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孔子來新泰
10
回覆列表
  • 1 # 兜率閃輝光小兜

    無論到哪,都是學知識,傳播知識。他還能怎樣?推銷自己和他學員,招收更多學員。把學員洗腦成仁禮之徒,不管是否有市場,市場行情怎樣。說些啥水洗腳啥水洗帽子的話。遇有扛著鋤頭的老大爺說他們分不清各種糧食叫什麼名,不會種田/懶時,會很失落並重視老大爺是聖人。

    如此而已,他憑感覺說,有一定的依據,但是並不認真仔細地對一個問題深入細緻地進行調查研究。好學,是他的優點,有些學習方法還是值得參考的。新泰也罷,陳蔡也罷,新泰山也好,能幹出什麼另類呢?見南子時,留下一段傳奇,可惜南子不久又~了。

  • 2 # 太行山深處Yu

    孔孟思想要一分為二的看,孔子的思想是影響了後人,但這種思想也毒害了後人,特別是山東人,受老孔思想的影響,改革創新意識遠遠比不上南方人,並且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山東人說的)

    等級觀念根深蒂固。沒有現代資產階級平等和尊重互利合作的理論,古代為統治階級服務

  • 3 # 坐照入神

    孔子當年也是一個有抱負的文青,在新泰的龜山上彈奏了一首歌:予慾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啥意思,孔子因理想在現實中碰壁,很不愉快。想手持巨斧把阻擋視線的龜山(暗指當政專權的季桓子)搬走,可手裡連個斧把都沒有。後來這首孔子所作的曲子就成了有名的《龜山操》。

      新泰歷史上叫平陽,這地方發掘出來3萬年前智人牙齒化石,後來又出了不少強人,比如奇人兄弟和聖柳下惠、盜聖柳下蹠,還有管仲的鐵哥們鮑叔牙以及樂聖師曠等。

       當年孔子在魯國時,在政治上的幹勁十足。幹成的事也不少,當時他影響的魯國也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民風正氣,那時齊國看出魯國要冒尖的勢頭,一查原來有孔子這等聖人,不得了,於是準備與齊國會盟以探虛實。地點就定在夾谷(新泰谷裡)。

      當年的孔子任魯國大司寇掌管齊魯會盟事務,而魯定公猶豫到底去不去,孔子認為不赴約,將會失禮,好象害怕齊國一樣,那樣會引火燒身。同時要防止其中有詐要做防衛準備!孔子講有文事必有武備,命令訓練了精兵以備不時之需。 孔子嚴辭指出當時齊國的滑稽侏儒表演是戲弄諸侯,不應上臺面,論罪當斬。齊景公無奈斬殺了這些表演人。

      在多次想要凌駕於魯國被孔子破解後,有人還想要扣留魯國國君和孔子,不料一查十里地外就是孔子安排的魯國精兵,於是齊國君臣灰頭灰臉回到了齊國。齊景公感覺在道義上輸給了魯國,就把先前佔據的魯國汶陽、龜陰還給了魯國。

      後來魯國建了一座叫“謝城”(又稱謝過城),來紀念這次會盟和孔子功績。 看來有理想抱負的孔子,即使碰壁了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 4 # 人文生活

    在春秋戰國,新泰成為齊、魯兩國頻繁爭奪的地區。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以相禮的身份隨同魯君出席盟會,迫使齊人歸魯龜陰等田。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夾谷會盟”。夾谷即在今新泰境內。

    據《左傳 定公十年》、《史記 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孔子世家》以及《孔子家語》等文獻記載,魯定公十年(前500年)春,齊魯兩國捐棄前嫌開始重歸於好。這年夏天,齊國大夫犂彌(《史記》作“黎鉏”)對齊景公說:“魯國任孔子為司寇,其勢對齊不利,魯國的強大將會對齊國造成威脅。孔子雖然知禮但卻無勇,若使用萊人以兵劫持魯侯,一定能夠如願。”景公從其計,於是派遣使者到魯國以與魯修好為名,要求兩國在夾谷(今新泰市谷裡鎮谷裡村)舉行盟會,魯定公答應後,以孔子為相,準備乘車前往。孔子對定公說:“我聽說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時候諸侯離開自己的疆土,必有文臣武將侍從。請國君安排左右司馬帶兵隨駕。”魯定公同意孔子的建議,配備左右司馬,帶兵會齊侯於夾谷。在夾谷用土築會盟壇,壇高三級。齊景公由聲名顯赫的齊相晏嬰隨侍。會盟開始,齊魯兩國國君相互揖讓而登壇,互獻禮品和敬酒酬答。這時齊國的司儀小步疾行向前奏報:“請奏四方之樂。”齊景公說“可以”,於是齊國帶來的萊夷舞士手持刀槍劍戟鼓譟而上。孔子見勢不妙,先引導定公退出,然後命令魯國的戰士攻上去,並小步疾行而前,歷階而上,登上盟壇兩級,舉起衣袖厲聲喝道:“我們兩國國君正在舉行友好會盟,可是華夏之地以外的俘虜用武力搗亂,這不是齊國國君命令諸侯的事情。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這對於神靈是不吉祥的,對於德行是喪失道義,對於人們是失掉禮儀,君王一定不這樣做。請有關官員處置!”齊國的司儀示意樂舞退下,但齊國樂隊不動,只是看著齊景公和晏嬰的眼色。齊景公聽到孔子義正辭嚴的話後心中感到非常慚愧,只好擺手讓樂隊退下。不一會,齊國的司儀小步疾行向前報告:“請奏宮中之樂!”齊景公回答“可以”。於是又有一隊齊國的倡優和侏儒在盟壇前嬉戲逗樂。這時孔子忍無可忍,快步疾行而前,登上盟壇兩級,厲聲喝道:“以無知小人惑亂諸侯者,其罪當誅。請右司馬立即行刑!”這時,魯國分管刑法的官員立即將齊國的倡優執行腰斬,使其手足異處。齊景公見狀,恐懼震動,面露慚色,深知自己在仁義方面與魯國沒法相比。

    在準備盟誓時,齊華人在盟書上加上一句話說:“如果齊國軍隊出境,你們不率領甲車三百輛跟隨我們的話,有盟誓為證。”這時孔子寸步不讓,讓魯國大夫茲無還作揖回答說:“你們不歸還我們汶陽的土地,讓我們來供給齊國所需,也有盟誓為證。”會盟結束後,齊侯準備設享禮招待魯定公。孔子對齊國大夫梁丘據說:“齊國、魯國有舊的典禮,您何以不知道呢?事情已經完成了,而又設享禮,這是讓執事官無辜辛勞。再說犧尊象尊不出國門,鐘磬不在野外合奏。設享禮而全部具備這些東西,這是拋棄禮儀。如果這些東西不具備,那就像秕稗一樣輕微不尊重。用秕稗一樣的的禮節是君王的恥辱,拋棄禮儀名聲不好,望您認真考慮!享禮,是用來宣揚德行的儀式。不能宣揚,不如停止它。”於是終於沒有設享禮。會盟結束,齊景公回國後大怒,告其群臣說:“魯國以君子之道輔佐其君,而你們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我這次會盟時得罪了魯君,為之奈何?”分管此事的大夫回奏說:“君子有過則謝以根本,小人有過則謝以文辭。國君您若心中悲傷,則謝以根本。”於是齊侯乃歸還以前所侵魯國的鄆、讙、龜陰之田以謝過。以上三邑皆屬汶陽田。齊國歸還所侵魯國汶陽之田以謝魯,魯在汶陽之田築城,以表彰孔子之功,因名“謝過城”,又稱“謝城”。謝城在今山東寧陽縣東北約70裡。

  • 5 # 孚比斯

    雖然春秋末期齊魯“夾谷之會”的地點是有爭議的,但是如果說“新泰”和孔子有什麼關係,還是要扯上夾谷會盟,因為新泰是這次會盟的爭議地點之一。

    鬱郁不得志的孔子在五十多歲的時候終於等來了一個機會--他在魯國得到了管理一個城邑的官職,因為做得好,逐步升至魯國大司寇。這引起了鄰國齊國的警覺,他們怕有出色治國才能的孔子把魯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國,那首先倒黴的就是作為魯的近鄰的齊國。

    齊景公聽從臣下的建議,決定舉行一次齊、魯兩國參加的國際會議,地點選在“夾谷”。有種說法是,“夾谷”就在今天的山東省新泰市境內。關於齊侯舉行盟會的目的,《史記》的記載語焉不詳,而《春秋左氏傳》說的就很清楚:這是一場鴻門宴,齊國要伺機武力劫持魯定公,以打斷魯國的上升歷程。幸虧孔子智勇兼備,應對得體,事先佈置軍隊保護魯定公,武力對峙,針鋒相對,才使國君完成盟會,安然返回。

    而《史記》關於會議過程的記載,就更具有理想化色彩了--雖然孔子安排了軍隊隨行,但盟會自始至終都是“文鬥”,孔子以義正辭嚴的態度,斥責齊國用夷狄的儀仗、音樂、舞蹈破壞了盟會的嚴肅性,又誅殺了齊侯帶來做滑稽表演的倡優、侏儒。《史記》的記載似乎有意突出一點:孔子的嚴正態度和人格魅力征服了齊國君臣,使魯定公不辱使命,完成盟會。

    《左傳》敘事以尊重事實,不虛美,不隱惡著稱,而司馬遷也是極富認真精神的傑出史學家。之所以在記敘同一件事上出現細節上的差異,我想,是太史公的浪漫主義情懷起了作用。司馬遷是極為推崇孔子的,崇敬之情使他在這裡用了更富感染力的寫法。但司馬遷畢竟是頂尖高手,他善於運用轉換視角、渲染文字、烘托情緒的手法來寄託情懷;而後世的文人們,則把孔夫子的人格、學識、經歷捧到了讓人望而生畏、不能直視的高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養胃的瑜伽小竅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