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新京報報道,如今在微信朋友圈存在大量的投票連結,如“××之星評選”“最佳××”等,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投票。為給孩子拉票,有的家庭發動所有關係網,將投票連結轉發到N個群以求點選。有的家庭則走捷徑,透過刷票公司、買票等操作讓孩子的票數高高在上。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投票連結中,除了單純的“投票”,還自帶“禮物”功能,每個禮物均對應不同的票數,任何人可以花錢購買禮物送給選手,花的錢越多,購買的禮物越好,票數也上升得越快。刷票公司更聲稱8000元保第一,前三6000元,前五4000元,前十2000元。對此,你怎麼看?
9
回覆列表
  • 1 # 財經觀察徐叔

    比如,點贊量達到多少,可以免費領取獎品,或者可以獲得有某活動報名的名額;或者,單位或者學校相關活動的轉發量,排名等達到多少,可以獲得內部的認可,這最初只是自發拉票,而到如今,卻呈‘‘畸形’’發展,花錢造假刷票,據媒體報道,少至數百元,多則六八千,滑稽至極!

    當然,我們身邊很多人都曾操作過,有些是主動而為何之,透過花錢造假的方式,達到既定的結果;有些是被動,出於擔心落後於他人,透過這種燒錢的方式來獲取減少差異的結果。

    我們究其原因,這些行為的背後或是攀比心理在作祟,或是競爭環境所致。就當前一些自媒體而言,閱讀量和排名的落後,就無法獲得市場市場的認可,進而影響融資,或者變現的能力,但是這種造假,並非真實的資料,又為後期的發現埋下隱患。

    因此,我們對這種燒錢造假的行為態度是要堅決反對的,否則,放任不管,會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擾亂網際網路行業秩序,也因此,我們必須強烈呼籲網際網路行業主管部門和騰訊公司加強監管,對於此類行為進行強硬幹預。

  • 2 # 碧翰烽

    據新京報報道,如今在微信朋友圈存在大量的投票連結,如“××之星評選”“最佳××”等,其中一部分更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投票。為給孩子拉票,有的家庭發動所有關係網,將投票連結轉發到N個群以求點選。有的家庭則走捷徑,透過刷票公司、買票等操作讓孩子的票數高高在上。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投票連結中,除了單純的“投票”,還自帶“禮物”功能,每個禮物均對應不同的票數,任何人可以花錢購買禮物送給選手,花的錢越多,購買的禮物越好,票數也上升得越快。刷票公司更聲稱8000元保第一,前三6000元,前五4000元,前十2000元。對此,你怎麼看?

    我很欣賞一篇文章《諾貝爾獎為何最權威?-因為獲獎者不用像乞丐一樣填表和自吹》。

    我就在想,那些要拉票評獎的人,豈不就是乞丐?這樣評出來的獎、拉出來的票,又有多少意義?又有多少含金量?

    當然,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投票、評獎都不是目的,一是目的在於面子,有多少人氣,儘管這人氣是強拉來的。

    我們這個社會有時候很怪,就是不喜歡直來直去。明明說的是投票,卻又不把投票當回事,可是那些參與其中的人卻被玩得團團轉。

  • 3 # 孫旭陽

    自從有了微信之後,我可以說見過不下一千次朋友圈的投票遊戲,有的是轉發投票文圖到朋友圈裡,有的是在群裡賣力吆喝群友們支援——厚道的話,還會給幾十號人發一個總額為5到10元的小紅包。這些投票,主要以各種少兒競賽的評選為主,還有的是以地域為子項的特色評選。總之,都帶著情感綁架的基因。

    最初被情感綁架的人——最常見的是孩子家長,再去綁架別的能夠搭上話的儘可能多的微信好友。這自然不符合稍微高階一點的人群的交際習慣,所以你也可以理解為那些拼命拉票的家長,一般都是小地方的,不是比較窮,就是認知比較淺陋。他們對人際的理解以及耗竭式透支,經常讓人感到很無語。

    就在前幾天,我還拉黑了一位身患漸凍症的朋友。3年前,我曾採訪過他,之後關係一直非常好。但是,我實在受不了他每隔兩三天就轉發一次投票或者點讚的要求。他群發一次這種資訊,可能獲得的獎品的價值,往往不到20元,比如一瓶低端青稞酒。我提醒過他多次:你的微信好友都是媒體記者、公益人士以及願意傾聽幫助你的人,你不應該屢次三番這麼騷擾大家。他也表示認可,但沒過幾天就會故態復萌。到最後,我之後拉黑了他,眼不見心靜。

    這位朋友,還曾上過一次所謂“代運營淘寶店”的套路,他在一個淘寶店掛個名,然後賣東西參與提成。他只需要站臺,不需要維護網店,也不需要備貨、發貨和售後。我看了一下,那些衣服價高質次,就勸他別做。結果,他做了幾個月,沒賺幾百塊錢,反倒讓好幾個朋友頗為抱怨。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周圍都不乏這樣的人。毋庸諱言,這些很讓人厭煩。但是我想提醒的是,這些刷投票點讚的人,至少是值得同情的。我之所以可以理直氣壯地批評他們,並不說明我比他們高大上到哪裡去,很可能只是因為我不需要為了一兩個紀念品而努力爭取。

    但話再說回來,一個自尊自強,也願意讓下一代也如此的成年人,真不應該熱衷於這些投票遊戲。微信現在有打擊誘導分享的投訴機制,我建議除了在內文中誘導分享外,主辦方透過投票和集贊等其他方式的活動來騙點選騙關注,也可以一併列入打擊,杜絕這種朋友圈的牛皮癬。至於出現那麼多刷票公司,只能說只要有需求,就有供給,沒什麼可以奇怪的。

  • 4 # 姚廣孝wayne

    從最初標榜公平公正的投票到現在成為了朋友圈的槽點,朋友圈投票經歷了三個逐步被異化的過程。最初,投票確實是便於活動組織者用來提高受眾的參與度。後來,微信投票成為了一些商家的營銷手段。到今天,從製作投票頁面到刷票,都被各種利益方以各種方式所控制。朋友圈投票已經成為某種失控的利益實現工具。

    首先,微信投票變了味,跟大眾心理有分不開的關係。朋友圈投票的程式設定,最初確實能夠給人以“公平”的親近感。但是,這種公平只是存在於受眾的想象之中。在最初的人工投票階段,網路投票便是一味追求高票數,只給熟人投票,大量人情票甚至“行政命令票”充斥其中。後來,微信投票從早期的請求熟人投票逐步演變成為各種刷票的“燒錢遊戲”,也與真正的評比沒有任何關係,更沒有公平性可言。微信投票背離了設計初衷,大眾的攀比心理無疑為其提供了原始的動力。

    有些投票活動,參與人除了委託第三方來刷票以外,還可以直接透過投票頁面上的“禮物”功能,花錢買虛擬禮物,直接等於相應數額的票數。而參與者買“禮物”所花費的錢一般由網頁開發者和活動主辦方所得。那麼,這些活動主辦方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各種畫畫比賽、書法比賽的主辦方,有多少是國家權威機構呢?其實,活動主辦方可謂是五花八門,有培訓班、網路公司、房地產開發商……似乎有個正規的單位,懂點技術,就可以去組織比賽了。

    很多人為了一個沒有多大含金量的比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究竟值不值得,這裡需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教育部辦公廳就先開始對校園中的網路投票開始了整治。教育部辦公廳釋出《關於規範校園評先選優網路投票活動的通知》,指出微信朋友圈等網路平臺拉票投票活動在少數地方和高校呈現氾濫趨勢,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師生工作、學習精力,影響了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不利於良好校風學風的養成。

    《通知》要求應堅持“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同時要嚴格評估網路投票對於校園評先選優的價值和影響,堅持“不唯票、只唯實”。

    另外,中國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專家宗春山也並不鼓勵對孩子進行投票評比。他認為,透過這些投票手段得了第一的孩子可能會對以後的努力持懷疑態度,對於孩子養成特長、增強能力不但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起負面作用。

    不管是花錢刷票,還是刷禮物投票,都是商業化運作,沒有任何公平可言。而這背後是成人社會的功利、虛榮、攀比、投機、作弊等不健康的社會心態。

  • 5 # 心路獨舞

    我有一個非常大的朋友圈,裡面讀者和粉絲為主,經常收到求投票求讚的連結。忙的時候我直接無視,不忙的時候我會點開投票頁面,選擇一個我真正喜歡的,當然經常不是微友求我去投的那個(抱歉),然後投下一票。在美國呆久了,我對自己投票的權利很珍視,因此不會別人要我做什麼我就會去做什麼,而是儘量去做到坦誠公平,我認為這個世界的正義和秩序,是依靠我們這樣的人而建立起來的。

    公平嗎?當然不,而且害人害己,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是嚴重衝擊了孩子們的自我認知體系,把社會非常陰暗的一面過早地引入了孩子的世界。對於那些花錢多因此得了高票的孩子,或者錯誤地以為自己被肯定,或者轉而相信父母和金錢能擺平任何事情;而對那些花不起錢得票不多的孩子,或者造成自悲心理錯誤地以為自己不夠好,或者明白了背後的一切,早早便體會世態炎涼,這世界不過是一場變相的拼爹遊戲罷了。作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我很擔心這樣的活動和它背後的貓膩對兒童心理和行為發育的衝擊,不僅扭曲孩子的自我認知,而且潛移默化孩子去不遵守規則、找捷徑、耍小聰明等等。實在想不出要怎樣弱智,家長才會讓孩子去參加這樣的活動;也實在想不出家長要怎樣的愚蠢,才會燒錢去買這樣的得票。還不說,在這些投票網站,孩子的資訊幾乎完全裸露,有心的罪犯可以記住孩子姓名特徵,其餘的腦補吧。

    曾經被某個著名網站推薦,參加網友投票選出當年網站最受讀者歡迎的十大博主。開始還有點小激動,於是在一篇博文裡介紹了連結。很多粉絲前去給我投票,很快便在我所屬話題領域的作者中領先,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了投票截止前的最後一天下午,同組得票很低的兩個作者突然在半個小時內飛漲出了幾十萬張的投票而遙遙領先,關注投票的幾個粉絲坐不住了,紛紛留言給我說有人刷票了,而且刷票的人還是所謂的社會精英,前面冠以什麼大”家“的稱號,在top 5大學裡任職,要我去舉報。而我,突然就對這樣的投票失去了興趣,因此懶得再多看一眼。有趣的是,最後公佈出來的最受讀者歡迎的十大博主,居然和讀者的選票毫無關係,和我對接的編輯含蓄地告訴我,那十個人是提前內定的人選,至於是怎麼樣”內定“的,是錢、權還是其他,編輯不想多說,我也就無從知道了。到了第二年,我的名字再次出現在投票候選人裡,於是,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請求該網站撤下我,因為我實在不想陪跑,陪也就罷了,還要被別人當猴子耍。

    要收筆了,突然想起以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很萌很溫暖的故事。有個人的朋友讓他去投一個兒童繪畫大賽,他發現第一名有2000票,但畫很難看,相反一個小朋友畫得非常好看卻只有24票,於是他謊稱自己是那個24票小朋友的舅舅,給那個孩子的幼兒園打電話,小朋友接了電話,稚嫩地叫了一聲老舅,而他則答道:我不是你舅,我就想告訴你啊,你比賽畫得那個飛船真他媽的好看。小朋友沉默了一下,然後咯咯地笑著說,那是個鯨魚啊!

  • 6 # 柳柳老師

    錢,真的很有誘惑力。

    為了錢,有些人連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良知都丟掉了。

    對,說的就是這種煽動群眾刷票、刷禮物的主辦方和公司。

    家長讓孩子們參加各種活動、比賽,是為了鍛鍊孩子。

    而一些公司卻利用了家長們盼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態,用拉票、刷票為自己公司掙錢、掙流量。

    一些單位、公司為了博取關注度、為了掙錢、為了流量,拿著小孩子的比賽專案來鼓動。

    這些公司、單位只為了掙錢。

    至於這樣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沒有好處,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有沒有好處,對不起,這些活動公司是不會考慮的。反正,不是自己的孩子。

    家長們是被這些公司利用的。

    家長們不明白這些人打的小算盤,一門心思為了兒女,到處找人拉票。甚至在一些公司特意誘導下,家長們為了得到更多的選票,還花錢買了很多禮物。

    前兩天,有個小學生足球比賽。

    最後,他們的孩子得了冠軍。

    得冠軍的理由並不是因為球踢得好,而是因為票拉得好。

    那些踢進好幾個球,卻沒有得到任何獎勵的孩子,哭得一塌糊塗。

    從進球情況來看,勝利本應該屬於平時努力練球、比賽奮力拼搏的孩子。

    可是,主辦方很沒良知,他們為了錢,把冠軍給了拉票拉得好的孩子。

    這種為了拉票、為了刷票、為了掙錢的勾當,卻偏偏打著關心足球發展、公平競賽的旗幟。

    這些主辦方心裡想的明明是生意,卻口口聲聲說著我們是為了下一代的發展。

    這種虛偽的表演,讓人覺得反胃。

    請家長們以後少讓孩子參加一些這樣的拉票比賽。

    以拉票定輸贏、刷票定輸贏,這種另類輸贏規則,讓沒有得獎的孩子對社會多了失望,讓拉票得獎的孩子認為努不努力是其次的,要想贏,你就得關係、有錢。

    這是很危險的思想。

    這種思想,只會讓孩子們慢慢鄙視公平、鄙視踏實、鄙視努力。

    這種思想,只會鼓動孩子們放棄腳踏實地的努力,去搞投機、搞鑽營。

    比賽,就正兒八經地比賽。

    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以後這些要刷票、要買禮物的比賽,家長們還是要少讓孩子參加。

  • 7 # 升值君

    答案是否定的,幾乎每個去拉票的人都知道自己在麻煩他人,所以才會有發紅包拉票的形式出現,繼而有不麻煩他人花錢拉票工具的出現。這個工具就是在利用人們不想消耗人際關係的心態,本來你要麻煩別人,本來你要去群裡發紅包,向他人乞討票數的增加,現在你不用了,花錢解決一切問題。

    但是為孩子拉票這件事就沒有意義,甚至有很多評比本身就沒有什麼含金量,如“最可愛寶寶”評比,孩子長的怎麼樣,家長心裡還沒點數嗎?但是很多家長就是要把孩子照片放上去,比一比才放心。最後,第一名變成了“最佳拉票選手”,也算是家長的努力沒有白費。家長的虛榮心、攀比心在其中是顯而易見的,誰都有點小心思這無可厚非,但是不要為了一個終點奔波勞碌,而忘記了最初的方向。我們需要的是孩子的成長與進步,而不是虛幻的獎盃。

    家長拼命在朋友圈拉票,是為了展示自己孩子的優秀,就是在花式曬娃。但是真正有生活目標,有安全感的家長誰有空天天曬娃?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曬娃的行列,他們會說,我也控制不住自己啊,可是看見自己孩子很可愛我就想曬。表達自己,和外界聯絡這很正常,但是每天都曬些大頭照,甚至孩子拉個粑粑也曬出來,那就是有點病態了。在中國式父母的壓制中,家長沒有本我的存在,不斷壓抑自己的需求,最極端的情況是整個人寄託在孩子身上,全天圍繞孩子轉,孩子就像一個偉大的作品,別人誇一句,自己成就感爆棚。曬娃就是家長對自身缺失彌補的一個途徑,只有曬娃才能讓家長自豪,擺脫焦慮和壓力,找到自己在的存在感。

    然而,家長們費勁心思拉票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花錢就可以贏得不錯的成績,說白了就是作弊,孩子在其中能學到的只有投機取巧。拉票得來的成績顯然不是真正的成績,贏來的勝利也不會鼓勵孩子進步,只能造成對自我認知的偏差。在拉票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容易對自身定位產生茫然,不知道自己哪裡不足,還要做何努力。

    對孩子成長不利,又浪費時間、金錢的事情還是少做為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歲半的孩子,語言水平應該發育到了什麼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