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旭陽
-
2 # 解鬥先生
91年農村小夥子,成都上班平均月薪7k,每月至少用3k,不打算買房。買了就要還幾十年,那時還有夢想嗎?還有志向嗎?如果非要說有房才能搞物件,老子還不如每月花500來一次全套的大保健,經濟、實惠、高階、前沿、神清、氣爽,主要還不會留下對女人負責等後遺症。
-
3 # 使用者51377078158
90後可以靠自己買得起房子,但是絕對不是一二線的房子,而且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用一線工資養三四線房子還是可以考慮的,例如我94剛本科畢業,稅前30萬,不考慮漲薪,湊個兩三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子的首付還是沒問題吧。
一線城市,沒有好爹媽,基本上不可能。
我認為題目應該這麼限定,90後,多少年內,買哪線城市的房子。
有些人,愛信不信吧,我不吃虧,還有那些帶著罵人的,我告訴你,你不僅沒見識,更重要沒素質。
-
4 # 單表君
我所接觸的90後,小學同學,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說我接觸的範圍有點小,我見過的,我知道的,只要有房子,那一定是父母給買的,或者是父母交了一半的首付,月供自己還,並且每個月父母也會在生活上接濟幾千。買菜買衣服什麼的也都是父母在買。朋友結婚生孩子隨禮偶爾沒錢了也需要父母接濟。。。。。
我相信肯定有很多出色的90後自己買房,但是這樣的人,我身邊一個都沒有,我身邊的圈子裡的人沒有聽說過,我的圈子裡認識的人,有剛考上公務員的,有剛考上研究生的,有工作一兩年的,有自己開店的,但是都沒有憑藉一己之力買房子的,我只在網上,貼吧也好,評論裡也好,才聽說過。
-
5 # 仁慈的獅子q
91年的,21歲出來跑業務,這幾年自己買了一套120平的房子,一輛七八萬的車。覺得已經很慫了。因為身邊的幾個朋友都是自己做生意而且都越來越好
-
6 # 洋哥Li
古人云,養兒防老,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社會滾滾洪流,在高新科技發展如此之快的今天,以及計劃生育造成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單憑一代人的努力,很難在社會立足,甚至買房都成困難。這是普遍的社會現象。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更為嚴重,二三線小城市,還差點事。自己努努力,平時省吃儉用,畢業後奮鬥幾年交個首付還是沒問題的,整體的來說,還是靠父母的佔大多數,當一件不對的事情成為一個普遍現象,那也就見怪不怪了,反而拿著較真不太開明的家長,非要認為養活孩子這麼大,應該讓他們自食其力,反而是耽誤了他們,害了他們。所以,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靠家裡救濟救濟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解決了房子的問題,以後掙錢了沒有太大的開銷,也可以照顧父母,否則,房價會漲的讓你懷疑人生。掙得錢,遠遠不夠房價上漲的速度。如果非要按比例的話,應該是大多數吧。除了當地人開發分的房產,大多數人還是必然要靠家裡支援一部分。
回覆列表
車子好買,不是有一款中國產車最新款的只需要兩萬元不到,就可以買一輛嗎?除了非要全款買寶馬和保時捷,90後買車並不難,難的就是買房子。
難到什麼程度?以現在90後普遍的收入水平,別說一二線城市,就是三四線城市以下,以年紀最大的90後今年27歲算,我敢說絕大多數人也得啃老才買得起房子。
十幾年前,“啃老”還是一個屈辱可恥的詞,經常跟“垮掉的80後”並列。然而十幾年後回頭看,當年“啃老”買房的80後,都因為及時買房而積累了不小財富,從而在階層競爭中不至於墜落滑坡。而那些不願意啃老,或無肥老可以啃的80後,除非因著極小的機率白手起家,創下不小的家業,其他的沉默的大多數都在懊悔。
在十年前,北京四環以內還有很多樓盤均價在一萬左右,同時畢業入職的兩個大學生,一個當時啃老買了一套三居室,一個堅信自食其力,發誓攢三五年的工資再買房。現在,他們倆的區別有多大,似乎不用再多說了吧。
根據我的觀察,隨著當今財富流動和階層下滑的程度不斷加劇,一般的城市家庭想要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就必須在兒女三十歲前,完成兩代人之間的財富轉移,將理財的重任交給更具備精力和知識的那一代人。
老年人抱殘守缺、勤儉節約,相信勞動致富,遇到個爛桃子都捨不得扔,削掉半邊再吃的經驗,已經與形勢完全脫節。思維的滯後,精力和學習能力又大不如以前,老年人要麼把積蓄放在銀行裡,買一些不痛不癢的保底理財產品,坐等貨幣貶值。要麼在奸商的花言巧語下,墮入投資和保健品騙局,甚至血本無歸。最典型的,可以看那些投資擔保騙局的受害者,以及至少數十位被抵押公證騙取房產的北京老人。
換句話說,果斷啃老、科學啃老的家庭才更有競爭力。做為一個大家庭,更應該追求財富資本的增值,而不是家庭成員的工資又漲了三千塊還是兩千塊。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固然存在競爭,但更激烈的社會競爭,其實是不同家庭之間財富的對比。家庭新老換代的質量和速度,直接決定了家庭後代是滑落還是攀升。
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化狂飆猛進的一二十年裡,大部分中國城市家庭的財富都集中在房產上,現在雖然調控升級,但房產仍一般家庭能操作的最優質的保值物。購房貸款,也是一般人能從銀行拿到的數額比較巨大,但利息卻很低的貸款。兩相交錯,一個結論明晃晃金燦燦:有錢的話趕緊在一二線買房,沒錢借錢也要買房。尤其對於剛需族年輕人來說,購房就相當於購買了一張所在城市的入場券。
當然,啃老也要量力而行。很多農村家庭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恐怕就只能靠自己了。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當一個人——還很年輕的時候只能靠自己,他(她)要走的路或許會曲折一些,但這未嘗不是一種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