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也說好物

    1、選用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0-6個月的嬰兒:

    母乳或配方奶為主、水為輔。4個月以後加蛋黃、米粉

    6-12個月嬰兒:

    6個月泥糊漿類(米糊、菜泥、果泥、蛋黃泥、魚泥等)

    7-9個月:

    逐漸過渡到軟固體食物(爛面、碎菜、全蛋、肉末)

    10-12個月的幼兒:

    蛋類、魚蝦類、瘦畜禽肉類等100g,米和麵粉等糧穀類食物100g-125g,用20g植物油烹製。選用新鮮綠色、紅黃色蔬菜和水果各150g,以果菜泥、果菜汁或果菜末的形式餵給幼兒

    2-3歲幼兒:

    選用蛋類、魚蝦類、瘦畜禽肉類等100g,米和麵粉等糧穀類食物125g-150g,用20-25g植物油烹製。選用新鮮綠色、紅黃色蔬菜和水果各150g-200g。

    2、新增輔食的原則

    按月齡和消化能力逐步新增。過早的新增會導致消化不良。過晚的新增會造成嬰兒營養的缺失,對孩子都不利。先加果汁、泥糊樣食品,如米粉。每新增一種食物要觀察三、四天到一週,待寶寶習慣後再加另一種,如果孩子拒食,不要勉強,可以 過幾天再喂。

    新增輔食要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軟到硬,由一種到多種。新增輔食最好在吃奶前,因嬰兒在飢餓時可能容易接受新食品。在孩子生病或天氣炎熱時,最好暫時不加,待情況好轉後再逐步新增。每新增一種新的食物,要注意嬰兒的消化情況,大便性質有無異常,如有異常應暫緩新增,待情況正常後,再從少量開始。

    3、採用適宜的烹調方式,單獨加工製作

    1、單獨加工、烹製

    2、選用適宜的加工方法切碎、煮爛、去皮、骨、刺、核,大豆、花生等硬果類,要先磨碎製成泥糊漿等狀態

    3、烹製方法:採用蒸、煮、燉、煨等烹調方式,不要採用油炸、烤、烙等方式。

    4、口味要清淡、不要辛辣刺激。少用或不用味精或雞精、色素、糖精的調味品

    5、注意花色品種的交替更換,利於幼兒保持對進食的興趣

    4、規律進餐環境,飲食習慣培養

    1、一日5-6餐:主餐3次,上下午各一次奶類、水果和其他稀軟麵食為內容的加餐,晚飯後可加餐或零食,但睡前忌食甜食。

    2、重視飲食習慣的培養:定時、適量、有規律的進餐,鼓勵和安排與大人共同進餐,培養孩子集中精力進餐,避免挑食、偏食。

    3、創造良好的進餐環境,場所安靜愉快、餐桌椅子兒童化,引導其自行進餐。

    多做室外遊戲與活動,合理安排零食,避免過瘦或肥胖,每天足量飲水,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 2 # 寶媽好助手

    合理膳食安排即指每天進食次數、時間和每餐進食量都要合理安排。孩子的胃體積較小,7~11歲的兒童,胃每天可容納的食物量為2100~2300克。每餐後,食物在胃裡的時間為4~5小時,因此,學生要每天吃3—4餐,每餐間隔4~6小時為宜。如果進食時間和進食量經常改變,會使消化器官功能紊亂,食慾減退,影響生長髮育。因此小學生吃飯應定時定量,不應好吃的多吃,不好吃的不吃,也不能用零食充飢及靠喝含糖飲料為主。

      學齡期兒童不好好吃飯,父母很頭疼,這與從小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關,此種壞習慣非一朝一夕養成,很難改掉。家長可以用改換食譜或調理脾胃的方法增加孩子的食慾。應注意甜鹹、葷素搭配和食物的色香味,提高孩子對飲食的興趣,如做蓮子粥、芋頭粥、金銀卷,再拌一些冷盤等。

      (1)要重視早餐並要堅持吃好早餐。學齡期兒童不重視早餐現象很普遍,有時孩子睡懶覺,起床後著急上學,怕遲到,家長工作也很忙,往往來不及給孩子做早餐,就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上街買一些油餅、油條、包子等,其實這既不衛生又不科學,應當糾正。

      清晨起床後,消化道已基本排空,而上午4~5小時的學習又是最緊張最有效的黃金時期。如果不吃早餐或馬馬虎虎吃一點,結吳10點鐘一過,就會因飢餓而感到體力不足,精神及注意力不集中,不但影響下幾節課的聽講,而且也會影響孩子健康。因此有的學校在課間推行加餐還是有必要的,但所加食物一定要符合營養所需和衛生標準。怎樣吃早餐才合理?單純用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或其他高價補品作早餐,對兒童不太適宜。除了動物性蛋白作副食外,還應有足夠的米、面做主食,要有稀有幹,清爽可口,例如:

      粥1碗,饅頭抹芝麻醬或夾荷包蛋,或者麵包1片夾火腿或黃油;

      麵條1碗,臥雞蛋1個:

      燒餅1個,豆腐腦1碗或豆漿1碗:

      粥1碗,包子100克:

      牛奶1袋,蛋糕等點心100克。

      以上各組早餐再配以小菜、泡菜、鹹菜等調味,以增加食慾。

      蔬菜種類很多,其中以綠色及黃紅色蔬菜營養價值較高,尤其是綠色蔬菜含鈣高,如小白菜、油菜、茴香、菠菜及小紅蘿}、纓。但菠菜中含較多草酸,與鈣結合成草酸鈣,不易吸收。一般綠葉菜每100克含鈣100毫克、含鐵1~2毫克。但鐵受烹調影響,吸收率低。綠葉蔬菜中每100克含維生素C30毫克,柿子椒100克含維生素C最高達72毫克,瓜類、茄果類含維生素C較低。深綠色蔬菜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如油菜、韭菜、莧菜、茴香等,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另外,綠葉蔬菜富含纖維素,刺激腸蠕動,防止便秘,並能降低膽固醇。

      學齡期兒童如果攝入維生素不足,影響體格和神經的正常發育,可患各種維生素缺乏症,最常見的是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缺乏症。當維生素B2缺乏時,會發生一些面板黏膜病,學生中多見於口唇乾裂、發亮,口角一側或兩側發生黃色口角瘡,容易生成慢性病變;還容易引起眼瞼膜血管充血,自我感覺是怕光、流淚,有灼熱感;也可引起面板的皮脂溢位性皮炎。缺乏維生素B2的主要原因為:食物中缺乏,烹調時受到破壞,疾病引起體內消耗過多。預防方法為:多食各種新鮮蔬菜及粗米粗麵,熬粥時不要放鹼。出現症狀時可口服維生素B,5~10毫克,每天2次。

      兒童期如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一般維生素c不會缺乏。如需貯存食物時,儘量把蔬菜、水果放在陰涼溼潤的地方,以及在烹調時先洗後切,不放小蘇打,維生素C的損失和破壞就會減到最低程度。豐富的維生素可以提高運動能力,因此在參加體育運動時應多服維生素C,每日200~500毫克,並喝帶鹽的水,以補充運動時出汗所損失的水及鹽。

      學生在考試期間腦力活動增加,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相應增加,尤其是糖、類脂及各種維生素(A、B、C)等需求增加,但熱能消耗較少,因此,考試期間應增加新鮮蔬菜、水果、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豆類等,減少純糖和純油脂食物,並增加夜點,以滿足營養。

      (3)膳食攝入量要充足,品種應多樣。7~11歲兒童每日膳食中攝入食物的總量約為1000~1300克,這些食物應由多種食品來供應,最好每日能吃20種以上或5種顏色以上的食物,才能保證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目前學齡期兒童膳食中存在著不平衡的現象:蛋白質攝入量偏低、質量差,熱能供應不足,餐次分配不合理等,長此下去,將影響兒童體質,使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成績。

      (4)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學齡期兒童多動好玩,吃飯時不能細嚼慢嚥,喜暴飲暴食及愛吃零食,家長應教育孩子克服上述不良習慣,遵守吃飯定時定量原則,不要邊吃邊玩。有挑食、偏食習慣的兒童,家長有一定的責任,一方面可能與自身挑剔食物有關,另一方面原因是溺愛的結果。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糾正孩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另外,兒童進餐時間為15~30分鐘,飯後應休息0.5~1.5小時左右再開始學習或活動。在劇烈活動後則需休息0.5~1小時才能進餐。飯前不要大量飲水,以免沖淡胃液。晚飯後安靜活動1—2小時再睡覺,以免胃膨脹而影響睡眠質量。同時要教育孩子注意飲食衛生,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把住“病從口入”這一關。上學時自帶茶杯。吃小飯桌的同學做到一人一碗、一杯、一勺,不要互相亂拿亂使。不亂買街頭攤點食品。

      (5)膳食合理,避免肥胖。要做到膳食合理,首先應按照熱能和營養素的供給標準,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要合適,注意主副食搭配,強調食物品種多樣化。如果兒童時期食入過多的動物性食品,特別是不限制地進食肥肉和過多的高熱能食品(如糖、巧克力等),都會造成肥胖。脂肪的沉積可能影響機體各器官的正常功能,特別是“肥胖腦”則可能影響大腦溝回和神經網路的發育而影響智力發育。據調查,兒童期存在著動脈粥樣硬化的潛在因素,檢查10歲兒童病故的屍體已發現有動脈黃斑及粥樣硬化斑。兒童期的月巴胖,是成年後潛伏的病因。家長可在孩子腹部臍旁2釐米處用拇、食指捏起皮下脂肪,測定其厚度,若大於1.5釐米則表示脂肪過多,應引起重視。除了合理飲食外,還要加強鍛鍊,增加活動量。

      不宜過量飲牛奶

      牛奶雖然營養豐富,但孩子過量飲用牛奶會影響睡眠。據國外有關專家對140名一日三餐均飲用牛奶的5歲孩子進行觀察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在白天與其他孩子一樣,一切活動、行為及大腦思維均無異常。但是,到了晚上睡眠時,這些孩子中86%的人出現程度不同的睡眠異常,包括啼哭、煩躁不安等,從而影響了孩子的睡眠質量。但當讓孩子們停止飲用牛奶之後,幾天之內他們的睡眠異常現象便消失了,個個都睡得很香甜。目前,對孩子過量飲用牛奶導致睡眠異常的原因還沒有弄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為了讓孩子們睡得好,專家們建議,兒童每天飲用的牛奶總量,以不超過1.2磅為宜。

      不宜多吃糖

      科學研究結果表明,愛吃糖和甜食的兒童容易得近視。原因有3點:

      (1)體內吸收過多的糖分,會消耗大量鈣質。吃6克糖要消耗1.4升牛奶中的鈣臺量。而缺鈣會引起眼球一系列變化,導致眼球變形。

      (2)多吃糖使血液的弱鹼性變成中性或弱酸性,會過多消耗體內維生素B1。維生素B1不足,則會造成視覺神經發炎,促使眼球內屈光度增加而誘發近視。

      (3)多吃糖會影響微量元素鉻的生理代謝。鉻元素生理代謝作用下降,直接影響胰島素分泌及其功能,並降低血糖利用率,從而改變晶狀體和眼房水滲透壓,加重近視。兒童眼睛內的結構體可塑性大,一旦變異就難以矯正。

      所以,兒童應避免多吃糖和甜食。有食甜食習慣的孩子,應下決心少吃。

      不宜多吃白糖

      日本大學田材豐教授研究發現,兒童多吃白糖,可造成三大危害:骨折、脊柱側彎、癌症。日本的研究人員對死於胃癌和子宮癌的成人屍體解剖發現,他們的血液中鈣含量顯著減少。這證明癌症與缺鈣有密切關係。而白糖可造成缺鈣,因此被認為是某些癌症的誘發因子之一。此外,多吃白糖易導致肥胖、脂肪肝、齲齒和影響視力等病症。因此,家長們不宜讓孩子多吃甜食。

      保持賴氨酸

      賴氨酸是促進人生長髮育的一種氨基酸,它對白細胞的產生、胃蛋白酶的合成和胃酸的分泌以及鉀、鈉離子的平衡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體內缺乏賴氨酸,就表現出生長髮育緩慢、食慾減退、智力遲鈍、皮下脂肪減少、骨骼鈣化發生障礙,影響造血功能等。因而,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就降低了。人體每日對賴氨酸的需要量究竟是多少呢?按每日每千克體重計算:成人為12毫克,10~12歲為60毫克,1歲以下為103毫克。幼兒園和學生的早餐麵包中強化了賴氨酸,可使兒童增加食慾、精神活潑、面色紅潤,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也減少。但是,用賴氨酸強化主食的劑量一定要掌握在0.2%~0.3%,如劑量過高,反而會影響生長和智力的發育,故絕不是越多越好。否則,將導致各氨基酸間的比例失調,同樣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利用。

  • 3 # 幾小塵

    嬰幼兒有了良好的膳食作息習慣,能方便家庭的生活,所以寶寶的進餐時間應慢慢和家人的一日三餐的時間一樣,在兩餐之間,即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間,以及睡前額外增加一次餵養。

    嬰兒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一次進餐控制在20分鐘左右,需要我們鼓勵寶寶自己抓取食用。不建議很多人喜歡追著喂,這樣容易使寶寶誤認為你在和他做遊戲,而不好好吃飯。

    7-9月齡的寶寶的一天膳食安排

    10-12月齡的寶寶的一天膳食安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劉海夾夾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