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蔡醫生說肛腸
-
2 # 高年資主治醫師
痔瘡是一種位於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在中國,痔瘡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
術後傷口癒合過程
痔瘡手術後恢復的好與否,會直接影響痔瘡手術的成敗。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期分為四階段:凝血期、炎症期、修復期、成熟期。
凝血期:是從面板切開產生傷口開始。人體自身凝血、電灼、縫合結紮止血,紗布壓迫止血。
炎症期:術後3-7天,人體防禦對抗創傷,傷口邊緣逐漸紅腫,表面有腐爛組織,滲流膿樣分泌物,增加排便刺激,疼痛不適感突出。此期,護理重點是傷口引流通暢,傷口從裡向外、從下向上生長,避免空腹假癒合。
配合抗生素、止痛藥、坐浴、肛內塞入栓和傷口塗抹藥膏等,緩解炎症反應與肛門括約肌痙攣的疼痛,適當站立行走和平坐,晾曬傷口,分泌物順暢流出。
修復期:術後5-20天,肉芽組織形成和上皮再生。肉芽填補缺損,清除壞死組織及異物,上皮從傷口周緣向中心移行覆蓋傷口,疤痕形成。此期,平坐或區域性壓迫肉芽平整,適當按摩肛周及傷口疤痕處,促進氣血流通,避免因疤痕彈性差,延緩傷口癒合。這三期,傷口外觀癒合,3周到6周,手術產生的不適感基本消失。
成熟期:新生肉芽和上皮進一步分化、轉型、力量增強。疤痕軟化,顏色接近膚色。此時期,保養肛門,平時溫涼水清洗,肛周塗抹滋潤藥膏。四個階段,順應傷口生長規律,輔助護理,傷口自然恢復。
術後注意事項
1. 飲食宜清淡,忌菸酒,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等不易消化刺激性食物。
術後想好的快一些,飲食和排便非常重要,尤其是飲食,有些人為了早日康復,“補充”了很多營養,但過多攝入反而會增加排便次數和體積,對肛腸疾病手術恢復反而是有害無益。
過多的排便反而可能汙染傷口,造成感染,再加上劇烈的疼痛,讓人恐懼排便,所以也有很多人為了避免排便時的劇痛從而少吃或者不吃,但這又影響傷口的癒合。
所以,最好準備一些能提供充足能量又不產生糞便的菊花假日營養粉,減少排便對傷口的刺激,促進癒合。
2.預防便秘,迴歸蹲姿排便
人體有兩個自然排便習慣:一個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另一個是蹲位的“排便姿勢”。早上一覺起來,由躺變坐再到站,腸道蠕動會增多,腸道便會產生一種巨大的蠕動波,幫助你把大便推出來;
另一方面,人類幾千年來一直使用蹲姿排便,蹲姿使得恥骨直腸放鬆,直腸得以伸直,促進排便。
而馬桶出現只是近30年的事,且坐姿排便時,雙腿與軀幹成90度角時,經骨盆底的恥骨直腸肌就不能休息,直腸彎曲使排便困難,誘發便秘。所以,排便時最好是迴歸自然的蹲姿排便,有利於遠離便秘。
3.術後24小時至術後1個月,溫水坐浴,每日2或3次,包括便後1次,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促進炎症吸收以減少區域性水腫。一般先熱水燻蒸5分鐘,再坐浴5分鐘。
但是長時間蹲著坐浴,尤其是病後虛弱的病人或者老年人,蹲不住,容易發生意外。所以應該選用專人專坐的藥浴盆進行坐姿坐浴,電動促愈藥浴盆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坐浴盆可直接放在馬桶上,避免因坐浴下蹲而撕拉傷口,防止因為久蹲不住而發生滑倒、倒等意外。
4.保持肛周清潔,便後用水沖洗
便後用紙擦只會把大便擦到肛門的褶皺和傷口裡,越用力想擦乾淨,大便嵌入越深,導致細菌繁殖,加劇炎症和水腫。正確的方法是用流水沖洗乾淨肛周,徹底清潔肛門,再使用碘伏消毒肛門,部分肛管內有撕拉傷口的,還需要深入肛管內擦拭消毒。這時就可以使用促愈清潔器,不僅方便攜帶,滿足便後清洗肛門的要求,沖洗後再用專用的肛部消毒巾擦拭,便後沖洗再用來擦拭的溼巾,注意應挑選具有消炎抗菌功效、專門用於私處的溼巾,這樣可以給肛門營造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降低痔瘡發病機率。
一些痔友病情比較嚴重,常常會有滲液或者分泌物弄髒內褲,外出工作很易造成不必要的尷尬,同時還會滋生細菌,加重病情。這時千萬不要使用衛生巾來吸收滲液,因為衛生巾不透氣,會加重肛部悶熱潮溼,不利於恢復。
5.術後傷口疼痛加上特殊的位置,讓痔瘡患者無法安穩的坐下,因此保持坐姿時,要架空肛門,可以在屁股下放一個肛部促愈墊,強有力的支撐,懸空透氣,這樣才不會壓迫傷口,加快傷口癒合恢復。
6.術後勿做劇烈運動,避免久蹲,防止便秘及感冒後劇烈咳嗽。尤其要避免久坐後增加肛周靜脈壓力,引起區域性迴圈障礙、血栓形成。
7.肛門運動鍛鍊,即自行收縮肛門5秒鐘,再舒張5秒鐘,如此迴圈進行5分鐘,每日進行3-5次,可以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減輕術後肛門區域性疼痛,使排便通暢
痔瘡之所以術後可能復發,是因為手術並不能解決導致痔瘡發生的原因。因此,預防復發也要針對誘因進行:比如,透過飲食調整、運動以及改善排便習慣等,減少便秘發生;減少久坐久站;保持肛門部位清潔等,都是預防之道。除此,還要進行針對性的肛門鍛鍊,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減少區域性血管淤血、擴張,增強肛門括約肌的伸縮能力,也能有效減少復發。
-
3 # 普外科龔醫生
痔瘡手術之後要注意不能出現大便乾燥這種情況,所以需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粗纖維的食物,不要長時間坐著,這樣都可以促進腸蠕動的,避免肛門周圍的血液迴圈受到抑制,而且觀察一下有沒有出血比較多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及時去醫院檢查。
回覆列表
在痔瘡手術進行前後的一段時間內,為了配合手術順利進行,並促進術後傷口恢復,需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合理安排。
術前飲食護理:手術前一天進食少量飲食,如麵條、稀飯等;手術當日進流質飲食,如蛋湯、米湯、稀飯等。不宜進食牛奶及含油脂較多的湯汁,以儘量使患者在術後1~2天內不排便,利於傷口癒合。
術後飲食護理:術後第一天進食流質食物,第2~3天可進輔食。為了保持大便通暢和營養補償,可指導患者多吃新鮮果蔬,如香蕉、菠菜、魚湯等易消化少脂食物,但不能飽餐,並鼓勵患者按時排便。術後5~7天正值切口處線頭脫落期,囑病人少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精、細、軟為主,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蒜、牛羊肉等,以免排便次數過多或過硬導致切口繼發出血、感染,影響傷口癒合。
術後3日尚無便意者:指導病人適當增加一些含植物油脂的食物,如芝麻、肉湯等,也可晚上睡前用開水沖服少量麻油或蜂蜜,經上述食療後,一般能排出大便。若仍不能排出,可用開塞露小灌腸。若術後出現腹瀉,可指導病人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飲食衛生,禁食生冷;並可飲濃茶,以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必要時可用止瀉藥。
術後排便困難者的飲食護理:術後當日或第二日,多因影響或手術刺激,傷口疼痛或敷料壓迫,引起反射性膀胱頸部括約肌疼痛、痙攣,導致術後排尿困難。此類患者應飲濃茶或甜開水增加尿量,刺激膀胱,增強尿意,也可放鬆壓迫傷口的敷料,促使排尿。仍不能排尿者,遵醫囑給予導尿。
飲食結構與痔瘡的康復密切相關。若食物過於細精,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引起便秘,導致直腸部位靜脈曲張;若辣椒或胡椒攝入過多,則會刺激直腸,造成該部位充血擴張;若攝入過多或過粗食物,易造成術後大便次數過多,引起傷口感染。手術前後飲食調理得當,不僅能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而且對創面的修復起到重要作用,還能減輕疼痛,有利於傷口癒合,同時可防止和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