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米波末制導迫擊炮彈
英國 BAE公司研製的“默林"末制導炮彈,由81mm“迫擊炮發射,主動毫米波雷達制導,彈長900mm,彈重6kg,射程6km,可從頂部攻擊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輸送車。其戰鬥部為聚能破甲戰鬥部。當該彈飛抵作戰區域後,導引頭在300m範圍內對活動裝甲目標進行搜尋。如果不存在活動目標時,則掃描系統啟動,按第二種搜尋方式對100m範圍內的固定目標進行掃描發現目標後,前舵自動張開,從而制導迫擊炮彈飛向目標。據專家估計,毀傷一輛坦克需要2發一3發“默林"彈,而裝備“默林"彈的作戰部隊,防禦中的戰鬥力可提高巧%,進攻方的損失會增大20%。據預測,西方國家有30%、40%的81mm迫擊炮(6000門)將使用這種制導炮彈。
英、法、瑞士、義大利聯合研製的“鷹獅"(Griffin)120mm末制導迫擊炮彈,被國外一些專家認為是當前最先進的靈巧迫擊炮彈。“鷹獅"由94GHz的毫米波雷達制導,彈長1m,彈重20kg,射程1.5km一8km。1987年開始立項,1989年完成可行性研究。由英國宇航公司提供導引頭和電子裝置,導引頭是由“默林"的改進而來。與“默林"的不同之處是,“鷹獅"採用串聯式聚能戰鬥部,以提高作戰效能。該彈發射後,沿彈道軌跡飛行,在彈道的最高點時戰鬥部與彈體分離,接著開啟減速傘,6個穩定翼處於工作狀態。此後,導引系統開始工作,啟動專門固體燃料發動機校正航向。在900m以上高度時,導引頭對500m×500m的區域進行掃描,以搜尋活動裝甲目標。如未發現活動裝甲目標,則轉而在150m×150m範圍搜尋靜止目標
由法國 TBA公司研製的120mm反坦克末制導迫擊炮彈,採用毫米波制導和空心裝藥戰鬥部。
2、毫米波制導子母彈
毫米波制導的末敏彈是一種新型子母彈,把子母彈的面殺傷特點發展到攻擊點目標。為了發揮常規火炮射擊精度高的特長,末敏彈一般以子彈藥的形式由母彈運送到目標上空,丟擲敏感子彈。子彈在下降過程中對目標區進行掃描搜尋,當敏感到目標時,便引爆“爆炸成型彈丸戰鬥部",從頂部攻擊坦克或裝甲目標。末敏彈多由155mm火炮發射,有時也用多管火箭炮發射。目前,國外最著名的毫米波制導末敏彈是美國的“薩達姆"(Sadarm)彈。“薩達姆"彈是摧毀大面積範圍內裝甲叢集目標的子母彈,利用母彈將多個具有紅外/毫米波複合制導能力的子彈布灑在裝甲叢集目標上空,這些智慧子彈將會自動攻擊各自的目標。“薩達姆"彈可由155mm、203 m或227mm多管火箭炮發射,其中巧5mm的母彈內含2枚子彈,每枚子彈重13.6kg,長160mm;而用多管火箭炮發射的“薩達姆"彈,每枚母彈內可裝6枚子彈。在1994年4月進行的試驗中,發射了13發“薩達姆"彈,結果有11發命中了目標。
由德國 GIWS財團1988年開始研製的“斯瑪特"(SMART)彈,為155mm自動瞄準子母彈,現處於全面研製階段。“斯瑪特"彈為毫米波/雙色紅外複合制導,母彈長899mm,彈重46巧 kg,內裝2枚子彈,最大射程24km。子彈彈徑140mm,彈長200mm,彈重12kg,採用自鍛破片戰鬥部,破甲厚度150mm。該彈在1994年5月試驗發射成功,並將於1997年定型,1998年年初開始大規模生產,1999年裝備部隊。預計德國陸軍將裝備8.8萬發實彈和1.8萬發教練彈,總費用25億馬克。
1、毫米波末制導迫擊炮彈
英國 BAE公司研製的“默林"末制導炮彈,由81mm“迫擊炮發射,主動毫米波雷達制導,彈長900mm,彈重6kg,射程6km,可從頂部攻擊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人員輸送車。其戰鬥部為聚能破甲戰鬥部。當該彈飛抵作戰區域後,導引頭在300m範圍內對活動裝甲目標進行搜尋。如果不存在活動目標時,則掃描系統啟動,按第二種搜尋方式對100m範圍內的固定目標進行掃描發現目標後,前舵自動張開,從而制導迫擊炮彈飛向目標。據專家估計,毀傷一輛坦克需要2發一3發“默林"彈,而裝備“默林"彈的作戰部隊,防禦中的戰鬥力可提高巧%,進攻方的損失會增大20%。據預測,西方國家有30%、40%的81mm迫擊炮(6000門)將使用這種制導炮彈。
英、法、瑞士、義大利聯合研製的“鷹獅"(Griffin)120mm末制導迫擊炮彈,被國外一些專家認為是當前最先進的靈巧迫擊炮彈。“鷹獅"由94GHz的毫米波雷達制導,彈長1m,彈重20kg,射程1.5km一8km。1987年開始立項,1989年完成可行性研究。由英國宇航公司提供導引頭和電子裝置,導引頭是由“默林"的改進而來。與“默林"的不同之處是,“鷹獅"採用串聯式聚能戰鬥部,以提高作戰效能。該彈發射後,沿彈道軌跡飛行,在彈道的最高點時戰鬥部與彈體分離,接著開啟減速傘,6個穩定翼處於工作狀態。此後,導引系統開始工作,啟動專門固體燃料發動機校正航向。在900m以上高度時,導引頭對500m×500m的區域進行掃描,以搜尋活動裝甲目標。如未發現活動裝甲目標,則轉而在150m×150m範圍搜尋靜止目標
由法國 TBA公司研製的120mm反坦克末制導迫擊炮彈,採用毫米波制導和空心裝藥戰鬥部。
2、毫米波制導子母彈
毫米波制導的末敏彈是一種新型子母彈,把子母彈的面殺傷特點發展到攻擊點目標。為了發揮常規火炮射擊精度高的特長,末敏彈一般以子彈藥的形式由母彈運送到目標上空,丟擲敏感子彈。子彈在下降過程中對目標區進行掃描搜尋,當敏感到目標時,便引爆“爆炸成型彈丸戰鬥部",從頂部攻擊坦克或裝甲目標。末敏彈多由155mm火炮發射,有時也用多管火箭炮發射。目前,國外最著名的毫米波制導末敏彈是美國的“薩達姆"(Sadarm)彈。“薩達姆"彈是摧毀大面積範圍內裝甲叢集目標的子母彈,利用母彈將多個具有紅外/毫米波複合制導能力的子彈布灑在裝甲叢集目標上空,這些智慧子彈將會自動攻擊各自的目標。“薩達姆"彈可由155mm、203 m或227mm多管火箭炮發射,其中巧5mm的母彈內含2枚子彈,每枚子彈重13.6kg,長160mm;而用多管火箭炮發射的“薩達姆"彈,每枚母彈內可裝6枚子彈。在1994年4月進行的試驗中,發射了13發“薩達姆"彈,結果有11發命中了目標。
由德國 GIWS財團1988年開始研製的“斯瑪特"(SMART)彈,為155mm自動瞄準子母彈,現處於全面研製階段。“斯瑪特"彈為毫米波/雙色紅外複合制導,母彈長899mm,彈重46巧 kg,內裝2枚子彈,最大射程24km。子彈彈徑140mm,彈長200mm,彈重12kg,採用自鍛破片戰鬥部,破甲厚度150mm。該彈在1994年5月試驗發射成功,並將於1997年定型,1998年年初開始大規模生產,1999年裝備部隊。預計德國陸軍將裝備8.8萬發實彈和1.8萬發教練彈,總費用25億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