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濟
-
2 # 勇戰王聊歷史
在任何朝代,一支私人軍隊都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
戚家軍是明朝最早出現的招募軍,屬於募兵。這跟明朝的軍戶制度完全不一樣。明朝的軍戶屬於囤兵於民,平時耕種,戰時作戰。這些軍戶不打仗時,是不用朝廷花錢養活的,只有作戰時才有獎賞。也是因此,隸屬於明朝五軍都護府的軍戶開銷需求不大。
再看戚家軍這樣的私人部隊,真是靠錢攢出來軍隊。這些士兵平時領著高薪,戰時還有高額賞金:殺死10名倭寇,給12人的小隊300兩賞金;相當於給每名士兵發一年的工資作為獎勵。
戚繼光是總兵,上面還有張居正等人給他當靠山。張居正在,戚繼光就過得很舒服。戚繼光在,這支部隊就不愁銀餉,戚繼光也不會虧待他們。但是,張居正先於戚繼光死後,戚繼光就開始受到排擠,被彈劾下臺了。後來戚繼光也死了,戚家軍就更不好說了。
後來戚家軍的長官吳惟忠混的一般,只是參將,罩不住戚家軍。而且,他還因為要軍餉的事,被撤職了。這下好了,戚家軍徹底成了沒孃的孩子。於是,本來就因為欠餉而心懷怨憤的戚家軍更是陷入“炸營”的風險。
給錢解散?不是朝廷風格,顯得朝廷太好欺負了。而且,這些募兵也與朝廷軍制不合,不能久留。(朝廷可能也怕他們回去以後,換個身份去當匪。)於是,在兵部授意下,昌平總兵官王保將戚家軍誘殺了。
《 北韓宣祖實錄》: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 , 以備倭之緩急。 而十月間 , 以離家日久 , 錢糧不加 , 含忿謀作亂 。事覺 ,殺三千三百餘口 。
究其原因,還是當時的朝廷眼裡容不下“募兵”。這些兵在朝廷看來,雖然有戰鬥力,但是,也是不穩定因素。
-
3 # Mr史海拾遺
要知道中國歷史上,能夠以主將姓氏命名的軍隊只有兩支,一支是岳飛的岳家軍,另一支則是戚家軍,可見戚家軍是一支多麼優秀的軍隊,可是它的結局卻讓人覺得滿目淒涼,悲痛欲絕。
在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這支紀律嚴明,且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的部隊卻被自己人絞殺,原因是兵變。
表面原因:要求加薪,演變成兵變。
從戚繼光創立戚家軍,到戚繼光離職,戚家軍在24年的時間內,斬殺15萬敵軍,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最強軍隊,是大明後期國防力量的主力部隊。而萬曆北韓之役中,戚家軍更可以說是大殺四方,將剛剛統一日本的豐田秀吉,打的落花流水,幾千人的部隊擊敗了十萬之眾。
為了讓戚家軍英勇作戰,時任兵部侍郎、薊遼經略的宋應昌許諾,戚家軍的年薪43兩,而當時,明軍其他士兵的年薪僅有18兩。其實,這件事無可厚非,當時的明軍大部分都是衛所兵,除了18兩的薪俸外,還有很多其他收入,而戚家軍都是募兵,除了薪俸之外沒有其他收入。
另外,戚家軍作戰勇敢,遠不是其他明軍能夠比擬的。可以說,這43兩的工資花出去是物有所值的,因為這些戚家軍是真的拿命去拼的。可最後承諾確不了了之,於是戚家軍向朝廷索要糧餉,一個叫做王保的新總兵,他把眾人叫到了石門演武場,進行了大屠殺。
根本原因:就是戚繼光動了很多人的蛋糕。
當時,大明的衛所部隊軍紀敗壞,欺男霸女、無惡不作。面對這種情況,戚繼光招募了戚家軍,當戚家軍成功後平定沿海倭寇並且多次擊敗蒙古鐵騎後,戚繼光提出以戚家軍為教導隊,練兵十萬的建議,以此重振大明軍威。
這下子可捅了朝中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心窩子;如果將領專兵,朝中文臣很可能會失勢,其次,朝中很多將領都是靠著壓榨衛所士兵謀取利益。如此,戚繼光的成功成為了朝中保守勢力的一塊心病,他們每個人都恨不得戚繼光的政策失敗。
在戚繼光被打壓失勢之後,戚家軍遭到的不公待遇越來越多,心裡的怨言多了,難免會嘮叨兩句。這時,一個天大的帽子扣到了他們的頭上——兵變,於是,朝中的保守勢力迅速出擊,將戚家軍僅存的成果被抹殺。
-
4 # 笑看風雲在際
起因是明朝拖欠戚家軍的軍餉,這些士兵找長官討要軍費而被誘騙殺害。事實上戚家軍的慘劇是當時明朝朝堂之上一種紛爭的體現,南北軍隊鬥爭的延續,所以才會有了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被殘酷絞殺的事情。
戚家軍戚家軍是戚繼光組建的,成立於嘉靖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59年。戚家軍從建立之後,就以嚴格的軍紀聞名於世,並且戰鬥力非常強,在嘉靖時期,東邊沿海地帶經常有倭寇劫掠百姓的事件發生。這些倭寇搶完就走,而且還與海盜勾結,作亂沿海地帶,讓嘉靖帝非常頭疼。戚家軍在戚繼光的帶領下,重創沿海的倭寇,戚家軍也從此在明朝名聲鵲起。之後戚家軍更加重視軍人的訓練以及裝備,再加上戚繼光深諳兵法之道,讓戚家軍成為當時明帝國的一支王牌之軍。
萬曆北韓戰爭到了萬曆年間,日本的豐成秀吉看上了北韓的那一畝三分地,於是乎日本的大軍浩浩蕩蕩地打進了北韓,北韓國王幾乎盡失北韓八道,差點就亡國了,之後北韓嚮明朝求助,萬曆帝就派明帝國的軍隊馳援北韓。當時北韓戰爭的主帥是李如松,李如松是明朝名將李成梁的兒子,他們家世代鎮守東北那地,在明朝他算是北方將領。
北韓戰爭開始後,萬曆帝想到了戚家軍這支王牌之師,戚家軍就成了北韓戰場上明朝軍隊的先鋒。戰場上先是宋應昌允諾戚家軍兩倍的軍餉,只要他們奮勇殺敵,後來平壤之戰中,李如松又允諾戚家軍,先登平壤者就賞賜萬兩白銀。在重賞的誘惑下,戚家軍玩命的死戰,最後才有了明帝國在北韓戰場上的彪悍戰績。雖然戚家軍不負盛名,但朝廷的軍餉與賞銀就遲遲沒有下發,戚家軍中將士也微言頗多。之後他們就被調離了北韓戰場,回到石門寨駐守。
南北之爭按理說戚家軍這麼勇猛的戰績,朝廷應該重賞才對。但就是因為戚家軍太過勇猛,而且戰鬥力也太強,讓萬曆帝可能心有顧忌。而且李如松作為主帥來說,手底下有這麼一支強悍之師,又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隊,他該多麼恐慌呀。再加上戚家軍屬於南軍代表,李如松是北軍的代表,萬曆時期,朝堂上紛爭不斷,南北軍隊也有爭權奪利,即便戚家軍那時已經沒有戚繼光,但戚家軍的威望與實力,還是讓北方將領有所顧忌,尤其是在北韓戰場上,戚家軍的作戰能力以及對不公平待遇的抱怨,讓北方將領也容不下戚家軍。
薊州之變之後因為朝廷拖欠軍餉,在鎮守薊鎮的戚家軍開始向長官王保討要薪水。在萬年時期,明帝國的內部腐敗嚴重,其實明朝軍人發不出軍餉的事情很多,所以戚家軍聚眾討要薪水,也不算什麼大事,因為明朝那時候經常發生。可薊鎮總兵官王保卻把這次討薪給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那就是兵變。於是王保誘騙戚家軍說是給他們發放軍餉,將他們誆騙到演武場,集團屠殺。就這樣剛剛在北韓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戚家軍就成為罪人被屠殺,萬曆帝知道後,也不過問,甚至都沒有問罪王保。
戚家軍是明帝國軍事力量最後的輝煌,可惜最後戚家軍也沒有躲過朝堂的紛爭,就像明帝國一樣,最終也死於黨派之禍。這是明帝國的悲哀,也是當時百姓的悲哀。
-
5 # 沂藍書院趙月光
明末戚繼光為了消滅東南倭寇而創立了戚家軍,在明朝衛所兵墮落之際,顯示了募兵在良好訓練和軍紀下的強大戰鬥力。
因為後臺張居正死了,戚繼光也被調離戚家軍。
萬曆二十三年,薊鎮總兵官王保將戚家軍以兵變為名進行屠殺,其餘人員盡皆遣散。
如果明朝末年能保留戚家軍,北方則有關寧軍、宣大軍、戚家軍,大明也不至於輸的這麼慘。
戚繼光給戚家軍發的工資不高,一年十兩白銀,也就是一個農民的收入,大明的兵部尚書一年也才152兩。
但戚繼光發的獎金高,按倭寇的首級算。
以小隊12人,獎金按小隊分。殺一個倭寇賞銀30兩,殺12個倭寇360兩,殺120個倭寇,3600兩。
一個小隊一年殺12個倭寇,平均每人每年工資加獎金是40兩白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戚家軍的戰鬥力很強。
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發生薊州之變,《神宗實錄》記載:
“萬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兵變主體是原戚家軍的部隊。
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薊鎮三協的南兵要求發欠餉。薊鎮總兵官王保在演武場將他們誘殺。
《兩朝平攘錄》:平壤南兵撤回時,以王賞不給鼓譟於石門寨。總兵王保與南兵有小忿,遂以激變聳惑軍門,千三百名保盡誘殺之。《北韓宣祖實錄》: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當時戚家軍的將領是吳惟忠、駱尚志、王必迪,三人被稱為“南兵三營將”。兩次入朝抗倭。薊鎮南兵,是吳惟忠徵倭浙兵,約3700多人。兵變二年後,兵部仍派吳惟忠統領南兵入朝抗倭,南兵已減員一半。
所以,在兵變中被殺的戚家軍人數約2000人。
(萬曆皇帝)明朝中後期的軍餉,募兵是一年18兩。
前線交戰要翻倍,何況要出國作戰。宋應昌將入朝抗倭的南軍的軍餉提高到了一年43兩左右。
後來宋應昌被解職。
南軍第一次入朝作戰時的賞金,還沒有發下去。宋英昌給內閣首輔王錫爵的書信中說:
平壤首級大功未賞,各軍志意似不如前,是人事不在我,幸相公留意焉。
萬曆三大徵花了太多的銀子,連賞錢都發不下來。
大明氣數已盡。
四十九年後,明亡。
-
6 # 途牛山小旋風
威名赫赫的戚家軍自成軍以來未嘗敗績,一路從南打到北,創造了無數個以少勝多和零傷亡的傲人戰績。但現實卻是如此的殘忍,這支百勝鐵軍最終沒有倒在敵人的炮火下,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暗算上!從這裡面也明顯看出,萬曆中後期,大明內部黨爭嚴重,腐敗成風,強盛的帝國已經走向了沒落。
深陷黨爭的戚家軍戚家軍成軍於嘉靖年間,得益於戚繼光訓練有方,且武器裝備精良、軍餉豐厚,戚家軍逐漸打出了氣勢並最終脫變成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強軍。
戚家軍最輝煌的時候應該是在萬曆十年以前,這個時間段裡,皇帝年幼,權力其實是集中在首輔張居正手裡。戚繼光與張居正關係非常好,所以戚家軍得到了國家全力支援。據說當時兵部尚書的人選都得讓戚繼光滿意才能上任,不然只能被更換。
可惜好景不長,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皇帝開始親政。張居正活著的時候樹敵頗多,就連萬曆皇帝都跟他有仇,所以張居正剛去世就遭到了清算,家人也都紛紛獲罪。戚繼光作為張居正的鐵桿親信,自然也在清算名單中。
於是戚繼光先是被調任到無關痛癢的地方當總兵(明面是平調,暗地是降職),後來乾脆被罷官。可嘆戚繼光一生功勳卓著,為國為民,最終卻得不到國家的重用,憂鬱而死。
本來張居正去世後,戚家軍已經勢微,現在戚繼光也走了,戚家軍的處境就更差了。不但軍餉得到充足的撥發,也很難升官、被重用,到後來甚至被拆分的七零八落,完全形成不了大規模的建制。此時的戚家軍逐漸被人為的瓦解,成為了黨爭的犧牲品和替罪羊。
戚家軍最後的輝煌公元1592年,即萬曆20年,北韓戰爭爆發,大明作為宗主國為北韓撐腰,與日本在北韓半島展開了一場持續6年之久的大戰。
這場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萬曆23年結束,李如松為主帥,取得平壤大捷,基本結束了戰爭。而李如松最仰仗的部隊正是當年抗擊倭寇,並取得輝煌戰績的戚家軍。
戚家軍在北韓戰爭中依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他們一路勢如破竹,將倭寇打的七零八落,據說當時攻克平壤的時候,第一個站上城樓的就是戚家軍的人。
慘遭暗算功勳卓著的戚家軍本應成為這場戰役的英雄,但是卻慘死於黨爭之下。平壤大捷有功未賞,直接被調回了石門寨。寒冬臘月,不少人衣食無著,所以一起向薊州總兵討薪,要求將戰功兌現。
薊州總兵王保是個嫉賢妒能的人,他早就看不慣戚家軍的威風,因此便設下毒計,假意答應眾將士的要求,將大家騙到校場上,進行了突然圍殺。可嘆手無寸鐵的戚家軍沒有倒在殺敵的路上,卻慘死於同袍之手,還被誣陷了造反的罪名!
誰為戚家軍主持公道?戚家軍最大的倚仗就是當年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但此時早已去世,連戚繼光也鬱鬱而終了。戚家軍被朝廷看做是張居正的餘黨,正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局面,所以根本就沒人為他們申冤。
萬曆皇帝也是個薄情寡恩的主,絲毫不念及戚家軍往日的功勞,對王保的屠殺行為竟然不做任何處置。
不知萬曆47年,薩爾滸之戰慘敗的時候,萬曆皇帝和滿朝文武是否想起了百戰百勝的戚家軍,是否有一絲悔恨之意呢?
-
7 # 呆萌小索隆
縱觀歷朝,軍功越高的“私人武裝”,大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比如南宋的岳家軍,明代的戚家軍。戚繼光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也是一位卓越的軍事科研人才,在士兵選拔、訓練、武器裝備、排兵佈陣上,戚繼光都做了大膽改良,戚家軍也成為一支幾無敗績的強軍。
在萬曆二十三年,也就是第一次萬曆北韓戰爭結束兩年後,原本隸屬戚繼光的“南兵”,卻被血腥剿殺。三千三百名戚家軍死於非命,也就是說這些士兵沒有死在敵軍戰場,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鮮史料記載:
“建昌營調南兵三千留養,以備倭之緩急。而十月間,以離家日久,錢糧不給,含忿謀作亂。事覺,殺三千三百餘口。”
戚家軍由戚繼光訓練組建,嘉靖年間在浙江、福建等地抗擊倭寇,之後在隆慶年間調入薊州,戍衛邊疆,立下赫赫戰功。北韓戰爭爆發後,吳惟忠率領幾千戚家軍參加了抗日援朝戰爭,在攻克平壤戰役中立下大功,不論戚繼光在與不在,戚家軍依舊延續著不敗的記錄。
那麼為何到了萬曆二十三年,強悍的戚家軍卻被自己人痛下殺手?
缺糧缺餉,引起士兵不滿
萬曆中期總體狀況基本上延續著平穩,但這其中也開始暴露很多問題。當兵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他也是保命的飯碗,很多人當兵是為了吃上飯,如果軍隊不給飯吃,不給發工資,那麼必定會引發士兵不滿,甚至造成兵變。
作為一名卓越的軍事家,戚繼光很清楚提高戰鬥力的辦法,為何戚家軍戰力如此之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戚繼光給他計程車兵開出了相當優厚的待遇。在戚繼光治下,士兵的基本工資一年大致只有十兩,這個工資不算高,但殺敵獎金極高。
以十二人小隊為例,殺十個倭寇就能得三百兩,殺得越多獎金越高,當然其分配到個人也是相對公平的。這些獎金和福利,戚繼光還在職的時候,是可以保證的,但隨著張居正去世,戚繼光被調離薊州,餉銀的問題也就開始出現。
糧餉問題是導致大明滅亡的原因之一,在萬曆二十三年,拖欠工資的現象已經開始顯露。在北韓戰爭中,因為是出國作戰,且行軍路途遙遠,士兵的年薪也不少,基本能到達四十餘兩。雖然無法達到之前的戚家軍水平,但養家餬口是肯定夠用的。
李如松在北韓戰役前曾經承諾過相應的獎賞,只是戰後由於兵部侍郎宋應昌和尚書石星意見相左,於是宋應昌被罷免,領導更替出現了很多問題。所以當時承諾的工資獎金,並沒有及時兌現給戚家軍。
雖說戚家軍紀律嚴明,但這事情安到誰頭上都得上火,於是軍中牢騷頻起,有引發兵變的跡象。兵變這件事可大可小,在天啟年間,遼東也經常發不出軍餉,但一般朝廷都以安撫為主,畢竟當時形勢緊急。
而在萬曆中期,尚沒有到達國之危難的境地,兵變就成了大事,朝廷得知後,令人剿殺了三千戚家軍,至此戚家軍也是名存實亡了。
失去後臺
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半年後,戚繼光被調任廣東,此時戚繼光的兵權就沒有了,戚家軍也就成了沒孃的孩子。戚繼光是張居正的左膀右臂,張居正位居首輔,甚至可以控制皇帝,權勢之大明代罕有,作為張居正的親信,戚繼光的待遇自然不薄。
張居正用各種手段保護、支援戚繼光,所以戚繼光的權力有保證,軍隊有保障,後勤糧餉自不必說。甚至只要是戚繼光的奏摺,張居正都會第一時間開啟,哪怕是夜晚也不例外。所有人都知道戚繼光的後臺是張居正,在這個強力的保護傘下,戚家軍自然也風光無限。
張居正倒臺,戚繼光同樣被罷免,手下的部隊也會受到牽連,張居正已經成為反叛,新來的領導也就不會再給戚家軍面子。
史料記載:
“薊三協南營兵,戚繼光所募也,調攻北韓,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
在萬曆二十三年,戚家軍的頂頭上司是薊州總兵王保,假如戚繼光還在,哪怕是總督也不敢動戚家軍,而此時一個總兵就敢直接誘殺幾百戚家軍。想來一個總兵不敢擅自殺掉這麼多人,這其中一定有人主使,也就是說王保是有後臺的,有可能就是兵部尚書石星。
吳惟忠雖然跟隨戚繼光多年,萬曆十九年,負責南兵,也就是戚繼光訓練的部隊,在北韓戰爭前是參將之職。第一次北韓戰爭後,才升任副總兵,但他也無法護住戚家軍,之後還被罷官。沒有了後臺庇護,加上有兵變嫌疑,隨即成為被剿殺的物件。
剔除不安定因素
在薊州之時,戚家軍有培訓官軍的職責,一方面戚家軍是為了守衛薊門,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薊州的部隊,提高其戰力。戚繼光曾要求訓練十萬戚家軍,但被朝廷否決,也就是說朝廷只希望戚家軍作為利刃或者尖刀,但不希望戚繼光做大做強。
戚繼光直屬的部隊不過四千人,這些全部由戚繼光一人選拔、訓練,所以引發的問題也不小。明朝是很不喜歡武將專權的,朱元璋為了限制武將的權力,設定了兵部、五軍都督府、衛所制度,統兵權、調兵權分離。從土木之變後,五軍都督府權力下降,武將的權力有些許升高,但依舊是文官掌握大權。
戚家軍是明代少數以將領命名的軍隊,這就意味著戚繼光和士兵們關係密切,並且他人無法調動這支部隊,這就是朝廷最不想看到的事。萬曆皇帝廢掉了張居正的一切功勳,雖然戚繼光的結果比張居正好不少,但朝廷對戚家軍也是有所顧忌的。
另外戚家軍以義烏兵為主,士兵間關係密切,有很多都是親屬關係,極其團結。而萬曆年間的土地兼併現象嚴重,軍隊中的將領,常常會吞併士兵的土地,於是這些南兵就成了腐敗將領的絆腳石。
既然無法從中撈到好處,那麼設法瓦解戚家軍,也可能是很多將領的迫切想法,朝廷的不信任,加上軍隊領導的歪心思,戚家軍就成了異類。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朝廷的文官和地方將領聯合起來剿滅戚家軍,兵變的真假並不重要了,或許是有人暗中搗鬼,密謀暗殺。
萬曆中期的明軍早已大不如前,貪腐、兼併土地時有發生,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怠政引發多重問題,軍餉常常落實不到位,士兵開始從“精兵”蛻化為“賊兵”。一系列問題影響著明朝的走勢,戚家軍的覆滅也許只是冰山一角,隨著建州女真南侵,明朝的衰亡也就再也無法挽回。
只是可惜了這支勁旅,沒有死在跟後金的戰鬥中,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下,嗚呼哀哉……
-
8 # 鬼馬2010
直接原因是鬧餉,骨子裡隱含的原因則很複雜,甚至深入明皇朝的根本。
爆發於其去世八年後(萬曆二十三年),是明末歷史上一幕血腥且恥辱的悲劇。
萬曆二十三年(1593)十月二十日,剛剛打完“抗倭援朝戰爭”第一階段的明朝“薊三協南兵營”(戚家軍)回到駐地,可朝廷先前答應的錢糧與賞賜,卻是遲遲沒兌現。憤怒的將士們當然要討說法,新任的薊鎮總兵王保卻耍了花招,把他們騙到演武場列隊,接著就把臉一翻“擊之”,向這些手無寸鐵的軍人亮起了屠刀。
事變一週後, 十月二十六日,京營佐擊陳雲鴻被授予遊擊職銜, 與原任遊擊季金“ 統押防海南兵,發回原籍,有不聽命者,以軍法從事。”不久前叱吒北韓戰場的風雲戰士居然鋃鏜人獄, 淪為囚徒而血灑西市。十二月初六日,“南兵鼓譟罪首叛胡懷德及偽軍師李無逸等凌遲、斬首有差,仍令梟示各邊鎮。”薊鎮南兵減員一半, 是所謂兵變的直接後果。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結果?
一、首先有沒有兵變《明史·王保》記載:
“薊三協南營兵,戚繼光所募也,調攻北韓,撤還,道石門,鼓譟,挾增月餉。保誘令赴演武場,擊之,殺數百人,以反聞。”
《明神宗實錄》中有這樣一段話,
己未,防海兵以要挾雙糧鼓譟,薊鎮督、撫、道臣擒其倡亂者正法,餘黨盡驅南還。奏聞兵部覆請,報可。
記述很清楚。戚家軍,也就是這些南兵,因為欠餉問題鬧了起來。“鼓譟”,一般的意思就是喧嚷,大叫大喊,大吵大鬧,你要加大點力度,理解為擊鼓喧譁也沒多大問題,但所做的都是挺起脖子、張大嘴巴喊叫。喊叫的話,可能是三五成群,可能是一大幫人集體吆喝,但都是在用嘴巴,沒動武器,沒毀壞設施,沒要挾上級,更沒傷人殺人。說到底了,這就是鬧餉,兵變在體現在哪裡呢?
因為鬧了一下餉,然後就要把人殺掉?
這種做法不是為解決問題,而是藉機生事,趁機發難,必剷除以洩心頭之恨。有這樣的恨意,絕不是鬧點事就能引起的。
當時就有人有看法。王保剿殺戚家軍後,朝中官員給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時曾上書,聲稱“南兵”不可能發生兵變,王保故意誣陷,應該按罪論處。
但御史馬文卿隨即上書保護王保,兵部尚書石星也上書附會,最終,朝廷認定南兵叛亂,王保平變有功,加官進爵。
顯然,王保的做法是得到掌權派肯定的,是預設下的行動。
而南兵鬧餉並非無理,雙糧、賞銀本是東征特設待遇, 自東征首任經略宋應昌以來一直均在執行。當時“募兵年餉銀為18兩” 是通行的標準,但東征援朝戰爭有所不同,算下來士兵年薪達43兩餘, 比通行標準高出不少, 而將官更是加倍支發廩給,實際上士兵也是以出國作戰“餉銀必須加倍”。宋應昌在職之際, 一直都是按此標準執行,但是宋被解職後,部分欠餉未能及時發放到軍士手中,於是鬧餉就爆發了。
二、為什麼殺南兵會被默許?1、與欠餉問題本身有關
明朝財政制度存在缺陷,欠餉一直是軍隊的軟肋,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宋應昌調兵援朝,其軍費很大一部分是挪用的太僕寺的馬價銀,宋還從山東布政使借支泰山香稅銀或登州府庫貯民屯銀共五萬兩等。替軍隊找錢、填補窟窿往往成為軍隊任事者不得不承擔的一項職責。
對於這個普遍的問題,主事者是害怕鬧餉行為擴大化的,採取鎮壓手段就成了一種選擇。這裡也有個小算盤,把此事壓下去,南兵所要的雙糧就不存在了,朝廷也就剩下了不少餉銀。
2、薊州兵變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南、北兵不合,積恨已久,根子上是要清楚戚繼光的影響
這一點為許多歷史研究者認同。
薊州兵變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薊州重鎮所存在的南、北兵不合。
薊鎮是戚繼光傾力打造守衛京師的軍事重鎮,守衛核心是南兵,在待遇方面自然也不差。但自張居正去世,戚繼光解職之後,南兵開始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萬曆二十年五月,薊鎮三屯營因月糧、行糧拖欠就發生過鼓譟事件。萬曆二十年八月,翰林院編修成憲在寫給副總兵樓必迪的《贈樓將軍晉階副元帥序》中說“南兵自戊子鼓譟以來,氣愈驕,行愈橫,最難束也......”。這個樓將軍是專門管理南兵的,成憲是讚揚他這麼難管的兵,樓總兵都能管。
這個贈序說明,自戚繼光離開薊鎮以後,南兵鼓譟就不斷髮生,萬里二十三的這次鼓譟不過是其中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
御史馬經綸在此事中火上澆油,在上報文書中說“南兵屢噪乃薊鎮痼疾,然向來鼓譟止協眾要恩,今則漸成逆亂,若復過為姑息,不行盡數驅逐,貽患必深”。馬把鼓譟定性為叛亂了,對於叛亂,就要“驅逐”。馬沒有說要“剿殺”,但徹底清除痼疾的這個理由則為行動者進行剿殺提供了依據。
但稍微有點軍事理智的人都清楚,徹底驅逐也好,剿殺也好,就會將南兵逐出薊鎮的防禦核心,核心既解,戚繼光建立的薊鎮防禦體系就崩塌了。
不要說當時那幫像剿殺南兵的官員與將領都沒了理智,那麼處理南兵,相當程度上就是要清除戚繼光的影響。戚繼光是張居正一手捧出來的。張居正已經倒了,戚繼光就必須從現在的政治體系中排除出去。所以這不是什麼軍事問題,與部隊管理關係也不大,根子上是政治鬥爭。
因此剿殺之先,一大批戚繼光留下或與其有關的軍事將領被解職。
南兵營的一批遊擊、中軍、把總被革除,如周應乾、藍守祿、丘從周等,關臣馬文卿認為這些將領不能稱職。再相繼調來與南兵毫無關係的將領。如此處理的結果,使得南兵難安其職,也不得所用,終於被認為是贅疣,除之而無後顧之憂了。
三、剿殺戚家軍,是萬曆皇朝荒唐的國防觀念的體現,即好用兵而不養兵,視為苦力,武備鬆弛。隆慶帝朱載垕登基起,痛感大明“南倭北虜”之患的帝王,就以空前的力度,重建大明朝的鐵血強兵,透過“隆慶大閱兵”等手段,萎靡數十年的明朝軍隊煥然復甦,經過從隆慶帝到“張居正改革”的十六年苦心經營,無論北方的邊兵還是東南的虎師,都成為威震東亞的百戰精銳。“怠工”的萬曆,能夠打贏“萬曆三大徵”,靠的就是這好家底。
但對這豐厚遺產,萬曆君臣卻沒有半點珍惜的意思,萬曆皇帝本人一輩子花錢如流水,專注揮霍享樂。“清算”張居正後,朝堂百官也是傾軋不斷。在他們看來,軍隊就是一筆財富,平日壓榨日常揮霍就好,哪懂武備的重要性。
在整個萬曆皇帝“親政”的時代裡,武備的廢弛,早就是常事。就以在抗倭援朝戰爭裡聚殲日本艦隊的大明水師來說,到了十七世紀初葉,曾經強大無比的廣東水師,就被裁得只剩了不到一半破船。肩負海防重任的福建水師,更只剩了八百五十多人。陸軍更是慘不忍睹,且不說戚家軍的遭遇,當年與戚繼光齊名的俞大猷,曾苦心打造京營戰車營,可到了萬曆晚期,這些京營戰車由於多年廢弛,竟各個都朽壞不堪。
至於各類的“兵變”,這可是真正的兵變,在萬曆親政時代,更成了家常便飯。單是在《明史》裡“上榜”的,就有“廣東兵變”“杭州兵變”“雲南兵變”等鬧劇。以殺戮程度論,“薊鎮兵變”還真算是“小事”。特別是在作為明朝戰略要衝的遼東,由於貪財的萬曆瘋狂派遣“稅使”,放任太監在遼東橫徵暴斂,把苦大兵當做壓榨物件,結果多次激起兵變。僅萬曆三十六年這一年,遼東就爆發了四次兵變,數千士兵揭竿而起,殺得萬曆的“稅使”落荒而逃……
這樣不養兵,不重武備的明王朝,在後來努爾哈赤後金軍的圍攻下,終於結出了累累苦果:明軍裝備低劣,諸如馬林杜松等主將,竟都穿著質量低劣的盔甲,許多參戰的精兵,火器從沒摸過,火器戰術從沒練過。甚至軍隊都開拔了,還有大批臨時趕製的裝備沒送到,只能用船在後面慌忙跟著,然後全成了後金八旗的戰利品……
-
9 # 休閒宇宙
首先,沒什麼戚家軍,只有浙兵和冀州衛部隊。冀鎮部隊約5萬。
其次,冀州部隊大部分被解散,用“屠殺”來提問,明顯就是知道這段歷史偏偏要惡意引導答案,可見提問者心理的陰暗。
第三,死於遼兵的冀鎮部隊僅幾千人。
第四,戚繼光訓練的浙兵一個營參加了中日壬辰戰爭,並在平壤完勝是自己數倍的日本部隊,打到日本人認為是明軍主力。
第五,浙兵參與了最慘烈的渾河之戰,4千人的代價消滅了建州叛軍8000-9000人加8000-9000匹馬。
回覆列表
表面原因是戚家軍索要糧餉,聚眾鬧事。然而南軍和北軍的矛盾早已顯現,而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張居正的遺留問題,萬曆皇帝也是看戚家軍不順眼。
此時的戚繼光已經去世,戚家軍也經歷了萬曆北韓戰爭,收復了平壤,戰功卓著。但是回國後,迎接他們的確是一場變故。
出兵東征會給士兵雙糧,餉銀加倍,比普通士兵的糧餉要多。而戚家軍立了戰功,回國後賞賜也是理所當然。在宋應昌在任的時候,一直加倍發放餉銀,但是在宋應昌被解職後,餉銀就沒有如數發放到士兵手中,由此引發兵變。但是這是後來記載的說法,王保以士兵索要糧餉,聚眾鬧事為由擊殺了他們。
而王保是北派的代表,他與南兵不和,策劃了這麼一場所謂的鬧事。戚繼光在任期間,重用南兵,因為南兵能征善戰,也是他的老家底,這就引起了北兵的不滿。他們排斥南兵。這次事變後 ,也有人替戚家軍說話,但是王保並沒有任何事。所以說到底,還是萬曆覺得這事沒什麼不妥。辦了也就辦了,甚至是支援的。
萬曆清算張居正一派,而戚繼光與張居正關係很好,自然被打壓。戚繼光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被打壓了,但是好歹戚繼光是有真本事,戍邊還要依靠他,戚繼光也因此練就了鎮北雄兵。可是這是很大一筆軍費開支,因為明朝從衛所制開始改為募兵制,戚繼光練兵,買火器,各種裝備都需要錢。而在張居正去世後,明朝財政就越來越不行,自然不想花這麼多錢養戚家軍。
張居正給萬曆留下的陰影太大了,影響了戚繼光,影響了戚家軍。再加上本身巨大的開支,萬曆也是越來越不喜歡戚家軍。戚家軍實力被大大削弱,直接導致的是後金的接連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