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何亞波
-
2 # 星河小棧
因為老百姓錢都是辛苦所得,除去生活開銷,餘下還要儲備一些做為子女教育,買房,醫療等的保障,來之不易,損失不起。所以更願意選擇一些安全係數高,簡單明白的地方存放。
而安全係數最高的當屬中,工,農,建四大國有銀行和國債。資產雄厚,背後有國家信用做支撐,可以滿足老百姓所需的安全感和踏實感。在心理層面有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從眾心理,人多的地方安全些。習慣上60.70年代還是偏向於保守,穩健型,銀行還是第一選擇。
而個人的活動性比較大,信用又無法衡量,難以監督,安全性缺失。通俗點講就是你把錢給他,你不知道他拿你錢做什麼去了,你也不一定能隨時隨地拿回來,比如經常看網上新聞這平臺跑路,那啥比特幣關閉交易。在追求高息,高回報同時忽略了安全性,失去了控制權,造成本金損失。作為個人民間一直有欠錢的是大爺這一說法,如果說資金週轉不靈,無法履約呢?
而人性又是難以琢磨的東西。你把錢借給個人,他首先會想用你的錢去賺錢,然後還了你的利息和本金。如果願望和現實不一樣呢?他會不會打你本金的主意?網上不是有笑話,10萬誘惑不了,100萬,1000萬呢?如果借5萬出去給個人,皆大歡喜,嚐到甜頭,會不會想借10萬呢,那不是賺更多?而一旦風險出來,維權所花的時間,精力成本又很高。況且現在商貸,借唄等都很完備齊全。凡事無絕對,存銀行,借個人還看實際情況,雙方都要控制好度就行。
-
3 # 長山紫雲1
在我們這裡,農村人沒什麼特殊才能,掙兩錢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一個錢掰兩半花,不敢圖高息往外貨,存在銀行安全,息越高風險越大,一旦要不回耒,全家人希望都沒了,老實人一點辦法沒有,所以我們一生記住,不給人擔保,不往外放錢,外財不富命窮人,老老實實做人,不想外快。
-
4 # 走之16
其實把錢存在銀行現實已和20年前發生變化、最近有財經媒體報道中國現己超過美國百姓是最大借貨國了!指百姓借貸買房買車包括大學生校園貸等等,現在百姓存銀行己發生變化年輕人不存錢而且普通人也很難存下錢了。貸給私人現實中各種傳俏無孔不入,幾天前我一個親戚住我這幾天不走,要借5萬8千元錢投資什麼百年幸福健康用品、三年後可以還1千幾百萬。我一個朋友叫我加入共享經濟先交7千8元一年後在家坐著共享每月1千9百元不用去勞動了。大概錢貸給個你每個在家不用吃飯想著三年後怎麼去化錢吧!有錢存在銀行比較保險,貸出去只能在家作春秋大夢。
-
5 # 定1159336
這是因為中國社會整體的信用度太低,根除舊文化時把傳統的仁智禮儀信等優良文化也給剷除了,而新的法律契約精神又沒有樹立起來。法律對不誠信的約束懲罰不到位。所以人們不願冒風險把錢借給個人,更願意相信銀行。
-
6 # 兩隻龍貓的生活
兩個字是這個問題的核心解釋——“風險”。
對於像我父母一輩類似的老百姓,他們認為無風險的就是銀行。此前我曾勸說我爸進行一些股票、基金投資,但無果,我爸只想把錢存進銀行定期。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最起碼沒有“e租寶、錢包等”龐氏騙局的風險。
對於很多的人,他們的錢輸不起,增值有時候不是第一要求,第一要求是無風險的安全。所以銀行滿足這個特徵。
對於年輕一族來說,因為輸得起,錢沒了可以再繼續掙嘛,會嘗試一些稍有風險的投資,比如股票、基金。
PS:個人認為理財的前提是對自己的人身有保障,購買相關的適合自己的保險。
-
7 # 不老松3114692423
謝邀,國家或地方銀行的信譽度是安全可靠的,我們這個年令段的人更需求心理上的安寧可靠踏實,雖說利息低一點,而市場上的雞魚肉蛋衣帽鞋襪……甚或一些其他的基本生活用品,許多價格是相當便宜的,農副產品便宜的賣不掉,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是無憂的。人若貪慾,以錢炒錢,以錢賭錢,本金都被騙了,你怪誰呢!
回覆列表
銀行畢竟是國家的,它有國家做後盾,所以銀行是不會破產的,把錢放在銀行是萬無一失的做法,而且當自己急要用錢是隨時就可以去取,而個人不同,不管個人的資產有多大,破產的風險是很大的,一旦破產個人借給他的錢就會打水漂,所以放在銀行比個人要可靠,這才是老百姓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