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冰挑逗者
-
2 # 影視後期設計
1、前期拍攝
很多人不把前期拍攝列在調色步驟之中,但我覺得,反而是重中之重!
前期不能判斷後期處理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所以,前期更重要的是把握好構圖、曝光這樣後期很難處理的環節
原始影片素材,畫面是以中性的所謂“標準”基色為主,前期拍攝中,主要控制畫面的曝光、白平衡、構圖、視角、運動等基本指標。
2、校色彌補前期不足(也叫一級校色)
——主要看以下三個指標,是否恰當
調整畫面對比度飽和度白平衡色溫設定這一步的結果就是要儘可能的使畫面看起來自然、協調。
3、區域性光線校正
對區域性曝光過渡或者曝光不足的畫面進行修正,或者根據需要對畫面區域性進行提升/降低亮度處理等。
4、藝術調色處理
這一步不是必需的,要根據想要表達的主題來決定,使用恰當會有令你眼前一亮的影片效果,主要是以下三種形式:
區域性色彩替換:比如換掉畫面中花朵的顏色或者人物衣服的顏色。去色或者單色處理:這種情況下多是為了表達某種過去的或者夢幻的效果。整體調色:常用的形式有增加光學濾鏡效果(類似柔光的濾鏡效果尤其對畫面高光部分細節有比較明顯影響)、暗角處理(用來加強畫面主體物)、風格化處理(會對畫面產生的變化較大) 、模擬膠片質感(為了模擬某種膠片質感,畫面的black/white point以及曲線等引數會產生顯著變化,次序應靠後)、銳化及畫幅修正(可以透過Pan/Tilt/Scale等平移縮放對畫幅構圖進行調整)概括得來說,可以用我們學生時代寫作文的結構來講“總——分——總”,但是怎麼總,又如何分?我說了不算,每一部電影都不同,還得看作為調色師對影片的理解了哦!
最簡單的來講 剪輯軟體上面都有風格化的顏色模板 而像辛德勒名單那種的 單獨的上顏色也有很多方法 綠布 或者單獨做 目前國內以及很多世界上的電影調色是達芬奇 而國內除非大製作有單獨調色師 一般情況下都是剪輯師兼職的。其實特效師 剪輯師 調色師都是單獨的方向 特效偏技術硬軟體 調色偏美術 剪輯偏畫面節奏 說遠了 阿萊的機器出來的畫質就很好而且需要攝像師的色溫光圈等等都會影響畫質 這是初步顏色 後面需要特別需求的地方再另行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