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一生病老人就說趕緊打針,這樣究竟好不好?
2
回覆列表
  • 1 # 湘137693173

    其實決定權掌握在醫生手裡,家長不要自做主張。如果病情較重,醫生會建議家長輸液治療的,而大部分患病的孩子是不需要輸液的。輸液相比於吃藥來說,優勢在於補水,孩子如果有明顯脫水又不能口服補液的情況下是最好輸液治療的。疾病的恢復是有一定的過程的,比如一個肺炎的恢復過程是7天左右,不會因為輸液治療了它就會3天好,因些輸液治療恢復快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一旦孩子生病,初期的症狀往往不典型,如果過幾天醫生說是肺炎,這不是因為沒有輸液而加重了,而是起病初就是肺炎,只是症狀沒有反應出來。輸液沒有依賴性,經常輸液的孩子再生病還是可以不輸液的。

  • 2 # 可愛的小公主向麗婷

    當然不好,因為其實輸液在醫學上是會影響血液迴圈的,當然打針的時候也一樣,也會影響血液迴圈,只不過打針會影響到得比輸液少一些,所以我勸你最好只喝藥,如果很嚴重還是要打針比較好。

  • 3 # 藥事健康

    不管小孩還是成人,一生病就靜脈輸液是絕不可取的。我們在看到靜脈輸液起效快、血藥濃度穩定等優點的同時,必須同時看到,靜脈輸液也有它的缺點,如給患者造成創傷及併發症;由於是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的機會;穿刺時可引起患者的疼痛、限制患者的行動等。

    所以在以下情況,我們才建議孩子進行靜脈輸液治療:1.透過口服補充水和電解質無法預防和糾正體液紊亂,如劇烈的嘔吐、腹瀉;2.糾正血容量不足,維持血壓及微迴圈的灌注,如休克、出血、燒傷;3.無法口服的情況下提供營養物質,促進組織修復、增加體重、獲得正氮平衡,如胃腸道吸收障礙、不能進食;4.需要快速達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等治療疾病的目的,如中毒、各種感染、腦及其他組織水腫。

    在進行靜脈輸液前,應幫助孩子做好輸液前的心理準備。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父母應陪伴參與整個輸液治療的過程,可以使用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對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可以說明輸液的目的,允許小孩參與輸液治療的過程,對配合治療的孩子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

    靜脈輸液時,家長應密切觀察小孩的面色和生命體徵,注意藥液滴入是否通暢,針頭或輸液管有無漏液,針頭有無脫出、阻塞、移位,輸液管有無扭曲、受壓、另外注意觀察輸液區域性有無紅腫或面板變白、變紫、出現水皰,發現異常應及時通知護理人員處理。兒童輸液治療的滴注速度一般為每分鐘20-40滴,根據小孩年齡、病情、藥物性質不同護理人員會適當的調整,家長切忌自行調整滴速,以免發生不良後果。

    靜脈輸液後,應在留觀室觀察15-30分鐘,確認小孩情況穩定後再離開醫院。

  • 4 # 叨客豐

    孩子生病需要輸液有兩種情況,一是孩子有嚴重的脫水如一天沒有尿需要緊急用靜脈輸液來糾正,另外是感染太嚴重如腦膜炎敗血症等需要用抗生素治療儘快殺死細菌。還有其他情況如需要輸丙球或化療等。輸液是不得已的選擇而不是首選。

  • 5 # 辣條queen394

    謝邀。肯定不好啊,從小就抗生素濫用,那自我的抵抗力還有什麼防線可言。都說能口服的不肌注,能肌注的不靜滴,一上來就跳過口服、肌注,直接就是靜滴,那以後的體質肯定不如其他孩子。平時體質不好的建議可以多運動、增強體質,生病初期就應該重視,初期口服能解決的就不要靜脈輸液了,還有記得生病總是有個過程的,不要急,老是想著馬上就能好。

  • 6 # 夢醒時分86459

    我個人覺得是不可取的,一般藥物透過靜脈輸液比口服吸收快,能夠在短時間內穩定血藥濃度,因而見效快,所以很多家長只要一生病就選擇靜脈輸液,其實靜脈輸液有很大風險,本身穿刺靜脈就是一項侵入性操作,存在著感染的風險,而且小孩子的感冒發大部分是因感染引起,強制性輸液短時間內控制病情反而易導致小孩抗細菌和病毒的能力下降,抵抗力下降,還有,靜脈輸液還會引起疼痛,導致小孩子害怕就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馬BBC組合是否已經名存實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