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張本忠律師

    功利性和短視教育弊端之我見

    這是當下的共同現象:以國民生產總值來體現國家的國力水平。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很多蓬勃發展的產業或行業都是經濟引導下的催生物,快餐式的教育,少了遠視。

    我們知道教育是民主化程度的直接承載者。民主是綜合國力的體現,若想要有民主、自由的國家,培養有民主素養的公民是不可忽視的,那麼對公民素質的培養就需要教育,這是遠視的要求。

    但是教育正逐漸成為以服務於發展經濟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即功利性教育,顯得極為短視。經濟水平的提升或多或少可以解決大部分人的生活需求,也在生活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公民的素質會得到些許的提升。但經濟水平的提高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公民素質問題。

    比如南非的經濟增長曾一度成為世界之最。然而,在舊的,只是追求經濟指標的發展模式下,種族隔離制度依然嚴重存在,最終發生了非常嚴重的不公平的資源分配現象,而與公民息息相關的醫療和教育也逐漸被擱置一旁,縱使發展了教育,卻依然服務於經濟發展,人們並沒有以主角的身份對待之。

    那麼教育的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教育不能僅僅成為服務於經濟增長的工具,而要為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富有同情心以及尊重差異的國家服務。現實是功利性教育依然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於我們的當下。

    人人詬病的傳統教育,它最大的弊病就是培養了學生的被動性,接受教科書和教師提前設定好的知識範圍。這樣的話學校便成了學生聽課和被動吸收知識的地方,而這時的學生便也成了只是注意聽講、聽話的學生,而注意聽講、聽話的學生在面對課本知識時,所採取的求知方式往往是傳統又刻板的死記硬背。

    因為教師們認為聽話的學生對在教學上追求好管理和追求升學率的學校和教師來說,有益無害。

    致使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學校和家長普遍給出的求知目的是,為了能夠將所學知識最大化地變現。在社會需要發展和進步的背景下,這樣的教學目的也並非不妥,只是,在這個認知的路上,人們越陷越深。

    結果就是這樣的教學認知便會直接導致學生缺少質疑權威的能力,他們會認為,權威就是真相。這樣的方式並不能促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好感,正是因為這種強制的“注意聽講”和被動的吸收知識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人對知識失去了興趣,毫無求知慾望的他們因為反感這樣的毫無尊重感的“待遇”,而走向逃學之路。

    功利性的短視,可以休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賽季四外援陣容敲定,泰達隊“洋槍”如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