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生vs劍客

    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

    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

    忽作玻璃碎地聲。

    註釋

    1、 金盆:銅盆。

    2、 脫:詩中指把冰從銅盆裡脫取出來。

    3、 鉦(zhēng):鑼一類打擊樂器,形如圓盤,穿孔,繫繩,懸於木架上擊之。

    4、 玉磬(qìng):以玉石製成的一種樂器。

    簡析

    這是一首記述小娃兒耍弄冰塊的遊戲詩,我們來看一下:

    “稚子金盆脫曉冰。”

    每每在評書中,聽到“金盆洗手”這個詞。所謂“金盆”,就是銅盆,因其顏色金黃,故稱。今天詩中的主人公,一個稚氣呆萌的小娃兒,一大早,便好像發現了寶貝一般,看到一個銅盆中結滿了冰,也不知他用的什麼方法,竟然從銅盆裡脫取了一塊出來,根據後面的詩句,我們還知道,這塊冰相對完整,且比較大,只要孩子們的玩心上來了,他們總會想到各種各樣的方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就不再贅言了。

    “彩絲穿取當銀鉦。”

    我其實蠻好奇的,因為作者在接下來的詩句中,用了一個“穿”字,既然是“穿”,必然在冰上有個洞,這樣才好穿過來一根彩繩,繫上去,手提著當“銀鉦”用,而“銀鉦”我們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種打擊樂器,形狀似圓盤,那麼這冰上的洞又是怎麼鑿出來的?莫非他用鐵製的尖形銳器鍥出來的?又或者他在脫取的過程中恰好就留了這麼一個洞?反正不管採用什麼辦法,那冰上確實有個洞,這小娃兒就手提著它,當一面銀鑼耍弄起來,接下去又發生了什麼,繼續往下看: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這小娃子,便好像古代科場的得意者,需要跨馬遊街三日,才好釋放內心的喜悅一般,他也不甘於只是在自家的庭院,把那銀鑼敲得如同鐘磬咣咣作響,於是走出院子,走到樹林,那咣咣的聲響,便在清晨的曉氣中傳出老遠,然而不是有那麼句話嗎?“樂極生悲”,人類往往在快樂得忘乎所以的時候,忽然悲從中來,這小娃子碰到的正是這類事,只是我們還不能完全確定,他手提著的那面銀鑼,到底是什麼緣故,忽然嘩啦的一聲,就如清脆的玻璃,碎落了一地,是那穿取於冰上的彩繩因為不堪重負而忽然折斷了嗎?或是那冰上的洞離邊緣太近在彩繩的來回摩擦下忽然破斷了?又或者這孩子敲打銀鑼的動作過於大咧咧而有力乃至直接被打碎?總之各種可能性都有,而其難逃的結果都是銀鑼碎了一地,伴隨著碎了一地的,還有孩子那一顆玩心,以及在眼眶中滾了幾滾最後還是忍不住滾了下來的那些眼淚,作者雖沒有明言,但童年時期有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鍾馗已成為比較強的輔助,一些玩家搶著用,你覺得應該出冰心還是不詳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