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當日不自行隱退,在抗元成功後必定登上帝位,明教必然成為國教,屆時會是一個怎樣的皇朝呢?而他同時又能夠成功娶趙敏及周芷若,最終他會立趙敏還是周芷若為皇后呢?最終會演變成怎樣的局面呢?
回覆列表
-
1 # 瞪大貓眼看世界
-
2 # 超然自得
俺覺得他根本就建不起來什麼朝代,他幼年的遭遇就已經決定了他也會和父母一樣隱居亦或飄零於江湖。再牽強點講,明教真的壯大到傾國之力了,那也是道家為主的國家~無為而治,還是說他的性格和祖輩決定的。
-
3 # 文武全粥
首先張無忌若是不隱退必死無疑!歷史已成改寫不了!
以張無忌的心智鬥不過朱元璋,姓朱的已經把張無忌幾乎架空,手握軍隊,張無忌武功再高打的過千軍萬馬嗎!即便能,張無忌能打嗎!那不是成了第二個朱元璋了,人設就會完全崩掉!
張無忌本身就是一個與人無爭,瞻前顧後不決斷的人設!
張無忌退隱之時的確很年輕,也才二十出頭,可是他的武功卻是僅次於張三丰,畢竟作為武功秘籍收割機的他囊括天下絕學:“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以及“聖火令武功”。
這些武功成就了張無忌,於是他得以成為明教教主,成為江湖上頂級高手。
可是,他的能力卻不足以統領明教,更不足以統領江湖。
在明教,他之所以成為眾人推舉的明教教主,一方面是因為他修煉了乾坤大挪移,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關係最過硬。
如他是白眉鷹王的外孫,又是金毛獅王的義子,又是楊逍的恩人,千里迢迢護送楊不悔來到崑崙山。這幾個人都與張無忌有極深的淵源,而且張無忌為了救明教也是奮不顧身,所以他們都推舉張無忌為明教教主。
張無忌的仁慈讓他成為明教的首領,他能夠讓分裂幾十年的明教重新團結,找到當初的節奏。
可是,張無忌卻不能帶領明教走的更遠,因為他對未來非常盲目,他的眼光缺乏前瞻性。
當然,他的手下彌補了他的不足,如楊逍範遙,如說不得冷謙等等,哪個都是智計百出,張無忌就被他們架的高高的,畢竟張無忌有最大的好處:聽話。
張無忌誰也不得罪,讓明教高層都對他很滿意。
因為張無忌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野心。
張無忌是個權力慾望極小的人,是個心腸軟弱的普通人。
自然他的武功很高,但因性格原因不可能成為政治家。
相比起來,趙敏和周芷若都比張無忌強多了,楊逍也更厲害。
然而,楊逍都萬萬不是朱元璋對手,何談張無忌。
張無忌之前最大的願望,是推翻蒙古人的殘暴統治,救萬民於水火。
那麼,雖然張無忌自己被朱元璋耍花樣陰了一下,失去了農民軍領袖的地位,但畢竟他的目的達到了。
朱元璋至少推翻了蒙古人的殘暴統治,建立了一個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的國家。
這樣一來,張無忌還有什麼必要自己稱帝呢?他又沒有權力慾望。
以張無忌的性格,不可能為了自己的私慾,讓無數人為他去死。
況且,當時朱元璋已經有百萬之眾,你起兵也鬥不過他,白白尋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