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叫小博兒
-
2 # 小緣一點也不餓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穀氨酸,後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焦躁、心慌意亂等一系列症狀,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痠痛、肌肉無力。而且,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危害影響顯著。
味精其實就是用玉米或大米等一些常見的糧食作物為原料發酵的調味料,其中甘油一種特殊的氨基酸——穀氨酸,而穀氨酸在其他的一些食物中也是存在的,調味品在適量的範圍內使用,對身體沒有什麼健康影響的。雞精和味精相比雞精與味精相比,比味精多加了一些其他的物質,所有口感上會覺得更鮮一點,但是雞精並不是用雞肉或者雞湯濃縮成的,跟雞沒啥關係。很多人家長會覺得雞精比味精要更安全,其實並不是,只是它的味道要比味精更豐富一些。
味精和雞精都是安全性的,但如果在過量食用的情況下,可能真的會帶來健康隱患了,因為其中含有不少的鈉離子,如果過量食用的話,容易影響到體內其他元素的平衡,影響到正常的代謝,不僅是雞精和味精,像食鹽、醬油、耗油等調味料都要適量食用,不能過量。
有人說雞精比味精營養價值高,其實在調味品來說,這些營養價值可以忽略的,因為我們的攝入量是很少的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不管走到哪裡都離不開吃喝,而且現在人吃飯越來越講究,既要吃飯有味還要吃得健康。市面上琳琅滿足都是調味品,有人說雞精比味精更有營養,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首先看一下雞精和味精的成分
大部分雞精,在食品新增劑一欄上會寫有“雞肉、雞粉”,往往外包裝再印上一隻肥母雞等,讓人感覺好像能和雞肉相媲美,但實際上,雞精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由雞肉、雞骨或其濃縮液抽提物做成的天然調味品,其中新增的量非常少。
雞精就是升級版的味精,它主要成分其實就是味精(穀氨酸鈉)和鹽。其中,味精佔到總成分的40%左右,在此基礎上,雞精還加入10%以上的鹽及糖、雞肉或雞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鳥苷酸、雞味香精、澱粉等物質複合而成,是味精的換代產品,就營養價值而言,差距不會很大。
另外,健康成年人每天鈉的需要量為 2 200 毫克。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除去日常食物中的鈉,健康成年人每天透過調味料攝入的鈉,最好不超過 1 200 毫克。
每 5 克的雞精裡,就含有 1 000 毫克的鈉!這差不多是一整天調味料的鈉攝入量了,所以對於各類調味料,要適可而止。
小結: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味精,只是味精是單一的穀氨酸鈉,而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料,其中的穀氨酸鈉含量在40%左右,其實,對於調味料而言,其中的營養價值微乎其微,而且這種調味料中添加了食鹽,還是要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