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似曾相識70080451
首先得明白何謂大儒,朱熹是大儒的典型,在當時學問和影響力兼俱的才算大儒,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大儒,我認為王安石、韓愈、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基本上算,仕途上的爬得高、活得順作為不錯標準的話,這些人比朱熹就差遠了,某中韓、蘇二人曾被一貶再貶,王安石的結果寫在歷史中了。
順便說一下, 宋代的儒其實已經不是春秋以後傳統之儒,而是融進佛道學問的新儒,朱熹將儒 帶進了程式化、模式化的極端 ,直到明心學出現才中合過來 。
-
3 # 肇英
恐怕未必。
就朱熹來說,他做到過“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荊湖南路安撫使”這樣的路(省)級主要職務,貼職也升到了“待制”一級,在仕途上毫無疑問地算是混得不錯了。但他這樣的情況,在宋代只怕是並不具有普遍性的。
以朱熹的師承來看——
他是胡瑗、孫復、周敦頤的四傳弟子,司馬光、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
他的這些師祖們,無一不是聞名遐邇的宋代大儒,那麼他們的仕途又走得如何呢?
胡瑗
“安定先生”胡瑗,本官不過做到京朝官遷轉序列的倒數第八階(太常博士),實際職務不過做到“天章閣侍講”這樣的經筵官。
孫復
“泰山先生”孫復,他的本官還不如胡瑗,只做到京朝官遷轉序列的倒數第七階(殿中丞),實際職務也只做到“國子監直講”這樣的學官。
周敦頤
“濂溪先生”周敦頤就不一樣了。他做到過“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廣南東路提點刑獄公事”這樣的路(省)級主要職務,本官“虞部郎中”也要比胡、孫二位高一些。
司馬光
“涑水先生”司馬光則同其他五位不具可比性。他是舊黨的核心人物,在哲宗初年舊黨當政時期,做到了“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就是宰相。
程顥、程頤
“明道先生”程顥與“伊川先生”程頤,這兩位雖然在南宋後期,以及後世元、明、清三代備受推崇,得到種種加封。但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於仕途之上卻是頗為不順的,同前頭的胡、孫二位基本一個檔次(程顥在仕途上相對而言,是胡、孫、二程中混的最好的了,不過也就那樣)。
由以上這些例子來看,宋代大儒除非能夠成為重要政治集團的核心人物,否則其中多數人在仕途上通常不過爾爾,恐怕並談不上“混得不錯”了。
-
4 # 南朝居士
你說反了,把結果當原因了。
難道你沒發現,那些書法家、大詩人、大詞人,都是朝廷官員嗎?至少做過官,或是當時的名士,
為什麼會這樣?很簡單,普通人就算寫詩很好,書法很好,是國學大師,你拿什麼讓別人認識你?沒有知名度,你的作品再好又有什麼用,只能孤芳自賞罷了。
而如果你是貴族、名士、官員,你的作品一堆人捧,然後天下傳抄,那是洛陽紙貴,
唐朝那些未成名的大詩人,或者想做官,想中進士的讀書人,都會去把作品給宰相或者名士、貴族看,他們看了,滿意了,認可你了,然後幫你推廣,你才有機會中進士、當官,不然,別人知道你是誰?
而當你做官、成為名人後,你的作品才有知名度,自然是一堆人捧,甚至天下傳抄,
民間大儒、寫詩寫得好的大有人在,可是誰知道他是誰?
-
5 # 似曾相識70080451
首先得明白何謂大儒,朱熹是大儒的典型,在當時學問和影響力兼俱的才算大儒,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大儒,我認為王安石、韓愈、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基本上算,仕途上的爬得高、活得順作為不錯標準的話,這些人比朱熹就差遠了,某中韓、蘇二人曾被一貶再貶,王安石的結果寫在歷史中了。
順便說一下, 宋代的儒其實已經不是春秋以後傳統之儒,而是融進佛道學問的新儒,朱熹將儒 帶進了程式化、模式化的極端 ,直到明心學出現才中合過來 。
-
6 # 肇英
恐怕未必。
就朱熹來說,他做到過“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荊湖南路安撫使”這樣的路(省)級主要職務,貼職也升到了“待制”一級,在仕途上毫無疑問地算是混得不錯了。但他這樣的情況,在宋代只怕是並不具有普遍性的。
以朱熹的師承來看——
他是胡瑗、孫復、周敦頤的四傳弟子,司馬光、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
他的這些師祖們,無一不是聞名遐邇的宋代大儒,那麼他們的仕途又走得如何呢?
胡瑗
“安定先生”胡瑗,本官不過做到京朝官遷轉序列的倒數第八階(太常博士),實際職務不過做到“天章閣侍講”這樣的經筵官。
孫復
“泰山先生”孫復,他的本官還不如胡瑗,只做到京朝官遷轉序列的倒數第七階(殿中丞),實際職務也只做到“國子監直講”這樣的學官。
周敦頤
“濂溪先生”周敦頤就不一樣了。他做到過“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廣南東路提點刑獄公事”這樣的路(省)級主要職務,本官“虞部郎中”也要比胡、孫二位高一些。
司馬光
“涑水先生”司馬光則同其他五位不具可比性。他是舊黨的核心人物,在哲宗初年舊黨當政時期,做到了“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就是宰相。
程顥、程頤
“明道先生”程顥與“伊川先生”程頤,這兩位雖然在南宋後期,以及後世元、明、清三代備受推崇,得到種種加封。但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於仕途之上卻是頗為不順的,同前頭的胡、孫二位基本一個檔次(程顥在仕途上相對而言,是胡、孫、二程中混的最好的了,不過也就那樣)。
由以上這些例子來看,宋代大儒除非能夠成為重要政治集團的核心人物,否則其中多數人在仕途上通常不過爾爾,恐怕並談不上“混得不錯”了。
回覆列表
你說反了,把結果當原因了。
難道你沒發現,那些書法家、大詩人、大詞人,都是朝廷官員嗎?至少做過官,或是當時的名士,
為什麼會這樣?很簡單,普通人就算寫詩很好,書法很好,是國學大師,你拿什麼讓別人認識你?沒有知名度,你的作品再好又有什麼用,只能孤芳自賞罷了。
而如果你是貴族、名士、官員,你的作品一堆人捧,然後天下傳抄,那是洛陽紙貴,
唐朝那些未成名的大詩人,或者想做官,想中進士的讀書人,都會去把作品給宰相或者名士、貴族看,他們看了,滿意了,認可你了,然後幫你推廣,你才有機會中進士、當官,不然,別人知道你是誰?
而當你做官、成為名人後,你的作品才有知名度,自然是一堆人捧,甚至天下傳抄,
民間大儒、寫詩寫得好的大有人在,可是誰知道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