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胡XiaoHu
-
2 # Gordon說籃球
刷資料和得分,這兩個我覺得沒有明顯的界限。
有時候,為了一些目的,球員們會去刷資料,這其實很正常。比如說,記錄就在眼前,或者待在爛隊想要打出身價等。
但是,換句話說有時候你想刷資料,你還得要有一定的得分能力才行。
接下來,我舉幾個例子:
1.裡基·戴維斯,曾以為詹姆斯是來輔助他的。曾在一場比賽中,為了拿到自己職業生涯的首個三雙,居然把球砸向本隊籃筐,從而搶到一個籃板。不過,最終這個籃板被聯盟取消了。這就是毋庸置疑的刷資料!
2.“大鳥”拉里·伯德,就和裡基·戴維斯完全相反。1985年,拉里·伯德所在的凱爾特人迎戰爵士對隊,三節戰罷,凱爾特人已經取得大比分領先了,伯德自己拿下30+12+10+9,距離四雙只差一個搶斷,但是拉里·伯德拒絕第四節登場刷資料。有得分能力但是不想刷資料的例子。
3.拉塞爾·維斯布魯克,在16-17賽季憑藉31.6分10.7籃板10.4助攻的場均三雙,獲得了常規賽MVP,但是卻落下刷資料的詬病。威少到底有沒有刷資料,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籃板方面,作為球隊首發中鋒的亞當斯只有場均7.7個籃板;在助攻方面,有時候會看到威少一條龍突破到籃底下不上空籃反而回傳的畫面;在分數方面,上個賽季只有23.5分。但是要考慮另一個情況,因為那個賽季杜蘭特離開了雷霆,作為留守球隊的威少,拿下場均三雙,拿下MVP,證明了自己!雖然是刷資料,但是他有能力,也值得人們尊重!
4.德文布克,最年輕的70+得分者,現役第一。2017年3月25號,在對陣凱爾特人的比賽中,3節戰罷,布克3節42分,但太陽仍舊落後17分。比賽最後,太陽隊無心戀戰,同時看到布克有望打破記錄,便不斷犯規,佈置暫停戰術,為布克爭取得分機會。最終,布克不負眾望,40投21中,三分球11中4,罰球26中24,爆砍70分8板6助攻3搶斷,創造了里程碑。很明顯,布克就是在刷資料,而且隊友也在幫他刷資料。但是,罕見的70+得分(歷史上只有6位),再加上52.5%的命中率,不正體現了布克的超強得分能力嗎?
回覆列表
刷資料是為了好看的資料不在乎輸贏,比爾-西蒙斯在書裡說過張伯倫愛刷資料。聯盟開始統計助攻後,張伯倫為了助攻榜第一,自己出了再怎麼好的機會也不投,一味的傳給隊友。輸球后常常責怪隊友投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