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行中國
-
2 # 玉儒於成
吳三桂,遼東中後所人(今遼寧綏中縣),為出身遼東軍閥世家。他的父親吳襄、舅父祖大壽都曾任明朝總兵,同當地的將領官紳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由於祖大壽和三桂之兄吳三鳳等明朝將領先後降清,吳三桂和他的部屬又與清方營壘增添了一層曖昧關係。1644年三月,他被崇禎帝加封為平西伯,率部進關勤王,由於放棄關外土地,官紳家屬和相當一部分遼東百姓跟隨進關,安插未定,明朝就覆亡了。擺在吳三桂面前的形勢是嚴峻的,他同山海關總兵(又稱關門總兵)高第一共只有五萬之眾,在明末盛行的“家丁”制度下,其中真正能徵敢戰、裝備較佳的兵馬只佔少數。他們侷促於關內永平府一隅之地,處於清、順兩大新興勢力之間,繼續效忠明室是不現實的,因為朱由檢為首的明廷已經不存在,弘光朝廷還沒有建立,他們同淮河以南的殘明勢力相距太遠、音訊不通,可走的道路就只有在降順、降清之間作出選擇。清廷對吳三桂進行招降是比較早的,1642 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四月,清軍攻克松山、錦州後,皇太極就致書吳三桂告以其舅氏祖大樂、祖大壽等“因系將軍之戚”俱獲保全,勸他“翻然悔悟,決計歸順”。又命三桂之兄吳三鳳及祖可法、張存仁、裴國珍、胡弘先、姜新、陳邦選等以親屬、舊誼的關係寫信曉以利害,竭力勸說其降清。十月,皇太極再次致書吳三桂:“大清國皇帝敕諭寧遠城吳大將軍:今者明祚衰微,將軍已洞悉矣。將軍與朕,素無仇隙,而將軍之親戚,俱在朕處。惟將軍相時度勢,早為之計可也。”同時,又命祖大壽寫信給吳三桂道:寧錦間隔,不相通問者歲餘矣。春時松山、錦州相繼失陷,以為老身必死無疑。不期大清皇帝天縱仁聖,不但不加誅戮,反蒙加恩厚養。我祖氏一門以及親戚屬員,皆沾渥澤。而洪總督、朱糧廳輩亦叨遇優隆。自至瀋陽以來,解衣推食,僕從田廬,無所不備,我已得其所矣,奉賢甥勿以為慮,但未知故鄉光景何如耳。以愚意度之,各鎮集兵來援遼左,未一月而四城失陷,全軍覆沒,人事如此,天意可知。賢甥當世豪傑,豈智不及此耶?再觀大清規模形勢,將來必成大事。際此延攬之會,正豪傑擇主之時,若率城來歸,定有分茅裂土之封,功名富貴,不待言也。念系骨肉至親,故爾披肝瀝膽,非為大清之說客耳。惟賢甥熟思之。虎骨靶小刀一柄,是賢甥素常見者,故寄以取信。次年正月,吳三桂給祖大壽的回信“猶豫未決”。皇太極再次致書勸他“急圖歸順,勉立功名”。然而,在一年多時間裡,吳三桂自覺迴旋餘地尚大,並沒有接受清廷的招降。到1644年三月明亡之時,吳三桂等撤入關內的遼東官員卻很快決定接受大順政權的招降。作出這一決擇首先是因為吳三桂等人獲悉大批明朝文官武將都歸附了大順,其中不少人(如唐通、白廣恩)在過去遼東戰事中曾同吳三桂共事,大順政權已是眾望所歸,頗有統一天下之勢;其次,大順政權同明王朝一樣是以漢族為主體的政權,吳三桂等遼東官紳軍民更易於接受;第三,吳三桂所部遼東官兵一直處於同清軍對峙的地位,而同大順軍並沒有多大恩怨,即如史籍所說:“以清兵仇殺多次,不欲返顏,乃修表謀歸李賊。”第四,就個人前途著想,吳三桂雖有一部分親屬降清,但他的父母等直系親屬居住在北京已處於大順政權控制之下,歸降或敵視大順政權必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命運。何況,曾在遼東共事的總兵白廣恩、姜瓖、馬科、唐通等人都已躋身於大順朝新貴之列,唐通兵力遠遜於己,三月間才投向大順就受封為定西伯,由他出面勸降,“盛誇自成禮賢,啖以父子封侯”,對吳三桂有很大的吸引力。正是由於以上原因,吳三桂、黎玉田、高第迅速決定投靠大順政權。山海關防務由李自成派來的唐通接管。三月二十二日,吳三桂在永平府(府治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張貼告示,有“本鎮率所部朝見新主,所過秋毫無犯,爾民不必驚恐”等語,證明他已率領部下兵馬前往北京準備接受李自成的新命了。三月二十六日左右,吳軍行至河北玉田縣,離北京已經不遠了,吳三桂突然改變主意,由投降大順轉持敵對態度。產生這一急劇變化的原因在史籍中有三種說法:一是吳三桂聽說他的父親吳襄被大順政權拘捕追贓,一是誤信從京中私自逃出的奴僕謊報吳襄全家被大順軍抄沒,第三種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說法是吳三桂留在北京的愛妾陳圓圓(又名陳沅)為大順軍將領所掠,於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真實情況已難考定。吳三桂投降大順,本意是維護和擴張自身利益,從北京傳來的訊息使他疑竇頓生,猜測李自成的召見很可能是一種騙局,將對自己採取不利行動。於是,他驟然變卦,帶領部下兵馬直奔山海關,從背後對鎮守關門的唐通部發起突然襲擊。唐通的兵力大約只是吳三桂部的五分之一,加以變生意外,猝不及防,山海關遂被吳三桂佔領。唐通率殘部撤往離山海關不遠名叫一片石的地方,大順政權委任的其他官員也紛紛逃回。吳三桂的叛變,使山海關地區頓時彤雲密佈,籠罩著一片緊張的戰爭氣氛。當地人士佘一元《述舊事詩》雲:“吳帥旋關日,文武盡辭行。士女爭駭竄,農商互震驚”,真切地反映了百姓們的惶懼不安。跟吳三桂採取同一立場的只有原山海關總兵高第和衛城(即清代的臨榆縣)一小撮縉紳地主。關、遼兩鎮兵力合計不過五萬,山海關一隅之地又難以籌措糧餉。“維時內無軍需,外無援旅,人心洶洶,不保朝夕”。吳三桂當然明白憑藉這麼一點軍事和經濟實力根本不足以同大順政權抗衡,更談不上在順、清夾縫中求生存。他決定回師奪取山海關實際上意味著他在同大順政權決裂之時已經把投靠清廷作為出路。為了給自己增添一些本錢,他不是率部出關以喪家之犬的形象向清方投降,而是玩弄手腕,一面“遣人東乞王師”,以京東要塞山海關城為見面禮;一面“遣人紿賊緩師”,“以待本朝大兵”。李自成獲悉吳三桂叛變佔領山海關的訊息後,經過緊張的商議,決定一面安撫吳襄,以吳襄的名義寫信規勸吳三桂,希望借父子之情使他幡然變計;一面作好武力解決的準備,出兵平叛。四月十三日晨,李自成、劉宗敏親自統率大軍向山海關進發。隨行的有明朝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晉王、秦王和吳襄等人,這說明李自成仍希望透過君、親之義招降吳三桂。然而,由於吳三桂同清方勾結已成定局,招降的可能性不復存在了。同李自成的麻痺大意相反,清廷統治者並不滿足於佔領遼東,隨著明王朝的急劇衰微,他們趁火打劫的野心迅速膨脹起來,初期是想同農民軍瓜分明帝國。皇太極去世前不久,對天下大勢已作出了相當準確的判斷,他說:“以朕度之,明有必亡之兆。何以言之?彼流寇內訌,土賊蜂起,或百萬,或三四十萬,攻城略地,莫可止遏。明所恃者惟祖大壽之兵,並錦州、松山之兵,及洪承疇所領各省援兵耳,今皆敗亡已盡,即有召募新兵,亦僅可充數,安能拒戰?明之將卒,豈但不能敵我,反自行剽掠,自殘人民,行賂朝臣,詐為己功;朝臣專尚奸讒,蔽主耳目,私納賄賂,罰及無罪,賞及無功。以此觀之,明之必亡昭然矣。”在這以前,他命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為奉命大將軍統兵伐明時就曾指示:“如遇流寇,宜云爾等見明政紊亂,激而成變。中國來徵,亦正為此。以善言撫諭之。申戒士卒,勿誤殺彼一二人,致與交惡。”由此可以窺知清廷早已處心積慮利用漢族內部階級拼搏謀取漁翁之利。1643年八月皇太極病死,幼子福臨即位,清廷實權落入攝政王多爾袞手中。次年正月,蒙古鄂爾多斯部落來告大順軍已經佔領陝西,多爾袞等立即在正月二十七日派使者往陝北同大順軍聯絡,信中說:“大清國皇帝致書於西據明地之諸帥:……茲者致書,欲與諸公協謀同力,並取中原,倘混一區宇,富貴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惟速馳書使,傾懷以告,是誠至願也。”大順軍榆林守將王良智收到來信時,李自成已親統大軍向北京推進。王良智雖將清廷來信事報告了李自成,但大順軍領導人對清廷統治者急切於分享勝利果實的企圖並沒有給以重視。
-
3 # 天涯看點歷史號
關於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說法眾說紛紜,作為今天的讀者要想在眾多說法中求得真相恐怕也不那麼容易,我們不妨來看一段明末遺民的筆記,從最接近那段歷史的人的筆下去追尋那段歷史。
今天筆者給大家解讀的是明末清初史學家計六奇的《明季北略》所記載的一篇關於吳三桂請清兵的記載——《吳三桂請兵始末》。計六奇生於1622年,江蘇無錫人,著有《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兩本重要的筆記,是研究明末清初易代史的重要史料。
該文開篇介紹了吳三桂的武裝力量,“部下有精兵四萬,遼民七八萬,皆耐搏戰。”可見當時吳三桂手下的兵力還是相當可觀的,應該是明末朝廷最重要的一支可依賴的力量了。而且當時崇禎皇帝和他的大臣們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調回這支生力軍以解關內的燃眉之急,但是無奈朝中有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怕擔著丟失關外土地的罪名,不敢調吳三桂回援,如果吳三桂回援,即使丟了關外土地,也許能解京城之圍,不至於失了京師這個根本。
但是,到了三月,崇禎皇帝還是忍不住要調回吳三桂這支部隊了,“三月,封三桂平南伯,徵兵入援”,但是吳三桂接到命令後並沒有立即起行,而是收攏關外民眾,緩慢向京城靠攏,一天只能走數十里,行動速度相當遲緩。
三月十六日,吳三桂入關,二十日到達豐潤(今天津唐山市豐潤區),得知了京城失守、崇禎皇帝自盡的訊息,“三桂聞變,頓兵山海”,後又記敘了著名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吳三桂從田皇親手中花千金買了江南名妓陳沅,劉宗敏為了得到陳沅,拷打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三桂聞之,益募兵至七千”,三月二十七日,將李自成派去駐守山海關的兩萬兵馬殺死,佔據了山海關。
四月十三日,劉宗敏等率兵四十萬出京剿滅吳三桂,十七日,李自成親率大軍到永平。其後與吳三桂對陣,派兵從關西一片石出口,繞道關外,從關外攻打外城。吳三桂感覺自己難以抵擋,於是派人催促清兵前來助陣。
但是攝政王多爾袞對吳三桂的請兵抱有懷疑態度,原本多爾袞就已經率英王、裕王舉全族之兵準備入關逐鹿天下,在半道上碰上了吳三桂請兵的使者,多爾袞懷疑吳三桂和李自成串通一氣來算計多爾袞這個外族人,所以十分小心謹慎,不敢隨便進兵,於是駐紮在關外歡喜嶺觀望。“三桂遣使相望於道,凡往返八次,而全軍始至,共十四萬騎。”可見多爾袞對於如此大事也是小心謹慎,只有確保萬無一失之後才押上了自己的全部家當——十四萬騎兵,成敗在此一舉。
四月十九日,多爾袞命吳三桂為前鋒,讓吳部先與李自成大軍交鋒,看到吳三桂與李自成大軍全力拼殺,多爾袞才最終相信吳三桂是真心投降,請清兵前來助陣。二十日,吳李雙方再次交戰,趁雙方交戰正酣之時,多爾袞命令數萬清軍迂迴殺入戰場,大順軍抵擋不住,全線潰敗,劉宗敏也身負重傷,在高處觀戰的李自成命令撤軍。二十一日,吳三桂與李自成議和,條件是讓太子回到吳三桂軍中,吳三桂擁太子登基。但是,在大軍到達北京城之前,多爾袞命令吳三桂部不準入城,而是尾隨西逃的李自成大軍進行追擊,無奈之下,吳三桂只得放棄擁立太子的如意算盤。多爾袞自行率清軍進城,滿城來迎接太子的臣民們愕然,但是木已成舟,只得將多爾袞迎入城內。
此後,原明朝百官勸進多爾袞,但是被多爾袞所辭。後多爾袞又令為崇禎皇帝上諡號併發喪,將崇禎帝后葬于田妃墳中。而吳三桂則於追擊李自成的行動中取得了幾次勝利,五月初七,清朝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以上,就是計六奇記載的吳三桂請清兵的全部過程,應該說是比較客觀的記載了事情的經過,日期、人物也都比較詳盡,可以說是比較可靠的史料。但是其中也不乏多處前後矛盾之言,比如吳三桂佔據山海關的確切日期,但是從這封史料中我們可以得知,吳三桂行投降之漢奸行為在先,雖其後想擁立太子以洗刷漢奸罪行,但是此事從當時形勢來看,不過是虛情假意罷了,多爾袞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到嘴的鴨子飛掉的,所以擁立太子之事肯定無可行性,那吳三桂是否明知不可為而為也十分存疑。
回覆列表
說是吳三桂勾結清兵,對也不對。如果就事實而言,吳三桂確實是勾結清兵了。但是這裡面有沒有隱情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經過: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一,大同總兵姜鑲投降大順軍。京師震動。因大同乃京畿西邊門戶,大同陷落,北京危殆。此時崇禎再也顧不得駐守關寧的吳三桂部所負北防重任,急令吳三桂入衛京師。三月中旬,獲令後的吳三桂立即著寧遠地區幾十萬遼民內遷,三月十九日(一說十六日)到達山海關,繼而率兵西進京畿。二十二日吳三桂兵至玉田一帶,這時突獲京師陷落崇禎自縊的訊息。同時又獲悉明居庸關總兵唐通已降大順,並奉李自成令乘虛佔領山海關。吳三桂進退失據憂心忡忡。
就在吳三桂撤離寧遠之後的兩三天,都設瀋陽的清廷業已探知。這對於他們來說不啻一大喜訊。寧遠這座城無疑是他們輝煌事業的一個黑洞。在那裡長留著他們抹不去的恥辱。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初,他們那不可一世的、與明廷交鋒百戰百勝的大汗努爾哈赤所率的六萬大軍慘敗在寧遠城下。努爾哈赤也身負炮傷。清軍撤回瀋陽後,努爾哈赤羞憤交加終日憂忿,不久傷患(一說背癰)惡化,不治身亡。經過一番角逐以後,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繼承汗位。
天聰元年(公元1627年),皇太極在出兵北韓獲勝後,率凱旋之師猛撲錦州、寧遠,志在必勝以報父仇、雪國恥。不期趙率教矢志堅守錦州、袁崇煥拼死保衛寧遠。後金軍死傷枕藉,皇太極不得不飲恨撤圍。又一次慘敗寧遠城下。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皇太極暴卒。幼主福臨立,多爾袞、濟爾哈朗攝政。為樹立威望,九月,濟爾哈朗就迫不及待地率軍猛攻明廷殘留在關外最後幾個軍事據點。他很快攻佔中後所、中前所、前屯衛,但當他率軍攻打寧遠時,卻遭到吳三桂的堅決抗擊。寧遠,這座城市簡直是清的夢魘。從1626年到1643年,清軍三次猛攻它都鎩羽而歸。然而沒想到今天它竟然垂手可得。清廷真是大喜過望。急於建功立業的多爾袞等人聞訊當即下令“修整軍器,儲糧秣馬,俟四月初大舉進討。”
三月下旬到四月初,吳三桂盤桓躑躅在永平、玉田一帶。崇禎死、明廷亡,他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樣都在尋找出路。而一條最簡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順。這並不違反禮教。改朝換代,自古亦然。既然明太祖貧僧一名竟是真命天子,那麼李自成這個驛卒又為什麼不能做皇帝呢?
大順對吳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三桂,給予其四個月軍糧及白銀四萬兩,並宣告“俟立功日升賞”。這對於已缺餉一年多的吳軍確實是雪中送炭。吳三桂已有降意。就在這關鍵時刻,吳三桂先後接到兩種文書。一是大順使者所持其父吳襄勸其歸順李自成的書信,二是有人送給吳三桂密信,詳告其父被劉宗敏抓捕追髒,遭到嚴刑拷打。其父已湊白銀五萬兩,但離劉宗敏所索二十萬兩甚遠。此外,吳三桂愛妾陳圓圓亦被劉宗敏霸佔。吳三桂聞訊大怒。遂拔劍斬案、升帳演兵場,斬一名來使,將另一名割去雙耳,令其傳言李自成:“李賊自送頭來。”同時,起兵回師擊敗唐通,奪回山海關。
吳三桂從態度模稜兩可轉變為公開對抗,這在大順朝中引起軒然大波。一派意見是立即予以征討。另一派意見是暫時放置。持後一種意見的原因有二。一是劉宗敏、李過等已沉醉在勝利的歡樂中。拷掠故明髒官、坐擁聲色美姬實在是不亦樂乎。不想立即再去冒死作戰。二是李巖、牛金星、宋獻策等基於策略的考慮,認為暫不宜大舉征伐。因為“新得京師,人心震迭”,而且吳軍以“素能戰”聞名,不可輕視。他們認為還是暫時維持現狀,繼續招降為上。但李自成力排眾議,下令親征。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萬,號稱二十萬東出京師。
大順朝決定征伐一事,吳三桂先期探知,大驚。他自忖斷無抵擋大順軍的力量。為自保計,他決定向清借兵。條件是不但給予清財帛,而且“將裂地以酬” 。清對關內的這些變故並不詳悉。它只知李自成陷京,崇禎身亡,應藉此中原大亂的機會與大順一爭天下。四月九日清大軍起程瀋陽。十五日行至翁後遇到吳三桂派來的特使。多爾袞等大喜且疑,並未加快行軍速度。二十日到達連山。吳三桂第二次使者至。言李自成軍已薄山海關,情況緊急。清軍聞訊日夜兼程二百里,於二十一日傍晚抵達關外。二十一日白天,大順軍與吳軍已有交戰。吳軍幾不支。吳三桂再度遣使到清營,急催清軍加入戰鬥。此時明瞭情況的多爾袞再不以吳三桂所言“不唯財帛,將裂地以酬”為滿足,他的志向是入主中原,故改而堅持吳三桂必須剃髮以降方出兵相助。此時,吳三桂已別無選擇。若明日單獨與大順軍交鋒,必將不敵,身家性命必毀於一旦。於是只得依多爾袞所示,親往清營,剃髮跪拜。次日,山海關大戰展開。狡詐的多爾袞令吳軍先與大順軍戰。待交戰雙方皆疲,而吳軍已顯不支之時,方揮師躍入陣中。毫無思想準備的大順軍兵敗如山倒。至此,吳三桂所謂借清兵以伐大順,以復明室的設想已成泡影。在軍事上、政治上已完全掌握主動權的清,只把吳三桂視為眾多歸降故明官員中的一個,並驅之若走狗來為其征服全中國的企圖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