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橘子工鋪
-
2 # 歷史有知社
唐朝以前的帝王,我們通常都稱之以“諡號”,如漢武帝、隋文帝等等。而唐至元的帝王,我們通常稱之為廟號,如唐太宗、元世祖等。明清的帝王,雖也稱之為廟號,如明太祖、明成祖,但更多還是稱之以年號,如永樂、正德等等。
這對帝王稱謂變化的背後,其實是中央皇權力量的變化。諡號是給與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的一種稱謂,是對其生前功績與品行的蓋棺定論,早期的諡號通常都比較客觀公正,諡號通常也只有一、兩字。楚成王被其子商臣逼迫自殺後,其子繼位,給楚成王上諡號為“靈”(惡諡),結果楚成王的屍體不閉眼睛;後又改為“成”,這才閉上了眼睛。
這段歷史記載,雖比較詭異神秘,但也反應了彼時即便是“兒子給老子”的諡號也不是很客氣。自秦始皇統一天下,認為由臣子給先王評定諡號,是“以子議父、以臣議君”乃大不敬。於是,廢除了諡號,而自號始皇帝,其以後稱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可是,秦之國祚不長,十餘年即被推翻。漢朝建立,又恢復了諡號。漢主張以“孝”治天下,其帝王諡號前又通常加一“孝”字,即漢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
自漢到隋,帝王的諡號都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唐朝建立以後,出現了“加諡”,如李世民的初諡為“文”,按過去對帝王稱謂,應該稱其唐文帝。不過李世民的子孫,認為“文”不足以表示李世民的功德,於是又給李世民“加諡”,最終其諡號定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也就是得稱呼李世民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
而到明朝,帝王的諡號又增加到19字以上,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諡號為23字。如朱元璋的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清朝皇帝的諡號更長,努爾哈赤的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儘管在事實上還仍為一酋長,但諡號最長,得稱呼其為“清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帝”。
《笑傲江湖》中的“文成武德、仁義英明聖教主”等本質上也是“諡號”。猶如明末魏忠賢當權,各地官員已經給魏忠賢建“生祠”了。唐以後帝王的“文治武功”沒看出有什麼本質性的變化,但“歌功頌德”的本事倒是發揚光大了。
為何到唐朝發生了這變化了呢?這其實與隋文帝開創的“科舉制”有關。科舉制摧毀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門閥制度”。兩漢時期,其用人選撥制度是“察舉制”,“察舉制”的最終結果就是造成袁氏那樣“四世三公,門多故吏”。而魏文帝開創的“九品官人法”,其最終結果就是形成了“崔盧王鄭”這樣的北方望族。
而科舉制就使得朝廷建立了一套服務於中央皇權的“近代公務員體制”,徹底打破了世族壟斷仕圖的局面,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權力的過度集中,其負面效果就是使得圍繞著“至高無上皇權”的種種無底線奉承之詞也就應運而生。而隋朝的皇帝還沒來得及享受這被奉承的滋味,其王朝就覆沒了。而到了唐朝,科舉制漸漸完善,中央皇權得到加強,就可以安然享受這“文成武德、仁義英明”的讚譽了。
而廟號,是在祭祀其先祖的時候使用的,自然不會加長,否則連自家子孫都記不清了,豈不全淪為了不孝?既然你那19字以上的讚譽之詞,背都背不利索,於是也就只好改稱其廟號了。
-
3 # 天涯看點歷史號
在我們學歷史或者看歷史劇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對於皇帝的稱呼有很多種不同的叫法,對於不同時期的皇帝也有著不同的叫法,比如漢朝到隋朝的皇帝一般被稱為某某帝,比如漢武帝、晉武帝、隋文帝等,而到了唐朝到明代中期,又以某某祖、某某宗來稱呼,比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而明朝中期到晚清,一般稱呼某某皇帝,比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等等,那這三種叫法究竟是哪裡不同呢?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唐太宗
第一種類似漢武帝、隋文帝這種稱呼是後世以諡號稱呼皇帝。諡號是指中國古代帝王、諸侯、臣僚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根據其生前的功績和德行給與的一個稱號,相傳諡號制度在西周時期已經開始,那時候一定地位的人在死後都會上一個諡號,但是到了秦始皇時期,很有個性的秦始皇認為“下議上,臣議君不妥”,廢除了諡號制度,但是到了西漢時期,諡號制度又被恢復了,西漢的帝王們都是有諡號的,所以後世的史書或者文章中提到西漢的皇帝們可以用諡號來稱呼他們。
諡號有褒義的,比如文、武、明、睿等,比如漢武帝、晉武帝、隋文帝等等都是美諡,也有貶義的,比如厲、靈、煬等,所以漢靈帝、隋煬帝都是惡諡,表面這個皇帝在世的時候沒幹啥好事,或者至少壞事幹得比較多。
其實我們知道皇帝死後除了上諡號之外,如果皇帝生前建立了比較卓著的功績的話,會單獨建廟供奉祭祀,並上廟號以方便稱呼,比如太祖、太祖、世祖、高宗、中宗等這一類的稱呼就是廟號,所以也可以以用廟號來稱呼皇帝,比如唐太宗、宋太祖等等就是以廟號來代指皇帝,那為什麼漢朝到隋朝的時候不流行以廟號來稱呼已故的皇帝呢?
那是因為在早期,廟號制度非常嚴格,只有功績卓著的皇帝死後才有資格上廟號,比如西漢15個皇帝只有4個皇帝有自己的廟號,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文帝)、漢世宗劉徹(漢武帝)和漢中宗劉詢(漢宣帝),連文景之治之一的漢景帝在死後都沒有廟號,可見當時制度之嚴格,所以在漢朝直到隋朝時也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很顯然那個時候以廟號來代指皇帝顯然是不合適的。
漢文帝
而到了隋唐之後,廟號制度逐漸鬆懈,幾乎每個皇帝死後都能有個廟號,而且那個時候諡號已經成了拍馬屁的工具,每個皇帝死後的諡號又臭又長,根本不能真實的體現皇帝生前的功績,所以逐漸形成了以廟號稱呼皇帝的慣例。
乾隆皇帝的諡號
以廟號稱呼皇帝的方法一直執行到明朝,明朝早期的皇帝一般稱呼有兩種,以年號代指或者以廟號代指,比如朱元璋被稱作洪武大帝(年號),又被稱作明太祖(廟號),因為明朝之後,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年號基本固定只有一個(明英宗因為復辟,除外),所以以年號代指皇帝的方法也得以實施。
而到了明朝中後期,基本上形成了以年號代指皇帝的慣例,比如說嘉靖皇帝,恐怕不多加留意的話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廟號是世宗,到了清朝幾乎每個皇帝都是以年號來代指,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等等,這些都是年號,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清世祖、清高宗是誰。
乾隆皇帝
正是由於歷史的變遷,廟號、諡號和年號的制度都逐漸發生了變化,才導致各個時期的皇帝的代指方法發生了變化,搞清楚了三者之間的關係,這些拗口的稱呼就迎刃而解了。
-
4 # 欄杆拍遍
最早在三皇五帝時代,皇或者帝只是能算是部落聯盟的首領。夏朝稱後,商朝稱帝,到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德薄不及五帝,於是自貶號為王。
秦王嬴政一掃六合,統一天下,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於是自稱始皇帝。
秦始皇的叫法在中國歷史上屬於獨特的一種君主稱號。他廢除了周代的諡法,到漢代時才又恢復。所以說類似像周武王、漢武帝、隋文帝等叫法的屬於一類,這叫諡號。在唐代以前基本上都是這種叫法,而在唐代之後稱祖或宗的屬於另外一類叫法,叫廟號。
唐代以後一般不稱皇帝的諡號了,主要有兩個原因:
1、唐朝以前,皇帝的諡號一般都是一個或兩個字,比如曹丕為魏文帝,劉秀為漢光武帝等等,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開始逐漸加長,例如李隆基的諡號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到明清時,皇帝的諡號達到20多個字,其中最長的是努爾哈赤的諡號長達25個字,是歷代皇帝之冠。這就給後人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故而在唐代以後不再稱皇帝的諡號。
2、唐代以前的總體來說不稱廟號,只稱諡號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唐代以前的皇帝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廟號。廟號制度產生於商代,周代和秦代沒有繼承,漢朝時又恢復。漢朝的廟號控制得十分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一般的守成之君是很難得到廟號的。西漢時期,只有漢太祖高帝劉邦,漢太宗文帝劉恆,漢世宗武帝劉徹和漢中宗宣帝劉詢四位有功於社稷的皇帝獲得廟號。廟號在兩漢時期都控制的比較嚴格,有的皇帝雖然死後獲得了廟號,但是又在光武帝建立東漢和東漢末期漢獻帝時廟號被廢除。到後來,廟號幾乎是每個皇帝都有。諡號被玩壞了,到唐朝時就開始用廟號來稱呼皇帝了。
明清時期,每個皇帝都只有一個年號,所以又出現了一種用年號來稱呼皇帝的方法,比如永樂帝、乾隆帝等等,這在明朝以前是沒有的。
像周成王、武王,秦始皇,漢景帝、宣帝、武帝,隋文帝,隋煬帝等,這些都是在唐朝以前流行,從唐朝開始就成了宗、祖了。
回覆列表
因為唐人把諡號系統給玩壞了,一加好多字,徹底破壞了諡號的莊重神聖,在這方面唐朝還不如十六國時期的那些五胡政權呢,劉淵諡號光文皇帝,和光武皇帝相區別,復興“漢朝”,但是沒有一統天下等等。
三個階段,先秦兩漢稱諡號,隋唐稱廟號,明清稱年號。
所以唐以前的皇帝所稱的XX帝,一般用的是諡號或是諡號略加變化而來,比如劉邦諡號高皇帝,史稱漢高祖,劉徹諡號孝武皇帝,史稱漢武帝,楊堅諡號文皇帝,史稱隋文帝,等等。
唐以後的皇帝所稱的XX宗,乃是帝王的廟號。
為什麼稱呼唐以前的皇帝慣用諡號,稱呼唐以後的皇帝慣用廟號呢?
因為自唐以後,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
比如唐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而唐高宗之後的大多數皇帝諡號都在四字以上。
明王朝皇帝諡號為21字或17字。
清王朝皇帝諡號為21字或23字或25字。
如此一來,用廟號稱呼唐以後的皇帝就顯得省力了。
--更多請參考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