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子君科技

    一、中國古代教育的方法。以誦讀、背誦蒙學百家姓、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千家詩為主,兼以兒歌,古詩詞。進而誦讀韻文,聲律啟蒙,大學,古文觀止等等。二、西方教育的方法。以朗讀各種繪本書,講故事為主。三、生活中識字。透過前面兩種方法,在生活中遇到字時,見字識字,要多和寶寶溝通。

  • 2 # 山中湖1

    好的習慣可以幫助人快速的走向成功,使成功成為一種必然。寶寶識字這種事也需要好習慣的培養,而這種培養卻需要寶寶的家長的言傳身教。畢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分割線以下是個人觀點的詳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無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到此為止。

    人的學習能力是因為興趣激發出來的,這是原始動力。

    我們在教育寶寶學習語言的時候會發現,除了利用寶寶的本能,我們就剩下了言傳身教這一種手段了。如果我們希望儘快的從寶寶嘴裡發出單字或者詞語,那就需要家長要和孩子多多用語言交流。也可以讓孩子坐到一邊,讓寶寶多觀察一下自己父母談話交流的過程。久而久之,寶寶對於發聲的慾望就會幫助寶寶儘快的發出單字或者詞語。同時,寶寶的家長再用食物來引導寶寶,必然會加速寶寶吐字清晰的過程。

    應用到寶寶識字的這件事情上也是同理,也是要有寶寶的家長起到表率的作用,再輔助人的本能的利用,這樣才會積累起寶寶對識字的慾望和興趣。

    第一步,寶寶的家長在與寶寶在一起的時候,一定要多看書,哪怕家長看的是漫畫、小說或者是在書中夾著手機看(只要不被寶寶識破就行)都可以。這樣,絕大多數寶寶都會對書產生興趣。即使寶寶一開始表現的興趣缺乏,沒關係,在家長表率作用日積月累下,寶寶對看書的興趣也會逐步積累起來。只要寶寶對看書有了興趣,識字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第二步,當寶寶有了看書的興趣,家長最好多準備一些“看圖識字”的書籍(一定要注意印刷和紙張的質量,越專業的出版社越好。)給寶寶看。一開始,不要著急讓寶寶認字。先讓寶寶對幾個圖片認熟(指著圖片讀出音來),留一些書上的圖片不教(可以先讓寶寶熟悉沒有教的圖片上的圖案)。等到寶寶對幾個固定圖片熟悉了,寶寶的家長就可以指著教過的圖片上的文字教給寶寶(一定要指著文字,不要指著圖案)。這樣反覆一段時間,等一個圖案認熟了,再教下一個圖案。這種操作的作用是用行為告訴寶寶,寶寶的家長是透過文字來認識圖案,主要是讓寶寶對文字也產生興趣。透過多次重複指字認圖的步驟,寶寶對文字的興趣也就開始了,識字的第二步就算完成了。

    第三步(最好是在寶寶有了簡單表達能力的時候再實行),當寶寶對文字有了興趣之後,寶寶的家長就可以拿一些文字較多圖案較少的書籍當著寶寶的面去看。當寶寶對你手中的書籍開始“搶”並且認認真真看的時候,恭喜你,寶寶對識字的興趣的初步積累就算完成了。寶寶的家長就可以將這些書上的故事讀給寶寶聽,最好是指著字去讀,讓寶寶坐在一旁觀看。

    教寶寶識字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有的字需要教幾十遍甚至是上百遍,寶寶才有可能對這個字有些熟悉。萬事開頭難,只要耐心教下去,必然會有所成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家長的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寶寶的家長做好榜樣,寶寶才會隨著家長的引導學好要學的東西。只有寶寶的家長先寶寶一步做好,寶寶突破識字關就指日可待了。

    所以,寶寶的家長要是能有愛讀書的習慣和教書育人的耐心,寶寶必然會從家長那裡繼承這些優秀的家庭文化。這些優秀的家庭文化也必然會幫助寶寶形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最後,祝大家各自的寶寶都能夠茁壯成長和健康快樂。

    以上內容是本人分享的一些經驗,如果有不足之處還望閱讀者能夠指正。

  • 3 # 紫瑗
    1、多讓孩子接觸益智類玩具。

    家長給孩子在選玩具的時候,多選益智類玩具比較好,玩具上面會有拼音或者漢字。寓教於樂,讓寶寶在遊戲中慢慢認識字。開始可能記不住,沒關係,就和認人一樣。一回生,二回熟。見多了,慢慢就記住了。益智玩具,比如積木玩具、象棋玩具,一般都會有文字。

    認字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根據寶寶的年齡段和興趣去教。有的寶寶早慧,在1歲左右就開始對文字有興趣了,多數寶寶在2歲會刻意的開始認字。

    2、家長刻意引導寶寶練習認字。

    讓寶寶刻意認字,是指從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做起。比如帶寶寶去超市買東西,看到宣傳海報上有商品名稱,特別是那種字型比較大,顏色亮麗醒目的字。可以告訴寶寶那是什麼商品。比如是他吃的,還是用的東西。下次再看到一樣的字,再重複引導寶寶去認一下。

    比如去飯店吃飯,去坐公交地鐵,去逛遊樂場……只要是有文字的地方,只要字不是太難認,太生僻。都可以讓寶寶去認。時間長了,寶寶就會形成一個認字習慣,看到文字就會產生興趣,就有想去讀的衝動。

    把認字當作和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當成一種習慣。比如告訴寶寶,想去洗手間,怎麼認標示和文字,怎麼表達。想吃什麼食物,什麼菜長什麼樣,對應的文字是什麼。先從簡單的字開始認,容易辨別的字開始認。

    在認字的時候,可以從象形和會意上讓寶寶看到為什麼這個字是長這個樣的。為什麼這個字要這樣讀。再比如,每個字會有順口溜或者小故事,都可以講給寶寶聽。增加他會文字的印象。

    3、可將《三字經》《百家姓》作為認字基礎。

    中華文化的傳統瑰寶一定不能少,可以先從《三字經》、《百家姓》入手,認裡面簡單的,易認的。再慢慢背古詩。不用擔心孩子消化不了,只要能認出字怎麼讀,並且能朗朗上口讀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好多孩子在3-4歲的時候會背誦《三字經》,儘管他不知道里面的含義。甚至有的字,還對不上號。但會順著開頭背到結尾。等寶寶再大一點,他就會去根據背誦的類似順口溜和口訣,去書上找出對應的自己沒認住,或者還不會寫的字。就會刻意去記下來。

    總之,寶寶認字只要成為一種習慣,並且把這些好的習慣保持下去,寶寶一定會成為一個對文字敏感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產養殖裡如何防控草魚出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