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海的魚33
-
2 # 舍我談歷史
提前廟號,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提起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都知道。高祖和太宗都是廟號,這裡要說一下,劉邦的廟號並不是高祖而且太祖。一般一個皇帝除了名字,最多有四個稱號:諡號、尊號、年號、廟號。有廟號的原因是帝王都有宗廟,宗廟分為太廟和左右三昭三穆共七廟,古代有時候也用七廟代替天子。去世帝王還有帝王的先祖要供奉在宗廟,就要給他一個號,這個號就是廟號。
廟號是有高低之分的,體現這個已故皇帝在這個朝代的作用。廟號分為“祖”和“宗”,“祖有功,宗有德”,能夠在廟號確立為祖的帝王必須有開拓之功,一般都是開國君主,如漢太祖劉邦、唐高祖李淵、明太祖朱元璋,還有些具有開拓之功的帝王被後代確立為祖。如光武帝劉秀的廟號是世祖,雖然劉秀建立的漢被稱作後漢和東漢,但因為劉秀出身西漢宗室且在即位後選擇承繼嗣西漢宣帝,他的漢實際上是西漢的延續。按理說,他只能分宗,但對於漢朝來講,完全屬於匡復漢室江山,這樣的功績屬於開拓,因此他的廟號被確立為祖。而另一個世祖,清世祖福臨是因為實現了關外的愛新覺羅家族入主中原的夢想,屬於開拓。
除了這些正經八百的祖,還有許多不夠祖而為祖的帝王。比如明成祖朱棣原來的廟號是宗,後來被嘉靖皇帝改廟號為成祖。康熙皇帝雖然對於清朝穩定發展發揮很大作用,但並沒有特別的開拓之功,也被他們的兒子確立為祖,廟號清聖祖。這兩個還可以接受,畢竟都是雄主。還有些割據政權的君主廟號是祖,形成了“亂祖”的情況。之所以希望成為“祖”,和祖的地位有關,祖的帝王要高於宗。祖有萬世不祧的“特權”,皇帝的宗廟七廟是家廟,如果供奉的皇帝超過七個的話,要把多餘的祧入遠祖廟,在供奉層次上要降低。因此祖相當於一種特權。
說完了祖,在說宗。一般宗都是守成之君,在宗廟的地位肯定是沒有祖高,而且宗正常也應該是褒揚之意,但實際上並不一定都是表達好的意思,比如神宗、熹宗、徽宗等都不是好的稱號。一般屬於比較好的是太宗、高宗、世宗、中宗、睿宗、仁宗等,而德宗、寧宗等則說明皇帝功業不足,能力有限。早期並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廟號的,有廟號必須體現能力,西漢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太祖劉邦、太宗劉恆(文帝)、世宗劉徹(武帝)、中宗劉詢(宣帝,東漢光武帝定),東漢只有三位有廟號世祖劉秀(光武帝)、顯宗劉莊(明帝)、肅宗劉炟(章帝),其餘皇帝要麼沒有廟號,比如大名鼎鼎的漢景帝,要麼被剝奪廟號,比如漢元帝,被光武帝劉秀看不慣,撤銷了廟號,東漢末年漢獻帝時期撤銷了幾個廟號。真正廟號開始“繁榮”起來的時候是唐代,因為諡號變長,不能用諡號稱呼已故皇帝,只能改為廟號。而且唐朝開始一個皇帝一個廟號。因此,從唐朝開始稱帝王一般用廟號。
宗最大的自然是太宗,太宗號稱百宗之祖,一般都給王朝的第二代或者非常卓著的帝王。比如漢太宗(開國皇帝之子)、唐太宗(開國皇帝之子)、宋太宗(開國皇帝之弟)、元太宗(開國皇帝之子)、明太宗(開國皇帝之子)、清太宗(開國皇帝之子)這些人都是功勳卓著,政績斐然。當然也有例外的晉太宗司馬昱,是一個傀儡皇帝,而且是東晉的第八位皇帝。除了太宗之外,地位比較高的是高宗,有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趙構、清高宗弘曆(康熙皇帝),最有名的是商高宗武丁,最早使用高宗廟號的帝王。其次是世宗,比較用名的是漢世宗劉徹(武帝)、清世宗胤禛(雍正皇帝)。中宗也很好,一般都是中興之主。比如漢中宗劉詢(宣帝劉病已)、唐中宗李顯等。
廟號作為古代帝王的尊號之一,展現這個帝王的功績,但存在子議父、臣議君的情況。一般都是褒揚,很少廟號是貶義。需要說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沒有廟號,也沒有諡號。他本身非常不滿意子議父、臣議君,所以反對這些。廟號也被同為中華文化圈的越、朝等國使用。以上就是筆者對廟號的講解,歡迎關注評論。
-
3 # 四川達州人
廟號簡單解釋就是:一個君主在本國宗廟中的位置代號。
再簡單說:《周禮》規定,天子七廟,諸侯五,卿大夫三,士庶一。
就是說,每個宗族,自開山祖以後都可建宗廟或者是祠堂,供奉祭祀。
當然也有具體的規矩,比如天子宗廟正開門九,基座五級臺階。這樣的天子宗廟按照周禮的規定則最多隻能有七座,每座宗廟主要祭祀一位君王,旁邊是陪祭君王正妻、諸侯王、大臣的靈位。同時要配置祭祀官員和衛隊,輔以專門的唱詩班童子,樂舞人。平時一般負責清掃點香,特殊時就要舉行大祭祀。
唐代開始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所以就該用廟號稱呼皇帝。
那麼這個宗廟的君主就得有一個代號。比如漢高祖劉邦(其實是太祖)後面陪附了呂后與漢惠帝等。雖然西漢後期中央政權不承認前後少帝皇位,但漢惠帝是隻能承認的,因漢惠帝死孫滅絕,所以漢惠帝靈位只能依附劉邦。漢惠帝就沒有廟號,祭廟最後被清理。
廟號的規則正因為廟號屬於稀缺資源,所以廟號控制得非常嚴格,比如,漢文帝因為安定百姓,開創文景之治,所以被遵為太宗廟號,但是他兒子漢景帝被大臣們議定有功,但是卻屬於文帝的政策遺留,只給了景帝諡號。漢景帝后面只能依附在漢文帝太宗廟。
所謂祖有功,宗有德
漢高祖劉邦,當然是最大的功勞,功最高。
漢武帝死後,大臣議定劉徹確實有大功,擊敗百年仇敵匈奴。又因皇位發生轉移,世的意思就是皇帝世系發生轉移(比如元世祖忽必烈是奪弟弟阿里不哥的皇位。周世宗柴榮屬於異性皇位繼承,明世宗嘉靖是堂兄明武宗之後的皇位。清世宗雍正則是廢太子後以普通皇子繼承),漢景帝之前封劉榮為太子,漢武帝因外力得到了皇位。
後面,漢宣帝因中興功勞得廟號中宗。
漢元帝時期,皇城有九廟,一個一個地拜祭很憋屈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毀太上皇、漢惠帝、漢景帝廟。罷孝文、孝詔太后、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陵寢,決定執行五廟制。然後發生朝野拉鋸論戰,確定六廟祭祀:漢高祖、太宗文帝、世宗武帝、中宗宣帝、昭帝、皇考劉進。其餘只能依附父親丈夫(如漢惠帝依附高祖,漢景帝依附漢文帝)
到了漢武光帝,將11個西漢皇帝都供奉在長安的宗廟中,但將高祖、太宗、世宗、中宗(漢宣帝)之外的廟號清理掉,只承認四位皇帝有廟號(為自己和子孫留位置啊)。
從歷史上看,太祖廟號最高,高祖次之。創立皇朝,當然功勞最大。
太宗其實都是坑,每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太宗都是有道德問題的,比如:漢文帝殺侄奪位,唐太宗弒兄囚父,宋太宗燭影斧聲,元太宗窩闊臺公開謀殺弟弟,明太宗朱棣靖難,清太宗皇太極則是弒嫡母...
世宗比較厲害,大都是奪位高手。
清世宗雍正:
中宗只有兩個,漢中宗漢宣帝是中興功勞,唐中宗李顯直接被皇后與女兒毒死,所以後面沒人敢給皇帝上這個廟號。
高宗,自唐高宗被女人哄得權力外落,宋高宗清高宗(乾隆)都代表王朝衰落的起點。
文宗武宗,都是笑話。
神宗,比較神經。如宋神宗,明神宗。
明神宗萬曆:
哲宗,不知所謂。都不知道怎麼評價了。
玄宗,只有唐玄宗一個,是說此人治理國家先明後暗,唐朝也衰落在他手。
其他的,不說也罷。
-
4 # 雲隱
在上古時,帝王在生前死後都用同一個名字。後來,人們覺得直接稱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太尊敬,祭祀時直呼名字更有冒犯之嫌,所以商周祭祀時就用每個先王生日的天干來稱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但一般認為 ,古代帝王真正有廟號開始於西漢,結束於清朝 ,廟號主要用“祖”、“宗”兩字來稱呼 ,合起來有 “祖宗”之意。
每個朝代的第一位皇帝 ,即開國皇帝,廟號多稱“祖”,一般常用太祖 、高祖、世祖等稱呼,如漢高祖 、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
第二位皇帝及其後世即位者,廟號多稱“宗”,一般常用太宗、高宗、世宗等稱呼, 如漢武帝劉徹的廟號是世宗,唐朝李世民的廟號是太宗。在唐朝以前, 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的皇帝方可入廟奉祀,所以有廟號的皇帝並不多 ,如西漢13個皇帝中,也只有漢高祖 、漢文帝 、漢武帝 、漢宣帝4個皇帝追封了廟號 ,別的皇帝則沒有廟號,因此不能用廟號來稱呼那時的每一個皇帝 。
唐朝以後,皇帝的廟號比較普遍,除了個別 “亡國之君”及短命皇帝之外,每個皇帝幾乎都有 了廟號 。所以,人們習慣用廟號稱唐朝至元朝的皇帝,稱“祖”稱“宗”,如唐太宗 、宋太祖 、元世祖等。
-
5 # 磨史作鏡
廟號,簡而言之,就是帝王死後為其建的廟的名號,有大小好壞之分。按照最初的設計,只有雄才大略、功績很大的帝王才有資格有廟號,不過到後來廟號氾濫,差不多皇帝人手一個,只有亡國之君因為沒人給上廟號了而沒有。有的亡國之君也有廟號,比如崇禎皇帝朱由檢,雖然亡國之君,但是南明政權還是給他上了廟號,也就是明思宗,清朝也給了一個(懷宗)。
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雪》列舉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雄才大略的皇帝,其中的唐太宗宋太祖就是廟號,廟號不是祖就是宗,是根據“祖有功宗有德”來的,也就是祖要有開創之功,宗要有守成之德。
第一個有廟號的皇帝是劉邦,廟號“太祖”,因此,劉邦是漢太祖,但是後世都把他稱為漢高祖,這是因為司馬遷史記的緣故,劉邦的諡號是高皇帝,所以是太祖高皇帝,但是司馬遷把諡號廟號搞混了,寫了個《高祖本紀》,劉邦就以漢高祖流傳下來。
那麼太祖和高祖有什麼區別呢?貌似都是開國皇帝常用的,什麼時候用太祖,什麼時候用高祖?太,顧名思義,有最、極的意思,在輩分裡顯示最高,也就是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或者奠基者。所以劉邦是漢太祖,趙匡胤是宋太祖,朱元璋是明太祖,努爾哈赤是清太祖,他們共同的特點是起自寒微,幾乎白手起家。
而高祖則是已經在前人的基礎開創的王朝,比如唐高祖李淵,他建立唐朝後,追其祖父李虎為唐太祖,父親李昺為唐世祖,因為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位高權重,並且在北周時期追封唐國公,也就是唐朝是打這兒來的。父親李昺是李虎第三子,襲封唐國公,也是北周柱國之臣。有了這父子兩代,才有了李淵含著金鑰匙出生,以唐國公起兵,建立唐朝。
剛才說到的唐世祖,世祖一般也要有開創之功,唐世祖應該是因為此時的唐國公已經是北周了,世系已變。同樣,漢世祖光武帝劉秀重建大漢朝。元世祖忽必烈,從蒙古大汗成為大元皇帝。清世祖順治帝,也是由偏處東北到定鼎中原。
下面說宗,太宗是宗裡面輩分最高的了,最早一個太宗是劉邦的兒子漢文帝劉恆,因為那個時候廟號稀缺不是每個皇帝都有,所以一般以諡號稱呼皇帝,比如漢景帝,漢昭帝、漢明帝、漢獻帝等,所以漢朝僅有的幾個皇帝廟號反倒知者甚少,包括前面所說的光武帝劉秀廟號漢世祖。
比較有名的太宗有:漢太宗文帝劉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清太宗皇太極。
-
6 # 小史微課堂
廟號只有英明君主才有,廟號是一直到唐朝以後才每位皇帝都有,所以唐朝之前都稱呼皇帝的諡號,如漢武帝,晉武帝,隋文帝,而唐朝之後一般都稱呼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等。
而明清之後因為皇帝年號往往都是一個所以就以年號相稱,如洪武皇帝,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等,其實這些都只是對帝王的一種稱呼而已,好的諡號和廟號如太祖太宗還好,如果是不咋地的,你那樣稱呼其實便是對古代帝王的侮辱,如厲王,煬帝等等。
比如,漢朝有諡號的皇帝共有二十二位,但有過廟號的皇帝卻只有十二位,高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宗武皇帝,中宗宣皇帝,高宗元皇帝,世祖光武帝,顯宗明皇帝,肅宗章皇帝,穆宗和皇帝,恭宗安皇帝,敬宗質皇帝,威宗桓皇帝
一般來說,廟號的選字並不參照諡法,但是也有褒貶之意。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號,仁宗、宣宗、聖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賢主,中宗、憲宗都是中興之主。
另外,哲宗、興宗等都是有所作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業不足,德宗、寧宗過於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武宗名褒實貶,穆宗、敬宗功過相當,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國。
可以看出廟號其實和管理也有關係,文帝、武帝的諡號是最高的美諡,但是文宗是小亂,武宗窮兵黷武,都是壞話。
-
7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廟號有祖宗之別,亦有高低之分。
廟號最早是起源於商朝,在商、周、漢、晉時代,君王都有諡號,但並不是每位都有廟號。
秦朝沒有,因為秦始皇不允許臣工評價君主。
唐朝以後,皇帝和皇太后、皇后死後還增加了尊號。
魏晉南北朝以前,廟號制度很嚴格,只有那些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君主才有廟號。至多七位,這就叫“天子七廟”。
君王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功績不可磨滅,他死後,牌位就進入太廟,接受後世的香火祭祀,這就叫“升祔”。
牌位擺滿了七位,如果後世還有貢獻更加巨大的帝王,死後也必須擺進去,怎麼辦呢?除了開創朝代的那位“祖”,和其他幾個功績巨大的君主的牌牌不能動以外,就要把血緣關係最遠的那位君主的牌牌移送到後殿,而代之以新亡的君主牌位,這就是“祧”。
再舉個例子,宋仁宗趙禎的諡號是“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廟號“仁宗”。
如果再以諡號稱呼,那就太麻煩了。所以後世以廟號稱之,為唐太宗、為宋仁宗。
最初廟號有四種,太、高、世、中。
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
西漢時期,廟號制度是很嚴格,整個西漢只有四個人有廟號: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文皇帝劉恆、漢世宗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宣皇帝劉詢。連平滅七國之亂的漢景帝劉啟立下那麼大功勞都沒有廟號。
王莽曾經把漢元帝劉奭和漢成帝劉驁入了廟,但到了劉秀時,又廢除了。
東漢時期。有三位君王入廟,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漢顯宗明皇帝劉莊和漢肅宗章皇帝劉炟。
到了漢獻帝時候,將漢和帝劉肇和漢桓帝劉志的廟號廢除。
到了魏晉以後,除了暴死的君主和亡國之君,一般皇帝有廟號。
廟號有兩類:“祖”和“宗”。“祖”是皇朝的開創者,或者為國家開疆拓土,功勞赫赫。
“太祖”,開基創業的過程中沒有受到祖先的蔭惠,全靠自己披荊斬棘,硬趟出來的。比如:漢太祖劉邦、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他們能當上皇帝,全靠自己倆肩膀扛著一個腦袋,自己搞定的,沒有沾上祖宗的功勞。
“高祖”,始受命者。能夠建立帝業,是沾了祖宗的光。比如隋高祖楊堅和唐高祖李淵。他們出身於名門貴族,家世顯赫,祖先已經受封一方,給他們創立帝業打下了良好基礎。
“世祖”,斷代史開啟者延續國祚,或者王朝承上啟下者,而並非王朝建立者,為王朝開啟了新的時代。如漢世祖劉秀,魏世祖曹丕、晉世祖司馬炎、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等。
“烈祖”,也是開創基業的帝王,但沒有統一江山,是一方之帝。如蜀漢烈祖劉備、南唐烈祖李昇、魏烈祖曹睿。這個曹睿比較有意思,他的廟號是自己上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生前就確定廟號的皇帝。
“成祖”,專屬於明朝的朱棣。最初他的廟號是“太宗”,但到了嘉靖時期,搞禮儀之爭,嘉靖要給他爹爭取一個太廟中的位置,把朱棣升格為“成祖”,享受郊祀。他爹就進入了太廟。
“聖祖”,一般用以追封功高德邵的祖先,保康熙死後,雍正認為康熙“名為守成,實同開創”,功勞太大了,德澤四海,當為“祖”,遂以“聖祖”入廟。
再來說說“宗”。
“祖”一般都不錯,但“宗”可就不一定了。先說說比較好的:
“太宗”。僅次於各個“祖”的廟號,王朝的承繼者,曾經在皇朝的奠立過程中立下過赫赫功勳,或者是一個皇朝的佼佼者。但是,通常他們並不是前任帝王的指定繼承人。比如漢太宗劉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遼太宗耶律德光、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極等。
“世宗”,這個皇帝登上帝位使本朝的正常承繼發生了變化。比如說,漢景帝的太子劉榮被廢,劉徹繼位,是為“漢世宗”。唐朝沒有“世宗”,是因為避李世民的諱。明武宗朱厚照暴亡,膝下無子,導致大宗血脈斷絕,而朱厚璁,因旁枝繼得大統,是為“明世宗”。清朝康熙年間九子奪嫡,胤禛非嫡非長,而登大寶,是為“清世宗”。
“仁宗”,崇尚文化,為政寬鬆、守成有德。比如說宋仁宗趙禎時期,重用文士,文化繁榮昌盛;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重開科舉;明仁宗朱高熾饒了那些文人的命,解放了他們的家屬。清仁宗嘉慶,也厚待文人,為政寬和。
“孝宗”,類似於“仁宗”,也是心懷仁德,治國有為。宋孝宗趙昚,品德高尚,國力上升,立志收復失地;明孝宗朱祐樘,勵精圖治,開創“弘治中興”。
“宣宗”,治國有為的仁德君主。唐宣宗李忱有“大中之治”;明宣宗朱瞻基開啟了“仁宣之治”;清宣宗旻寧,就是道光皇帝提倡儉樸節約。
“高宗”,皇朝從輝煌走向衰弱。比如唐高宗李治、他導致了後宮奪權,女人稱帝;宋高宗趙構南渡,國土損失;清高宗弘曆死後,清朝開始轉入衰弱。 “顯宗”,賢德之君,無愧於祖宗,將榮耀發揚光大。只有漢顯宗劉莊。
“中宗”,中興之主。漢中宗劉詢,改變了漢武帝屢屢征伐的對外政策。唐中宗李顯奪回了唐室江山。但後來大家認為李顯太懦弱,就不再用這個廟號了。
“憲宗”,性格強硬,有所作為。比如唐憲宗李純削藩;元憲宗蒙哥手腕強橫。還有個大理國的憲宗段正嚴(就是段譽),會六脈神劍。
再說說不好的“宗”:
大家要注意,“文”、“武”用在諡號上,那是很牛逼的,周文王,周武文,漢文帝,漢武帝,都是牛人。但如果用在廟號上,基本上就是貶低了,有厭惡和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文宗”,國生變亂,政局不穩。唐文宗李昂宦官當權,實為傀儡;清文宗奕詝,就是咸豐帝,多國入侵。
“武宗”,沒事找事,破壞國家正常秩序。比如唐武宗李炎滅佛;元武宗海山提高鹽引價格,增加賦稅;明武宗朱厚照胡亂折騰,為禍民間。
“德宗”,國都被侵,振興無力。唐德宗李適,國都長安被攻破,君王出逃;清德宗載湉,就是光緒帝,八國入侵,變法失敗。
“英宗”,君主短命,或遇不測。宋英宗在位僅有四年;元英宗南坡之變,在位三年;明英宗有土木堡之變。
“穆宗”,貪圖享樂且短命。唐穆宗李恆貪圖享樂,在位五年;明穆宗朱載垕在位六年;清穆宗載淳,就是同治皇帝,也是早死。
玄宗、真宗是搞道教,神神叨叨的。
其他就不一一解說了,還有睿宗、神宗、真宗、道宗、代宗等等。
-
8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廟號就是君主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因而其必定有大小高低之分。
廟號起源於重視祭祀的商朝,但商朝滅亡後周朝沒有沿用廟號,秦朝也沒有恢復,到西漢初年恢復,可以說是斷層了八九百年,很多東西都是西漢自己鼓搗出來的。
第一個有廟號的皇帝是劉邦,他去世後,群臣為他上廟號太祖,以功最高,獨創一個諡號高皇帝,合稱太祖高皇帝,結果司馬遷來了個簡稱——高祖,所以我們現在稱呼劉邦都是漢高祖,西漢的廟號制度,可以說一開頭就出了錯。
據說商朝流傳下來的原始廟號有太、高、世、中四種,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祖有開創之功,宗有守成之德。這四種廟號中,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因此不會有中祖)。
還是在西漢出了問題,西漢有諡號的皇帝有十一位,算是兩個少帝和廢帝,就是十四個皇帝,曾有廟號的多達七個,顯然,四種七個不是很夠用,儘管西漢兩百餘年間廟號呈現出一種氾濫的趨勢,越往後廟號評定標準越松,但也不是誰都敢稱祖的,除太祖劉邦外,都是宗,四個宗就明顯不夠了,於是就只能自創。
西漢新出現的廟號,有統宗(漢成帝)和元宗(漢平帝),他們都是西漢末期的皇帝,前者執政時期是王氏外戚權力滔天的時期,漢成帝荒於酒色,任由外戚干政,農民起義也漸漸多了起來,可謂功績與德行俱無,得統宗廟號可謂名不副實,完全喪失了廟號應有的價值。
漢平帝則是傀儡皇帝,他在位時期王氏外戚已經掌控朝政多年,王莽給這位少年駕崩(據說是被王莽毒死)的皇帝上廟號,政治意味濃厚,跟廟號作用完全不搭邊。
廟號的作用是什麼呢?可以說是表彰那些有功有德的君主。這些君主在去世之後,神位會被放進太廟正殿,接受後世祭祀,享受冷豬肉,不過太廟正殿有數量限制,所謂天子七廟,正殿只能放七個神位,之後再有貢獻大的君主神位,那七個神位中離現任君主血緣最遠的君主神位就會被移入後殿,稱為“祧”。
所謂廟號,就是祭祀時對神位所代表君主的稱呼,而且裡邊有些貢獻最大的君主,可以享受“萬世不祧”的特權,比如太祖神位,是絕不會被移入後殿的,當有新神位進入的時候,理論上太祖跟現任君主血緣關係最遠,可不能移它,就往下找一個能移的。
西漢廟號已然開始氾濫,還有個漢元帝,是漢成帝的父親,他在位時期是西漢衰落的開始,卻得了個高宗廟號,這三個廟號都太假,所以漢光武帝建立東漢重立宗廟時,廢了這三個皇帝的廟號,西漢皇帝只剩下高、文、武、宣四位有廟號,即太祖、太宗、世宗和中宗。
東漢的路子跟西漢一樣,到東漢後期,廟號也氾濫了,直到董卓專權,又廢了一波,可隨著魏晉南北朝亂世的到來,廟號氾濫之風再也剎不住了,魏晉南北朝那些君主,非祖即宗,幾乎個個都有廟號。
隋朝可能也有這種苗頭,不過隋朝二世而亡,這種大業交給了唐朝,到唐朝時期,廟號成為皇帝標配,同時諡號越來越差,比如李世民最初的諡號是“文皇帝”,到唐玄宗時期加到“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叫唐文帝還好,可叫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還不如叫唐太宗。
廟號的標配使得廟號的數量迅速增長,於是新一輪的造諡號運動開啟,在這一點上,唐朝主要以諡號入廟號,宋朝主要以寓意入廟號,元明清則站在巨人肩膀上,從唐宋兩朝已有廟號當中取。
從根源上來說,凡是有廟號的皇帝,都應該是有功業德行傍身的,則廟號都是表讚揚,可讚揚也有大讚和微贊,更何況後來氾濫了,廟號隱隱間因為某些皇帝的事蹟而被打上一些標籤,比如中宗,唐中宗以後,再無中宗,估計是因為他的懦弱?又如神宗,宋神宗和明神宗這兩位,總讓人覺得這廟號是明褒實貶(其實都是褒)。
從地位上看,祖是高於宗的,太祖和高祖又在祖裡邊最高,因為高祖本身就是漢太祖衍生的一個錯誤,在很多朝代,他們可以混為一談,比如曹魏曹操是太祖,曹丕是高祖;西晉司馬懿是高祖,司馬昭是太祖。不過隋唐以後,高祖的地位隱隱低於太祖,宋朝以後就沒有大王朝用了,就一個陳友諒得了個高祖廟號,沒兩年兒子被滅了。
此二祖以下,地位最高的是世祖,他們一般都是名為守成,實為開創的大人物,給王朝開啟了新時代,儘管有時候很多事不是他們做的,比如清世祖的功勞大多來自於叔叔多爾袞。
世祖以下,還有烈祖、成祖、聖祖等等,烈祖一般是再續江山未成的帝王,比如漢烈祖劉備和唐烈祖李昇,還有個很奇怪的曹叡,他的烈祖是自己給自己上的,創了歷史記錄。成祖則專屬於朱棣,原本他的廟號是太宗,因為嘉靖帝要從太廟移出一個去,可朱棣偏偏動不了(太宗不祧),結果他就尊朱棣為祖,再立一座廟,機智如嘉靖帝。
聖祖一般是追封遠祖的,如唐聖祖老子、宋聖祖趙公明,然後被雍正帝用給老爹康熙帝,估計跟明朝一樣,不想用高祖。
宗裡邊,太宗地位最高,僅次於祖,都是王朝守成之德最高成就者,比如漢太宗劉恆、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和清太宗皇太極,比較巧合的是,這幾位上位方式都不怎麼正常。
太宗之後,高宗和世宗就不好比較了,一個功高,一個世代祭祀,在漢朝當然是漢世宗碾壓漢高宗,可在唐朝卻是唐高宗碾壓唐世宗(即唐代宗,為避李世民諱,改世為代)。
再之後,是仁宗、孝宗這一類偏向於君主品格的廟號,還有宣宗、顯宗等也不算太差。
-
9 # 錢多多讀文史
有時候看史書,會被皇帝們的稱呼搞糊塗:譬如大家熟悉的明朝第二位皇帝朱棣,有時候被叫做明成祖,有時候又被稱為永樂大帝,有時候還有個奇長的稱呼——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我們來仔細分說一下:明成祖,就是朱棣的廟號,永樂,是他在位時的年號,後面那個奇長的稱呼,是他的諡號(死後後世子孫所加)。
自漢時起,慣稱皇帝的諡號(當然,這是後世所稱,生前稱諡號是個大BUG,譬如電視劇裡言必稱莊妃為孝莊),如漢武帝、隋文帝等 。從唐朝以後,皇帝們習慣稱廟號(也是身後名),如唐高祖、太宗、高宗等 。清朝呢,一般喜歡稱年號,如康熙、雍正什麼的。
題主問的廟號,這裡就一起探究下廟號。
廟號的沿革。一、起源
廟號起源於商朝,它是在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祭祀時特起的名號。所以這個名稱也是身後名。商朝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
二、中斷
周朝時倒只尚襲了諡號制度,沒有廟號。到了秦朝,秦始皇高度自信,認為後人無權評價他,將廟號和諡號一併廢除。
三、制度化
漢朝時,廟號制度又被揀起來。但此時的廟號較為嚴格,沒有大功大德的皇帝不能擁有,因此,漢朝皇帝好多沒有廟號。
四、氾濫
魏晉南北朝時,廟號較為氾濫,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等等小國的君主廟號沒有不稱祖的,比如後趙石勒稱高祖,石虎也是太祖。
五,常態化
唐以後,國家穩定,廟號也成為了常態化制度,除了某些亡國之君以及短命皇帝外,根據功過,一般皇帝都有廟號。
先來說說褒義的。一般來說,高祖、太祖這樣的廟號代表開國之功,如唐高祖,宋太祖;聖祖和太宗代表發揚光大,如清聖祖、唐太宗;世宗多代表皇位得來不易,如明世宗朱厚熜,旁支入嗣:世祖代表中興;仁宗、孝宗等代表賢明……
再說說一般的。憲宗、宣宗有功過;哲宗、興宗、成宗是守成之君;度宗、定宗是過渡君主……
帶貶義的。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知且無作為;理宗、道宗等好玄虛;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則是亡國之君……
廟號並不唯一,譬如前面講到的明成祖朱棣,先前尊為太宗,明世宗時,又把他改為成祖。可能正是明世宗旁支入嗣,想要改祖立宗吧。
回覆列表
廟號是根據帝王的特點和功績來評定的,由後面的人評定,一般中國古代孝很重要,所以兒子一般不會去否定自己的父親,小宗入大宗的為了政局穩定,也不會去否定前面一個皇帝,所以一般廟號的選擇,都是選的比較好的字,這些字的定義,在逸周書.諡法裡面就定義得很清楚,但是有些諡號,看起來很好,實際是含貶義的,這種廟號一般出現在文官強大,繼任者弱小的情況,這時候文官才敢這麼肆無忌憚,比如神.英.熹.武.烈都不是很好的諡號,一般稱祖的都是好諡號,畢竟沒有再造江山的功績是不能稱祖的,大清的那位聖祖實際還差點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