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雨後新晴原創

    學雅利安人肆虐歐亞,毀滅了三大文明,而中華文明在歷史上,也曾遭到草原文明的巨大沖擊,卻能生生不息,頑強生存,且發揚光大,在於中華文明本身底蘊的深度和厚度,在於本身力量的強大,且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吸收外來文明,彌補和深化自己本身,這是儒家和道家精神的高明和目光遠見之處。

    文明是人類社會的品質,各民族文明的形成,都因自己所處的環境差異,各具不同的精彩。華夏文化的誕生,孕至特殊的自然環境,天賦聰明靈秀的華夏民族,在與自然的互動中,形成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基因。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斷根、傳承至今的文明。文明隨著語言的發展而發展,文明是社會歷史的積澱,所以具有歷史性。文化隨著民族的的產生而產生,透過民族的形式發展,形成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因而也具有民族性。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人類文明的進步,依耐於文化的發展程度,文化是人類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民族文化由其歷史長期積澱,形成了自己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範、文學藝術、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及人生理念和社會道德知識體系。地大物博,人才輩出,香火傳承,文化繼延,華夏文明在多元對立的文化狀態下,保持著自己的生機,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在歷次社會災難中永不熄滅。

    漢字的誕生,造就了華夏文明,記錄了民族的起源,傳承了古老的哲學,造就了輝煌的文明‘歷史。蘊藏在漢字漢語背後數天年的文化底蘊,層次遠高於世界上其它語言,在人文領域,對於抽象的主觀感情描述,世界上的語言文字,只有漢語能做到完美,一個漢語的成語,等於外文幾個句子包涵的意思。

    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華精神文明強大的基礎,華夏民族歷史上磨難不少,而由於文化底蘊的深度和厚度,中原文化精神頑強不息。北方草原民族以馬上武功入主中原,而其落後的文明,卻消融於中原文明,最終被漢化,成為華夏民族的一個部分。寫到這裡,又追憶到吳宓先生!沒有這位一生飽經滄桑的文化大師,及一代真正的中華學人陳寅恪等竭力保護,我們如今所用的漢字漢語,可能已在上個世紀初被日文或拉丁字母所取代,文化上也已經被殖民,中華文化像歷史上亞歐那三大文明一樣,消失於歷史的煙雲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友應該找個有錢的,還是有時間陪伴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