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在朝代更中延續,朝代在歷史延續中更替,“稷山縣”的名謂是怎樣一步步走來的呢?
5
回覆列表
  • 1 # 稷山

    公元581年,楊堅滅掉北周,建國號隋,是為隋文帝。589年,隋文帝實現南北統一。隋文帝在總結東漢、三國、西晉、南北朝官制吏治成敗得失的基礎上,對國家政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措施有:廢除“三公九卿”官制,正式確立三省六部體制;簡化地方層次,加強中央集權;更定新律等,其中有一項重大決定,就是堅決廢除“僑立”州郡縣的制度。

  • 2 # 魏豹城知府

    相傳中國農業始祖五穀之神后稷曾在此教民教稼,數千年的農耕文明的先河在這裡開啟,境內有全國最大祭祀后稷的廟宇--稷王廟和稷王山、稷王塔等。相傳“中華”之“華”源此於“黃華古鎮”之“華”,江山社“稷”之“稷”也乃五穀之意,也源於“后稷”之稷~

  • 3 # 山西中公事業考試指南

    稷山,春秋稱"稷",屬晉。漢為河東郡聞喜縣地。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於今城關東南15千米置高涼縣、郡,隸東雍州。

    西魏大統中年於今縣境置南汾州,郡徙治今河津市境。廢帝三年(554年)南汾州改勳州,北周升總管府。武成初年廢勳州,絳州治徙此。建德六年(577年)州、縣治徙今城關西南6千米吳城村。

    隋開皇三年(583年)絳州治徙今新絳縣境,十八年(600年)高涼縣改稷山縣,徙治今城關,屬絳郡。唐先後屬絳州、絳郡、河中府。五代屬絳州。

    宋屬絳州絳郡。金興定初年屬晉安府。元、明、清仍屬絳州。

    民國初年廢州,縣改屬河東道,道廢后直屬省。

    1949年屬晉南區新絳分割槽,隸陝甘寧邊區。後復歸山西省,屬運城專區。

    1954年,運城、臨汾兩地區合併為晉南專署,縣隨。

    1958年,稷山、河津兩縣和萬榮縣大部,以及鄉寧縣部分合併為稷山縣,屬晉南專署。

    1959年,原萬榮縣劃歸稷山地盤分出。

    1961年,河津縣析出;西坡、尉莊兩公社復歸鄉寧,稷山縣境恢復原貌。

    1970年,晉南專署分為臨汾、運城兩專署,後改為行政公署,縣屬運城行政公署。

    2003年,運城地區撤地建市,稷山屬運城市。

    2020山西運城稷山縣事業單位高人才招聘公告(35人)

    http://sx.zgsydw.com/zhaopin/20200421/8459_1.html

    報名時間:截止時間為2020年4月30日下午18點整

    面試採取結構化方式

  • 4 # 小匡說文化

    “稷山縣”這個地名得名於中國古代的一位神祇——穀神“后稷”。

    (后稷像)

    傳說帝嚳的妃子姜嫄有一次在野外踩到了巨人的腳印,誰知竟因此而懷孕。孩子生下後,姜嫄以為不詳,便將孩子丟棄。天上的飛鳥見到了地上的棄嬰,居然飛下來用翅膀保護孩子。姜嫄以為這是吉兆,便將孩子抱回家養大,並將他取名為“棄”。

    小時候的棄就對種麻、菽等感興趣,長大後,他更是擅長耕作,並且指導民眾進行農耕,因此他被堯任命為農官。

    相傳后稷曾經在稷王山一帶教民稼穡,因此這座山被命名為稷王山,山上有稷王廟。

    稷山縣一開始叫高涼縣,隋朝開皇18年(公元600年)更名為稷山縣,因稷王山而更名。

    (稷王廟)

    (運城市地圖及稷山縣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寧德蕉城有哪些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