃亡。趙雲愛兵如子,士兵獻效忠於左右,不離不散。
-
7 # 口天吳的強
關羽士兵大多是荊州兵,兵敗後家屬落入敵手,經煽動當然一鬨而散。趙雲善待兵士,戰時身先士卒,所以士兵經的起考驗。
-
8 # 月滿夜郎
三國蜀漢關二老闆個性張揚且目空一切,用強勢雄辯的方式硬生生將自己塑造成天地間最亮眼的忠義形象,這在門閥森嚴的封建制度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當時根深蒂固的奴性和宿命思想起了極大的刺激作用!這是老關被推崇的意識根源之一。
然而,作為保鏢,他並不能保全劉備的家小。
作為主將,他也不能保全城地軍士黎庶。
作為上將方面大員,他並不善於經營地方,也不善於妥處鄰邦關係,更有甚者,是不能包容同僚,雖還算善待士卒但並無生死之交,因此,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老關剛而自矜以短取敗並親自奏響了蜀漢滅亡三部曲的第一部。
那些粉老關的十之八九都是人云亦云。試想,這麼一個既不近人情又不順世事還極端自我的怪物你除了什麼都順著他還得滿足他的要求和嗜好,你怎麼和他相處?而且他總不能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被人一圍他就投降了,儘管老羅和民間跟風的為他找了劉備的夫人作幌子還編了個約三事,但紙能包住火嗎?一查史料就漏餡了!這事兒還勉強可用敵眾我寡遮遮羞,五千精銳興致勃勃的去偷渡,結果發現對方主將是甘寧立馬就慫了,害得老劉從成都兼程趕來割讓了三郡才罷。看到曹仁治下發生暴亂就貿然出兵,完全看不到事件深層的利弊!和老曹惦記秦宜祿夫人這事兒實在讓人噴飯!
這一樁樁一件件,再傻的人只要近距離相處很快就知道關羽是什麼人,誰願意與他生死相隨?
至於趙雲嘛,為了避免被扣上雲吹的帽子,在下就不說了。有興趣的自己去研究史料吧!
-
9 # 羽書遲
關羽的失敗和趙雲的失敗不是同一個等級。關羽的失敗是戰線拉的太長,又遭到曹操和孫權聯合算計,力量對比太過懸殊而潰敗。關羽率領軍隊在前方作戰失敗,關羽的將士家鄉在後院,後院被孫權偷襲佔據。呂蒙利用親情感化,使得關羽軍隊人心思歸,頃刻潰敗。其實,據史書記載,關羽比較愛護士兵,他應該是得人心的。但他敗的太慘了。趙雲的失敗純粹是戰役的失敗,將士們的家在蜀國大後方,他們沒有一鬨而散的可能。
-
10 # 大飛熊騎士
因為局勢不同,將領帶兵手法不同,當時的情況不同,這三個因素導致關羽和趙雲截然不同的後果,本就是情理當中之事。首先就是關羽和趙雲的帶兵方式不同,這也是在軍中的經歷資歷造成的。
關羽作為威震華夏,曹操,劉備,孫權重視的將領,自然是以方面大將來使用。所以,關羽更像是“司令員”,平時的軍隊的日常管理,後勤管理都是要倚重手下的屬員配將來完成,關羽主要負責大方向的決策和指揮。所以,一旦關羽內部沒有好的輔佐良才,就會顯得不夠規整。比如,襄樊之戰,包圍圈被徐晃攻破,這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其中一個因素就十重鹿角被破,導致投降的蜀漢的傅方,胡修被殺,這就是防守上做得不夠嚴密規整。
反觀趙雲,筆者曾經多篇文章分析過,趙雲不是不被重用,而是一直被當做“專才”使用。縱觀《三國志》和補充材料《雲別傳》,趙雲的專業,除了作為禁軍保護君主外,還有一個職能,就是負責平日軍隊的招募管理,以及訓練。趙雲剛加入劉備,就被派去招募人馬。在荊州時,劉備入蜀讓趙雲當“留營司馬”,就是負責留守軍隊的日常。漢水之戰,先前立下大功的黃忠想去劫糧,得從趙雲處調兵,取得趙雲的同意。後來,劉備為趙雲設立了“翊軍將軍”,就是因為趙雲是負責任的“專才”,有另外一張翅膀的意思。所以,諸葛亮問鄧芝,為何箕谷失敗,士兵不亂?鄧芝一語中的:“趙將領親自斷後,軍資用品一樣不失,將士們沒有理由紛亂呀。”所以,趙雲平時的規整帶來的效果。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正是劉備集團最鼎峰之時,劉備也進位漢中王。此時,雖然劉備已經擁有了一個王爵的身份,還畢竟還不是皇帝呀。來自荊州的這些士兵,大多數原本就是劉表或劉琦手下,後來變成劉備和關羽手下,忠誠度本就不夠徹底。更何況,赤壁之戰後,周瑜和魯肅又統治了南郡和江陵一段時間,所以在很多士兵心裡,兩邊的區別並不大。趙雲的箕谷之戰時期,劉備之前已經稱帝,蜀漢是一個規整的政權了,這時的政治影響力在人心中佔據的比較比較大。特別是諸葛亮的《出師表》,又把北伐的意義進一步說明,保持了上下一心。所以,此時蜀漢計程車兵們忠誠度也比較高,鬥志也比較堅定。
而且,趙雲的箕谷一路,是作為別部吸引部分曹魏火力,一旦進攻不利,發現敵人兵馬增多了,這證明計劃有變。所以,趙雲馬上聚眾據守,避免了無謂的犧牲。關羽不一樣,作為主攻方,不予餘力。作戰時間長,將士疲憊。更要命的是後路被斷,關羽軍就進退失據了。此時,呂蒙又利用關羽的使者回去宣傳,士兵們的家人過得比之前還好,這就很致命了。即便平日關羽對士兵再好,總是比不上自己的親人吧,所以,部隊離散,也是形勢導致,無法可解了。
最後總結下,關羽和趙雲都是各有特色的大將之才,其實趙雲絕對有資格和關張馬黃並列其間。所以,不應該為捧一人,打壓一人。關羽更像是進攻型的將才,也有資格做主帥。趙雲更像是軍隊的“參謀長”,既可以帶兵作戰,又可以負責軍隊的管理作訓。而劉備就是因為擁有這些不同型別的人才,才能成就大業。只是可惜,關羽的失敗,蜀漢就像斷了根翅膀,難於高飛了。
-
11 # 朵朵佬爺
這與關羽平時過於自負有關,關羽只有威,而無信,這個信就是同氣連枝。有的人當了領導,總把自己當領導,是壓而不服。
回覆列表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將軍的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往往一個能力出眾的將軍,帶領軍隊身先士卒,往往能極大地提高軍隊戰鬥力,取得勝利。在三國中就有很多將才,如張遼,以八百士卒擊敗江東十萬之眾,甘寧率領百騎夜襲曹營,大顯東吳威風。都展現出了不俗的能力,讓士卒願意以死相隨。
但並不是所有時刻士兵都會追隨主將出生入死,如趙雲戰敗無人棄逃,而關羽戰敗,將士們四散奔逃,這是為什麼呢?名震天下的關羽為何都不如趙雲有號召力呢?
其實是“時也,勢也”,時間,地點,條件不同,所發生的狀況也就不相同了!雖然同為名將,但也會有不同的結局。
趙雲被稱為常勝將軍,位列蜀漢五虎上將之一。不熟悉三國的朋友,估計都想不出趙雲何時戰敗過。公元222年,劉備經過夷陵之戰,被江東書生陸遜擊敗,退守白帝城,次年便撒手人寰了,臨死託孤於諸葛亮。命後主侍奉諸葛亮為“相父”。
諸葛亮感劉備的知遇之恩,先後平定曹魏五路大軍,安撫東吳,並率軍出南中七擒孟獲,穩定了蜀漢後方。在公元228年,開始了第一次北伐。此時趙雲已經年近七旬,白髮蒼蒼,而趙雲不減當年之勇,力爭先鋒。諸葛亮命鄧芝為副將隨趙雲出征,出斜谷,兵進曹魏。
可以說第一次北伐是很成功的,趁虛而入,先後擊敗夏侯懋與曹真,大舉進攻。奪取了隴上三郡,南安,天水以及安定。魏主曹睿大驚,馬上啟用司馬懿率軍抵禦蜀軍。諸葛亮知道司馬懿率軍而來,並且孟達已經遇害後,馬上召開會議。街亭這個咽喉要道,就成了北伐成敗的關鍵,但此時諸葛亮卻派了馬謖為主將,前去鎮守街亭。可是馬謖無謀,不但沒有采取諸葛亮當道紮寨的計劃,還命人上山屯紮,不想被魏軍大將張郃一舉擊潰,諸葛亮不禁長嘆:“大勢去矣!”
趙雲身為先鋒,本應衝在最前線,而街亭失守,蜀軍全線動搖。原本的先鋒就成為了後軍,趙雲也就成為了斷後的主將。蜀軍在諸葛亮的安排下,依次退回,而趙雲卻很不放心,獨自一人在後面鎮守,阻擊前來追趕的魏軍。魏軍見趙雲斷後,知道其勇猛過人,於是都不敢與其交鋒,趙雲見無人再敢追趕,便向漢中而去。
《三國演義》第96回:二人正欲起身,忽報趙雲、鄧芝到來,並不曾折一人一騎;輜重等器,亦無遺失。孔明大喜,親引諸將出迎。
趙雲是在第一次北伐失敗的大環境下戰敗的,士兵依次有序後退。趙雲斷後,斬將立威,讓魏軍不敢追趕,於是蜀軍安然無恙退回漢中。雖然是戰敗,但將士隨大軍而去,又有名將斷後,為何要逃呢?
而同樣作為蜀國名將的關羽,所面臨的情況就危險多了,甚至可以說是插翅難逃。士氣已經墮盡,軍心大變,士兵安能久隨!
公元219年,關羽攻打襄樊曹仁,把曹軍殺得潰不成軍,攻佔襄陽,生擒于禁,斬殺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正在蜀國上下歡慶,都以為漢室必興的時候,曹操卻與孫權達成協議,一同攻打荊州。曹操派大將徐晃率軍援救樊城,孫權命陸遜代替呂蒙麻痺關羽,並讓呂蒙白衣渡江襲擊荊州,直插關羽後方。
由於關羽大意,命荊州的軍隊大部分都去了前線,後方空虛。並且守將糜芳,傅仕人等與關羽不和,所以才給了東吳可乘之機。呂蒙扮作商販,襲擊沿江的烽火臺,糜芳與傅仕人等開城投降,於是東吳奪取了荊州。關羽此時還在樊城大戰,聽到荊州丟失後,大驚失色。
呂蒙不愧是古今名將,不但命人在關羽軍中散佈流言,說荊州的家人在東吳的照顧下很好,還派荊州降將士兵去誘降關羽手下軍士。關羽軍心大亂,好多都棄關羽而去,與荊州家人團聚。
關羽作為三國時期名將,雖然有勇有謀,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在曹魏與東吳的聯合絞殺下,關羽只得兵敗被圍,士兵也都四散奔逃。主要是因為關羽所處的環境實在是太複雜,太被動。
其一,曹魏大軍壓境,徐晃也是名將,武力過人,江東偷襲後方,關羽前後受敵,進退不得。
其二,關羽此時深受重傷,雖然手臂經過華佗的救治,但傷口並沒有癒合,武力大打折扣。假如關羽無傷,再斬殺徐晃,拿下樊城,荊州必定又是另一番景象。其三,關羽手下背叛,荊州後方混亂,糜芳與傅仕人開城投降,使關羽無退身之處。其四,呂蒙誘降荊州軍士,命人照顧士卒家人,收買人心。所以在這樣諸多不利的情況下,上庸孟達,劉封還沒有馳援,所以關羽再無迴天之術,兵敗被殺,英勇就義。
關羽與趙雲同樣身為蜀國名將,但關羽壓力太大,孤掌難鳴,所以就算士兵心中有義,但面對東吳的巨大誘惑,也只可屈服。趙雲的失敗,是一時之敗,是有序的撤退,而關羽的戰敗是不可逆轉的,是徹底的失敗。所以士兵只得拋棄關羽,四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