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悅讀育兒吧
-
2 # 清泉氵
需要穩定,自信和鼓勵,兒子從小精神上挺獨立,有膽有識有主見,他只有兩次發高燒的時候,高考前兩天,才表現出對親孃的依賴,我感覺他應該是對不能確定的未來,心中沒底煩躁不安吧!或許親孃在孩子心中,是他尊崇的女神。
需要穩定,自信和鼓勵,兒子從小精神上挺獨立,有膽有識有主見,他只有兩次發高燒的時候,高考前兩天,才表現出對親孃的依賴,我感覺他應該是對不能確定的未來,心中沒底煩躁不安吧!或許親孃在孩子心中,是他尊崇的女神。
夏日的上午,陽陽頂著烈日回到家中,淋漓的汗水在他的脊背上形成了一個心形,將衣服緊緊貼在他的背上。他告訴我:“我的朋友找不到,都出去學這個學那個了。”然後他突如其來地感謝我:“謝謝媽媽沒讓我報那些補習班,讓我有個放鬆愉快的假期。”
我一時語塞,其實我只是個偷懶的家長,對應自己有個色彩比較灰暗的童年,我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在快樂和自信當中,哪怕在現在的教育大局下,我其實為他構築的是一個透明而不堪一擊的肥皂泡泡。
是啊,我想做哪一種父母呢?現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也許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就先聽聽我的一家之言,然後一起探討吧?
首先,我想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家庭,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意見一致,向來支援對方,冷靜解決爭端,而不是互相詆譭、爭執不休。
這和我個人的童年恰恰相反,從小父母離異後我見慣了母親對父親的詆譭,而在後來重組的家庭中,也看到無數次的爭執打鬧,往往是母親一貫忍讓,結果為了生活的些許小事脾氣發作,而繼父則報以拳腳甚至將對方趕出家門。
我那時就想將來絕對不做我媽媽那種怨婦,平時可以說是千般小心地伺候家人,結果家人習慣了她的付出,當她用抱怨的口氣來吸引大家對她的注意時候,實際是把親人反而推遠,更何況所遇非人,所以境遇只能用悲慘形容。
而現在,至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爭執,有任何意見我們一般都對孩子說:“我支援你爸(媽),意見不同的話我們晚飯後投票。“於是孩子千方百計去遊說爺爺奶奶和自己父母,爭取得到更多的投票支援他的觀點。
其次,感情必須獨立新鮮乾淨,不能太依賴對方。與其作草,不如當樹。
目睹了周圍多少的”孩奴“,為了孩子可以不惜一切放棄個人興趣愛好,甚至進修機會,整天和孩子捆綁在一起。而我和老公則試圖構築我們自己的”兩人世界“,從四歲開始孩子獨立睡覺,有時晚上他會來懇求與父母同住,但是一般都是拒絕,偶爾破例比如旅遊或者為了晚上起來看世界盃方便。
我接觸過不少與媽媽同睡的小男孩,甚至到初高中都如此,長大後有一些出現了依賴性人格,一有障礙就寧可在家啃老也不願出去工作。而一個在母親面前是“天使面孔”的男孩,在學校裡卻動輒發怒、蔑視老師和學生,這番反差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任何父母都喜歡甚至享受孩子的親近甚至依賴,但是過度鼓勵這種依賴,到最後實際是剪掉了孩子的翅膀。
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不應該被養育孩子為藉口所抹殺。周圍在懷孕期間繼續進修的朋友大有人在,不過許多朋友在孩子讀書後往往會說:“我這輩子就這樣了,現在就指望把孩子培養好。”
我個人不表贊同,在有了孩子後我繼續揹包出去旅遊,很多時候並不是帶上孩子出行,而個人進修也從未停止腳步,這至少有一個優點,就是活潑的孩子也有靜下心的時候,他特別喜歡看書,不知道是不是和我家喜歡讀書的傳統有些關聯呢?
私心以為,愛是過程,不是目的,不能作為束縛對方的藉口。養兒只求他獨立思考能分辨是非,不求他如何回報。
在目睹了周圍許多人和父母之間的愛與傷害不斷迴圈的過程後,我內心也有一種無力感,之後化為了文字,寫了《愛誤人》系列故事,如《走不出的童年》裡面的女孩其實就是一個真例項子,每每掛上母親電話,她都是痛哭一場,為母親的指責“你沒有良心,只知道夫家忘記了父母。我養育你從來沒得到任何好處。”這類的話傷得內心百孔千瘡,直到自己為人父母才漸漸能理順和父母的關係。
這裡說到《簡書》中讀過一些“非婚”“不育”觀點的文章,唯有一哂,並無訕笑之意,因為當年我也曾經是持有此觀點中的一員,而且不太順利的成長經歷足有讓我有獨自旅行到老的觀點,但是人總有際遇,在合適時間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突然想結婚了,玩了幾年覺得想有孩子了,這一切就順利成章進行了。
只是我不曾後悔,因為大多數人的童年記憶從零到五歲可能是缺失的,有了孩子後我才奇蹟般地補上了這段成長經歷,最終理解了我自己的父母,和他們和解,因為我突然明白:那段成長中不可能沒有母親的付出,我以前對她的一些責怪其實是我自己的無知,這樣想後就釋然了。
父母在破除了“神聖”的幻覺後,最終以普通人,甚至讓我無奈惋惜而又珍愛的凡人面貌出現,和我的內心對話,達成了最終的理解。我現在只想拍拍當年那個獨自飲泣女孩的肩膀,給她一個擁抱,告訴她會成長起來,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如今對下一代,我不會對他有太多束縛,抓大放小也許就成了懶父母的藉口,但是處處都“揪小辮子”不是培養一個斤斤計較的男生嗎?對不起,這不是我的培養目標,我只希望他也能大度寬容,正如他沒事傻樂的老爹和有時會“糊塗”一把的老媽那樣,卻有著生活中無數的歡笑時刻。
愛,本來就是個過程,我不會求它開花結果,一直到我可以享受果實的那天。我只是一個守林人,在工作時候看娃兒們破土發芽,在家裡看孩子享受成長。而有一天,如果無愛,那就做默默支援的家人吧。
做這樣一種父母,給自己更多的釋然和自由,給孩子許多自己的空間,不把愛作為負擔或者責任,那只是如影隨形陪伴人生中的一路溪流,然後最終看到他的身影走入大千世界中去。
然後遠遠走開,繼續過自己的鹹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