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
2 # 首醫大三博腦科醫院
治療手抖得找到手抖的原因,對症治療才能保障療效。手為什麼抖,我們先來看看導致手抖的原因有哪些,手抖在醫學上叫震顫,引起震顫的形式有很多種:
1.特發性震顫,它是一種良性的震顫,在你維持一種姿勢時,雙手會不由自主的抖動,是動作性的顫抖。比如指鼻試驗,抬起一隻手用另外一隻手的食指點一下掌心點一下鼻尖,就會發現手不停的抖動,越動越抖得厲害。
2、帕金森病,在站立或者靜坐時,手會不自主的像數錢一樣的搓動著,每秒大約3~4次左右,拿東西時可能會反而症狀明顯減輕,當然也會抖並不是不抖,總的來說,就是手抖的情況在越靜止時越明顯,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早期可以藥物控制,比較嚴重患者在安裝腦起搏器後也能很好的控制。
3、甲亢引起的抖動,向前伸直雙臂的時候,手及手臂會比較明顯的上下抖動,這種只需要針對甲亢進行治療。
4、生理性的抖動,當你生氣的時候或者一些非常影響情緒,讓你情緒激動的事情時出現明顯的抖動。自行調節情緒可緩解,無需特別治療。
5、舞蹈病,舞蹈症一樣震顫,舞蹈病不僅僅是手顫抖,全身性肌肉、大關節出現不自主的扭動,整個軀體包括軀幹胳膊腿等都出現不自主的扭動,而且肌肉張力高。
6、其他會導致手抖情況,焦慮、藥物不良反應、酒精中毒等。建議神經內科針對性治療。
那麼該怎麼治療呢?據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劉長青主任介紹:腦起搏器是目前治療特發性震顫、帕金森病、舞蹈病等運動性功能障礙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總之,手抖是疾病的症狀表現,抖動的速度不同、幅度不同、頻率不同,反饋的病因也不同。長期手抖儘快就診。
您好,手抖即震顫是指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現為不隨意的有節律性的顫動。手抖從症狀上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手抖。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一旦引起上述原因消除,手抖隨之消失。病理性手抖有靜止性震顫、運動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回跳性震顫及震動性震顫等。震顫雖表現為手的抖動,但其病根多在大腦涉及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病因有帕金森綜合徵,肝豆狀核變性,肝性腦病,小腦、腦幹病變,腦動脈硬化,腦缺血,藥物中毒,痴呆等。手抖症狀多在老年出現,應該及時找神經科、內分泌科醫生做適當檢查,明確病因,正確治療。
震顫要看伴隨哪些其他症狀加輔助檢查才能確診。不同疾病的臨床特徵有:
震顫,靜止時明顯,隨意運動時常減輕。主要以掌指關節的拇指的不自主震顫為顯著,出現“搓丸樣”或“數錢樣”動作。先起於一側上肢,然後累及同側下肢,再延及對側上、下肢。下頜、舌及頭部亦可能震顫——震顫麻痺綜合徵(神經內科排除)。
震顫,伸展雙上肢時可以明顯震顫,震顫幅度較小。可以伴隨有多食,消瘦,多汗,失眠,精神緊張等症狀。可以出現甲狀腺腫大——甲狀腺機能亢進(內分泌科排除)。
震顫,常表現為多變與不規則性。常侷限於一個肢體而較粗大。如果制止其患肢的震顫運動,震顫可轉移至身體的其它部位。靜止時或運動時都可出現。常因某種情緒刺激而誘發——癔病(神經內科排除)。
撲翼樣震顫(兩上肢前伸,手指及腕部伸直維持一定姿勢時,腕關節突然屈曲,而後腕關節迅速伸直至原來的位置,反覆的腕關節屈曲及伸直)。可以伴隨有胃納下降,噁心嘔吐,乏力,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貧血,胸悶,憋氣。也可以出現嚴重肌無力等症狀——慢性腎功能衰竭(腎內科排除)。